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通宝鉴(上)》
《穷通宝鉴》原序
自序
《造化元钥》原序
《造化元钥》序
《造化元钥》韦序
凡例
卷首 论五行
五行总论
论木
三春之木
三夏之木
三秋之木
三冬之木
论火
三春之火
三夏之火
三秋之火
三冬之火
论土
三春之土
三夏之土
三秋之土
三冬之土
四季月之土
论金
三春之金
三夏之金
三秋之金
三冬之金
论水
三春之水
三夏之水
三秋之水
三冬之水
卷一 论甲木
甲木总论
甲木喜用提要
三春甲木
三夏甲木
三秋甲木
三冬甲木
卷二 论乙木
乙木总论
乙木喜用提要
三春乙木
三夏乙木
三秋乙木
三冬乙木
卷三 论丙火
丙火总论
丙火喜用提要
……
卷四 论丁火
《穷通宝鉴(下)》
或二月甲木,庚金得所者,名阳刃驾煞①,可许异途小贵,若武职便显,但要财资煞,柱中逢财,英雄独压万人;若见癸水,困了财杀,主为光棍,重刃必定遭凶;煞重无凶,但性格横暴;正二月甲木,无从财化土之格。
徐乐吾曰:上文春深木老,以庚戊为上命。二月甲木,即是春深木老。特正月以丁火制煞,为上上之命。正二月甲木,一例同推,已见上文,独煞刃一格,为正月所无,故另文说明之。得所者,地支通根得禄也。煞刃格,宜武不宜文,故云武职便显,文职不过异途小贵耳。而二月庚金,不须丁火制之,盖二月阳刃驾煞,煞刃暗合有情,庚金休囚无气,故必须有财资煞,方为煞刃两停,无财刃旺煞弱,不过异途小贵。凡煞刃格,不宜见食伤制煞,行身旺之运,则假煞为权,如乙亥、己卯、甲申、乙亥,萧耀南命造是也。一见癸水,泄煞之气,便失制刃之意。又要财资煞,并不要煞重,独煞为权。若重重庚金而刃轻,同正月一派庚辛节,木被伤矣。重刃者,地支重见卯木也,无煞制之,必定遭凶,煞重不为凶,以刃旺秉令也。但性格横暴,刑克重耳,书云:刃旺复行刃地,进禄得财处,必死于药石之间,煞旺得行煞地,建业立功处,必死于刀剑之下,其言颇验。二月甲木,与正月雨水后甲木,用法略同,所不同者,即煞刃一格耳。
方先生曰:上面总论正二月甲木用庚金七杀,但正月、二月,由于其时令不同,正月为当令之木,二月为过旺之木,所以取用亦有所不同。正月甲木,月令临官,逢七杀为建禄用杀,但凡建禄取用,以官星为贵,用杀则不如用官。若要用杀,则要食伤制杀,方可成格。庚辛为甲木官杀,二月甲木,月逢帝旺,羊刃当权,木为顽木,有斧斤戕伐,方可成大器。因木旺乘权,用辛不如用庚。用庚金制甲,为阳刃驾杀,庚多杀重者,要用丁火制杀,七杀有制,多主异途显达,或主军警政法之职。若是文职,不过异途,小有富贵而已。但二月甲木用庚,不可取水化杀,木正当旺,无劳印生,且印能泄七杀之气,使其失去制刃的力量。
《穷通宝鉴》为命学经典著作之一,原名《拦江网》,取“横江置网,一网打尽”之意。原书未署作者姓名和著作年代,但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此书成书后,当时仅作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或者是只供弟子们传看的“巾箱秘本”,在江湖上流传。到清朝初年,“入于日官之手,易名曰《造化元钥》”。光绪时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人楚南余春台之手,由其详加增删,细加编辑,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
《穷通宝鉴(套装上下册)》以阴阳五行为经,以月令为纬,辅以寒暖调候,以官为首,以财为次,独树一帜,在命理学界拥有相当高的影响和地位。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不依附于传统命学其他任何观察角度,比如八字结构的格局问题、日主的旺衰问题、十神的生克取象等,而专论定四时五行的衰旺喜忌,以五行的阴阳均衡作为论命的主要依据,同时非常强调调候。
其次,结构合理,提纲挈领,取舍得当,纲目清晰。以十干配十二月,察其生旺休囚,以定取用总则。每月各列若干条,论述五行生克,从实际经验,配合命例,立一成以驭万变,秩然有序。
第三,在四柱五行生克上,舍地支而独用天干。这一方面说明作者的命理学观点,重视天干在推演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来自江湖派的独特的断命方式,形成了五行论命的特定模式。
后来命理学家多以此书为宗,来论述五行的旺衰喜忌。民国年间著名命理学家徐乐吾先生十分看重此书,他颇有心得地说:“仆研习命理有年,生平最服膺者为《子平真诠》、《穷通宝鉴》、《滴天髓》三书。”所以他不惜时间和精力,两次评注此书,为此书的广泛流传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次白话评注,方成竹先生以其深厚的学识功底,通过比较多个版本,查缺补漏,纠错正误,并对生僻字词予以注释,在此基础上,对原文主旨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增加了部分命例,从而为本书提供了到目前为止最为完整和准确的一个版本。
徐乐吾,生于1886年丙申三月,卒于1948年戊子秋,享年六十二岁。十四岁失怙(指父亲去世),然幼年聪明好学,博闻广记,曾入政界,多承上峰青睐后致力于玄学研究,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穷通宝鉴评注》、《造化元钥评注》、《滴天髓补注》、《子平真诠评注》等近20部,是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国命学界与袁树珊、韦千里齐名的三大名家,号称“南袁北韦东乐吾”。
《穷通宝鉴(套装上下册)》原名《拦江网》,大约产生于明朝来年,原作者已无从考证。清朝光绪年间有抄本在社会上流传,有一文士余春台对其进行了编辑整理,并更名为《穷通宝鉴》,刊行于世。后经民国时期命理学家徐乐吾两次评注,《穷通宝鉴》之名才开始大行于世。
