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1985-201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 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 1985-201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高压电器
  • 断路器
  • 隔离开关
  • 接地开关
  • 电力设备
  • GB标准
  • 行业标准
  • 电气工程
  • 电力系统
  • 标准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建筑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2150000056243
商品编码:1474108295

具体描述



GB 1984-2014 高压交流断路器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作 者: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译 者:  
平装 大16开开 页数:104 字数:200  
纸质版:84元

 

 

标准号: GB 1985-2014   中文标准名称: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ICS: ICS 29.130.10   英文标准名称:  
中标分类: K 43   发布日期: 2014-06-24
采标情况:     实施日期: 2015-01-22
标准个数:     作废日期:  
发布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设计安装在户内和户外,且运行在频率50 Hz、标称电压3000V及以上的系统中,端子是封闭的和敞开的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本标准也适用于这些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动机构及其辅助设备。

GB 1985-201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内容推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85-201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适用于设计安装在户内和户外,且运行在频率50Hz、标称电压3000V及以上的系统中,端子是封闭的和敞开的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85-2014):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也适用于这些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动机构及其辅助设备
目录 前言
1概述
1.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正常和特殊使用条件
3术语和定义
4额定值
4.1概述
4.2额定电压(Ur)
4.3额定绝缘水平
4.4额定频率(fr)
4.5额定电流和温升
4.6额定短时耐受电流(Ik)
4.7额定峰值耐受电流(Ip)
4.8额定短路持续时间(tk)
4.9合闸和分闸装置及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额定电源电压(Ua)
4.10合闸和分闸装置及辅助回路的额定电源频率
4.11可控压力系统用压缩气源的额定压力
4.12绝缘和/或操作用的额定充入水平
4.101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4.102额定接触区
4.103额定端子机械负荷
4.104隔离开关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4.105接地开关感应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4.106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机械寿命的额定值
4.107接地开关电寿命的额定值
4.108隔离开关小容性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4.109隔离开关小感性电流开合能力的额定值
5设计和结构
5.1对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中液体的要求
5.2对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中气体的要求
5.3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接地
5.4辅助和控制设备
5.5动力操作
5.6储能操作
5.7不依赖人力的操作
5.8脱扣器的操作
5.9低压力和高压力闭锁和监视装置
5.10铭牌
5.11联锁装置
5.12位置指示
5.13外壳提供的防护等级
5.14爬电距离
5.15气体和真空的密封
5.16液体的密封
5.17易燃性
5.18电磁兼容性(EMC)
5.19X射线发射
5.20腐蚀
5.101对接地开关的专门要求
5.102对隔离开关隔离断口的要求
5.103机械强度
5.104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作——动触头系统的位置及其指示、信号装置
5.105人力操作允许的力
5.106尺寸公差
6型式试验
6.1总则
6.2绝缘试验
6.3无线电干扰电压(r.i.v)试验
6.4回路电阻的测量
6.5温升试验
6.6短时耐受电流和峰值耐受电流试验
6.7防护等级检验
6.8密封试验
6.9电磁兼容性试验(EMC)
6.10辅助和控制回路的附加试验
6.11真空灭弧室的X射线试验程序
6.101接地开关短路关合能力试验
6.102操作和机械寿命试验
6.103严重冰冻条件下的操作
6.104极限温度下的操作
6.105位置指示装置正确功能试验
6.106母线转换电流开合试验
6.107感应电流开合试验
6.108小容性电流开合试验
6.109小感性电流开合试验
7出厂试验
7.1概述
7.2主回路的绝缘试验
……
8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选用导则
9随询问单、标书和订单提供的资料
10运输、储存、安装、运行和维修规则
11安全
12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附录A(规范性附录)位置指示装置的设计和试验
附录B(规范性附录)隔离开关开合母线转换电流


