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第二版根据建标[2013]44号文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13、《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 50854-2013、《通用安装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GB 50856-2013、2010年国标制图系列标准、
11G101平法图集系列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原理、预算定额的应用、
应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实例、概预算审查、工程结算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编制、
水电安装工程预算编制、建筑工程概算编制等内容。
目录
1 建筑工程识图
1.1 建筑工程设计图
1.1.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
1.1.2 施工图的组成
1.2 施工图表达内容
1.2.1 总平面图
1.2.2 建筑图
1.2.3 结构图
1.2.4 室内给水排水图
1.2.5 电气照明图
1.2.6 采暖通风图
1.3 图例符号
1.3.1 建筑材料图例
1.3.2 符号
1.3.3 建筑构造图例
1.3.4 建筑门窗图例
1.3.5 结构构件代号
1.3.6 钢筋图例
1.3.7 钢结构图例
1.3.8 木结构图例
1.3.9 卫生器具图例
1.3.10 暖通空调设备图例
1.4 建筑工程识图示例
1.4.1 设计说明
1.4.2 识建筑施工图
1.4.3 识结构施工图
2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
2.1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原理
2.1.1 传统建筑工程预算的费用构成
2.1.2 44号文规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2.1.3 建筑产品的特点
2.1.4 建筑工程预算确定工程造价的必要性
2.1.5 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理论
2.1.6 传统费用的建筑工程预算编制程序
2.1.7 按44号文规定费用的施工图预算编制程序
2.2 预算定额的应用
2.2.1 预算定额的构成
2.2.2 预算定额的使用
2.2.3 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换算
2.2.4 安装工程预算定额换算
2.2.5 定额基价换算公式小结
2.3 运用统筹法计算工程量
2.3.1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要点
2.3.2 统筹法计算工程量的方法
2.4 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准备
2.4.1 图纸及资料准备
2.4.2 定额准备
2.4.3 《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简介
2.4.4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简介
2.4.5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简介
2.4.6 地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简介
2.4.7 编制建筑工程预算表式
2.4.8 建筑工程预算编制步骤
2.5 建筑面积计算
2.5.1 建筑面积的概念
2.5.2 建筑面积的作用
2.5.3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
2.5.4 应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2.5.5 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2.6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确定
2.6.1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划分
2.6.2 列出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名称
2.6.3 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列项示例
2.7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
2.7.1 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2.7.2 平整场地
2.7.3 挖掘沟槽、基坑土方的有关规定
2.7.4 土方工程量计算
2.7.5 井点降水
2.8 桩基及脚手架工程量计算
2.8.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2.8.2 钢板桩
2.8.3 灌注桩
2.8.4 灰土挤密桩
2.8.5 脚手架工程
2.9 砌筑工程量计算
2.9.1 砖墙的一般规定
2.9.2 砖基础
2.9.3 砖墙
2.9.4 其他砌体
2.9.5 砖烟囱
2.9.6 砖砌水塔
2.9.7 砌体内钢筋加固
2.10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2.10.1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
2.10.2 预制钢筋f昆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
2.10.3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
2.10.4 钢筋工程量
2.10.5 铁件工程量
2.10.6 现浇混凝土工程量
2.10.7 预制混凝土工程量
2.10.8 固定用支架等
2.10.9 构筑物钢筋混凝土工程量
2.10.10 钢筋混凝土构件接头灌缝
2.11 门窗及木结构工程量计算
2.11.1 一般规定
2.11.2 套用定额的规定
2.11.3 铝合金门窗等
2.11.4 卷闸门
2.11.5 包门框、安附框
2.11.6 木屋架
2.11.7 檩木
2.11.8 屋面木基层
2.11.9 封檐板
2.11.10 木楼梯
2.12 楼地面工程量计算
2.12.1 垫层
2.12.2 整体面层、找平层
2.12.3 块料面层
2.12.4 台阶面层
2.12.5 其他
2.13 屋面防水及防腐、保温、隔热工程量计算
2.13.1 坡屋面
2.13.2 卷材屋面
2.13.3 屋面排水
2.13.4 防水工程