这部《穷通宝鉴》的白话评注版,真的让我对中国古代的命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一直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但市面上很多古籍都太过晦涩难懂,往往是看了开头就犯了难。这次入手这套书,真是太明智了。译者在保留原书精髓的同时,用极其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进行了解释,就像是请了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在旁边手把手地教我。 书中的例子丰富,不仅仅是干巴巴的理论,而是结合了大量的实际命例来解读。每一个命例都讲得非常透彻,从八字的构成,到五行的生克制化,再到十神的含义,以及格局的取用,都分析得头头是道。我尤其喜欢它对“穷通”二字的解读,并不是简单的富贵贫贱,而是更深层次的个人发展、事业走向以及人生命运的起伏。评注部分也很有见地,不仅解释了古文的意思,还加入了现代人的理解和应用,让这些古老的智慧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虽然我还没有完全读完,但已经能感受到作者对命理学的深刻研究和独到见解。他对于命理学中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也给出了比较清晰的界定和评判,这一点非常难得。不像有些书那样,把概念说得模模糊糊,让人不知道该信哪个。这里的分析逻辑严谨,层层递进,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很少有“卡壳”的感觉。 而且,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做得相当不错,纸张质量好,字迹清晰,阅读体验很舒服。上下两册的篇幅也很足,内容扎实,足够我钻研一段时间了。我个人认为,对于想要系统了解中国古代命理学,特别是《穷通宝鉴》这部经典著作的读者来说,这套白话评注版绝对是首选。它拉近了古籍与现代读者的距离,让这门古老的学问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评分这套《穷通宝鉴》白话评注版,可以说是我近期阅读体验中,最让我感到惊喜和满意的一部作品。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卜命理领域有一定了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深入地解读《穷通宝鉴》的著作。而这套书,正是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 首先,从翻译的质量上来说,作者无疑是下了苦功夫的。他不仅将原著的文字进行了精准的白话化,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抓住原著的精神内核,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逻辑和语言进行阐释。这种“懂”的翻译,远胜于那些只会机械翻译的读物。 书中对“穷通”二字的解读,以及对八字格局的分析,都让我茅塞顿开。它不是那种简单告诉你“你会如何”,而是深入剖析“为什么是这样”,以及“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去应对”。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命理,更是在学习一种认识人生、理解世界的视角。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象”的描述,作者能够将抽象的五行、十神,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阐释,变得鲜活起来。比如,他可能会用“河流”、“山峦”、“阳光”来比喻不同的五行力量,让原本枯燥的理论变得趣味盎然。这种“化繁为简”的功力,着实令人佩服。 而且,书中的评注部分,充满了作者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他能够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原著的论断,并给出自己的补充和升华。这种开放性的学术态度,让我对命理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它不再是僵化的教条,而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智慧。 这套书,不仅仅是一部命理学经典,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书。它让我对自己的过往、现在和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给了我更多积极面对人生的力量。
评分捧读《穷通宝鉴》的这套白话评注本,我深感其学术价值与实践指导意义并存。作者在精研原著的基础上,以现代人的视角和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命理世界的大门。书中的许多观点,虽然源于古籍,却在评注中得到了升华和拓展,让我看到了命理学并非是僵化的迷信,而是对人生规律的一种深刻洞察和哲学思考。 书中对于每个八字所蕴含的“穷通”之道的剖析,细致入微,令人叹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会发生什么”,更是让你理解“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去趋吉避凶”。这种由表及里的分析,让我能够更理性地看待命理,并从中汲取智慧,用于指导自己的人生选择。它所揭示的五行生克、十神配置等核心概念,通过白话的阐述,变得生动而易于理解,即便是我这样初涉命理的读者,也能迅速掌握其中的要领。 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严谨的学术态度,既尊重原著,又不乏批判性的思考。作者在评注中,常常会指出原著中一些可能存在的争议之处,并给出自己的解读,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让我对书中内容更加信服。他不仅仅是在翻译,更是在梳理、在传承,让《穷通宝鉴》这部著作的价值得以更广泛地传播。 