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李清照传 | 开本: | 32 |
| 作者: | 随园散人 | 页数: | |
| 定价: | 36 | 出版时间: | 2016-12 |
| ISBN号: | 9787114134081 | 印刷时间: | |
| 出版社: | 人民交通出版社 | 版次印次: | 1-1 |
1.用*敏感*细腻的笔触描写**词人李清照的一生。
2.使用*详尽的资料,挑选*精美的诗词。
3.李清照的人生波折,以及她与其他词人之间的关系,尽在此书中。
爱宋词,尤其爱李清照的人不容错过。
内容推荐这是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诗词传记。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才女”之称。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作者简介随园散人
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诗人,散文作家,曾出版《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等书。
目录序言:与时光对饮
**卷:婉约才女初长成
零落人间
云去云来
京城繁华如梦
刹那尘缘起
寂静里绽放
生命皆如尘
第二卷:锦瑟年华谁与度
相逢如谜
两处相思无言
才女心事
春风十里不如你
简单幸福
浅相遇深相知
第三卷:红尘世事皆如梦
突然西风萧瑟
人生如修行
离情别恨难穷
为君倾尽温柔
孤独不可言说
远离尘嚣
第四卷:清欢岁月两相知
赌书消得泼茶香
疏影尚风流
人比黄花瘦
独抱浓愁无好梦
庭院深深
风过无痕
第五卷:刹那沧海已桑田
江山摇落
岁月风雨飘摇
踏雪没心情
可怜春似人将老
生当作人杰
故乡何处是
第六卷:风雨乱世自飘零
来日并不方长
千山暮雪
天涯漂泊
风定落花深
梦远不成归
与岁月同行
第七卷:安得情怀似旧时
彩凤随鸦
琴心剑胆
欲将血泪寄山河
往事已成空
莫负东篱菊
避难金华
第八卷:烟月无边人已去
物是人非事事休
青山有幸埋忠骨
草木春秋
回忆若可久居
半亩心田
归去无痕迹
媒体评论序言:与时光对饮
过客来来去去,故事分分合合。
时光陈旧后,满眼皆是荒烟漫草。却还有人,于风前月下,说着岁月窈窕。
经过风雨飘零,仍能与时光对饮,必是深爱这人间的。
印象中的诗人是这样,悲伤过,落寞过,惆怅过,说着世事无常,笔下仍是岁月无恙。回望千古岁月,有许多身影,在山间湖畔,在古道天涯,满心凄凉,落笔时却总怀着几分念念不忘。或许,这便是诗人对尘世的长情。
蓦然间,想起那个与风花雪月有关的年代。杨柳岸,断桥边,春花秋月,芳草斜阳,那里有过太多悲喜交织的情节。宋词,欢喜与悲伤,相聚与别离,都美得让人*望。
那女子就在那里,素手执笔,写尘世风景,写落花无语。
李清照,似乎只需浅浅回首,就能遇见她的美丽与哀愁。
她是风姿绰约的,亦是多愁善感的。
记忆中的她,还是个明媚的少女,溪亭日暮,乘舟误入藕花深处,说不出的意兴盎然;记忆中的她,在驿动的季节,蹴罢秋千,遇见可心之人,羞怯而去,却忍不住倚门回首,把那青梅浅嗅。
她有过如诗的爱情,有过许多赌书泼茶羡煞世人的日子。可以说,她的爱情美到了**。然而,后来的故事却急转直下。江山破碎,世事飘摇,深爱之人不幸离世。两个人的花前月下,变成了独自的地老天荒。
世事就是如此,不经意间,月缺了,花落了,故事黯淡了。
聚散离合,悲欢起落,都只在刹那。
于是,后来的李清照,*多的是萧索与凄凉。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这是她的无奈。疏雨黄昏,落红满地,飘零辗转中,世界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甚至江南,也不能给她的荒年冷月,些许温暖。
就像张爱玲说的,乱世的人,得过且过,没有真的家。
那样的年月,三杯两盏淡酒,泡着满心寂寞;
卷上珠帘,却卷不上哀愁,着实是难言的况味。
荒凉人世,无枝可依,她选择了坚强地活着。她的性情里,除了感伤,还有倔强。她敢于以女子之身,端立于众文人之间,不扭捏,不畏惧,所倚仗的,除了惊世的才华,便是倔强的性情。
她是婉约至极的女子,却又不失豪气。曾经,她写过这样的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写过这样的词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许多日子,沉默不语。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流年。她不哭,亦不笑。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形单影只,都仿佛变得遥远。
认出了生活的模样,就会与时光握手言和。
终于,陌上时光,成了小酌浅醉时的月色迷离。
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从未老去。老去的,是起承转合的世事。
月满西楼的时候,她还在那里,与时光对饮。
偶尔,想着前尘往事,说起花自飘零水自流。
这是一本能让人沉浸其中的书,读起来一点都不觉得枯燥,反而像是和一位老朋友在聊天。作者用一种很亲切的笔触,描绘了李清照的一生,从她的年少轻狂,到她的中年丧偶,再到她的晚年漂泊,每一步都走得如此真实,如此动人。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她词作的品析,那些经典的句子,在作者的解读下,仿佛重新焕发了生命力。比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短短几个字,却把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书中没有刻意去拔高,也没有过度的渲染,就是用一种平实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女性的传奇故事,以及她留下的永恒的诗篇。合上书,我感觉自己对李清照这个人,对她的词,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更加敬佩她身上那种面对困境的勇气和豁达。
