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至1996年,吕楠在中国十个省市拍摄了三部曲的第二部《在路上》。这期间,吕楠接触过的教堂超过百座,但他却把重点放在了日常生活中教友是如何践行爱和信仰的——那才是教友心中的教堂。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人内心的神性与日常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这是一个磨炼的历程,通过现世的福与祸对他们的考验,人在向上确立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发现并关照自身的光亮。
##2021.11.06//:永光照.
评分##最喜欢吕楠的这本《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
评分##通过馆际互借读到的。 未读到这本书时单看封面觉得这不是方济各会吗,读过之后令我惊讶的是没想到在陕西居然真的还有方济各会一直存在。书中的摄影对象以陕西和云南的信徒为主。在拍摄的时候他们连教堂都还没有,我不确定他们属于还没有钱维修教堂的官方教会还是忠于圣座的教会(陕西农村地区忠于圣座的教会一直还存在)。死者送葬时那些带着大檐帽演奏音乐的队伍直到今天都还存在。
评分##现在大概能理解老人家为什么信教了
评分##2021.11.06//:永光照.
评分##有几张图片里老百姓家里家徒四壁,让我想起了布努埃尔的《无粮的土地》,然后我就在想穷成这样了,还信教?后来我转念一想,或许正是因为穷成这样,精神才更需要有所寄托吧!有几张图片格外震撼,那座废弃的教堂内景,感觉比Beijing的东堂西堂还要大!一位老妇人拿着念珠双掌合十,太有神性了!要注意摄影师给图片的配文,对更进一步理解图片太有帮助了!
评分##在乡村窥见信仰,于信仰中折射生活。
评分##关乎细腻的信仰
评分##21.12.18 首都图书馆中文库本室 81岁的李湖,五年前为自己造了一口棺材。“棺材是装我臭肉身的小屋,”李湖说,“灵魂教给天主。”棺材的一侧写着:“我信肉身之复活。”另一侧写着:“我信灵魂之永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