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 常用资料集 风格设计 设计尺寸 软装设计 工程制图 施工案例 建筑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 常用资料集 风格设计 设计尺寸 软装设计 工程制图 施工案例 建筑室内设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小青 著
图书标签:
  • 室内设计
  • 风格设计
  • 软装设计
  • 工程制图
  • 施工案例
  • 建筑设计
  • 设计尺寸
  • 资料集
  • 室内装修
  • 家居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赣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1782
商品编码:1207959691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目录

第1章现代室内设计风格1
1.1传统风格 / 1
1.1.1东方传统风格 / 1
1.1.2西方传统风格 / 3
1.2现代风格 / 8
1.2.1北欧风格 / 8
1.2.2简约主义风格 / 9
1.2.3自然风格 / 10
1.2.4英式田园风格 / 11
1.2.5美式田园风格 / 12
1.2.6前卫风格 / 13
1.3综合型风格 / 13
1.3.1新中式风格 / 14
1.3.2新古典风格 / 15
1.3.3雅致风格 / 16
第2章室内空间尺度设计17
2.1住宅空间 / 23
2.1.1住宅平面布置图 / 23
2.1.2卧室相关设施尺寸 / 23
2.1.3厨房相关设施尺寸 / 33
2.1.4浴室相关设施尺寸 / 37
2.2办公空间 / 40
2.2.1办公空间平面布置图 / 41
2.2.2办公室相关设施尺寸 / 42
2.2.3接待室相关设施尺寸 / 56
2.2.4会议室相关设施尺寸 / 57
2.3餐饮 / 61
2.4商业 / 68
2.5医院 / 78
2.6教育 / 86
第3章室内装饰造型89
3.1客厅电视墙 / 89
3.2玄关 / 99
3.3书房 / 111
3.4橱柜 / 121
3.5酒柜 / 131
3.6卧室床头背景 / 137
第4章室内装饰构造145
4.1地面装饰装修构造 / 145
4.2顶棚装饰装修构造 / 153
4.3墙面、柱面装饰构造 / 174
4.3.1墙面装饰装修构造 / 174
4.3.2柱子装饰装修构造 / 186
4.4门窗装饰装修构造 / 190
4.4.1室内门装饰装修构造 / 190
4.4.2室内窗套装饰装修构造 / 194
4.5室内楼梯装饰装修构造 / 196
4.6洗浴空间装饰装修构造 / 203
4.7家具装饰装修构造 / 213
第5章室内软装饰设计221
5.1家具设计 / 221
5.1.1家具外观特点 / 221
5.1.2家具陈设 / 224
5.2布艺设计 / 226
5.2.1窗帘布艺创意 / 226
5.2.2靠枕 / 233
5.2.3地毯 / 234
5.2.4床品 / 236
5.3绿化设计 / 238
5.3.1室内绿化的主要功能 / 238
5.3.2室内绿化宜忌 / 238
5.3.3家居绿化和花艺布置原则 / 239
5.3.4室内绿化布置技巧 / 239
5.3.5家居风格与绿植搭配 / 241
5.4照明设计 / 244
5.4.1灯具风格 / 244
5.4.2居室空间灯光色彩搭配 / 246
5.4.3顶棚照明设计案例 / 247
5.5艺术品设计 / 255
5.5.1中国画 / 255
5.5.2西方绘画 / 255
5.5.3居室画品陈设 / 257
5.5.4工艺饰品 / 259
5.5.5居室空间饰品选择 / 263
5.6色彩设计 / 266
5.6.1色彩基础 / 266
5.6.2色彩搭配 / 268
5.6.3主题色彩配饰方法 / 269
第6章室内设计工程制图271
6.1制图基本知识与规范 / 271
6.1.1图纸幅面 / 271
6.1.2标题栏与会签栏 / 272
6.1.3线型笔宽设置 / 272
6.1.4尺寸标注与文字标注设置 / 273
6.1.5图面比例设置 / 274
6.2施工图符号设置 / 274
6.2.1标高标注符号 / 274
6.2.2详图索引符号 / 275
6.2.3立面索引符号 / 275
6.2.4节点剖切索引符号 / 277
6.2.5材料索引符号 / 277
6.2.6剖断省略线符号 / 278
6.2.7中心线 / 278
6.2.8引出线 / 278
6.2.9轴线号符号 / 280
6.2.10绝对对称符号 / 281
6.2.11灯具索引 / 281
6.2.12家具索引 / 282
6.2.13艺术品陈设索引 / 282
6.2.14图纸名称 / 282
6.2.15指北针 / 283
6.3室内施工图图例及图面构成 / 283
6.3.1材质图例 / 283
6.3.2机电图例 / 284
6.3.3图面构图 / 285
6.4施工图的编制顺序 / 286
6.5室内施工图的绘制及标准 / 287
6.5.1平面图 / 287
6.5.2立面图 / 292
6.5.3剖立面图 / 293
6.5.4节点大样详图 / 295
6.6室内施工图工程实例 / 295
参考文献336


内容简介

  《室内设计常用资料集》为一本资料丰富、内容翔实、通俗易懂的资料性室内设计图集,内容基本涵盖室内设计中需要经常查阅的知识点、规范条例、常用数据等。全书分为6章,内容包括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室内空间尺度设计,室内装饰造型,室内装饰构造,室内软装饰设计,室内设计工程制图,并结合室内施工图实例作了详细介绍。
  本书可供室内专业设计人员和在校学生使用,也可为广大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提供参考,还可作为建筑业管理人员的参考资料。