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指南:技术规范解读与实践应用 本书旨在为从事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一本全面、深入且实用的技术指导。内容聚焦于保障高压电气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要素,并结合最新国家标准,深入剖析技术要求、性能参数、试验方法以及安全规程,旨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第一部分:高压交流断路器技术深度解析 本部分将对高压交流断路器进行系统性的阐述,从基础原理到前沿技术,力求全面覆盖。 第一章:高压交流断路器概述与基本原理 1.1 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定义与功能: 详细介绍断路器在高压电力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包括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工作电流,以及在故障条件下快速切断故障电流,从而保护设备和电网的安全。 1.2 断路器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剖析不同类型断路器的构成要素,如灭弧室、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绝缘件等。重点介绍以灭弧介质为分类依据的几种主流类型,包括: 1.2.1 油断路器: 介绍其工作原理、优点、缺点以及在现代电网中的应用现状。 1.2.2 SF6断路器: 深入探讨六氟化硫(SF6)气体作为灭弧介质的优越性,其绝缘性能、灭弧能力以及在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应用特点。详细阐述SF6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和替代研究。 1.2.3 真空断路器: 讲解真空灭弧原理,分析真空断路器在低压和中压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在高压领域的拓展。 1.2.4 压缩空气断路器: 介绍其工作机制,分析其在特定应用场景下的优势和局限性。 1.3 断路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详细解读影响断路器性能的关键参数,如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短路分断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额定操作顺序、绝缘水平等。解释这些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对断路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1.4 断路器的灭弧原理: 深入剖析电弧的形成、发展和熄灭过程。详细讲解不同灭弧介质(油、SF6、真空、空气)在灭弧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包括电弧柱的冷却、电离度的降低、绝缘恢复等。 1.5 断路器的操作机构: 介绍各种类型操作机构(如弹簧储能机构、液压机构、气压机构)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选择依据,并强调其对断路器操作可靠性的影响。 第二章:高压交流断路器的设计、制造与试验 2.1 设计原则与关键技术: 探讨高压断路器设计的核心原则,如绝缘配合、灭弧能力优化、机械强度、可靠性设计等。介绍当前设计领域的前沿技术,如数字化仿真、材料科学应用等。 2.2 制造工艺与质量控制: 详细阐述断路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包括触头加工、灭弧室密封、绝缘件处理、机构装配等。强调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的重要性。 2.3 型式试验与出厂试验: 详细介绍断路器进行型式试验的目的、项目和方法,如短路试验、介质热稳定试验、绝缘试验、机械特性试验等。解释出厂试验在确保每台产品质量合格中的作用。 2.4GB 1984-2014《高压交流断路器》标准解读: 2.4.1 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 明确该标准涵盖的电压等级、设备类型以及对断路器性能的基本要求。 2.4.2 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 深入解读标准中关于额定参数、绝缘水平、灭弧能力、操作特性、温升等关键指标的具体要求,并与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分析。 2.4.3 试验方法与判定依据: 详细介绍标准中规定的各类试验方法,如短路电流开断试验、关合试验、介质强度试验、绝缘电阻试验等,并阐述各项试验的判定原则。 2.4.4 安全与环境方面的要求: 解析标准中关于断路器安全运行、操作人员防护以及环保(如SF6排放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2.4.5 标准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结合实际应用,提出在选择、安装、试验和运行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标准。 第三章:高压交流断路器的安装、调试与运行维护 3.1 安装要点与注意事项: 详细指导断路器在现场的安装过程,包括基础要求、设备就位、电气连接、接地措施等,强调安装质量对设备长期稳定运行的影响。 3.2 调试方法与程序: 阐述断路器从安装完成到投入运行前的各项调试工作,包括电气调试(如回路检查、绝缘测试、操作机构调试)、机械调试(如分合闸试验、同期性检查)以及带电运行前的绝缘配合检查。 3.3 运行管理与监视: 介绍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监视内容,如操作次数、电流负荷、温度变化、绝缘状况等,以及如何通过远程监视和在线监测系统提升管理水平。 3.4 维护与检修策略: 详细讲解不同电压等级和运行条件下的断路器维护周期和检修内容。包括定期检查、预防性试验、故障排查及维修更换等。重点介绍SF6断路器SF6气体管理、真空断路器真空度检测等特殊维护要点。 3.5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结合实际运行经验,分析断路器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如拒分、拒合、绝缘下降、操作机构失灵等,并提供相应的故障诊断和处理建议。 3.6 安全操作规程与风险评估: 强调断路器操作的安全重要性,详细列举安全操作规程,如检修前的“五确定”原则、操作时的监护制度、危险点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等。 第二部分: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详解 本部分将深入探讨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功能、结构、性能及应用,并对其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解读。 第四章:高压隔离开关(刀闸) 4.1 隔离开关的定义、功能与分类: 明确隔离开关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即在断路器断开电源后,提供可见的隔离断口,以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介绍按结构形式(如单柱式、双柱式、三柱式)、操作方式(如手动、电动、弹簧操作)和电压等级划分的各类隔离开关。 4.2 隔离开关的主要结构组成: 详细介绍隔离开关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刀刃、刀口、绝缘子、转轴、操作机构、传动装置、联锁装置等,并分析各部件的功能及对设备整体性能的影响。 4.3 隔离开关的主要性能参数: 讲解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短路耐受电流、额定操作电流、额定绝缘水平等关键参数的意义。 4.4 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与操作特性: 阐述隔离开关的通断原理,以及其在正常运行和故障条件下的操作要求。重点讨论其不带负荷操作的特性,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操作规程。 4.5 GB 1985-2014《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标准解读(隔离开关部分): 4.5.1 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 明确标准对隔离开关的电压等级、额定参数以及性能的基本要求。 4.5.2 主要技术指标的规定: 深入分析标准中关于额定值、绝缘性能、热稳定能力、机械寿命、操作特性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4.5.3 试验方法与判定依据: 详细介绍标准中规定的各类试验项目,如合闸耐受试验、分闸耐受试验、温升试验、介质强度试验、操作寿命试验等,以及相应的判定标准。 4.5.4 联锁装置的要求: 强调标准中关于隔离开关与其他设备(如断路器)之间安全联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试验要求。 4.5.5 标准实施中的实践指导: 提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选择、安装、试验和维护隔离开关的建议。 第五章:高压接地开关 5.1 接地开关的定义、功能与作用: 明确接地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在检修和维护时,将带电设备可靠地接地,释放残余电荷,防止感应电荷和静电的危险,确保人员安全。 5.2 接地开关的结构特点与类型: 介绍接地开关的常见结构形式,如固定式、旋转式、推拉式等,以及其与隔离开关在结构上的异同点。 5.3 接地开关的关键性能参数: 讲解额定电压、额定短路接地电流(接地能力)、额定操作电流、额定绝缘水平等。 5.4 接地开关的机械特性与操作: 阐述接地开关的操作要求,包括操作机构的可靠性、接地回路的可靠性以及与隔离开关的联动关系。 5.5 GB 1985-2014《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标准解读(接地开关部分): 5.5.1 标准对接地开关的特定要求: 聚焦标准中针对接地开关独立的技术规定,包括接地能力、接地回路电阻、操作可靠性等。 5.5.2 接地开关的试验项目与判定: 详细说明接地开关需要进行的试验,如接地能力试验、接地回路电阻测量、操作机构试验等,以及相应的判定标准。 5.5.3 接地开关与隔离开关的联动设计: 强调标准中关于接地开关与隔离开关之间机械和电气联锁的规定,以防止误操作。 第六章: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 6.1 安装规范与注意事项: 指导安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基础、定位、连接、接地、联锁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6.2 调试要点与测试方法: 详细介绍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调试项目,如机械动作试验、电气连接检查、绝缘测试、联锁功能试验等。 6.3 运行管理与维护要求: 讲解在运行中应关注的方面,如定期检查、清洁、润滑、操作记录等。重点强调对联锁装置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6.4 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总结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问题,如接触不良、操作不灵活、联锁失效等,并提供解决方案。 6.5 安全操作规程: 详细阐述操作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包括禁止带负荷操作、确保隔离断口可见、正确使用接地装置等,以及在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三部分: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实践与管理 第七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综合管理 7.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 探讨如何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高压电气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预案、事故处理等。 7.2 运行人员的培训与资质管理: 强调运行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持续培训和资质审核的必要性。 7.3 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 介绍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如红外诊断、局部放电检测、油色谱分析等)及其在预测性维护中的应用,以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 7.4 事故案例分析与经验教训: 通过对典型高压电气设备事故的深入分析,总结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指导实际工作,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7.5 新技术在安全运行中的应用: 探讨智能电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高压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和智慧运维中的应用前景。 第八章:附录 8.1 相关国家标准(GB/T)列表: 推荐与本书内容相关的其他重要国家标准。 8.2 常用术语解释: 对本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进行详细解释。 8.3 常见问题解答(FAQ): 针对读者可能提出的常见问题进行解答。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权威的学习平台,帮助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技术,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和实用的指导性,为高压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它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专家智慧和行业经验的宝典。对于初涉高压领域的新人而言,它如同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来说,它则是温故知新的良师,帮助梳理和深化对关键技术细节的理解。书中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等关键设备的性能参数、试验方法、结构要求、安全规范等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每一项条款都经过了反复的论证和验证,力求做到科学、准确、可行。例如,在断路器的分断能力章节,标准详细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类型断路器的额定分断电流、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测试要求,这对于确保设备在故障状态下的可靠切断至关重要。同时,书中对绝缘性能、动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些都是保障高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石。