阅读过程是一种智识上的享受,也带来了一份对人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命理书,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你对话,引导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走向。我发现,通过阅读这部书,我对自己的性格、优点和潜在的挑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对于自我成长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一直对古代哲学和预测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部分。这次入手了这套《穷通宝鉴》的白话评注版,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求知欲。书的翻译非常出色,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境,同时又用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原著中那些晦涩的术语和复杂的论述,变得清晰易懂。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评注中,不仅仅是对文字进行解释,更是深入到对命理原理的探讨。他对于八字中的各种组合,特别是“穷通”的判定,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了大量的实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其中的逻辑。这种“以例说理”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书中对于五行生克制化、十神含义、以及各种格局的论述,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评注中所展现出的深刻见解,他能够洞察原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并将之与现代社会的现实相结合,赋予这些古老的学说以新的生命。这种深度,是许多浅显的命理书籍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该书在结构上也安排得相当合理,上下两册的内容衔接紧密,循序渐进。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应用的讲解,都做得非常到位。我感觉,通过阅读这套书,我不仅能够了解《穷通宝鉴》的精髓,更能从中学习到一种严谨的分析方法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总的来说,这套书是一次对中国古代命理学经典的成功解读,它兼具学术的严谨性与传播的易懂性,对于任何想要深入了解命理学的人来说,都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宝藏。
评分《穷通宝鉴》白话评注版,简直是我最近翻阅过的最有价值的一本书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命理”部分抱有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态度,觉得它很神秘,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这套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的白话翻译做得太到位了,把那些古老晦涩的文字,变成了一段段生动有趣的故事和道理,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甚至有点欲罢不能。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简单地解释字面意思,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一个八字组合背后的逻辑和“情理”。它让你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五行,在不同的组合下,会有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那些关于“喜用神”、“忌神”的论述,在白话的解释下,变得非常清晰,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公式,而是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格局”的分析,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让原本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他会告诉你,什么样的八字组合,就像是“坐拥宝山”,而什么样的八字,可能只是“身处险境”。这种类比,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命理的精髓。 而且,这本书的评注部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它不仅仅是在解释原著,更是在探讨原著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将这些古老的智慧运用到现代生活中。这种开放性的思维,让我觉得命理学并非是陈旧的,而是可以与时俱进的。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又进了一层。它让我明白,命运固然有其轨迹,但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套书,绝对是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命理学,尤其是《穷通宝鉴》的读者,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