评分这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翻开,都会有新的感悟。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李清照,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女性。书中的叙述流畅而细腻,仿佛能听到她低语,看到她眉间的愁绪。我喜欢书中对她词作的解读,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充满诗意的方式,去解读词句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例如,当读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时,我脑海中就浮现出她年轻时无忧无虑的模样,那种纯粹的快乐,是多么令人向往。而当她写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时,那种穿越时空的悲伤,也能轻易地引起我的共鸣。这本书让我觉得,李清照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词人,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在那个男权至上的时代,用自己的才华和坚韧,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柔的引路人,将我带入了李清照的世界。与其说它是一本传记,不如说它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作者没有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去评判,而是以一个同行者的视角,去感受李清照的喜怒哀乐。书中的文字,如同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勾勒出她的身影,她的生活,她的情感。我尤其被打动的是她对词的热爱,那种不依不挠的追求,即使在最困顿的时候,也未曾放弃。书中对她词作的鉴赏,不是简单的机械分析,而是融入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李清照这个女性的深刻洞察。读到她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我仿佛看到了她身上那种不屈的抗争精神,即使面对命运的安排,也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傲骨。这本书让我对“婉约”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内敛而强大的生命力量。
评分这是一本让人心生柔软的书,仿佛微风拂过,带来的是淡淡的愁绪与浅浅的喜悦。翻开书页,仿佛置身于那古老的宋代庭院,听着雨打芭蕉,看着落花无声,李清照的词句就如同她的人生一般,有着婉约的基调,却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她早期生活描写的片段,那种少女的娇憨、对爱情的憧憬,以及偶尔流露出的不羁,都跃然纸上。书中对她词作的解读也十分到位,不是生硬的考据,而是从情感出发,去体会诗人心中的悲欢离合。读到《如梦令》时,脑海中浮现出她醉后倚门回首的画面,那“绿肥红瘦”不仅仅是景物的凋零,更是她内心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当她写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时,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与凄凉,仿佛也能被我所感知。这本书的语言很有画面感,仿佛我真的能闻到她窗前的桂花香,听到她低声吟诵的词句,也感受到她内心深处那份无法言说的情。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海中萦绕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却又夹杂着一丝敬佩。李清照的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少女的烂漫,妻子的幸福,却又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巨痛,以及晚年的孤苦伶仃。这本书没有刻意去渲染悲情,而是用一种平静的笔触,叙述着她人生的轨迹,以及这些经历如何渗透进她的词作之中。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她后期词作的分析,那些词,虽然也带着悲凉,但却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深刻。比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话看似写景,实则暗喻了她内心的消瘦与煎熬,那种无处诉说的愁绪,通过寥寥数语便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地方。书中也提到了她与丈夫赵明诚的爱情,那种志同道合、比翼齐飞的美好,让人既羡慕又觉得惋惜。合上书,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柔情。这本书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读物,它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