评分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标准背后所蕴含的对“可靠性”的极致追求。在高压电力系统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因此,书中对各项性能指标的规定,都经过了严苛的测试和验证。例如,断路器的合闸涌流能力、重合闸性能等,都是在模拟极端工况下进行考核的,确保设备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稳定运行。同样,隔离开关的绝缘耐压等级、动触点分离距离等,也都是为了在高电压、大电流的复杂环境中保证操作的安全性。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对性能的严苛要求,构成了整个高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坚实基础。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发在于,它让我看到了技术进步与安全规范之间的良性互动。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设备类型、新的材料、新的工艺层出不穷,而标准作为技术的载体,也必须与时俱进。书中对高压交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更新和修订,正是这种动态发展的生动体现。它不仅涵盖了现有的成熟技术,也为新兴技术的应用预留了空间。例如,对于 SF6 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等不同类型断路器的性能要求,书中都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和测试方法,为用户在选择和应用时提供了清晰的指导。同时,书中对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现代电力设备向着更可靠、更环保方向发展的趋势。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为我打开了高压电气世界的大门。它以一种非常系统和全面的方式,阐述了高压交流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设计、制造、试验和应用等各个方面。书中关于设备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试验方法、安全要求等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对于我这样一个希望深入了解这个行业的读者来说,它提供了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阅读这本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能力的提升,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高压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非常适合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案头必备。它将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条理分明的条款和附录,有效地传达给读者。对于我个人而言,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项目方案设计和设备选型时,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书中关于断路器的操作顺序、故障排除指南,以及隔离开关的维护周期、检查项目等内容,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极其重要的指导。它不仅仅是一本标准,更是一本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手册,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提高工作效率。

