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动控制原理
定价:52.00元
作者:胡寿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030189554
字数:1040000
页码:684
版次: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262kg
编辑推荐
新定价链接: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
内容提要
本书系《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全书共分十章,前八章着重介绍经典控制理论及应用,后两章介绍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和优控制理论。
本书精选了第四版中的主要内容,加强了对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应用的阐述。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在时域和复域中的数学模型及其结构图和信号流图;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设计等方法;对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数学模型、稳定性及稳态误差、动态性能分析以及数字校正等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讨论;在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方面,给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数两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对目前应用日益增多的非线性控制的逆系统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后两章根据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地阐述了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动态系统的优控制等方法。书末给出的三个附录,可供读者在学习中查询。
与本书配套的课件《自动控制原理电子版5.0》(科学出版社,2007),利于满足教学需要。此外,与本书配套的教材《自动控制原理习题解析》( 科学出版社,2007),其中附赠光盘《MATLAB辅助分析与设计软件1.0》。
本书1985年被评为航空工业部教材,1988年被评为全国教材, 1993年起三次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被批准列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
本书可作为高等工业院校自动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测试、机械、动力、冶金等专业的教科书,亦可供从事自动控制类的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胡寿松,1937年生于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长期致力于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和教学,现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发表论文200余篇;自1961年起一直担任“自动控制原理”课程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书名简洁明了,一看就知道是关于自动控制领域的。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是因为我最近在学习一些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发现自动控制原理是这些领域非常重要的基础。很多智能系统的设计,都离不开对控制理论的深刻理解。比如,如何让机器人精准地完成某个动作,如何让无人机稳定地飞行,这些都需要强大的控制算法作为支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自动控制的各种基本概念、建模方法、分析技术和设计策略。尤其是我对一些高级控制方法,比如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等很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所涉及。虽然是二手书,但我更看重它内容的价值。如果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坚实的自动控制理论基础,那么它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将会非常有帮助。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的,当时正在浏览一些关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资料,突然间被这个书名吸引了。虽然我并非直接从事自动控制领域的研究,但我的工作内容经常会涉及到需要与自动化设备打交道,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硬核”,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专业性。我之前也零散地了解过一些自动控制的概念,比如PID控制器、模糊控制等等,觉得它们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我期待它能深入浅出地讲解自动控制的理论基础,并且能结合一些实际的工程案例,这样我就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我的工作实践联系起来。封面设计朴实无华,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这反而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加务实,更专注于内容本身。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这个领域有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更多灵感和技术支持。
评分这本书的定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合理的,尤其考虑到它是一本专业类的学术著作。我之前也了解过一些相关的教材,价格普遍偏高,所以这次能以一个相对优惠的价格入手,还是感到挺划算的。我注意到这本书是“二手”的,但这并不影响我对它的期待。通常来说,二手书在内容上和新书是一样的,只是在品相上可能稍有差异。我买这本书主要是为了学习其内容,对于品相我并不太在意,只要不影响阅读就好。从封面和书名来看,这本书应该涵盖了自动控制领域的核心理论和方法,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最近在进行一个项目,需要用到一些控制算法,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还不够扎实,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算法的推导过程和实现细节,这样我才能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
评分这本《自动控制原理》给我一种厚重感,书脊的磨损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时光。我拿到书的时候,特意翻看了几页,纸张虽然有些泛黄,但字迹依然清晰,没有出现掉页或者破损的情况。这种带着历史感的老书,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让物体“自己动起来”的技术非常着迷,而自动控制原理恰恰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石。我记得小时候玩过的遥控汽车,虽然简单,但已经让我对“控制”这个概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学习了一些物理和数学知识,才慢慢了解到,原来背后有着如此严谨的理论体系。这本书的到来,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那个复杂而迷人世界的窗口。我希望它能让我理解那些隐藏在各种自动化设备背后的“大脑”是如何思考和工作的,是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和调整来完成各种任务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复古,那种淡淡的纸张泛黄感,总让人联想到在图书馆里翻阅旧书时的那种沉静氛围。我拿到手里的时候,甚至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油墨香,瞬间就把我拉回了学生时代,想起当年为了啃下那几本厚重的专业书,熬过的无数个夜晚。这次买这本书,其实是出于一种情怀,也想重温一下当年那种纯粹的学习乐趣。我记得当时对自动控制原理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基础的概念上,比如反馈、开环、闭环等等,觉得它们就像是魔术一样,能够让一个系统变得“聪明”起来。现在虽然工作了,但偶尔还是会回想起那些公式和曲线,总觉得里面蕴含着一种解决问题的哲学。这本书的纸质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书页厚实,翻阅起来不容易损坏。我打算找个周末的午后,泡上一杯咖啡,静静地坐下来,重新品味一下这本书。也许这次阅读会有新的体会,不再是当年那种死记硬背式的学习,而是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自动控制的魅力,去感受它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有多么广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