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著名临床营养学专家、《养生堂》人气嘉宾于康25年营养知识总结。
2.每个误区之后都有详细膳食建议
3.这些常识你都知道吗
吃土豆一定要去皮;服药前后一两个小时不能喝牛奶,大蒜要拍碎后等10分钟再吃;储存鸡蛋需大头朝上……
本书详解了普遍存在于老百姓饮食观念中的88个误区,分8大类25小类,全面涵盖主食肉菜、油盐酱醋、水酒茶饮及生活习惯等方面。每个误区讲解后都有相应的正确膳食建议,教大家如何正确地吃,充分发挥食材营养,吃出健康好身体。
于康,著名临床营养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养生堂》人气嘉宾。中国营养学会理事兼科普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老年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
养生类畅销书作家。发表科普文章千余篇,进行营养讲座上千场。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全国十几家电视台健康栏目主讲营养科普数百期,引起广泛社会反响,被人们亲切地赞誉为营养“康叔”。
章 谷薯类食物食用误区 6
主食认识误区 6
不吃主食多吃菜 _002
粗粮越多越好 _006
南方人吃米长得矮,北方人吃面长得高 _010
多吃面食生男孩 _013
玉米能治癌,玉米须能降血糖 _016
薯类认识误区 23
土豆、红薯不是主食 _019
紫薯比红薯、白薯好 _023
第二章 蔬菜水果食用误区 30
蔬菜食用误区 30
蔬菜就是绿叶菜 _028
反季节蔬菜不该吃 _033
吃茄子能吸走体内油脂 _036
吃芹菜降血压 _039
吃菠菜补铁 _042
水果的食用误区 46
维生素C片可以代替水果和蔬菜 _044
用水果替代正餐可以减肥 _048
荔枝,好吃可以多吃点儿 _051
第三章 鱼、禽、肉、蛋食用误区 56
肉类食用误区 56
肉汤精华多,营养又美味 _056
西方人高大是因为吃牛肉 _060
吃鱼就吃淡水活鱼 _064
海参抗癌 _067
鱼翅——高贵的补品 _071
燕窝营养价值高 _074
吃胎盘“大补” _077
蛋类食用误区 83
鸡蛋生吃营养 _080
吃蛋白不吃蛋黄 _084
“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 _088
毛鸡蛋是营养“大补”佳品 _093
第四章 乳类、大豆和坚果食用误区 99
奶制品食用误区 99
喝牛奶易致癌 _096
把牛奶当水喝 _100
酸奶不是奶 _103
空腹喝牛奶 _107
牛奶,越贵越好 _111
进口奶粉比国产奶粉好 _115
大豆食用误区 123
吃大豆会导致性早熟和乳腺癌 _119
豆浆不如牛奶好 _124
坚果食用误区 131
吃坚果等于喝油 _126
吃核桃补脑 _130
第五章 油、盐、糖食用误区 138
吃油的误区 138
油=肥胖和高血脂,不吃油! _134
所有的植物油都是好油 _138
反式脂肪(酸)危害没那么严重 _143
吃盐的误区 152
钾盐好,应该多吃点儿 _148
少吃盐,多来点儿酱油调味 _155
吃糖的误区 163
吃糖多就会得糖尿病 _158
红糖比白糖营养、滋补 _162
其他调味品食用误区 173
吃醋“功效”多,杀菌、减肥、软化血管 _166
鸡精比味精有营养、上档次 _171
葱姜蒜椒,治病抗癌,多多益善 _174
第六章 饮品饮用误区 187
饮水的误区 187
碱性水比白开水有营养 _180
渴了才喝水,不渴不喝水 _186
结石患者多喝水能排石 _191
饮酒的误区 203
“保肝护肝”好酒,劝君更进一杯 _194
喝酒有很多益处:产热暖身、增进感情 _198
红酒加雪碧,啤酒当水喝 _201
饮茶的误区 213
新茶新鲜价值高 _204
喝茶能治痛风、能解酒 _209
各种饮料的饮用误区 222
碳酸饮料:杀精 _212
咖啡:除了提神,一无是处 _216
奶茶:奶和茶的结合,营养好 _222
凉茶:“去火”佳饮,多喝有益 _224
果汁:和水果营养等价等量的健康饮品 _226
第七章 饮食习惯误区 240
饮食观误区 240
用食物代替药物 _230
以形补形,吃啥补啥 _233
食物相克 _236
蛋白质补充越多越好 _239
食物的酸碱性能改变人体的“酸碱性” _243
一日三餐乱食误区 260
早餐:边走边吃,不吃不饿,越吃越饿 _247
午餐:边刷手机边吃 _252
晚餐:饕餮大餐或者粒米不进 _255
零食食用误区 274
加餐:只有孩子和病人才需要 _259
所有零食都是垃圾食品 _262
烹调方法误区 281
生吃食物更营养 _266
高温热油炒菜更香 _271
剩油继续炒菜,不浪费 _274
第八章 不同人群饮食误区 294
女性特殊时期饮食误区 294
月经期:多食阿胶、红枣、红糖补血 _278
更年期:豆浆食疗堪比药效 _282
备孕期:叶酸没什么意义 _286
孕期:多吃少动 _290
哺乳期个月要吃无盐餐 _297
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喂养误区 321
新生婴儿不必非得母乳喂养 _303
新生婴儿钙铁锌都要补 _306
宝宝哭闹就是饿了 _309
宝宝辅食:蛋黄加点盐 _312
满2周岁宝宝偏食习惯无法纠正 _317
老年人饮食误区 338
年纪大了都要吃点儿保健品 _321
怕肥胖少吃饭,怕摔伤少运动 _325
剩菜剩饭有致癌风险太夸张 _329
素食者饮食误区 350
吃素更健康,还能降压降脂 _332
吃素能减肥:科学健康变更美 _335
素食可多“料”、不限量、以生冷食物为主 _338
附图表 362
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膳食餐盘(2016) 362
各类食物组提供的主要营养素 363
不同能量需要水平的平衡膳食模式和食物量 364
不同年龄轻体力活动的能量需要量(EER) 364
不同身体活动水平的成年人食物份数 365
常见食物的标准份量及能量 365
说实话,我平时对“养生”这两个字总有一种距离感,总觉得那是老年人才需要关注的事情。但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也开始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身体发出的各种“小信号”: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高,偶尔还会有些莫名的肠胃不适。我意识到,与其等到身体出现严重问题再去补救,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建立起一种积极的养生观念。这本书的标题中包含了“养生”,这让我觉得它可能提供了一些比较温和、易于实践的养生方法,而不是那些要求苛刻、难以坚持的“秘方”。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介绍哪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养生之道,比如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睡眠,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来调理身体,又或者是一些简单的食疗偏方,能够帮助我们缓解一些常见的不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明白,养生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点滴生活中,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滋养身体,提升整体的健康水平。它能帮助我建立起一种预防大于治疗的健康意识,让我对未来的健康更有信心。
