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繽紛草木染

四季繽紛草木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馬毓秀 著
图书标签:
  • 草木染色
  • 自然染料
  • 植物染
  • 手作
  • DIY
  • 染色技法
  • 传统工艺
  • 环保染色
  • 艺术创作
  • 生活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遠流出版公司
ISBN:9789573263746
商品编码:16024982
包装:平裝
出版时间:2008-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6
正文语种:繁體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5種天然染材的染色方法:從染材的收集、處理,到染液製作、染色步驟,皆有清楚完整的說明,家中廚房即是體驗自然色彩的簡易染坊。
15種容易入手的

内容简介

  《四季繽紛草木染》 歡迎來到草木染的繽紛世界!嫩綠絲巾是春天七里香的魔法,紅褐桌巾是炎夏老榕樹的傑作,鮮黃抱枕是秋日福木的餽贈,紫灰提袋是初冬菱角的賀禮……還有,欖仁的落葉,廢棄的洋蔥皮、玫瑰花材,過期的茶葉、咖啡、決明子,野地裡的咸豐草,中藥材的茜草根……全都可化身為隨手即得的天然染材。全書以植物染的手感實作,邀請讀者一起體驗台灣山川風物的自然色彩美學。15種天然染材的染色方法:從染材的收集、處理,到染液製作、染色步驟,皆有清楚完整的說明,家中廚房即是體驗自然色彩的簡易染坊。15種容易入手的紋樣技法:以風格獨具的步驟繪圖,示範如何運用身邊小道具,和綑綁、手縫等簡單技法,輕鬆創造出饒富變化的各種紋樣。15種生活小物的應用示範:T恤、頭巾、提袋、抱枕、絲巾、杯墊、燈罩、門簾……等多樣化的應用示範,令人躍躍欲試,為尋常生活注入更多美感與樂趣。

作者简介

  馬毓秀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天染工坊」、社區大學藍染、植物染、編織講師。曾任美勞教師,《聯合文學》美術編輯。投入少數民族染織工藝與服飾調查研究十年;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天然染色研究專案」研究。

