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心乐事谁家院

赏心乐事谁家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培凯著 著
图书标签:
  • 诗歌
  • 唐诗
  • 宋词
  • 古典文学
  • 传统文化
  • 文苑
  • 赏析
  • 古诗词
  • 文化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22122
商品编码:16660270147
出版时间:2017-07-01

具体描述

作  者:郑培凯 著 定  价:165 出 版 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07月01日 页  数:1083 装  帧:精装 ISBN:9787549622122 《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
总序/郑培凯
古典文人郑培凯/李欧梵
1.陆羽与茶道审美
2.古人饮茶要拉花
3.啜英咀华—宋人点茶的视觉审美追求
4.晚明饮茶风尚
5.说茶五题
6.南戏声腔与花部乱弹
7.昆曲青春化与商品化的困境
8.坂东玉三郎和昆曲艺术
9.李商隐诗的朦胧意趣
10.青花瓷联想四题
11.书海放帆
12.“书写斯文”背后的文人审美/访问者顾红梅
13.土耳其乱弹
14.俄罗斯行脚
15.苏州行脚(五题)
16.夏日烟云在苏州
17.常州行脚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赏心乐事谁家院》套书,作者郑培凯。该套书全三册,五十余万字,由《书城》杂志、文汇出版社共同出版。其中,《多元文化与审美情趣》,涉及茶道、昆曲、园林与人文风景的文化审美追求;《历史人物与文化变迁》,反思历史人物的具体历史处境,希望藉此探讨文化变迁展现的历史意义转变;《文化审美与艺术鉴赏》则从具体评论学术著作与艺术展览,反映了作者对学术文化及艺术实践的观察与期望。全书内容涉及历史、茶道、书画、园林、昆曲等等多个领域,其中多篇文字更是抢先发售辑录出版。本套丛书由郑培凯教授封面题字“赏心乐事谁家院”,特邀张志全担任封面及装帧设计,为精装32开。套书朴素中蕴含典雅,简洁中凝聚大气,与内容传递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三册书或展开,或并立,均可拼接成一幅完整的山水画。 郑培凯 著 郑培凯,有名文化学者、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委员会,2016年荣获香港政府荣誉勋章。生于山东青岛,长于台湾地区。台湾地区大学外文系毕业,1970年负笈美国攻读历史,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在美留学期间,主要钻研晚明以来的文化意识史,并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曾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耶鲁大学、佩斯大学、台湾地区大学、台湾地区清华大学,199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创办中国文化中心。著有《汤显祖:戏梦人生与文化求索》《汤显祖与晚明文化》《在乎山水之间》《品味的记忆》《雅言与俗语》《茶余酒后金瓶梅》《流觞曲水的感怀》《在纽约看电影:电影与中国文化变迁》《程步奎诗抄》等六十余种。编著及主编《中国历代茶书汇编校等
《桃源幻境》 内容简介 《桃源幻境》是一部融汇了古老东方哲学、神秘东方传说以及对现代人内心深处渴望的细腻描摹的长篇小说。故事以隐居在云雾缭绕的“忘忧谷”的年轻女子苏婉儿为视角,展开了一幅关于寻找自我、探寻人生真谛的瑰丽画卷。 苏婉儿自幼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敏感和聪慧,她能够感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并与古老的植物和生灵进行无声的交流。然而,平静的山谷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一场席卷整个地区的奇异疫病,让人们的记忆如同被江水冲刷般逐渐淡去,最终失去自我,变得混沌而麻木。苏婉儿的亲人也未能幸免,看着他们一点点被遗忘吞噬,她心中充满了无助与焦灼。 在绝望之际,她从一本泛黄的古籍中窥见了关于“忘忧谷”的传说,以及能够治愈失忆、唤醒记忆的“回魂草”。为了拯救自己的亲人,也为了守护这片孕育了她所有美好回忆的土地,苏婉儿毅然踏上了寻找“回魂草”的艰难旅程。 她的旅途并非坦途。她需要穿越充满未知险阻的迷雾森林,攀登险峻绝壁的山峰,甚至要面对潜藏在阴影中,觊觎“回魂草”力量的神秘势力。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一位饱经沧桑、洞悉世事的隐士,他用古老的智慧点拨苏婉儿迷茫的心;一位身手不凡、却内心孤独的江湖侠客,他一路护她周全,两人之间也萌生出超越生死的羁绊;还有一群在疫病中挣扎求生、却依然心怀善意的普通人,他们的朴实和勇气,一次次给予苏婉儿前行的力量。 《桃源幻境》并非一部简单的冒险故事,它更像是一场关于记忆、遗忘与爱的深刻探讨。在追寻“回魂草”的过程中,苏婉儿不仅要对抗外界的艰难,更要面对内心的恐惧与动摇。她开始质疑,记忆的载体究竟是什么?失去的记忆是否就意味着失去自我?当所有人都选择遗忘,坚持记忆的意义又何在? 小说中,作者将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写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晨曦中的山峦叠嶂,还是夜幕下的繁星点点,都仿佛触手可及。同时,书中对人物内心的刻画也极其细腻,苏婉儿的坚韧、善良、勇敢,侠客的矛盾、深情,隐士的豁达、睿智,都跃然纸上,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随着情节的推进,“回魂草”的秘密逐渐揭开,它不仅仅是一种神奇的植物,更是一种象征,象征着生命的力量,象征着爱与希望的不灭。而最终,苏婉儿是否能够找到“回魂草”,拯救她的亲人和家园?她又将在这次寻觅中,领悟到怎样的人生哲理? 《桃源幻境》将带领读者一同踏入一个充满想象力与东方韵味的世界,去感受那些在尘世喧嚣中逐渐被遗忘的美好,去思考那些关于生命、记忆与情感的永恒命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找回自己的故事,一段涤荡心灵、令人回味无穷的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对“家”的温暖而深刻的理解。它不是那种大刀阔斧、戏剧性冲突的家庭故事,而是那种细水长流,充满生活气息的描绘。读着书中的文字,我仿佛能听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看到客厅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画面,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浓浓的亲情。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能够捕捉到那些常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父母无言的关怀,孩子成长的点滴,以及家庭成员之间那些看似平常,实则意义非凡的互动。 这些描绘,不是为了感动而感动,而是真实地展现了家庭的本质——它是一个充满爱、包容,但也夹杂着摩擦和理解的地方。书中的人物,都有着各自的缺点和优点,他们并非完美,却正是这份不完美,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可爱。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关于“家常菜”的描写,那不仅仅是食物,更是承载着一家人回忆和情感的载体。每一道菜,都仿佛诉说着一个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关于“家”的温馨画面。这本书,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庭,也让我对“家”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评分

