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0-01 |
| 作者:海伍德 | 译者:张立鹏 | 开本: 16开 |
| 定价: 58.00 | 页数:360 | 印次: 1 |
| ISBN号:9787300201818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1 |
本书是政治学入门读物中的顶级作品,也是英国政治学大师安德鲁?海伍德的代表作。全书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向读者展示了何为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告诉读者政治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它是怎么运行的。作为一部畅销全球的政治学经典入门读物,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探究政治学的独特而富有洞察力的路径,其内容着眼于国际视角,行文简洁易懂,被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众多名牌大学列为政治学课程必备读物。
畅销全球的政治学经典入门读物
英国政治学大师安德鲁?海伍德代表作品,被众多世界名校列入政治学必读书目
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以专栏形式介绍政治学的核心概念、重要思想家及焦点问题
概念专栏 介绍了权威、治理、市民社会、权力、乌托邦、自由民主、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第三条道路、多元民主、国家主义、社会资本、合法性、克里斯玛、利益团体、公共选择、人权、法治等近百个政治学的核心概念
人物专栏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马基雅维利、黑格尔,再到哈耶克、罗尔斯、哈贝马斯等数十位在政治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政治思想家
焦点论述专栏 介绍了政治学界关于权力、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利益团体、法典宪法、两院制、对手政治、君主制、总理制政府、准自治非官方机构等的不同看法和争论
安德鲁?海伍德(Andrew Heywood),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多部政治学经典畅销教材的作者,政府与政治学AS-Level及A-Level课程首席考试官,曾任英国克罗伊登学院副院长、奥平顿学院督学。具有二十多年的政治学教学与研究经验,长期致力于于政治学基础和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在政治学、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等领域著述颇丰,尤其擅长政治学入门读物的撰写,他的《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导论》、《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学》等多部图书,都是可读性非常强、知识含量极其丰富的著作,深受世界各地读者的欢迎。
第一部政治理论
第1章什么是政治?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亚里士多德
1.1 政治的界定
●概念:权威
作为政府艺术的政治
●概念:治理
●人物:马基雅维利(1469—1527)
作为公共事务的政治
●人物: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
●概念:市民社会
●人物:汉娜?阿伦特(1906—1975)
作为妥协和共识的政治
●概念:共识
作为权力的政治
●焦点论述:权力的几张“面孔”
●概念:权力
1.2 政治的研究
政治研究的取向
●人物: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
●概念:科学,科学主义
●焦点论述:囚徒困境
政治研究可以科学化吗?
概念、模型和理论
●概念:理想类型
●概念:范式
第2章 政府、体系和政体
不管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亨利?大卫?梭罗
2.1 传统的分类体系
●概念:政府
为何划分政治体系?
●概念:乌托邦,乌托邦主义
古典的分类
●概念:专制主义(绝对专制主义)
●人物:约翰?洛克(1632—1704)
“三个世界”的划分
●概念:极权主义
●概念:自由民主
●人物:弗朗西斯?福山(1952—)
2.2 现代世界的政体
西方多头制
●概念:多头制
●概念:西方
新民主制
●概念:共产主义
东亚政体
●概念:儒家思想(儒家,儒教)
●概念:威权主义
伊斯兰政体
●概念:神权政治
军事政体
第3章 政治意识形态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3.1 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
●概念:意识形态
3.2 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的要素
古典自由主义
现代自由主义
●人物:约翰?斯图亚特?密尔(1806—1873)
3.3 保守主义
●人物:埃德蒙?柏克(1729—1797)
保守主义的要素
家长式保守主义
新右派
●人物: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1899—1992)
3.4 社会主义
●人物:爱德华?伯恩施坦(1850—1932)
社会主义的要素
马克思主义
●人物:卡尔?马克思(1818—1883)
●人物:约瑟夫?斯大林(1879—1953)
●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
社会民主主义
●人物:约翰?罗尔斯(1921—2002)
第三条道路
●概念:第三条道路
3.5 其他意识形态传统
法西斯主义
●人物:阿道夫?希特勒(1889—1945)
政府主义
女性主义
●人物: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1759—1797)
环保主义
●概念:生态学,生态主义
宗教原教旨主义
●概念:原教旨主义
3.6 意识形态的终结?
●概念: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性
第4章 民主
民主是最坏的政府形式,只不过要除掉所有其他已经不断试验过的政府形式。——丘吉尔
4.1 界定民主
谁是人民?
●概念:政治平等
人民应该如何统治?
●焦点论述: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
●概念:公民投票式民主
人民统治的范围应有多大?