目录

【序】
草木染的召喚
PART 1草木染入門
染材哪裡來:身邊的自然染材
廚房就是染房:你需要哪些設備與工具
天然ㄟ尚好:布料種類與染前處理
染色步驟神奇變身:草木染的基本作法
PART 2 草木染四季生活
〔春〕
化尋常為神奇:洋蔥染、孩童T恤
濃香暗惹是青春:七里香染、絲巾
令人驚奇的橄欖綠:咸豐草染、門簾
暖灰濃褐泛茶香:茶葉染、茶具墊
〔夏〕
渾然天成庶民色:藍染、束口袋
明艷動人紫味紅:紫膠染、絲上衣
原汁原味草木色:生葉拓染、短掛簾
優雅沉靜好榕顏:榕樹染、桌巾
〔秋〕
素樸溫潤咖啡褐:咖啡染、杯墊
金茶駝褐決明色:決明子染、頭巾
歡喜驚艷福木黃:福木染、抱枕
殘枝化作斑斕色:玫瑰染、大紗簾
〔冬〕
含蓄神秘菱紫灰:菱角殼染、提袋
褐黃褐綠大地色:大葉欖仁染、絲巾窗簾
華麗典雅茜草紅:茜草根染、燈罩
【附錄】
染材色樣一覽
草木染資訊站?圖片來源?致謝
圖片來源?致謝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四季繽紛草木染》的图书的简介。 《四季繽紛草木染》图书简介 一、引言:时间的织物与自然的絮语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遗忘了脚下土地的呼吸与季节的更迭。然而,有一种古老而迷人的技艺,它如同时间的织物,将自然界中最细腻的色彩与最深刻的生命力,以植物为媒,永久地凝固在纤维之上——这就是草木染。 《四季繽紛草木染》并非一本仅仅记录染料配方的工具书,它是一部关于“时间的艺术”与“生命的和解”的深度探索。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四季的更迭,深入了解那些平凡却蕴含无限魔力的植物,学习如何倾听它们在不同时节向我们发出的色彩邀请。 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每一件草木染的作品,都是一个季节的缩影,一则关于自然循环的无声故事。 我们试图揭示,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利用,而是一种共生、对话与转化的过程。通过植物染色的实践,我们不仅是在创造色彩,更是在重新构建我们与自然的连接点。 二、内容结构:踏遍四季的色彩之旅 本书的结构围绕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展开,将草木染的知识与自然周期紧密结合,构建了一个立体且富有层次感的学习路径。全书共分为四大篇章,对应春夏秋冬,每个篇章又细分为若干个节气主题。 第一篇:春生——萌动的生命与初醒的色调(约占全书25%)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草木染色彩最为清澈、最具生命力的时期。本篇聚焦于春日初生的嫩芽、破土而出的植物根茎所蕴含的潜力。 重点内容包括: 1. 初春的靛青与春日的嫩黄: 详细解析如何利用早春的蓝草(蓼蓝)进行基础固色与发酵,探讨在不同温度下,蓼蓝如何呈现出由浅绿到深蓝的微妙过渡。同时,着重介绍早春采摘的蒲公英根与叶,如何调配出暖人心脾的鹅黄色。 2. 植物学基础: 介绍春季植物的生理结构,理解此时的单宁酸、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 3. 实践案例: 春季草木染作品多追求轻盈与透明感,案例将集中于丝绸、薄麻等轻质面料的染色技法展示,如“早春烟雨朦胧染”。 第二篇:夏长——热烈、浓郁与生命力的迸发(约占全书30%) 夏季是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色彩也达到了饱和的顶点。本篇将深入探讨高饱和度、高稳定性的夏日染料。 重点内容包括: 1. 盛夏的霸主——苏木与茜草: 茜草是夏季染色的重要基石,本书将详尽介绍茜草根在不同媒染剂(如矾土、明矾、铁媒)作用下,如何从橘红、珊瑚红,跨越到深褐红的整个光谱。同时,介绍苏木的提取与使用,探讨其在高温下保持色彩的奥秘。 2. 野外寻踪: 引导读者认识夏季常见的野草,如槐花(用于提取黄色)和栀子(提供明亮的黄色)。强调夏季采摘的时间选择对色泽稳定性的关键作用。 3. 技法精进: 侧重于多层叠加染色(套染)技术,如何利用夏日浓郁的底色,通过后续的浅色套染,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层次。 第三篇:秋收——沉淀、厚重与大地的馈赠(约占全书30%)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植物积累次生代谢物最丰富的时期,这使得秋季的染料往往呈现出稳定、深沉、带有泥土气息的色调。 重点内容包括: 1. “土色”的哲学: 本篇将集中探讨橡斗、核桃壳(青皮)、五倍子等高单宁植物的运用。详细解析单宁如何与铁媒(黑矾)反应,产生从深咖啡到近乎黑色的“古朴”色调。探讨核桃皮染色的历史渊源及其在木材染色中的应用。 2. 香料与色彩: 引入少量具有特殊气味的染材,如丁香、肉桂,探讨其在提供温和褐色调的同时,如何为织物留下微妙的芳香印记。 3. 固色与陈化: 秋季的染料往往更易于固色,本章将深入探讨不同媒染剂对植物纤维老化和色彩持久性的长远影响,强调“时间”在草木染中的催化作用。 第四篇:冬藏——肃杀之下的内在光芒与灰调的艺术(约占全书20%) 冬季,植物进入休眠期,许多染材需要采用根部或经过霜冻的枝叶。本篇将揭示如何从萧瑟中提取出低饱和度、高级感的灰色调和“侘寂”之美。 重点内容包括: 1. 霜降后的智慧: 分析冬青的枝叶或红叶经过霜打后,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如何影响染出的色彩,例如更容易得到偏灰紫或暗红的色相。 2. 灰调的构建: 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低浓度的铁媒或特定比例的单宁与金属离子反应,创造出具有东方禅意的灰白、雾蓝等低彩度色彩。 3. 保存与再生: 讨论冬季如何保存上一年收集的干燥染材,以及如何通过二次煮染(复染)技术,赋予旧有织物新的生命。 三、超越技艺:文化、哲学与可持续性 《四季繽紛草木染》的价值不仅在于“如何做”,更在于“为何做”。本书的后半部分,将视角从技术层面提升至文化与哲思层面。 1. 中国传统纺织与色彩观: 追溯《山海经》、古代医药典籍以及唐宋服饰中对植物色彩的记载,探讨古代文人在面对自然色彩时的审美取向,如对“自然之真”的追求。 2. 媒染剂的深度解析: 区别于简单的使用矾土,本书将详细介绍天然矿物媒染剂的选取、处理与安全性,以及如何利用植物性媒染剂(如皂角水、槲寄生灰水)实现更温和、更生态的染色过程。 3. 环境伦理与零废弃染色: 倡导一种负责任的采集与制作方式。探讨如何将煮染后的残渣(染渣)转化为园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实现染色过程中的“零废弃”理念,真正做到“取之于自然,回馈于自然”。 四、读者对象 本书适合所有对传统手工艺、自然美学、可持续生活方式抱有热忱的人士。无论您是初次接触草木染的新手,寻求系统化知识的染织爱好者,还是希望将自然哲学融入创作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四季繽紛草木染》都将成为您手中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充满生命力的指南。它教会我们的,是如何以耐心和敬畏之心,从泥土中汲取艺术的灵感。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有设计背景的人来说,我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想寻找一些能拓宽我色彩灵感库的素材。这本书在这方面绝对是超乎预期的。它没有停留在基础的“红配绿”这种直观的色彩组合上,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的层次感”和“织物肌理与色彩的共振”。举个例子,书中有一段专门分析了棉麻、丝绸和羊毛这三种不同纤维在吸收同一种植物染料后,光泽度和色彩饱和度的细微差异。这种对材料本性的深刻理解,让我立刻联想到了我的设计项目中如何运用这些微妙的变化来增强作品的立体感和触感。更具启发性的是,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从古代的皇室服饰到民间的日常布匹——来展示不同文明如何解读和运用天然色彩。这不仅仅是技术介绍,更是一部流动的艺术史。它让我明白,颜色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信息,更是文化和时代精神的载体。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色彩词汇量”成倍增加,看待任何一块布料或一片树叶时,都能立刻联想到其潜在的染色可能性和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极大地丰富了我作为设计师的感官世界。