好的,根据您提供的书名列表,我将为您构思一个图书简介,该书不包含以下内容:《室内设计》、《常用资料集》、《风格设计》、《设计尺寸》、《软装设计》、《工程制图》、《施工案例》、《建筑室内设计》。 --- 《现代景观规划与城市公共空间营造》 书籍简介 一个关于重塑人与自然、城市与环境关系的深度探索 在快速城市化的浪潮下,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规划已成为衡量城市活力与宜居性的重要标尺。本书《现代景观规划与城市公共空间营造》并非聚焦于传统的室内装修或建筑结构绘制,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宏大、更贴近日常生活的领域:城市肌理的重塑、生态系统的整合以及市民共享空间的品质提升。 本书以跨学科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当代景观规划的核心理念、前沿理论与实践方法。我们摒视那些关于房间布局、家具陈设或具体施工图纸的讨论,转而关注如何通过精妙的场地设计,将冰冷的城市水泥转化为富有生命力的生态廊道与文化载物场。 第一部分:城市生态与可持续性设计哲学 本部分着重探讨在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危机背景下,景观规划所肩负的生态责任。我们不谈论室内材料的选择,而是探讨如何通过“海绵城市”的理念,设计雨水收集与渗透系统,恢复场地的自然水文循环。 核心议题包括: 城市生物多样性廊道构建: 如何通过绿化带、屋顶花园和垂直绿化系统,建立连接破碎化栖息地的生态网络。书中详细分析了本土植物群落的选择原则,以增强区域生态系统的韧性,而非仅仅追求视觉上的装饰效果。 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深入研究如何利用植被遮荫、水体蒸发和材料选择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探讨无机材料与有机介质的比例平衡,以优化微气候调节能力。 土壤健康与修复技术: 关注城市棕地(Brownfield)的生态修复,介绍先进的生物修复技术,使受污染土地重新具备承载生命体的能力。这完全超越了室内装修对基材处理的范畴。 第二部分:公共空间的功能重构与社会互动 优秀的公共空间是城市的“第三空间”,是市民进行社交、休憩、文化交流的场所。本书深刻反思了功能至上主义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弊端,提倡以人为本、激发社会参与的设计范式。 内容聚焦于: 尺度的感知与场所精神的营造: 探讨广场、公园、步行街等不同尺度的空间如何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感受。我们分析了如何通过地形高差、路径组织和焦点构筑物来定义“场所精神”(Genius Loci),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意涵,而不是单纯的装饰性景观。 全龄化与包容性设计: 区别于针对特定群体(如家庭或特定年龄层)的室内空间划分,本书强调设计的普适性。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无障碍坡道、多感官体验设施以及灵活可变的座椅系统,确保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平等享用公共空间。 数字技术在体验提升中的应用: 探讨增强现实(AR)技术、交互式数字导览系统如何融入实体环境,为使用者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层次和沉浸式的体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传统的标识系统层面。 第三部分:从概念到实现——大型项目管理与政策导向 本书的第三部分将视角提升至宏观层面,关注景观规划项目在复杂城市管理框架下的实施路径,这与单个建筑项目的内部制图规范截然不同。 重点阐述以下领域: 综合规划方法论: 介绍如何将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估(EIA)等多重规划文件整合,形成统一、可操作的景观实施蓝图。 公众参与和利益相关者协调: 详细分析了从初期愿景构建到最终落地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组织多层次的公众听证会、工作坊,平衡社区居民、开发商、市政部门等多元主体的诉求,这是一种复杂的人际与制度协调过程。 景观的动态管理与维护系统: 探讨如何设计长期的维护预算模型和养护手册,确保景观投资的持续价值。内容侧重于植被的生命周期管理、硬质铺装的抗老化处理以及水景系统的长期运行维护策略,而非建筑施工的阶段性验收。 本书价值定位 《现代景观规划与城市公共空间营造》专为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城市政策制定者以及关注人居环境质量的学者和市民设计。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前瞻性的实践案例库,引导读者超越微观的室内细节,专注于构建更具生态性、社会性与文化深度的城市外部空间。本书不涉及任何关于室内装修材料清单、家具尺寸标准或建筑结构图纸的解析,它关注的是“大尺度、长周期、多系统”的城市环境设计艺术。 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获得一套全新的工具箱,用以应对二十一世纪城市空间面临的复杂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在室内设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对高质量的专业书籍有着极高的要求。近期有幸接触到了《室内设计 常用资料集》,其内容之丰富、讲解之透彻,让我倍感欣喜,也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的视角和实操技巧。 书中对于“风格设计”的论述,可谓是鞭辟入里。作者并没有局限于罗列市面上常见的风格类型,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风格背后的文化底蕴和设计哲学。例如,在解读“现代简约”风格时,书中不仅仅强调了其简洁的线条和纯粹的色彩,更着重阐述了它所代表的一种生活态度——追求高效、精致、注重功能的内在价值。