2.13.5 防腐、保温、隔热工程
2.14 装饰工程量计算
2.14.1 内墙抹灰
2.14.2 外墙抹灰
2.14.3 外墙装饰抹灰
2.14.4 墙面块料面层
2.14.5 隔墙、隔断、幕墙
2.14.6 独立柱
2.14.7 零星抹灰
2.14.8 顶棚抹灰
2.14.9 顶棚龙骨
2.14.10 顶棚面装饰
2.14.11 喷涂、油漆、裱糊
2.15 金属结构制作、构件运输与安装及其他工程量计算
2.15.1 金属结构制作
2.15.2 建筑工程垂直运输
2.15.3 构件运输及安装工程
2.15.4 建筑物超高增加人工、机械费
2.16 工程量计算实例
2.16.1 小平房工程施工图
2.16.2 小平房工程列项
2.16.3 小平房工程工程量计算
2.16.4 小平房钢筋工程量计算
2.16.5 某地区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摘录
2.17 直接费计算及工料分析
2.17.1 直接费内容
2.17.2 直接费计算及工料分析
2.t7.3 材料价差调整
2.18 按44号文件费用规定计算分部分项工程费和单价措施项目费
2.18.1 分部分项工程费和单价措施项目费计算及工料分析方法
2.18.2 小平房工程(部分)分部分项工程费与单价措施项目费及工料分析实例
2.19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
2.19.1 传统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2.19.2 建标[2013]44号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
2.19.3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2.19.4 传统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2.19.5 按44号文费用划分施工图预算工程造价计算方法
3 概预算审查
3.1 概预算审查的意义和依据
3.2 概预算审查的组织形式
3.3 单位工程概算的审查
3.4 单位工程预算的审查
4 工程结算编制
4.1 概述
4.2 工程结算的内容
4.3 工程结算编制依据
4.4 工程结算编制程序与方法
4.5 工程结算编制实例
5 工程量清单计价
5.1 工程量清单计价概述
5.1.1 工程量清单计价包含的主要内容
5.1.2 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依据和作用
5.1.3 工程量清单的概念
5.1.4 招标工程量清单的概念
5.1.5 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概念
5.1.6 招标控制价的概念
5.1.7 投标价的概念
5.1.8 签约合同价的概念
5.1.9 竣工结算价的概念
5.1.10 招标工程量清单与已标价工程量清单的概念
5.1.11 工程量清单计价活动各种价格之间的关系
5.2 工程量计算规范
5.2.1 设置工程量计算规范的目的
5.2.2 工程计量规范的内容
5.3 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方法
5.3.1 招标工程量清单的作用
5.3.2 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依据以及他们相互间的关系
5.3.3 分部分项工程量项目列项
5.3.4 计算分部分项清单工程量特点
5.3.5 确定和计算措施项目清单工程量的方法
5.3.6 确定其他项目清单的计算方法
5.3.7 确定规费和税金项目清单的计算方法
5.3.8 招标工程量清单编制简例
5.4 招(投)标控制(标)价编制方法
5.4.1 概述
5.4.2 综合单价编制方法
5.4.3 分部分项工程和单价措施项目费计算
5.4.4 总价措施项目费计算
5.4.5 计算其他项目费
5.4.6 规费、税金计算
5.4.7 投标报价汇总表计算
5.4.8 招标控制价封面
5.4.9 清单报价简例的完整内容
5.4.10 招标控制价编制程序
6 安装工程预算编制
6.1 安装工程量计算
6.1.1 电气设备安装工程量
6.1.2 给水排水采暖煤气安装工程量
6.1.3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量
6.2 电气照明安装工程预算编制实例
6.2.1 识读施工图
6.2.2 工程量计算
6.2.3 工程量汇总
6.2.4 套用定额、计算直接费和工程造价
7 建筑工程概算编制
7.1 建筑工程概算的概念及其作用
7.2 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方法及其特点
7.3 用概算定额编制概算
7.4 用概算指标编制概算
7.5 用类似工程预算编制概算
参考文献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直击要害”和“干货满满”。我之前看的一些识图和预算的书籍,总是感觉写得比较宽泛,理论性太强,到了实际操作的时候,总感觉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更像是我的一个“速成手册”。从识图开始,它就直接切入重点,教你如何快速地抓住图纸的关键信息,比如结构类型、主要构件尺寸、材料说明等等。它还分享了一些非常实用的“看图秘籍”,比如如何快速识别承重墙、梁、板、柱,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这些方法让我觉得识图不再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是可以高效完成的任务。在预算部分,这本书同样非常务实。它重点讲解了如何进行工程量的快速计算,以及如何根据市场行情进行材料和人工费的估算。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见的预算表格模板,可以直接套用,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而且,它还针对一些工作中常见的预算陷阱进行了提醒,让我能够提前规避风险。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图纸和预算一知半解的门外汉,而是能够自信地处理相关工作。它确实如书名所说,是造价员的必备工具书,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我是一位对建筑工程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一直想深入了解这个行业。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现货 建筑工程识图及预算快速入门第2版》。坦白说,这本书的厚度让我有些望而却步,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才发现它比我想象的要容易理解得多。