评分

说实话,我对那些故作高深的艺术书籍已经看腻了,它们要么是故作清高,要么就是堆砌了一堆拗口的术语。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带着一种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一种脚踏实地的生命力。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对“不完美”的接纳和赞美。比如,她专门开辟了一小节来讨论“为什么天然染料的颜色会‘跑偏’”,并温柔地指出,这种“跑偏”恰恰是独一无二的印记,是机器无法复制的“人与自然交流的痕迹”。这让我彻底放松了,因为我终于可以放下对“百分百还原”的执念,转而去享受那个探索未知色彩的过程。书中涉及的植物种类极其广泛,从常见的蓝草、苏木,到一些我闻所未闻的野外植物,都有详细的采集、干燥和提取方法,甚至连植物的根、茎、叶、果实分别能带来怎样的色相,都做了细致的对比图。这种百科全书式的严谨,与作者那种亲近自然的文字风格完美结合,让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对待万物皆有灵性的敬畏之心。这本书,读起来就像是跟着一位资深的植物学家在山野间进行了一场漫长的、充满惊喜的徒步旅行。

评分

我是在一个寻求“慢生活”出口的周末,偶然翻到这本书的。说实话,我对染色的了解仅限于初中手工课上那点惨淡的经验,所以一开始是抱着“姑且一看”的心态。没想到,这书的叙事逻辑出奇地清晰,它不是从最难的开始,而是从最基础的“基础媒染剂”开始,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解释媒染原理时所采用的比喻——她把媒染剂比作是植物色彩与纤维之间的“信使”和“桥梁”,这个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那些看似拗口的化学概念。而且,这本书的实用性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它给出的每一个配方,都标注了在不同硬度水质下可能出现的细微差别,这种对“变化性”的坦诚,让我这个新手感到非常安心。我试着按照书中“野菊花的淡金黄”那一章的步骤,用家里采摘的野菊花做了小小的试染。结果出来的颜色,那种带着一点点青涩和微黄的过渡,比我用市售染料染出来的要鲜活、要耐看得多。更重要的是,书中对工具的选择和清洁的细致说明,让整个过程的“仪式感”大大增强,让我觉得这不是一项家务,而是一门值得投入精力的手艺。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导师,默默地在你身边,在你出错的时候,轻轻点拨一下。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就被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给镇住了。封面上的植物插画,那种细腻到每一根叶脉都能清晰可见的描绘,简直就像是用放大镜在观察大自然。我本以为这会是一本那种枯燥的植物图鉴,全是拉丁文和冷冰冰的分类,结果翻开内页,完全是另一个世界。它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严肃,反而像一位经验老到的匠人,用最温柔的笔触,带你走进一个关于“色彩的炼金术”的奇妙旅程。比如讲到茜草根的提取过程,作者没有直接罗列复杂的化学步骤,而是用了一种非常诗意的语言,描述了那种“土地的红晕被小心翼翼地释放出来”的感觉,读起来简直像在品味一首关于泥土与阳光的叙事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循时而染”的章节,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同季节采集特定植物材料的最佳时机,比如春天新发的嫩芽带着怎样的活力,秋天深沉的根茎蕴含着怎样的厚重。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捕捉,让整个染色的过程不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而成了与自然同步呼吸的一种仪式。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调配出稳定的色彩,更是如何去倾听植物的“低语”,理解每一种颜色背后所承载的季节记忆和生命力。这本书的排版也极其考究,留白恰到好处,让人在阅读那些繁复的技法时,眼睛能够得到充分的放松,仿佛在山间溪边,进行着一次心灵的洗涤。

评分

我是一位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的读者,所以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总会优先考虑那些能提供替代方案的书籍。这本关于植物染色的书,可以说是完美击中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关于“回归本源”的宣言。书中对现代工业染料的潜在危害进行了克制的描述,但重点更放在了植物染料的环保优势上:可降解、原料易得、对皮肤友好。我尤其被其中关于“废物利用”的章节所吸引,比如如何利用制作染料后剩下的植物残渣进行堆肥,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让我意识到染色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与土地、与水资源息息相关的整体。在阅读过程中,我甚至开始重新审视我衣橱里那些五颜六色的衣物,开始思考哪些纤维可以被天然的色彩所取代。书中的配方尽可能地利用了容易获得的植物资源,避免了对稀有物种的过度依赖,这一点我非常赞赏。它倡导的不是奢侈的手工定制,而是将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的日常,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色彩的“守护者”。

评分

很有帮助的一本书,把草木染介绍的很详细!!

评分

好好的

评分

好好的

评分

很有帮助的一本书,把草木染介绍的很详细!!

评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京东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会再来的哦。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评分

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京东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陶冶情操,修身养性,还会再来的哦。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

评分

书非常薄,只有90几面,相对这个价格还是觉得太贵了!书的内容还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