对于“新中式”风格,书中则强调了如何将中国传统美学元素与现代生活方式巧妙融合,既保留了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的舒适感。这种深度的解析,让我对风格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真正把握其精髓,并在设计中加以灵活运用。 “设计尺寸”这个板块,虽然看似基础,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扎实,不仅提供了各种家具、门窗、设备的标准尺寸,更结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给出了详细的尺寸建议和空间规划的合理性分析。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动线设计”的讲解,它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不同功能的空间内,规划出流畅、高效的活动路径,这对于提升居住体验至关重要。这些细节性的指导,能够帮助我规避很多在实际设计中容易被忽略的潜在问题。 “软装设计”部分,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它将软装从单纯的装饰提升到了“空间灵魂”的高度。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材质、色彩、灯光的搭配技巧,还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软装来营造特定的空间氛围,以及如何体现居住者的个性和品味。作者还列举了许多成功的软装搭配案例,并对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让我能够学到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 “工程制图”和“施工案例”的结合,是这本书最让我觉得“接地气”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展示了设计效果图,而是将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过程紧密结合,让我们能够直观地看到设计是如何一步步落地实现的。书中对一些复杂节点的处理,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都进行了详实的阐述和解决方案的提供。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在设计和施工之间架起桥梁的设计师来说,是极具价值的参考。 总体而言,这本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它不仅能够帮助设计师提升专业技能,更能够拓展设计的思维维度,让我对“好设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室内设计新人,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提升自己实力的资料。朋友推荐了这本书,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的整体排版相当令人满意,大量的图片和图示能够直观地展示设计理念和效果,这对于我这样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书中对于不同风格的解读,比如现代简约、新中式、轻奢等等,都给出了非常深入的剖析,不仅仅是简单罗列风格特点,而是从文化背景、色彩搭配、材质选择、家具软装的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讲解,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每一种风格的灵魂所在。我还特别喜欢它在设计尺寸这部分的内容,很多常见的空间尺寸、家具尺寸、设备尺寸都有详细的标注和建议,这对于我以后在实际操作中避免尺寸错误非常有帮助。 在软装设计部分,作者提供了非常多实用的搭配技巧和案例分析,从灯光、布艺、挂画到绿植,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让我了解到软装不仅仅是简单的摆放,更是提升空间品质和体现主人品味的关键。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情绪化软装”的章节,它教会我如何通过软装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感体验,这对我今后的设计工作非常有启发。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莫过于它在施工案例这块的详实程度。不仅仅是展示最终效果图,更是把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都一一呈现。我看到了从毛坯房到精美空间的神奇转变,也学习到了很多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比如水电改造的规范、墙面处理的技巧、材料的选用与搭配等等。这对于我理解设计如何落地,如何与施工方有效沟通,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作为一个对室内设计怀有极大热情的初学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全面覆盖我所需知识的“宝典”。而这本《室内设计 常用资料集》恰恰满足了我的期望。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导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探索设计的奥秘。