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

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海洋史
  • 航海史
  • 世界历史
  • 文明史
  • 极简史
  • 海洋文明
  • 航海技术
  • 地理历史
  • 历史科普
  • 人类文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上海书城旗舰店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7447
商品编码:18236766999

具体描述

商品目录加载中......"

基本信息

书名: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

定价:38.00元

作者: 菲利普·德·索萨 著;施诚,张珉璐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08667447

字数:

页码:21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 【讲述海洋视角下的文明世界,一部全新的5000年“海的文明史”】

n

从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全球航行,航海如何冲击当时的文明世界?

n

从地中海商人、阿拉伯船队到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是怎样促进文明互动的?

n

从海洋民族迦太基到全球帝国大不列颠,海权格局发生过什么样的演变?

n

航海、贸易、帝国、宗教、疾病与物种大交换,5个极简主题,讲述5000年以来航海影响文明进程、塑造现代世界的故事。

n

2、 【快速读懂海权格局、理解现代世界的极简入门书】

n

200页快速读懂重塑世界历史的海洋文明,不论是在飞机上,在旅途中,还是在图书馆的走廊里,坐下来一天就能轻松读完。

n

3、 【讲述从古印度到明清中国的亚洲海洋世界,重新看待海洋文明】

n

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印度洋就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航海网络。中国自唐宋以来,以海运为主体的南亚和东南亚贸易繁荣发展,尤其到了14世纪,中国在南海地区已经占有的商业和政治地位。

n

《极简海洋文明史》打破了“西欧中心论”的错误观点,指出亚洲海洋世界与欧洲海洋世界一样,都是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n

4、 【全彩四色,60幅高清配图,青少年都爱读的极简入门书,更适合普通读者的快速进阶读物】

n

延续极简设计风格,为青少年提供多样性开放阅读,为年轻教师提供开创性教学参考,为普通读者提供了解宏大主题的极简入门书。不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对海洋文明、海权格局或者海上丝绸之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都可以在本书找到他们想要的有用、有趣的知识。

n


内容提要


《极简海洋文明史》是一部海洋视角下的极简文明史,按照航海、贸易、帝国、宗教、食物与健康5个主题,讲述5000年以来海洋影响文明进程、塑造现代世界的故事。

n

海洋在很长时间里一直被视作文明的边缘地带。近海者深信海洋中暗藏财富和荣耀,远居内陆者将海洋贬斥为“毫无意义的废物,一片水的荒漠”。

n

其实,海洋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影响极为深远。它使人类早期的迁移与探索变为可能,给人们提供了生活所需的食物,创造了新的谋生方式。航海促进了造船、航海图、指南针等新技术的发展,编织了贸易往来、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网络。历史上有名的帝国,如迦太基、古罗马、古中国与奥斯曼,都曾在各自海域建立过航海网络。到了大航海时代,欧洲小国崛起为全球海洋帝国,深刻影响甚至塑造了现代世界。

n

海洋塑造了世界,《极简海洋文明史》为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提供了一份极简入门指南。书中分为5个主题——航海技术、贸易网络、帝国兴衰、宗教传播、疾病饮食,从地中海、印度洋、古代中国到葡萄牙、西班牙、大英帝国,从海洋民族迦太基、郑和下西洋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全面讲述了一部5000年“海的文明史”。对于想要了解海洋如何重塑世界历史面貌,甚至想要在海洋视角下重新看待“一带一路”的读者来说,《极简海洋文明史》都是一个不可错过的选择。

n


目录


致谢 ——007

n

地图 ——011

n

序言 ——017

n

第 1 章 航海 ——024

n

第 2 章 贸易 ——056

n

第 3 章 帝国 ——094

n

第 4 章 宗教 ——138

n

第 5 章 食物和健康 ——174

n

第 6 章 结论 ——202

n

延伸阅读 ——209

n


作者介绍


菲利普·德·索萨(Philip de Souza),1964年出生于英国南威尔士的阿斯克,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学习历史学和古典学。曾任草莓山圣玛丽学院历史、社会和文化系高级讲师,现在在都柏林大学就职。

n

他是航海考古协会会员和皇家历史学会会员,代表作品有《极简海洋文明史》《希腊罗马世界的海盗》《希腊波斯战争》等。索萨的妻子德布拉也是历史学家,他们现在生活在萨里。

n


序言


海洋塑造了世界,《极简海洋文明史》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n

——《独立报》(Independent)

n


n

《极简海洋文明史》堪称一部完美而且鼓舞人心的作品,它为我们提供了极jia的全球史入门导读……索萨提出的结论清晰、精辟,值得称赞!

