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是张爱玲的随笔散文集,可以说是大珠小珠满玉盘。张爱玲称爱默生“警句很多”。在这本书中我们倒可以看到张爱玲满篇的警句佳句。如“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炼”(到底是上海人);“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洋人看京戏及其他);“多数的女人非得‘做下不对的事’方才快乐,婚姻仿佛不够不对的”(谈女人)等,不胜枚举。
《流言》的初版本配有多幅张爱玲自己创作的幽默生动的插图,张爱玲的绘画天才从中得到了清晰的显示。初版本同时刊有三幅各具神韵的张爱玲个人玉照,照片说明文字分别是她《再版序》中的两句名言:“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
##张爱玲带来的视野是整体性的,辉煌煊赫又不露声色地催生一种内在的新感性,将人观体世相的筛孔变得小而匀圆,糊上一层色纸。虽然是假设的,也有偏向,但其微妙独到的程度足以使人心甘情愿地被替换。不存在与鲁迅谁优谁劣、谁大谁小的问题,可以说是对照而相互融合补足的。谁问便是谁错。
评分##原来的英文书名叫Written on water,总是能想这么漂亮的名字
评分##最近一季的厕所读物…其实一本正经地坐下来看就不好,信息量大,句子又精巧,除非只是为了给金句划线。反而在厕所里随便翻有种最微小的奢侈感,翻来覆去看也好,很好。
评分##原来的英文书名叫Written on water,总是能想这么漂亮的名字
评分##这是从小读的所有书里最喜欢的一本 从小时候到现在都是
评分##原来的英文书名叫Written on water,总是能想这么漂亮的名字
评分 评分##张爱玲的代表散文集,自然是汇聚了不少精品的,譬如“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便让我看过之后拍手叫好,忍不住抄录下来。除此之外,还有若干段落早被细心/狂热的张迷们辑录出来整理为张爱玲语录了。张爱玲是个以洞明世事著称的女作家,可怕的是这个集子出版时她才不过二十四岁,青春和朝气似乎已经成为过眼烟云。集子里提到了家庭分裂给她带来的阴影,也提到了她幼年被目为天才并早早开始创作的经历,正是这两个条件的结合造就了张爱玲的“苍凉与世故”(李欧梵语)。读她的文字,真觉得像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饱经沧桑后的人生感悟,却唯独在爱情方面还不失二十余岁的活力与幻想——尽管她装作超脱地评判“女人”如何如何。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