基本信息
书名: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
定价:30.00元
作者:姚增朴
出版社:华龄
出版日期:2004-02-01
ISBN:9787801781215
字数:
页码: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世纪的新风尚,集中表现在人们追求着更高质量的文明生活。人之长寿取决于身心的健康,健康的关键在于精神。于是,随着全国老年大学、学校的建立、老年教育应运用而生。这也正是时代进步的标志。
老有所学,选学中国书画者可谓高品位的取向。因为,中国书画崇尚神韵,寄性于造化万物之间。钟情于书画,取之于自然,概之为意象,妙在情趣之中,其乐无穷;钟情于书画,与自然相和谐,结笔墨之情缘,与社会相融洽,共天地之长久,不觉人之老暮,实在是精神上的青春永驻。
《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突出了老年人学习的特点,又兼顾中青年人的需要,尤其注重老年人自学。由于学员多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丰富的社会经验,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所以在教材中,既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又要形象生动、通俗易学、便于掌握和运用。本着“少而精,学而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教材注重了科学性、趣味性、渐进性与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配有大量的图示和范画,便于临摹学习;强调实践性,熟能生巧。提倡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结合,鼓励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表现。
目录
章 人物画起步
第二章 人物形态
(一)比例
(二)体态
(三)动态
第三章 透视法则
(一)基本规律
(二)人体透视漫谈
第四章 基础造型
(一)功能性的基础造型练习
(二)功能性的绘画素质培养
作者介绍
姚增朴,1937年生于北京,1963年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就职北京中国画院,潜心中国画研究,着意人物造像。北京画院高级美术师,海淀老龄大学教授。从事人物、山水画教学。近年来曾出访美国和我国台湾。 齐 心 男,1925年4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笔名齐鸣,号枫林齐。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画人物是一件特别有挑战性的事情,特别是要画出有“神”的人物,更是难上难。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让我明白,画好人物,不仅仅是“画得像”,更重要的是要“画出魂”。书中在讲解人物面部表情时,并没有简单地列举一些表情符号,而是深入分析了构成这些表情的肌肉运动和骨骼结构。比如,要画出喜悦的表情,需要嘴角上扬,眼角眯起,这背后牵动的是哪些面部肌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到皮肤的褶皱。这种解剖学式的讲解,让我对人物的表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还强调了人物的“个性化”塑造。它鼓励读者在掌握基本技法之后,加入自己的观察和理解,去刻画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老年人肖像的讲解,它没有回避老年人脸上的皱纹、斑点,而是将这些看作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人物生命故事的载体。通过作者的笔触,这些“瑕疵”反而成为了人物的特色,让画面充满了故事感和人情味。这让我觉得,人物画不仅仅是绘画技巧的展示,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对生命的尊重。
评分我一直对人物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它高深莫测,难以入门。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由简入繁”,从最基础的几何形体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去认识和理解人物的造型。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人物结构时的“类比”方法,比如用方块来比喻肩膀,用圆柱来比喻手臂,这让我能够非常直观地理解人物的骨骼和肌肉是如何连接和运动的。书中还提供了很多不同角度的人物速写,这些速写线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让我能够快速地掌握人物的基本轮廓和动态。我尝试着去模仿这些速写,发现自己以前总是过于追求细节,反而忽略了整体的造型。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物画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准确的造型基础,在此之上,再去做细节的刻画。而且,书中的范例也充满了生活气息,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有老人、有小孩、有不同职业的人,让我感受到人物画的魅力在于对不同个体生命的描绘。
评分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水墨画情有独钟的爱好者,一直想学习如何用毛笔来表现人物,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教材。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正是我的“及时雨”。它在继承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精髓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绘画的理念,让我感觉既熟悉又新鲜。书中在讲解人物造型时,非常强调“骨法用笔”和“气韵生动”。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要求画得多么精细,而是先从最基本的笔墨训练开始,比如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骨骼的轮廓,如何运用墨色来塑造体积感。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人物的“势”和“韵”。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去勾勒人物的轮廓,而是让你去体会人物的动态和神态,并通过线条的粗细、顿挫来表现人物的精气神。书中提供的范例,无论是写意的人物速写,还是工笔的人物肖像,都充满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我尝试着去模仿书中的一些笔法,发现自己之前总是拘泥于形似,而忽略了笔墨的表达。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物画的最高境界,是用笔墨来传达人物的情感和生命力。
评分作为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年人,我一直想在晚年生活中培养一项有意义的爱好,而人物画一直是我心中的一个向往。《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实现这个愿望的希望。它最打动我的是书中传递出的“温度”和“关怀”。从选材到讲解,都充分考虑到了老年学习者的特点。书中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以老年人为主,他们或慈祥,或矍铄,或睿智,都充满了岁月沉淀的魅力。这让我感到亲切,也更有信心去画出自己身边熟悉的长辈。而且,书中的讲解语言非常平实,没有生硬的理论,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比喻和生动的描述。例如,讲解人物的皮肤纹理时,它会用“如同树皮一样”来形容,让我立刻就能理解。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物“光影”的讲解,它并没有复杂的光学理论,而是通过简单的明暗对比,来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这让我明白,即使是用最简单的笔触,也能画出富有生命力的人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物画的趣味和魅力,也让我相信,只要坚持练习,我也能画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书画有着浓厚兴趣的老年学习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引导我入门人物画的教材。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完全符合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在分享他几十年的艺术心得。我特别欣赏书中的“写意”精神与“写实”基础的结合。在讲解人物面部刻画时,它并没有一开始就要求读者去精雕细琢,而是从最基础的“意到笔不到”的理念出发,引导我们如何用简练的线条捕捉人物的神韵。比如,在刻画眼睛时,它会讲解如何通过眼角、眼睑的细微变化来表现人物的情绪,如何通过瞳孔的虚实来传达光线和神采。同时,它又不会忽视造型的准确性,在后面会对五官的比例、结构进行详细的解析,让你在写意的过程中,依然能够保持人物的真实感。书中的人物形象,无论是老翁的慈祥,还是老妪的矍铄,都充满了生活气息,没有刻意的程式化,反而更显生动。我尝试着模仿书中的一些线条,发现自己之前总是用力过猛,而书中的线条则显得格外从容而富有弹性。这让我明白,人物画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形体的逼真,更在于笔墨之间的情感传递。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物画艺术的大门,让我看到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的完美融合。
