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学术英语EAP系列教材:
1、学术英语听力(附光盘),ISBN 9787513560283,定价32.90元
2、学术英语情境口语(附光盘),ISBN 9787513562089,定价37.90元
3、学术英语口语(附光盘),ISBN 9787513560375,定价43.90元
4、学术英语阅读,ISBN 9787513561013,定价46.90元
5、学术英语论文写作,ISBN 9787513561877,定价34.90元
6、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ISBN 9787513561235,定价44.90元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7月-8月,不同年份印次的图书内容无变化,教材类图书一般不改版
六册定价241.40元
在选购这本《高等学校学术英语EAP系列教材》时,我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它所涵盖的“研究与论文写作”模块。我目前正面临着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规范的学术论文的挑战,而学术英语的运用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化的论文写作指导,从选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界定,到文献综述的撰写、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论述,再到结果的呈现、讨论的展开以及结论的提炼,都能够有详实的讲解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掌握地道的学术英语表达方式,学习如何运用恰当的词汇、句式和连接词,使我的论文更具学术性和说服力。我之前阅读过一些关于论文写作的中文书籍,但总觉得在学术语言的转化上有所欠缺,而这本书作为EAP系列教材,无疑更贴近国际学术界的标准。此外,它提到的“听力阅读”和“情境口语”也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体性的学习方案,期待能够通过对听力和阅读材料的消化吸收,为我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并能在真实的学术交流情境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评分我最近入手的这本《高等教育学术英语EAP系列教材》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第一印象”,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其中的每一个章节,但仅仅是浏览和初步的接触,就能感受到它在学术英语能力培养方面的“野心”。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于“情境口语”的侧重点,因为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无论是参加研讨会、进行论文答辩,还是与导师进行一对一的交流,都需要高度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贴近真实学术环境的口语练习材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能够有大量的模拟场景和示范。例如,如何清晰地陈述一个研究发现,如何回应不同的提问,甚至如何在小组讨论中有效表达不同意见,这些都是我急切想从书中获得的。此外,“研究与论文写作”这个模块的设置也让我非常期待。学术论文的写作,尤其是在非英语母语环境下,往往是许多学生面临的巨大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论文写作的整个流程,从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到结果分析和结论的撰写,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范例。尤其是对于逻辑结构、论证方式以及学术语言的运用,我希望能够有更深入的阐释,帮助我提升论文的学术性和规范性。这本书的整体设计看起来比较厚重,目录的条理也很清晰,让我对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
评分这本书我当初购买的初衷,是想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学术英语能力,特别是针对EAP(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这个方向。拿到手的时候,就对它的厚度和内容呈现出了相当高的期待。翻开目录,看到“听力”、“阅读”、“情境口语”、“研究与论文写作”这些细分的模块,感觉这个体系搭建得相当完整。我最看重的是它如何在实际的学术场景中,将这几项技能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听力部分是否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学术讲座的逻辑和关键信息,阅读部分能否帮助我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技巧,并从中提炼出论文的核心论点。情境口语这一点我尤其感兴趣,因为在学术会议、小组讨论或者课堂答疑时,流利、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至关重要。它是否能提供丰富的模拟对话,帮助我应对各种学术交流的场合?研究与论文写作这部分更是重中之重,它能否指导我如何选题、搜集文献、构建论文框架、进行学术论证,以及规范地引用参考文献?这些都是我攻克学术论文写作难关的关键。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字体排版也给人一种比较严谨、专业的观感,让我觉得它在内容上也一定下了不少功夫。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学习,看看它能否真正成为我在学术英语道路上的得力助手,帮助我跨越语言障碍,更自信地参与到国际学术交流中去。
评分从这本书的标题来看,“研究与论文写作”这个部分无疑是我最看重的。我深知,在学术的道路上,能够清晰、准确、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是多么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套扎实的学术论文写作方法论,不仅仅是告诉我要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教我“怎么写”。这包括如何进行文献梳理,如何构建严谨的论文结构,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论证,以及如何掌握规范的学术语言和引用格式。特别是一些在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比如论文的逻辑跳跃、论证不充分、学术诚信问题等,我希望书中能有详细的解释和纠正指导。我一直觉得,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不仅在于其研究内容的创新性,更在于其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高质量的范文,并对范文进行深入的剖析,让我能够从实例中学习,领悟学术写作的精髓。此外,“情境口语”的设置也让我感到惊喜,学术交流离不开口语的表达。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贴近实际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小组讨论的口语练习材料,帮助我提升在学术场合自信、流利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评分我之前一直困扰于学术阅读的效率问题,经常花费大量时间却收敛不到核心信息,这本书的名字里提到了“听力阅读”,这让我产生了一丝期待。我希望它在阅读方面,不仅仅是教会我辨认生词或者理解句子结构,更能深入地讲解如何进行学术文献的精读和略读,如何在浩如 পরিসংখ্যান的文献中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如何辨别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涵盖不同学术领域的阅读特点,例如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在文献解读上可能存在的差异。另外,“听力”部分的教学内容,我更希望它能聚焦于学术讲座、研讨会发言、论文答辩等真实的学术语境。我期待它能帮助我捕捉关键的论点、论据、数据以及发言者的逻辑走向,并能提供一些有效的听力笔记方法。毕竟,在学术交流中,有效听取并理解他人观点是进行有效回应的前提。我之前接触过一些泛泛的听力材料,但很少有能真正迁移到学术场景的。这本书的“情境口语”和“研究与论文写作”的结合,也让我觉得它或许能够提供一些“输入-输出”的闭环学习体验,比如通过阅读和听力材料,引发思考,然后通过口语和写作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链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