n

——《水手之镜》(The Mariner's Mirror)

n


n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n

——西塞罗,公元前1世纪

n


n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n

——郑和,14世纪

n


n

海权得失是描述一个国家发展现状的重要轨迹,构成一个国家强与弱和兴与衰的历史。

n

——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9世纪

n


n

人类最初的文明的兴起,与海上的交流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

n

——威廉·麦克尼尔,20世纪

n


"
好的,这是一份基于您的要求创作的图书简介,旨在详尽描述一本假设的、与《极简海洋文明史:航海与世界历史5000年》主题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历史著作。 --- 《失落的帝国之谜:美索不达米亚的辉煌与黄昏》 一部深入探索两河流域文明兴衰的史诗巨著,揭示人类早期定居社会模式的复杂性与脆弱性。 导言:文明的摇篮与时间的沙尘 人类文明的黎明,并非单一的事件,而是一系列地理、环境与社会因素交织作用的产物。在广袤的西亚平原上,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哺育下,诞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高度组织性的复杂社会——美索不达米亚。 本书旨在超越传统的考古发现罗列,深入剖析这个“两河之地”如何从零散的农耕聚落,发展成为拥有城市、文字、法律和神权体系的早期帝国。我们不仅考察苏美尔的城市国家崛起、阿卡德的首次统一、巴比伦的法典确立,以及亚述帝国的军事扩张与衰落,更着重于探究支撑这些文明持续运行的核心机制,以及最终导致其逐渐隐没于历史尘埃背后的深层原因。 第一部分:泥板上的曙光——苏美尔的起源与城市革命 这一部分聚焦于公元前四千纪,苏美尔平原上涌现出的独特社会结构。我们详细考察了乌鲁克、乌尔等早期城市如何通过灌溉农业的集体组织,实现了人口的快速集中和劳动力的专业化分工。 灌溉的悖论: 农业的成功是文明的基础,但大规模灌溉系统需要严密的中央管理。本书探讨了这种需求如何催生了早期的神庙官僚体系,以及祭司阶层在资源分配和政治决策中的核心作用。我们分析了早期楔形文字的诞生——最初是记账工具,随后演变为记录神谕、历史和文学的强大载体——作为人类思维组织方式的重大飞跃。 城邦间的竞逐与认同: 在苏美尔,权力并非统一的,而是分散于相互竞争的城邦。通过对泥板文献的细致解读,我们重建了恩西(统治者)与卢伽尔(大王)之间的权力演变,以及城邦间为争夺有限的水源和贸易路线所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冲突。这不仅仅是简单的领土战争,更是不同文化身份和保护神信仰体系间的碰撞。 第二部分:统一与帝国:阿卡德的短暂辉煌与巴比伦的秩序重塑 从苏美尔的分裂走向统一,是美索不达米亚历史上的一个关键转折点。我们重点分析了萨尔贡大帝如何利用军事创新和对长距离贸易网络的控制,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被公认为的“帝国”——阿卡德。 帝国的管理难题: 阿卡德的统一并非一帆风顺。本书着重探讨了早期帝国如何处理文化同化与地方自主权之间的紧张关系。苏美尔的语言和宗教体系在阿卡德的统治下如何被吸收、改造,并最终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下瓦解,为我们理解所有随后出现的帝国提供了早期的教训。 汉谟拉比的遗产: 随后,我们进入古巴比伦时期。汉谟拉比法典不仅仅是一部法律文本,它是一份关于社会契约、财产关系和等级制度的宏伟宣言。本章细致考察了法典中对不同社会阶层(如阿维鲁姆、穆什肯努姆和平民)的差别化惩罚与保护,揭示了早期司法体系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的精妙设计与固有的阶级偏见。 第三部分:铁血与星辰——亚述的军事机器与文化吸收 进入新亚述帝国时期,美索不达米亚进入了铁器时代和前所未有的军事化进程。本书不再将亚述仅仅视为一个残暴的征服者,而是深入探究其高效的行政管理、先进的军事工程技术以及卓越的文化策略。 高效的统治机器: 亚述人如何管理一个横跨尼罗河到波斯湾的庞大疆域?我们研究了他们的通讯网络、驻军制度以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系统性强制迁移政策。这种“国家恐怖主义”与高度集中的官僚体系相结合,是如何在数百年间维持其统治的? 知识的殿堂: 亚述的尼尼微图书馆是人类古代知识保存的里程碑。我们分析了亚述王室对苏美尔、巴比伦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搜集与抄录工作,他们是如何通过保存前人文明的成果,来巩固自身统治的合法性的。这种对知识的贪婪,也同时揭示了帝国对文化传承的依赖性。 第四部分:河流的叹息——环境压力、内部矛盾与最终的沉寂 文明的终结往往比其诞生更为复杂和漫长。本部分是全书最核心的部分,我们探讨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公元前一千年后逐渐让位于其他新兴力量(如波斯和希腊)的复杂因素。 生态超载与气候变迁: 经过数千年的持续灌溉,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这直接削弱了农业基础。本书结合古环境学证据,重建了局部气候波动对底层粮食产出的冲击。当河流不再提供稳定的盈余时,支撑庞大人口和复杂神权机构的经济基础开始动摇。 意识形态的僵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教与政治的结合日益僵化。当面对外部冲击或内部饥荒时,依赖于“神授”的统治结构展现出极强的抗拒变革性。本书对比了早期改革的活力与后期对传统神谕的盲目固守,后者如何阻碍了必要的社会适应。 被遗忘的遗产: 尽管美索不达米亚城邦和帝国最终消亡了,但其留下的影响是深远的——从六十进制的发明、对天文学的贡献,到城市规划和法律思想的雏形。本书结尾回顾了这些“失落”的贡献如何被后来的希腊、罗马乃至伊斯兰世界所继承和发展,证明了文明的物质实体可能消逝,但其思想的火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延续。 结论:对现代社会的反思 阅读《失落的帝国之谜》,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更是对我们自身社会韧性的拷问。两河流域的兴衰史清晰地表明,技术的高度发达并不意味着社会的永恒。在高度专业化、依赖复杂基础设施的现代文明中,我们是否正面临着相似的生态压力与系统性脆弱性?本书提供了一个跨越五千年的视角,警示我们:即便是最辉煌的文明,也可能在泥土与时间的双重侵蚀下,化为历史的低语。 ---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对宏大叙事和跨文化研究有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言,这本书简直是知识的盛宴。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好,高潮迭起却又张弛有度,即便是复杂的贸易体系和复杂的政治联盟,也能被梳理得井井有条,避免了干瘪的罗列。它展现了海洋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的“加速器”角色,无论是技术扩散还是思想交流,都因航海活动而获得了指数级的增长。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每一章都像是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一扇门,让我对人类历史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更具全局观的理解。