评分我一直认为,画人物是一件既需要耐心又需要细致的事情,尤其是在老年大学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我更希望能有一本讲解清晰、步骤详尽的教材。《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正是这样一本让我感到安心的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系统性”和“实用性”。从最基础的头部结构,到五官的比例,再到全身的比例和动态,本书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每一步都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仅是成品图,还有很多是作者的手稿和写生稿,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绘画的整个过程。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物“动态”的讲解,它不像一些理论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来展示如何通过人物的姿势、服装的褶皱来表现人物的动态和情绪。例如,一个简单的站姿,通过腿部和腰部的细微调整,就可以表现出人物的疲惫、放松或者警惕。这让我觉得,人物画不仅仅是静态的描绘,更是动态的捕捉。而且,书中的语言也非常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非常适合我这样的初学者。
评分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真是让我这个初学者喜出望外。我一直对人物画充满了好奇,但又不知从何下手,总觉得人物的结构、比例、神态都太难掌握了。翻开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亲切感”。书中的讲解非常细致,从最基础的头部结构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去理解。比如,在讲解脸部比例时,它不像一些速成的教程那样简单地给出几个数字,而是结合了人头骨的构造,告诉你为什么眼睛在脸部中间,为什么鼻子和嘴巴的位置有其规律性。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不同年龄段人物面部特征时,并没有一概而论,而是详细分析了老年人皮肤的松弛、皱纹的走向、骨骼的突出等细节,这让我觉得书中的老年形象不是僵硬的模板,而是有生命力的个体。而且,书中配图非常丰富,不仅仅是成品图,还有大量的写生稿、局部放大图,以及不同阶段的绘制过程展示。我常常会一边看书,一边拿出纸笔跟着画,书中的线条粗细、虚实处理,都给了我很多启发。有时还会反复琢磨同一张图,看看作者是如何从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人物的轮廓,又是如何通过明暗关系来塑造体积感的。最关键的是,这本书完全站在了初学者的角度,避免了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语言通俗易懂,仿佛一位耐心的老师在身边手把手教学。对于我这样想要在退休生活中培养一项新爱好的老年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我的“及时雨”,它让我看到了人物画的希望,也点燃了我学习的热情。
评分我拿到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人物画的教程很多,但真正能深入浅出的并不多。然而,当我翻阅之后,惊喜油然而生。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对人物造型的严谨性处理。作者姚增朴先生的功底可见一斑,他并非简单地教授“画什么”,而是深入到“如何画”的本质。比如,在解析人体比例时,他引入了“骨骼起伏”和“肌肉走向”的概念,这对于我这种有过一些绘画基础,但总感觉人物缺乏“骨架感”的人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他会详细讲解肩胛骨、锁骨、盆骨等主要骨骼的形态,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到人体外部的轮廓。接着,又会通过不同肌肉群的训练和描绘,来演示如何让人物的体态显得更加生动和有力。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动态人物的讲解。它没有仅仅停留在静态的人物摆拍,而是通过对人体关节的分析,以及身体重心转移的演示,来教导读者如何捕捉人物运动时的瞬间姿态,哪怕是简单的站立或行走,书中都能找到其内在的力学逻辑。这让我意识到,画好人物,不仅仅是看形似,更要追求神似,而神似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人体内在结构的理解。书中的范例也多种多样,从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物都有涉猎,每幅画作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故事,让我不禁想要去模仿和学习。
评分我是一名对绘画有着浓厚兴趣的初学者,尤其对人物画情有独钟,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学习的教材。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它给我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其“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这本书并没有上来就讲复杂的造型,而是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告诉你如何用最简单的笔触来构成一个基本的头部形状。然后,逐步引导你去认识人脸的“三庭五眼”等基本比例关系,并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帮助记忆,比如将脸部比作一个鸡蛋,或者用手指来丈量比例。我特别喜欢它讲解五官时,不是孤立地讲解,而是将它们放在整个面部结构中去分析,让你理解眼睛、鼻子、嘴巴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成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书中提供的范例非常丰富,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情绪的人物肖像,而且大部分都附有详细的绘画步骤。我常常会对照着这些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模仿,即使画得不像,我也能从中学习到作者的处理方法,比如如何运用线条来表现皮肤的质感,如何通过明暗对比来塑造脸部的立体感。这本书让我觉得人物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系统学习和勤加练习来掌握的。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人物画法:人物画起步——老年大学书画教材》时,我首先被它丰富的“教学资源”所吸引。书中不仅仅有文字讲解,更重要的是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涵盖了从基础结构图到成品画作的各个阶段,而且都是高质量的印刷,色彩鲜艳,细节清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物“神态”的刻画。它并没有简单地讲解如何画眼睛、鼻子、嘴巴,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五官是如何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不同的表情和情绪。例如,如何通过眉毛的走向来表现人物的惊讶,如何通过嘴角的变化来传达人物的喜悦。这些讲解非常细致,而且都配有相应的图例,让我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此外,本书还非常注重“互动性”。它鼓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大量的练习,并且提供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练习题目,比如“画出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画出人物的动态写生”等等。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