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攝影大師張照堂歷經三年尋訪颱灣寫實攝影傢,三十三位攝影前行者近四百張照片,歷歷如繪地述說著時間與土地的故事。文字的刻畫雋永生動,影像的張力飽滿厚實。展捲之際,恍如重返那消逝與未消逝的,一道道輝煌與閃耀的靈光。
「拍一張照片就像在世界上某處找迴一部分自己。」藉由這些歷久彌新的記憶迴返,我們每個人也分別找迴某些自己。
內容簡介
啟動視覺,打開心窗,
跟著攝影大師張照堂追尋的眼睛, 展開一場滿載鄉愁與童心的時光之旅
攝影大師張照堂歷經三年尋訪颱灣寫實攝影傢,三十三位攝影前行者近四百張照片,歷歷如繪地述說著時間與土地的故事。文字的刻畫雋永生動,影像的張力飽滿厚實。展捲之際,恍如重返那消逝與未消逝的,一道道輝煌與閃耀的靈光。
「拍一張照片就像在世界上某處找迴一部分自己。」藉由這些歷久彌新的記憶迴返,我們每個人也分別找迴某些自己。
「因為我們不時迴頭看,所以纔能無礙地往前看。」
一九八六年,攝影傢張照堂在完成「百年臺灣攝影史料」的整理工作之後,為專欄寫作而展開三年臺灣前輩攝影傢的尋訪之旅。在旅程中,他一一遇到活躍於四○年代的鄧南光、張纔、李釣綸、林壽鎰;五○年代的黃則修、林權助、陳耿彬、廖心銘;六○年代的鄭桑溪、劉安明、林慶雲、徐清波、謝震隆、陳石岸、黃伯驥、黃士規、蔡高明、許淵富、陳彥堂、翁庭華、黃季瀛、許蒼澤、林彰三、施純夫、周鑫泉、李悌欽……
「每一張照片、每一個觀景窗後麵,都反映著創作者不同的『攝影眼』。」
三十三位攝影者,創作年代從三○年代到八○年代,幾乎涵蓋颱灣寫實攝影從萌芽到茁壯的六十個年頭。他們優秀的作品足以顯現臺灣攝影的成長軌跡,適切地提供瞭彌足珍貴的創作資產與時代見證。他們之中,有些人的影像創作在當時甚至未被探討,也有部分攝影傢的影像作品因保存不當而佚失。即使如此,在張照堂的尋訪與爬梳下,仍清晰地呈現齣颱灣寫實攝影前行者的純真麵容與對影像的無比執著,也見證瞭上一代前輩攝影傢作品中的影像魔法與魅力。
這趟旅程於一九八八年結集齣版為《影像的追尋》,而後於二○一五年改版重齣。這是以寫實攝影為創作主體的颱灣前輩攝影傢,第一次有係譜地列入颱灣寫實攝影的範疇,受到注視和討論,對颱灣攝影文化和歷史影響深遠。
「每一幅好的作品都是在一種歲月的滄桑中提煉而成的。」每一張珍貴、感人的作品,在消隱之前,我們有機會審慎地迴顧,在時光的隧道中,共同分享迴憶的愉悅與情傷。透過張照堂的追尋之眼,為我們打開一個特殊時空,召喚上個世紀颱灣這塊土地的人間之味、人情之美。
作者簡介
張照堂
攝影傢/文化工作者,並從事紀錄片製作與影像教育工作,曾獲1999年國傢文藝獎及2011年行政院文化獎,是臺灣獲得此兩項殊榮的攝影傢。
精彩書評
「嚴格意義的颱灣攝影遺產,是從這裡展開的,彌足珍貴。」
--政治大學廣電係副教授/郭力昕
「《影像的追尋》讓我們看到,前輩攝影傢們在睏頓的時代,以有限的器材記錄他們走過的痕跡,誠摰地見證瞭那個時代常民生活的點點滴滴。」
--夏門攝影企劃研究室藝術指導/簡永彬
「本書燃起覓索颱灣前輩攝影傢足印的火炬,映現瞭一個時代的身影,又在歲月火光中遠眺前行。」
--《攝影之聲》雜誌主編/李威儀
目錄
再版序
推薦序/簡永彬
自序
追尋與感念
鄧南光─浪漫且落寞底靈魂
林壽鎰─舊情鄉思的寄影者
張 纔─社會大學的寫真傢
李釣綸─攝壇菁賢影歲月
林權助─守候的年代
廖心銘─業餘的「記錄眼」
黃則修─龍山寺的見證
陳耿彬─時光片羽的流連
謝震隆─若靜若動的獵影傢
鄭桑溪─影像競技場的十項全能
劉安明─歸返純真之美
林慶雲─現實中的幻象
陳石岸─迴傢的路上
黃伯驥─抓住歡笑與感謝的一瞥
許安定─一種懷舊的心境
徐清波─冷暖的關照
蔡高明─平易踏實的觀察者
陳彥堂─小景窺大韆
黃季瀛─童年的影繪日記
林彰三─原鄉本土鹿港仔
許蒼澤─光影記事憶鄉情
黃士規─一步一履痕的耕耘者
周鑫泉─另一種「鄉愁」
翁庭華─歲月的詩情
陳順來─寂冷的意象
許淵富─造型的追尋者
黃東焜─粗粒子美學
施純夫─朦朧的追想麯
吳永順─生活的縮影
李悌欽─假日偶拾
黃淮泗、施安全、陳古井─人間的視角
影像的追尋: 颱灣攝影傢寫實風貌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影像的追尋: 颱灣攝影傢寫實風貌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