评分我一直对健身这件事颇有热情,但总感觉自己的进步平台期来得太快,而且一些关于训练的细节总是让我有些捉摸不透。后来我开始关注饮食对健身效果的影响,这才发现,原来“吃”在整个健身过程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三分练七分吃绝非虚言。我之前尝试过一些网络上的健身餐食谱,但效果并不明显,有时候甚至会因为盲目模仿而适得其反,比如过度节食导致体力下降,或者盲目追求高蛋白摄入而忽略了其他营养素的均衡。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在“健身”这个维度上,提供一些有别于传统概念的、更深入的见解。我希望它能告诉我,在健身的不同阶段,比如增肌期、减脂期,饮食应该如何调整?哪些食物是健身者必须避开的“雷区”?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补充能量和蛋白质,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成长?这本书是否会结合具体的运动类型,给出更具操作性的饮食建议?我渴望找到一个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让我的健身之路走得更远、更高效的理论指导。如果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那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最近一段时间,我开始对一些生活中的“小毛病”感到困扰,比如容易上火、消化不良、皮肤状态也不如从前。我一直在寻找原因,同时也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太明显。我开始反思,会不会是我在“吃”这件事情上,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误区?于是,我便留意起相关的书籍。当我看到《正版 吃的误区 健身与保健 养生 书籍》这个标题时,立刻被吸引了。它似乎能触及我所困惑的方方面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出我们在饮食、健身和养生方面可能存在的普遍误区,并给出科学的解释和修正建议。我尤其想了解,是否存在一些看似养生,实则违背身体自然规律的“伪养生”方法?在健身过程中,哪些饮食习惯可能会阻碍我们的进步?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我目前所面临的一些亚健康问题?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全面而实用的健康解决方案,让我能够真正掌握主动权,改善我的生活质量,重拾健康与活力。
评分最近偶然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一本《正版 吃的误区 健身与保健 养生 书籍》,封面设计朴实无华,但标题直接戳中了我长期以来对饮食和健康的一些困惑。我一直对市面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健康饮食”说法感到无所适从,什么生酮、低GI、轻食、排毒等等,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概念出现,让人眼花缭乱。总觉得自己在“吃”这件事上,虽然花了不少心思,但似乎并没有真正找到科学的方法。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试图从“误区”这个角度切入,这让我觉得非常接地气。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走弯路,正是因为对一些基本常识存在误解。我特别好奇书中会揭示哪些常见的饮食误区,比如关于碳水化合物的争议,关于脂肪的真相,以及关于蛋白质摄入的迷思。作为一个普通上班族,我深知健康饮食对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性,但又缺乏专业的知识去辨别信息。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者,为我拨开迷雾,指引一条明路,让我能够更科学、更理性地对待“吃”,不再盲目跟风,而是真正地为了健康而吃,为了让身体更有活力而吃。这本书的出版,或许能为许多和我一样在健康饮食道路上摸索的人提供宝贵的参考,帮助我们建立起正确的健康观。
评分我本身就是个特别爱吃的人,也特别喜欢尝试各种新奇的美食,但同时我也非常注重健康。这种矛盾让我常常陷入一个纠结的状态:一方面想满足口腹之欲,另一方面又担心吃多了会给身体带来负担。我一直觉得,理想的饮食状态,应该是既能享受美味,又能保持健康,而不是非此即彼。这本书的标题“吃的误区”恰恰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猜想它可能会揭示一些我们长期以来对食物的认知误区,从而引导我们找到一种更平衡、更科学的饮食方式。我希望书中能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区分“健康的食物”和“美味的食物”之间的界限?哪些看起来健康,但实际上却可能适得其反?如何才能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身体的负面影响?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关于如何烹饪食物、如何搭配食材的建议,让我们既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又能保留食物的营养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的一本“美食与健康的指南”,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在美食的世界里畅游,同时又不对自己的健康产生担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