无论是对室内设计理念的深入解读,还是对不同风格的细致剖析,亦或是对空间尺寸的精确量化,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设计尺寸”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它详细列举了各种家具、门窗、设备等的标准尺寸,以及在不同空间布局下的尺寸建议,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空间规划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这对于我今后进行实际设计时,能够避免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软装设计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作者不仅介绍了不同风格软装的搭配要点,还结合大量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色彩、材质、灯光等软装元素的运用技巧。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软装来提升空间的整体美感和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这些知识对我而言是极具价值的。 施工案例的呈现方式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展示了最终的设计效果,更重要的是详细介绍了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这让我对设计从图纸到现实的转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在设计阶段就考虑到施工的可行性和成本控制。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室内设计世界的大门,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提供知识的书籍,更是一种启发和引导,让我对未来的设计之路充满了信心。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室内设计的“深度游”。书中的内容对我这个在设计领域摸索了几年,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的老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首先,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风格设计”的解读。市面上很多关于风格的书籍,大多停留在表面,罗列一些图片,说一些大概的特点。但这本书不一样,它深入到了每一种风格的文化根源、历史演变,甚至是如何通过色彩、材质、线条去“讲故事”。我曾经在设计一个新中式项目时,总觉得少了点“神韵”,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关键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现代审美的融合,以及如何巧妙地运用留白和意境。 然后,“设计尺寸”的部分,简直是为我这样经常需要反复核对尺寸的设计师量身定做的。它不只是给出了标准的家具尺寸,还涉及到了人体工程学、动线规划等方面的尺寸考量。比如,沙发和茶几之间的最佳距离,书架的深度是否便于取书,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在实际使用中却能极大地影响居住者的舒适度。我把书里的尺寸参考表打印出来,放在了工作台旁边,感觉效率提升了不少。 “软装设计”部分,让我对“点睛之笔”有了更深的理解。以前我总觉得软装是锦上添花,而这本书告诉我,它更是“画龙点睛”的关键。它详细讲解了不同材质的灯光如何营造氛围,不同颜色和纹理的布艺如何提升空间质感,甚至是如何通过摆件和绿植来表达主人的个性和品味。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搭配的艺术”,如何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既和谐统一,又充满个性和亮点。 “工程制图”和“施工案例”的结合,让我看到了设计从纸面走向现实的完整过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疑难杂症的分析,比如在老房改造中遇到的结构问题,如何通过巧妙的设计来解决,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材料损耗、颜色偏差等问题,如何提前预防和应对。这让我对设计的落地性有了更强的把握。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实用,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信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思考”。它让我从一个“做图”的设计师,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创造空间”的设计师。

评分

