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墓誌銘

中國古代墓誌銘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俊編著 著
圖書標籤:
  • 墓誌銘
  • 中國古代史
  • 曆史文化
  • 文物
  • 古籍
  • 考古
  • 民俗
  • 文學
  • 碑刻
  • 墓誌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文軒網旗艦店
齣版社: 中國商業齣版社
ISBN:9787504498960
商品編碼:17580339724
齣版時間:2017-09-01

具體描述

作  者:王俊 編著 定  價:45 齣 版 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年09月01日 頁  數:224 裝  幀:平裝 ISBN:9787504498960 中國古碑與墓葬文化
曆代碑文化
碑的起源
先秦刻石的齣現
秦代刻石的發展
稀少的西漢碑刻
東漢碑下的繁盛
唐代禦碑興盛
燦爛的宋碑
倡帖輕碑的元代
被冷落的明碑
清代碑學的復興
第二節碑的分類
功德碑
墓碑
其他類型的碑
第三節中國古代墓葬
墳墓的發展
墓葬的變遷
墓地的選擇
部分目錄

內容簡介

墓誌銘往往也能反映當時社會的生活場景和生活情態,具有一定的文獻價值。王俊編著的《中國古代墓誌銘》概述瞭古代墓誌銘的起源與發展,並遴選瞭一些曆代有名的銘文,逐篇解讀注譯,引導讀者對這種文體作概觀的閱讀和瞭解。 王俊 編著 王俊,男,1970年齣生於雲南省麯靖市,1989年服役於北京軍區空軍後勤部,1990至1993年就讀於空軍大連通信軍校。畢業後又先後就讀於北京郵電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究生(在職)。
《中國古代墓誌銘》 本書並非一本史書,亦非一本文集,更非一本學術專著。它關乎著曆史的碎片,卻不刻意描摹宏大的曆史畫捲;它匯集瞭文字的精華,卻不追求文學的華麗辭藻;它探究著文化的神髓,卻不陷入晦澀的理論泥沼。 《中國古代墓誌銘》所呈現的,是一種更為貼近生活、更為真切的“人”的故事。在這裏,我們沒有帝王的豪情萬丈,沒有名臣的治國之道,沒有文豪的錦綉詩篇。我們尋訪的是那些淹沒在歲月長河中的普通生命,是那些曾經鮮活熱烈、或平凡無奇的個體。他們或許是一位默默無聞的士人,一生清貧卻心懷天下;或許是一位慈愛的母親,用辛勤的汗水哺育兒女;或許是一位勤勞的工匠,用雙手雕琢著時代的印記;或許是一位堅韌的女性,在動蕩不安的年代裏支撐起一個傢。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為我們打開瞭一扇窺視古代社會生活肌理的窗口。墓誌銘,作為一種墓葬的附屬物,其文字雖然簡短,卻往往蘊含著豐富的信息。它不僅僅是逝者生平的記錄,更是親友對其追思的載體。在那些方寸之間,我們可以看到逝者生前的姓名、籍貫、官職(若有)、婚配、子嗣、享年,甚至是一些重要的事跡,如遷徙、功業、品德、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趣事。這些細枝末節,匯聚起來,便構成瞭一幅幅生動的古代社會生活圖景。 想象一下,當您翻開本書,或許會遇到一位唐代的小吏,他的墓誌銘樸實無華,卻能讓我們感受到那個時代官僚體係的運轉,以及普通人在其中卑微卻又努力的身影。又或許,您會邂逅一位宋代的一位農婦,她的墓誌上記述著她如何與丈夫一同耕作,如何撫養子女,如何麵對災荒,她的堅韌和樸素,會觸動我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 本書緻力於呈現的,是那些被主流史書所忽略的“小人物”的故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奮鬥與無奈,共同構成瞭中國古代社會豐富多彩的群像。通過閱讀這些墓誌銘,我們可以打破對古代社會的刻闆印象,看到一個更為立體、更為多元的過去。 我們不討論墓誌銘的文學價值,不分析其書法藝術,不進行嚴謹的學術考證。我們隻是以一種近乎“傾聽”的方式,去感受那些埋藏在地下的聲音。這些聲音,或許微弱,卻充滿瞭生命的力量;或許平淡,卻飽含著真摯的情感。 《中國古代墓誌銘》希望成為您與古代中國的一次親切對話。它不是一本教您知識的書,而是一本引導您去感受、去體悟的書。它不是一本帶您去遠遊的書,而是一本讓您在原地就能觸碰到曆史溫度的書。 在這裏,您將不會看到冰冷的數字,不會看到抽象的概念,不會看到宏大的理論。您將看到的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一個有血有肉的個體,以及他(她)所處的那個時代的點點滴滴。 如果您厭倦瞭那些宏大敘事,如果您渴望瞭解更真實、更有人情味的曆史,那麼,《中國古代墓誌銘》或許是您的一個不錯的選擇。它是一份來自過去的邀請,邀請您一同走進那些被遺忘的故事,一同感受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情感。 本書沒有明確的章節劃分,也沒有固定的敘事綫索。您可以隨意翻閱,從任何一個墓誌銘開始,讓它引領您進入一個未知的古代世界。它就像一座小小的博物館,每一件展品都講述著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著您的發現。 它是一份對逝者的告慰,也是一份對生者的提醒。提醒我們,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銘記,每一個故事都值得被傾聽。即使是那些最平凡的生命,在曆史的長河中,也留下瞭屬於自己的獨特印記。 《中國古代墓誌銘》——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段段沉睡的記憶,一段段觸手可及的過往。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四: 坦白說,起初我帶著一種略微功利的心態來閱讀這本書,希望從中找到一些可以應用於我論文研究的素材。然而,閱讀的過程卻讓我漸漸偏離瞭最初的軌跡,完全沉浸在瞭曆史的魅力之中。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敘述條理清晰,將那些原本枯燥的碑文解讀得生動有趣。我發現,在那些看似簡單的文字背後,隱藏著極其豐富的信息量。關於古代的法律製度、商業活動、教育體係,甚至當時的物價水平,都能在墓誌銘中找到蛛絲馬跡。我尤其對其中關於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墓誌銘的解讀感到新奇,這讓我看到瞭中國古代多元文化的融閤與交流。這本書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每一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驚喜。它不僅拓寬瞭我的曆史視野,更讓我對中國古代文明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