《赏心乐事谁家院》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喧嚣的午后,偶然推开了一扇尘封的旧门,里面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带着岁月痕迹的馨香。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张扬,不华丽,却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我常常会被书中某些句子触动,那些看似朴素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能勾勒出极为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仿佛能看到夕阳下,老人们悠闲地摇着蒲扇,听着远处传来的戏曲声;又或是能感受到,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嬉戏,那纯真的笑声回荡在空气中。 让我特别赞赏的是,作者在刻画人物时,并没有脸谱化,而是赋予了每个人物独特的个性和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挣扎,他们的坚持,他们的无奈,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这些人物,虽然生活在书中的世界,却如此鲜活,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读这本书,没有那种强烈的目的性,更多的是一种随性的阅读体验。我常常在不经意间,被某个情节,某个词语,某个意境所吸引,然后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它就像一位老友,在不经意间,与你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让你在阅读中,获得一份宁静与慰藉。

评分

翻开这本《赏心乐事谁家院》,我几乎立刻就被那股扑面而来的烟火气和浓郁的人情味儿给吸引住了。不是那种刻意营造的怀旧感,而是真实得如同就发生在身边,发生在那些寻常巷陌,发生在每个我们可能擦肩而过的普通人身上。作者的笔触细腻又温暖,仿佛带着一种魔力,能将那些被时间冲刷得有些模糊的记忆重新点亮,又或是将那些我们未曾留意过的生活细节放大,呈现出别样的光彩。 书中的人物塑造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也不是跌宕起伏的传奇,而是我们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邻居、朋友、家人。我仿佛能看到隔壁张阿姨忙碌的身影,听到楼下王大爷爽朗的笑声,甚至能感受到那个总是默默付出的老母亲的眼神。这些人物,每一个都有血有肉,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小烦恼和小心愿。他们之间的互动,那些家长里短的对话,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都构成了生活中最真实、最动人的画卷。读着读着,我常常会心一笑,或是眼眶湿润,因为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许多人的缩影。这种共鸣感,是许多“大制作”的书籍都难以给予的。

评分

读《赏心乐事谁家院》,就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佳酿,初入口时或许平淡无奇,但越是细品,越能品出其中的醇厚与回甘。书中描绘的场景,并非惊心动魄的传奇,而是日常生活中那些被时间打磨得愈发温润的片段。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小院,看着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听着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闻着泥土混合着花香的气息。那种平和、安详的氛围,让人不自觉地放慢了呼吸,卸下了内心的疲惫。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拔高或者渲染任何一种情感,而是将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置于一个非常真实的生活场景中。你会看到一家人的争吵,也会看到他们之间的温情;你会看到生活的困顿,也会看到他们努力克服的勇气。这些,都像是一面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也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的许多对话,朴实无华,却充满了智慧和哲理,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生活的启示。它没有说教的意味,却能让你在不经意间,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情感联结。

评分

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所展现的,一种近乎失传的“慢生活”的韵味。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停下脚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而《赏心乐事谁家院》就像一股清流,缓缓地流淌进我的心田。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冲突,更多的是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刻画。一杯热茶的香气,窗外雨滴的敲打声,孩子天真的笑脸,黄昏时分的余晖……这些曾经被我们忽略,甚至视为理所当然的瞬间,在这本书里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 作者仿佛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我开始意识到,幸福并非遥不可及,它就藏匿在这些看似平凡的点滴之中。那些忙碌的奔波,那些短暂的焦虑,在阅读的过程中,似乎都渐渐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和与安宁。我甚至开始模仿书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在清晨泡上一杯咖啡,静静地读一会儿书;又或者是在傍晚,放下手机,走到阳台看看星星。这些微小的改变,却让我感受到生活更多的层次和温度。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那份久违的,内心的宁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