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
作者:大貫惠美子
譯者:堯嘉寧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9789570844351
分類:歷史 > 世界歷史 > 地域及國別史
出版日期:2014年09月
語言版本:中文(繁)
頁數:512 頁
版次:第 1 版
裝幀:平裝
内容简介
誕生、凋零、重生、瘋狂與死亡
櫻花披上美麗的外衣
悄悄越過理智的防線,無人驚覺。
正因櫻花如此美麗,深受日本國民珍愛
軍國主義才得以利用它來召喚死亡
殉難特攻隊員手札:
我知道特攻方式的犧牲毫無價值,所以在被指名為特攻隊員時,我的心裡一沉。長官叫我們寫遺書,說要展覽在教育參考館中。但是,遺書中不能寫出自己心裡的話,所以不管寫什麼都是騙人的。吐露真心的話反而是禁忌 ── 信太正道
我不會逃避犧牲,也不是不願捨棄自己。但是我不願意在這個過程中喪失自己。這是我無法接受的。殉教或是犧牲,都位在自覺的頂端。如果犧牲只是自我喪失的終極結果,那麼它有什麼意義呢? ── 林尹夫
在京都車站,還有下一站、下下一站,都有凱旋歸來的遺骨。
盒子的純白令人心痛。
再會了,在靖國神社前,再會吧……
臨上戰場的時候,我應該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出這句話吧。 ── 中尾武德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副鎮靜、冷淡的樣子。那只是表面。
就在現在,到現在才……我真正的,對過去感到慌亂不堪。
我掙扎地在後一個月的生命中,挖掘出毫無掩飾的自己。
對我來說,好像我自己已經不存在了。 ── 和田稔
市造先走一步,到天國去了。我能夠進入天國嗎?母親,請為我祈禱吧。如果不能夠和母親前去同一個地方,我一定會感到難以忍受。 ── 林市造
大貫惠美子是美國學府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系教授,長期關注日本文化的歷史變遷,特別著眼於日常的、生活的、行動的象徵意義。這些研究一方面指向日本的神話、儀禮、世界觀,一方面涉及具有持續性、歷史性的概念結構──大貫惠美子在思考這些問題時,並不侷限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點上,而是將它們放在長時段的文化脈絡下思考,這種研究方法和取徑充分展現於本書中。
在日常的、生活的象徵意義之延長線上,櫻花的美學價值,以及日本極權主義政權,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一書的主要課題。本書作為文化人類學研究,以具有千年歷史的日本傳統文化象徵─櫻花─為主題,論述櫻花豐富而多元的象徵意義歷經封建時代、明治維新、帝國擴張、太平洋戰爭等等時期不斷質變的過程,以及近代日本政府在這段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大貫惠美子嘗試釐清櫻花之象徵意義的演變過程,考察極權政治如何藉由賦予象徵及美化象徵,讓國民接受統治政策。本書一方面探問政治的國族主義──「為天皇即國家而犧牲」的意識型態,如何滲透到國家「臣民」的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則深入剖析神風特攻隊員──被普遍認知為執行、實踐這種意識型態的代表者,是否真心相信以天皇為中心的意識型態?答案如果是否定的,為何隊員們在「思想上」即便不支持,卻在「行動上」再生產了以天皇為中心的意識型態?
在這樣的問題意識下,大貫惠美子在本書中指出,並非只論及明治時代「由上而下」的思想灌輸,以及「由下而上」的抵抗或接受,而是拉出一條長達千年的歷史脈絡,將櫻花象徵意義的演變、天皇制國家的形成,以及特攻隊學徒兵的思想歷程,放在傳統與現代、對西洋文明之吸收與拒斥的錯綜複雜過程中反覆思辨。櫻花的象徵意義、天皇制意識型態、神風特攻隊,是貫穿全書的三個重要關鍵,彼此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大貫惠美子在本書的研究過程中挖掘出大量神風特攻隊員的私人史料,包含日記、手札、書信等,以此建構出日本政府如何在二次大戰時期利用櫻花符碼影響國民意識,以及國民接收到這套宣傳符碼後的反應。
作者簡介
大貫惠美子(Ohnuki Emiko),日本神戶市出生,津田塾大學畢業後,獲得傅爾布萊特獎學金赴美深造,1968年取得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博士學位,現為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人類學系William F. Vilas講座教授,亦為美國文理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正會員。
大貫惠美子赴美後先研究底特律城的中國社區歷史,繼而研究遷居北海道的庫頁島愛奴人(Ainu),在此過程中出版了三本著作。當她了解到研究「記憶文化」(memory culture)的侷限性之後,便將焦點轉向日本,撰寫了Illness and Culture in Contemporary Japan(日本人的疾病觀,1984),這是她本關於日本研究的著作。
這次研究使她提出一個觀點:只研究一群人在某一特定時間點的行為,不可能真正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她後來的研究,都著眼於長時期的日本歷史,以瞭解「文化如何歷經時間而演變」(culture through time)。研究重點則聚焦於各種日本人的認同象徵,如「米」與「猴子」,而且將它們置於宏觀的的社會政治脈絡下觀察,並採取比較的觀點。