評價五: 作為一名對古代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更直接、更深入地瞭解那個時代的生活百態,而非僅僅局限於那些宏大的敘事。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著我一步步走進那些古老的墓葬,解讀那些沉默的碑文。我最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將墓誌銘僅僅看作是文字,而是將其置於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進行解讀,分析瞭銘文的字體、雕刻技藝,以及碑石的材質,這些細節的補充,使得整個解讀更加立體和可信。我從中瞭解到瞭古代官場的升遷製度,文人的交往方式,甚至是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細節,例如他們的飲食起居、婚喪嫁娶。這本書讓我感覺,那些遙遠的古人,他們的生活並非遙不可及,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度和情感的共鳴。每次讀完一篇,都像是與一位故人進行瞭一次深刻的對話,讓我對生命的意義有瞭更深的體悟。

評分

評價二: 我一直對中國古代的喪葬文化和碑刻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便毫不猶豫地買瞭下來。然而,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它遠不止是一本關於墓葬的科普讀物,更是一部展現古代社會生活百科全書。作者對墓誌銘的選取角度非常獨到,既有皇傢貴族的輝煌,也有平民百姓的日常。我驚喜地發現,書中不僅有對文字內容的考據和解讀,更有對當時社會等級、禮儀製度、服飾風俗的生動描繪。例如,有幾篇關於女性墓誌銘的解讀,讓我看到瞭古代女性在傢庭和社會中的地位變化,以及她們的纔情與智慧。還有一些關於官場風雲、文人雅集的記錄,更是將那個時代的政治生態和文化氛圍展現得淋灕盡緻。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用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讓我們觸摸到瞭曆史的肌理,感受到瞭古人的喜怒哀樂。每一篇墓誌銘都像是一扇小小的窗戶,透過它,我們窺見瞭那個遠去的時代。

評分

評價三: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閱讀體驗可謂是跌宕起伏,時而讓我陷入沉思,時而又讓我忍俊不禁。作者在解讀墓誌銘時,並沒有一味地堆砌學術理論,而是將考古發現、文獻記載與社會學分析巧妙地結閤起來,使得那些古老的文字煥發齣瞭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民間信仰和習俗的章節,那些關於祭祀、鬼神、冥婚的記載,讓我們看到瞭古人對未知世界的敬畏與想象,也反映瞭當時社會普遍存在的迷信和觀念。還有一些墓誌銘中夾雜的幽默元素,例如對逝者生前某些習慣的調侃,更是齣乎我的意料,讓我看到瞭古代人並非我們想象中那樣刻闆嚴肅。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讓我們重新認識到“個體”在曆史長河中的意義。每一個墓誌銘都代錶著一個獨一無二的生命,他們的悲歡離閤,他們的功過是非,都通過這些文字被銘記,被傳承。

評分

評價一: 這本書就像一把開啓塵封曆史的鑰匙,雖然我當初隻是隨手拿起,但立刻就被其中蘊含的韆年故事深深吸引。作者以一種極為細膩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將那些埋藏在黃土之下的生命痕跡一點點揭示齣來。讀著那些或樸實無華,或文采飛揚的墓誌銘,仿佛能穿越時空,與那些古人麵對麵交流。我尤其對其中關於傢庭倫理、社會風貌的記錄感到震撼。那些關於父母養育之恩、夫妻相濡以沫的描寫,跨越韆年,依然能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還有那些記錄瞭普通士卒、商賈、工匠生平的文字,它們為我們展現瞭一個遠比帝王將相更鮮活、更真實的古代社會圖景。我曾經以為曆史書總是充斥著冰冷的數據和宏大的敘事,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溫度,看到瞭普通人生命的重量。每一篇墓誌銘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有的感人至深,有的令人唏噓,有的則充滿瞭生活氣息,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期待,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段塵封的記憶又將帶我走嚮何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