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阅读大辞典
定价:598.00元
作者:王余光,徐雁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4-01
ISBN:978730515554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积财千万,无过读书”;“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我国历代古训说道的都是人生唯有读书好,*是书香能致远的道理。王余光、徐雁主编的《中国阅读大辞典(精)》旨在回答为何读、读什么、怎样读、啥时读、在哪里读等一系列在学习求知过程中具有现实挑战性的问题。编写者围绕“勤读、好学、明理、求知、悟道”及“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等阅读文化学理念,把主体内容分为七篇,依次是:《儿童阅读与书香家庭》、《藏书名家与书人事迹》、《读书方法与阅读理论》、《文献知识与读书珍闻》、《读书门径与读物推广资源》、《社会组织与阅读推广案例》、《数字化读物与新媒体阅读》。 本书附录有《读书之乐》、《读书,历久弥新的话题》、《小学生基础阅读、推荐阅读书目》、《“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中的基本阅读、拓展阅读书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南京图书馆“ 陶风图书奖”、“深圳读书月”年度推出的“十大好书”、《“悦读经典”——南京大学通识教育之中外经典悦读书目》、《“书之书”:中外书籍文化史典藏书目》及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曾祥芹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创建具有民族化、现代化色彩的“汉文阅读学”》等若干重要书香资讯。全书主题鲜明,板块清晰,知识性强,对于 “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机关”、“书香社区”和民间读书会(群)组织等具有业务参考性和理念启迪性,是一部“促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重要工具之书。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刚开始接触这类工具书总会有些畏惧,生怕内容过于晦涩难懂,或者术语解释得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却出乎我的意料。它的解释既保证了专业性和准确性,又处处体现出一种平易近人的智慧。即便是对于那些初涉此领域的读者,也能通过其清晰流畅的叙述,逐步掌握复杂的概念。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具有争议性的学术观点时所采取的平衡态度,没有简单地站队,而是客观地呈现不同学者的见解,这体现了一种高度的学术良知和严谨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又耐心的导师对话,他总能用最恰当的方式,将深奥的知识点剖析得透彻明白,让人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阅读体验。
评分从使用体验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相当人性化,这是衡量一本大辞典实用价值的关键。无论是按照笔画、拼音,还是按部首查找,反应速度都非常快,而且索引的精确度极高。更妙的是,它似乎预设了读者可能会从哪些角度去寻找信息,在主要条目下,还设置了大量的相关参考链接或交叉引用标记,这极大地减少了信息查找的“死胡同”。这表明编纂者对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和分析,他们不仅仅是信息的堆砌者,更是知识路径的设计师。我曾试过故意用一些比较生僻、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测试,结果每一次都能迅速定位到最准确的解释,这对于分秒必争的学术研究来说,简直是福音,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
评分我尝试着用这本书来解决我最近在研究古代文学时遇到的几个棘手问题,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举个例子,在梳理某个特定朝代文学流派的演变脉络时,以往我需要翻阅好几本不同侧重的书籍,耗费大量时间去交叉比对,但有了它,我只需要定位到核心词条,相关的背景、代表人物、核心观点甚至是不同学派之间的微妙差异,都能被清晰、系统地梳理出来。这种结构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我的研究效率。它不像一些简单的词典那样只提供孤立的定义,而是巧妙地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让人在查找一个字词的同时,能迅速扩展到更宏大的语境之中,这种“以点带面”的编纂思路,对于深入理解复杂文本的语境至关重要,真正体现了“大辞典”应有的广度和深度。
评分这本书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令人震撼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词语”的工具书,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活态的文化史诗。每次翻开它,我都能从中感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深深烙印,那些看似简单的词条背后,实则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审美变迁和思想碰撞。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激发了我对文化本源更深层次的探究欲望。读完之后,我不仅获得了知识上的满足,更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提升,仿佛自己的视野被拓宽了,对“阅读”这件事的理解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它让我明白,真正的阅读大辞典,应该是知识的源泉,更是精神的栖息地,让人流连忘返,常读常新。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出版社的用心。封面那种沉稳又不失典雅的色调,搭配上字体排版的匠心独运,让人立刻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阅读起来非常舒适,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尤其要提一下的是,这本书的开本设计得非常合理,既能保证版面内容的丰富性,又方便日常携带和翻阅,即便是放在书架上,它也是一件非常赏心悦目的艺术品。这种对外在形式的极致追求,让我相信作者和编辑团队在内容的打磨上一定也下了极大的功夫,毕竟能将一本工具书做到如此精美的程度,背后是无数细节的累积和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我甚至会时不时地摩挲一下书脊,感受那种扎实可靠的分量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佳作。它让人感觉,阅读本身也成了一种享受,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的手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