我是一名对室内设计充满好奇的艺术院校学生,这本书是我在老师的推荐下购买的,没想到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室内设计资料的认知。 一开始,我对“风格设计”的部分就非常着迷。它不像课本上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大量的精美图片和生动的文字,为我展现了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的室内世界。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后现代风格”的讲解,它颠覆了我对传统设计的固有观念,让我看到了设计中那种大胆的色彩运用、不规则的造型以及对符号和象征的运用,让整个空间充满了趣味性和故事感。书中还对比了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潮,让我对风格的演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设计尺寸”的部分,我以前觉得很枯燥,但这本书把它变得很有趣。它不仅仅是告诉了我各种家具的尺寸,还结合了人体工学,告诉我为什么一个沙发的高度、扶手的宽度会影响到我的坐感。书中还有很多关于“黄金比例”在空间布局中的应用,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空间看起来总是那么和谐舒服。我还在书里找到了很多关于儿童房设计尺寸的建议,这对我以后想要设计亲子空间非常有帮助。 “软装设计”的部分,我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盒子”。书里有很多关于色彩搭配的理论,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材质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丝绒材质的窗帘能带来奢华感,而亚麻材质的沙发则显得更加舒适和自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灯光设计”的章节,它告诉我灯光不仅仅是照明,更是可以塑造空间情绪的“魔法师”。通过不同色温、不同角度的灯光,可以营造出温馨、浪漫、或者充满活力的空间。 “工程制图”和“施工案例”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深入去研究,但光是看那些详细的图纸和清晰的施工流程,我就觉得很有收获。我看到了设计师是如何把他们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图纸,然后又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这些图纸的。书中对一些常见的施工难题,比如墙体开裂、防水处理等,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让我觉得设计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考虑实际的落地性。 这本书的内容对我这个学生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让我明白了室内设计不仅仅是美学,更是一门融合了科学、艺术和人文的综合学科。

评分

作为一名对居住空间有着极致追求的业主,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沟通设计,并且能够让我对家居软装有更深入认识的书籍。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所有期待。 首先,它在“风格设计”上的呈现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不同于市面上一些杂志化的设计风格介绍,这本书更加注重对风格背后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解析。例如,在介绍“工业风格”时,它不仅仅展示了裸露的砖墙、金属管道等元素,更是阐述了这种风格如何源于对工厂空间的改造,以及它所体现的粗犷、不羁、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这种深度的解读,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并选择适合自己品味的风格。 “设计尺寸”的部分,对我这样不熟悉设计规范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中非常细致地列出了各种家具、门窗、甚至电器设备的尺寸范围,以及在不同户型和空间布局下的尺寸建议。这让我能够在一个更宏观的层面上理解空间利用的合理性,并且在与设计师沟通时,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需求。例如,我一直对自家餐厅的桌椅摆放不太满意,通过书中关于餐桌与周围墙壁、通道的尺寸建议,我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并且能够与设计师进行更有效的交流。 “软装设计”部分,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搭配颜色和材质,而是教会我如何通过软装来“讲故事”,如何通过细节来体现主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绿植搭配”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不仅仅是摆几盆花草,更要考虑绿植的形态、大小、与空间整体风格的协调性。书中提供的各种软装搭配案例,也给了我很多灵感,让我看到了通过巧妙的软装,能够让普通的空间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施工案例”的展示,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依然觉得受益匪浅。它让我看到了设计理念是如何一步步转化为现实的,并且了解到一些常见的施工工艺和材料的特性。这让我对装修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能够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意图,并且在与施工方沟通时,能够更加自信和有条理。 总而言之,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看热闹”的旁观者,变成了一个能够“门道”的参与者。它让我对室内设计有了更全面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打造一个真正符合自己心意的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