4.2 民主的模式
古典民主
保护型民主
●人物:杰里米?边沁(1748—1832)
发展型民主
●人物:让雅克?卢梭(1717—1778)
●概念:议会民主
人民民主
●人物: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1870—1924)
4.3 实践中的民主:对立的观点
多元主义观点
●概念:多元主义
●概念:多元民主
精英主义观点
●概念:精英,精英主义
统合主义观点
新右派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观点
第5章 国家
国家的目的总是相同的:限制个人,驯服之、征服之、压制之。——马克斯?斯特纳
5.1 国家为何物?
●人物:乔治?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
●概念:国家
5.2对立的国家理论
多元主义国家
●焦点论述:社会契约论
●概念:新多元主义
资本主义国家
●概念:新马克思主义
利维坦式国家
家长式国家
●概念:家长制(父权制)
5.3 国家的角色
最小国家
●人物:罗伯特?诺齐克(1938—2002)
发展型国家
社会—民主国家
集体化国家
●概念:国家主义
极权国家
5.4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
国家与全球化
国家转型
●概念:弱国家
第二部分 政治互动
第6章 政治文化、认同与合法性
即使最强者也绝不会强大到足以永远做主人,除非他把自己的强力转化为权利,把服从转化为义务。——卢梭
6.1 政治文化
●概念:政治文化
公民文化和意识形态霸权
●概念:霸权
●人物:安东尼?葛兰西(1891—1937)
社会资本的衰落?
●概念:社会资本
●人物:罗伯特?普特南(1940—)
●人物:迈克尔?奥克肖特(1901—1990)
●概念:后物质主义
6.2 认同政治与多元文化主义
认同政治的兴起
●人物:赛义德(1935—2003)
●概念:跨国社区
多元文化主义的模式
●概念:多元文化主义
●概念:世界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的缺陷
6.3 合法性与政治稳定
●概念:合法性
权力的合法化
●人物:马克斯?韦伯(1864—1920)
●概念:传统
●概念:克里斯玛(超凡魅力)
合法性危机
●人物:于尔根?哈贝马斯(1929—)
为什么发生革命?
●概念:革命
●概念:阶级意识
●人物:毛泽东(1893—1976)
●人物:阿列克谢?德?托克维尔(1805—1859)
第7章 代表、选举与投票
如果投票成就了某?
初次看到《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年终巨献)》这个书名,我便被深深吸引。作为一名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行为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世界,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模式至关重要。而“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听起来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和分析力,这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极度需要的。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政治学的概念,而是试图传授一种解决问题、理解现象的“心法”。 “年终巨献”这个副标题,更是为这本书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诱人的光环。它不像普通的出版物,更像是一份经过精心策划、饱含诚意的“压轴之作”。这让我对书的内容质量和深度充满了极高的期待,仿佛它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里面珍藏着作者多年的思考与感悟。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来一些“耳目一新”的视角,能够挑战我固有的认知,并提供一种更为成熟和理性的分析框架。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帮助我“升级”思维模式的书籍情有独钟。我不需要一本仅仅告诉我“是什么”的书,我更需要一本告诉我“为什么”以及“如何去思考”的书。《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恰恰切中了我的这一需求。我希望它能够教会我如何剥离表象,去探究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如何识别不同叙事中的逻辑漏洞,从而避免被轻易地误导;如何在这种复杂多变的时代浪潮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独立。 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结合丰富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将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具象化。我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产生“原来是这样!”的顿悟,并且能够将所学到的思维模式,运用到对当下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中,从而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能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智慧的能力,是我阅读的最大追求。 总而言之,这本书名和副标题所传递的信息,让我对它充满了强烈的学习动力和探索欲。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年底阅读体验中的一大亮点,不仅丰富我的知识库,更重要的是,能够切实地提升我的思维能力,让我以一种更深刻、更系统的方式去理解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
评分这本《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年终巨献)》的书名,瞬间就抓住了我。我一直觉得,要理解这个复杂的世界,光靠零散的知识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套处理信息、分析问题的“思维操作系统”。政治学,在我看来,恰恰提供了这样一套非常强大的系统。它的标题没有直接堆砌政治学理论,而是强调“思维方式”,这让我感觉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能够让对政治学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并且能够从中获得真正有用的方法。 “年终巨献”这几个字,在我看来,就像是在说:“嘿,别错过这个,这是今年最重要、最值得期待的一本书!”这无形中就为这本书增添了一种价值感和稀缺感。我常常在年底回顾一年的阅读,而一本“年终巨献”往往意味着它承载了作者一整年的思考和总结,内容会更加厚重和精炼。我期待它能像一份浓缩的精华,让我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获得长久的影响。 我的阅读习惯偏向于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的书籍。我不喜欢那种看完就忘的“快餐文化”读物,我希望我的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所收获,都能在我的认知图谱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思维方式”这个词,让我感觉它是一本能够“改变你看待事物的方式”的书。我希望它能让我学会如何像一个政治学家一样去观察、去提问、去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运行的逻辑。 我对于这本书的期待,也包含着对它文字风格的好奇。是那种严谨学术的论述,还是通俗易懂的讲解?是充满哲思的探讨,还是结合大量案例的分析?“年终巨献”或许也暗示着一种高质量的写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能满足读者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够文笔流畅,逻辑清晰,既有理论的高度,又不失实践的温度。 总而言之,这本《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年终巨献)》从名字上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承诺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思维的启迪。我期待它能成为我年底阅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为我的知识体系注入新的活力,提升我对复杂社会议题的认知水平。