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还是青少年时,梦想成为拿破仑。数年后他发现自己在蒋介石的军队中担任下级军官。他的士兵每月薪饷十二元,但如果携带一挺轻机关枪投奔附近山头的土匪,每人却能领到七千元。情势如此,黄仁宇无法成为军事英雄也不足为奇了。
他之后去过印度及缅甸。在《黄仁宇作品系列·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中,西方世界的读者将有第一手机会了解,史迪威将军的美国幕僚群及中国野战部队之间如何进行恶意竞争,而且是站在后者的角度观察。我们的作者就在现场。
##黄仁宇竟然与那么多国共之际的名人有过交集,这本书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借着点滴回忆来叙述自己的历史观与历史结论,关于他自身的学术经历也让人感慨,写出万历十五年的人也会面临被辞退,靠社保金养老金生活的地步。
评分##大学时老师推荐时,试图读一次;看完《万历十五年》,又想要读一次;终于在这几天读了大半,不得不说,对于内战,对于他的战时体验,以及他所描述的与高官接触的经历,在美国与英国大学科教研究所见所闻,都是让人有启发的。
评分##看完了Z同学推荐的《黄河青山》,“不要忘记自己心中的困惑,不要停下观察和思考。” 历史远远超越我们的喜欢或不喜欢。
评分##黄氏趣 在生平,近40岁决定从事历史学,46岁拿到博士学位,能在大学教书因于赶上了美国中国学的扩张期和余英时的帮助,若以史学扬名也只能剑走偏锋(这也造成了他很难说服学术界接受其观点),当兵背景给他提供了一层思考上的帮助,他对美国黑化国民党是很反感的,他的史学思考出发也基本上出于此出发,明史、中国通史的研究大体就是这个路线的延长。他在学界活的极其小心,花了极大心思去猜度学界大佬对他的态度。他在美国的打工似乎说明了若非大富出身,基本上到国外都要有打工环节。而他49岁得子也说明了军旅生活对婚姻的阻碍,他的参军纯是抗战的爱国心,否则他将在南开完成将来成为技术人员的学业。
评分##作为一个外行,觉得黄的结论过于生硬和武断,不太有很强的证据。但他的文笔很好,一些现场的描绘活龙活现。或许做一个现代的、“科学的”历史学家,对他而言是一个错误?
评分##先天非凡的洞察力加上勤奋、坚持。
评分##进来和老友通信,此公被从教师岗强调往衙门,郁郁不得志。嘱其辞职南归,又为房债所迫。不过,这些东西又算什么呢。没受过饥馑与战乱,还不能用心于学?
评分##黄仁宇真是通透!我倒是最喜欢第一部分,关于中国内地。我们的信息源真的是太匮乏了,每读一本儿,都像是在扫盲啊。
评分##黄仁宇竟然与那么多国共之际的名人有过交集,这本书与其说是回忆录,不如说是借着点滴回忆来叙述自己的历史观与历史结论,关于他自身的学术经历也让人感慨,写出万历十五年的人也会面临被辞退,靠社保金养老金生活的地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