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幽默风趣,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它没有用很多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识图和预算知识娓娓道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识图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认识图纸上的符号,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去理解图纸背后的意图。比如,它会通过很多图文并茂的对比,让你理解同一构件在不同视图下的表达方式,以及如何从这些二维图形中还原出三维的建筑实体。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感觉自己就像在玩一个解谜游戏,非常有成就感。在预算方面,这本书也让我大开眼界。它介绍了预算编制的整个流程,从最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到后期的费用汇总和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很详细。而且,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预算表格和计算公式,让我可以轻松上手。总而言之,这本书是我入门建筑工程识图和预算的绝佳选择,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实用的知识,还激发了我对这个行业的浓厚兴趣。
评分我必须说,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爆棚!我之前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施工管理工作,虽然对现场的东西比较熟悉,但对于图纸的解读和预算的编制,一直觉得是个“黑盒子”,总觉得里面学问很大,很难掌握。这次拿到这本书,真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枯燥的理论术语,更多的是用实际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识图的时候,不是简单地罗列符号,而是结合着施工图纸,一步一步教你怎么去“读懂”一张图。比如,它会告诉你,看到这个线条代表什么,看到这个标注是什么意思,然后这些信息组合起来,就能推断出这个构件的实际样子和尺寸。这种“抽丝剥茧”式的讲解方法,让我觉得识图不再是件难事。而在预算方面,这本书也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它详细介绍了预算编制的流程,从如何提取工程量,到如何套用清单和定额,再到最后的汇总和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清楚。而且,它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预算编制技巧,比如如何快速估算工程量,如何避免预算漏洞等等,这些都是我在工作中能直接用上的。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建筑工程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不再是只懂施工,而是能从宏观的图纸和预算层面去把握整个项目。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让我眼前一亮,它的逻辑性非常强,从基础知识到进阶应用,层层递进,非常适合像我这样零基础的读者。一开始,它会从最基本的识图原则讲起,介绍各种图纸的类型,比如总图、平法图、节点详图等等,然后深入讲解图纸中的各种符号、线条、标注的含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有很多将图纸中的二维平面图转化为三维实体的讲解,通过对比分析,我能更直观地理解构件的实际形态,这对于建立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帮助。在预算部分,它也非常系统地介绍了预算编制的各个步骤,包括如何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如何进行材料、人工、机械的费用估算,以及如何运用预算软件进行辅助编制。书中的很多例子都来源于真实的工程项目,这让学习过程更具代入感,也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了重点提示和讲解,这对于避免新手犯错非常有帮助。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识图的基本技能,还对预算编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感觉自己已经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造价员的一些基础能力,这对于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让我这个初学者感到受益匪浅。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自己能不能看懂,毕竟识图和预算都是比较专业的东西。但是翻开目录,看到清晰的章节划分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我的信心就立刻回来了。它从最基础的识图符号和图纸类型开始讲起,一点一点地剖析各个构件的表达方式,我能感觉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是真的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的,每一个术语的解释都非常到位,而且配图也很清晰,不像有些书那样,图和文字完全对不上,让人摸不着头脑。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穿插了很多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不仅能巩固学到的知识,还能了解到这些理论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真的太棒了。而且,这本书在预算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它讲解了预算编制的各个环节,包括如何确定工程量、如何套用定额、如何进行费用计算等等,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很细致,而且还提供了很多实用的表格和公式,让我感觉自己真的掌握了预算的基本技能。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引导着我一步步走进建筑工程识图和预算的世界,让我不再感到迷茫和畏惧,而是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