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现象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常常感到在信息洪流中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新闻报道、社交媒体上的各种声音,往往让我们陷入迷茫。我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教我如何思考”的书,而不是仅仅罗列事实或观点。这本书的标题“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暗示着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政治学本身,更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世界的方法论。 我对于“政治学”这个词,一直抱有一种既敬畏又好奇的态度。总觉得它与高高在上的权力、复杂的国际关系联系在一起,似乎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思维方式”的加入,让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正在尝试用一种更加普适、更加接地气的方式来解读政治学,将那些看似宏大的概念,分解成可以被我们理解和运用的逻辑。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为什么会出现某种政策,为什么某个群体会有某种行为。 “年终巨献”这个副标题,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期待已久的压轴大戏。它传递出一种“经过精心打磨”、“值得耐心等待”的信息。这让我对书的内容质量有了更高的预期,相信作者在编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醍醐灌顶”的感受,解决我一直以来在理解某些社会问题时存在的困惑,让我能够以更清晰、更有条理的逻辑去分析和判断。 我比较注重书籍的实用性,希望它不仅能满足我的好奇心,还能在实际生活中提供一些指导。如果这本书能让我学会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如何识别宣传和误导,如何更理性地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讨论中,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的一个“思考工具箱”,让我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面对各种信息和观点。 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书名和副标题所传达的信息,让我对其内容产生了强烈的期待。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一种更加深刻和理性的方式来理解政治现象,从而更好地认识和参与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
评分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第一反应是:“终于有这样一本书了!”我们每天都在被各种信息轰炸,很多时候我们接收了信息,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它。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看起来复杂、难以捉摸的政治事件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这个点,正是我一直以来所渴望的。我希望能借由这本书,学习到一种能够帮助我拨开迷雾、看清真相的工具。 “年终巨献”这个标签,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营销手段,更是一种承诺。它暗示着这本书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打磨,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其内容的价值和深度,可能远超一般的出版物。我期待它能带来一些“干货”,能够真正地启发我的思考,让我对一些原本模糊不清的政治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希望它不是一本浅尝辄止的书,而是能够让我反复咀嚼、受益匪浅的书。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我建立一套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比如,在看待一个政治议题时,我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应该从哪些角度去分析?如何去识别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和动机?如何去区分事实、观点和价值判断?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套清晰的框架,让我不再感到茫然无措,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析。 另外,“政治学”这个词,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它离普通人很远,但如果它能教我一种“思维方式”,那就意味着它可能把那些看似高冷的理论,转化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运用的智慧。我期待它能让我明白,政治学并非只是关于国家和权力,它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乎我们如何共同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 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政治学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的书。我期待它能够成为我年底阅读的一份厚礼,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认知之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第一印象。沉稳的深蓝色搭配烫金的标题“政治学的思维方式”,透着一种庄重而又不失内涵的气质。封面上方的“年终巨献”四个字,则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点缀在其中,预示着这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值得期待的礼物。 我之所以会购买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所承诺的“思维方式”这一核心概念。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接收海量的信息,而如何辨别真伪、如何深刻理解背后的逻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掌握一种更具批判性、更系统性的思考政治问题的能力,不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是能够洞察事物发展的本质。 这本书的书名也激发了我对政治学的兴趣。过去,我可能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遥远的学科,只与权力斗争、国家机器相关。但“思维方式”这个词,将它拉近了我的生活,让我觉得它其实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开我的视野,让我以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我所处的社会和世界。 “年终巨献”这个标签,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出版,更像是一份作者呕心沥血、沉淀下来的知识精华。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而深刻的见解,能够启发我的思考,甚至改变我的认知。这种期待感,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它,去探索其中蕴含的智慧。 总而言之,从书名和封面设计来看,这本书已经成功地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和购买欲。它传递出一种专业、严谨、且具有深度学习价值的信号,让我相信它将是一次有价值的阅读体验,能够为我的知识体系注入新的活力,并提升我对复杂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