评分

读完这本厚重的历史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极强的史料扎根性与严谨的学术态度。作者在梳理从古代到近代的航海技术演变、贸易路线的开辟以及不同文明间的互动时,展现了惊人的细节把控能力。不同于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通史读物,这本书的论证逻辑清晰,引用了大量的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让人深信不疑。特别是关于早期文明如何依赖海洋进行资源交换和文化传播的部分,阐述得极其透彻。它不是一本轻松的消遣读物,而是需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学术精品,对于真正想深入了解海洋文明核心驱动力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指南。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和内容深度一度让我感到有些压力,但一旦进入阅读状态,那种被知识洪流裹挟的感觉就非常过瘾。它有效地打破了传统陆权史观的局限,提供了一个真正以“水”为中心的全球视角。书中关于不同海洋区域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探讨,对于理解当代地缘政治格局有极大的启发性。那些曾经看似遥不可及的古代航线,在作者的笔下变得鲜活而具体,充满了策略和博弈的张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历史的全新框架,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岸上”文明的局限性。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结构和时间跨度让人叹服,它成功地将地理环境、技术革新与社会政治变迁编织成一张密实的网。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不同时代航海者心态变化时的细腻笔触。从早期探险家的单纯求知欲,到殖民扩张时代的功利主义驱动,再到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合作与竞争,这些心理层面的变化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它让我意识到,海洋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水域,更是人类精神和野心的广阔载体。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海风的味道,感受到船只在风浪中颠簸的震撼,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其他历史书很少能给予的。

评分

这本关于海洋文明史的著作,实在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史诗巨著。作者以宏大的视角,将五千年的航海历程娓娓道来,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身体验了那些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书中的叙述流畅而富有感染力,文字间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它不仅仅是对航海事件的简单罗列,更深层次地剖析了海洋文化如何塑造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些原本孤立的历史片段,在海洋的纽带下串联成了一个完整而有机的整体。那种知识带来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