评分

深入研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标准化在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中的核心作用。它不仅统一了高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更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因标准不一而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书中对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操作要求、联锁机制、接地装置等方面都有着极其细致的规定。这些规定看似琐碎,实则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大动脉。例如,关于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和动触头冲击力等方面的要求,直接影响到开关在分合闸过程中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而接地开关的设计和安装,更是关系到电网的接地方式和故障保护的有效性。书中对这些细节的关注,体现了编写者对电力安全生产的高度负责。它引导我从宏观的系统层面,深入到微观的设备细节,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安全保障链条。

评分

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理解高压电气设备“灵魂”的视角。它不仅仅描述了设备的外在形态和基本功能,更深入地揭示了其内在的工作原理、设计理念和安全保障机制。对于断路器的灭弧原理、触头材料的选择、灭弧室的设计等,书中都有着详尽的阐述。而对于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书中对其机械结构、绝缘材料、操作机构等方面的要求,也体现了其在电力系统中承担的独特而关键的作用。这种深入的理解,使得我在实际工作中,不仅仅是按照图纸施工,更能理解为什么需要这样做,以及这样做的意义何在,从而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

评分

通过这本书,我更加认识到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和应用中的“系统性”和“协同性”。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虽然是独立的设备,但在电力系统中却扮演着紧密协作的角色。书中对这些设备之间相互配合、联锁保护的要求,让我深刻理解到,单一设备的优良性能并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运行,只有各部件协同工作,才能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电力网络。例如,断路器的快速分断能力与隔离开关的隔离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电网故障处理的关键环节。

评分

这本书在规范性的基础上,展现了对工程实践的强大指导意义。它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融合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实际应用需求。书中对于断路器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以及隔离开关操作的安全规程、维护保养要点等,都提供了非常具体和实用的指导。这些内容对于一线工程师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他们快速有效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评分

从这本书中,我得以窥见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领域的技术演进脉络。书中对于不同类型断路器(如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SF6 断路器、真空断路器)的规范,反映了行业在不断追求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技术路径。特别是 SF6 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在现代高压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书中对其各项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的详细规定,为我们理解和掌握这些先进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样,对于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书中也对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要求进行了区分,例如其耐受冲击电流的能力、绝缘水平等,这些都体现了标准在技术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