大貫惠美子近年的研究主題是關於「櫻花」這個象徵符號。她發現從19世紀末至二次世界大戰,政府為自己的目的,如發動戰爭以及擴張帝國,操弄了長久以來為日本人珍愛的象徵──櫻花,特別是與櫻花有關的民俗美學,使國民在沒有警覺的狀況下受到軍國主義的吸引。此研究見諸她近的兩本書,2002年的《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2006年的《神風特攻隊日記》。她持續以歷史的與泛文化的觀點探索象徵的作用與民俗美學的一般理論,並顯示「文化觀念」必須如何歷史化,而不是完全棄置。
她以英文撰寫的書籍都以日文重寫(本書由2003年日文版翻譯),以回饋日本本國同胞,包括《日本人の病気観:象徵人類學的考察》、《コメの人類學》、《学徒兵の精神誌:「与えられた死」と「生」の探求》(以上由岩波書店出版)、《日本文化と猿》(平凡社)、《思想の身体―死の巻》(共同著作,春秋社)。她的書籍也被翻譯為其他語言,包括義大利文、韓文、波蘭文,及俄文。
譯者簡介
堯嘉寧,台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科交換留學生,研究主題為台灣人民在歷史中的紛爭解決型態與認同意識;發表論文曾獲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獎助,多次擔任國際研討會的論文翻譯或口譯,在新加坡擔任專職譯者兩年,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合譯山中永之佑編《新日本近代法論》。
目.......................录
台灣中文版序
前言
導讀
序章
部
章 櫻花的誕生與重生的美學
一、櫻花是米的對應物─生產力的美學價值
二、被視為女性的櫻花─生殖能力的美學價值
三、愛的祝賀、壯麗的祝賀─「花見」
四、對人生的謳歌─歌舞伎中的櫻花
五、代表死與重生的櫻花
小結
第二章 「觸物傷情」的美學價值──從盛開的櫻花到凋謝的櫻花
一、生的光輝與無常─從盛開的櫻花到凋謝的櫻花
小結
第三章 假想世界的美與櫻花──了自己與社會的規範
一、無我的美感
二、另一個宇宙的美學價值
小結
第四章 文化民族主義與櫻花的美學價值
一、古代貴族階級的文化民族主義抬頭
二、江戶時代的日本被視為「櫻花國土」
小結
第二部
第五章 天皇的兩個身體──主權、神政、軍國主義化
一、現代化/西洋化─世界大變局之下的日本
二、日本的內憂外患
三、《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制定
四、天皇/王權的原生性(primordiality)、日本人的原生性
五、被視為父親的天皇
六、身為軍隊統帥的天皇
七、創設現代軍隊
八、國立神社的創建─靖國神社
九、神聖的王/王權─宗教/象徵的側面
十、對明治憲法與政府的批判與反對十一、朝向軍國主義發展的轉機
小結─天皇身為絕對主權者和軍事統帥
第六章 櫻花的軍國主義化──如何將櫻花塑造成由陣亡士兵幻化而成
……
第七章 櫻花被視為國土的象徵──民眾的軍國主義化
……
第三部
第八章 「選擇命運的自由」──特攻隊的成立
……
第九章 特攻隊員的手札
……
第四部
第十章 國家民族主義與「自然化」的過程
一、民族主義
二、因為自然化而成為連續之「歷史的非連續」
第十一章 性知識潮流帶來的愛國心
……
第十二章 枝幹被扭曲的櫻花
……
小結
引用文獻
附錄 四名特攻隊員的讀書清單索引
索引
这本书的标题《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深层肌理的窗户。作为一名对历史与文化交织之处充满好奇的读者,我尤其被“扭曲”和“军国主义”这两个词汇所吸引。它让我思考,一个民族所珍视的“美”,究竟是纯粹的、超然的,还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思潮而变化,甚至被滥用?樱花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它象征着生命的短暂、绚烂和一种不可避免的凋零之美。然而,当这种审美意识与军国主义相结合时,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我猜想,作者大贯惠美子一定在这本书中探讨了日本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如何将对樱花的赞美,转化为一种对牺牲美学的推崇。这种牺牲,不是出于对生命价值的尊重,而是将生命简化为为国家服务的工具,并将这种“工具化”的美化为一种极致的爱国主义。这本书会不会通过分析战前日本的教育、宣传,甚至是大众娱乐,来展示这种“扭曲”是如何发生的?例如,是否会提及那些鼓吹“为天皇献身”的歌曲、电影,或者学校里关于“樱花般凋零”的教诲?我更关心的是,这种对“美的”军事化解读,对当时日本人民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他们是否真的相信,为战争而牺牲是一种最美的结局?我对这种将文化符号与政治意识形态相结合的分析手法非常感兴趣,因为这往往能揭示出更加隐秘和深刻的历史真相。
评分这本书名着实吸引人,【中商原版】[台版]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大贯惠美子/联经/日本。光是“被扭曲的樱花”这几个字,就带着一股沉郁而深刻的意味,让人不禁联想到某种曾经美好事物的变质与异化。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入探究其历史与社会根源的作品。大贯惠美子这个名字,虽然我之前接触不多,但“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的组合,预示着作者绝非泛泛而谈,而是要触及一个极其敏感且重要的议题——即美学的追求如何在特定历史时期被裹挟、被利用,最终服务于非和平的目的。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解读“樱花”这一日本国花,它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纯洁、短暂的美,但同时,这种短暂与易逝,是否也与某些极端主义的思维模式产生了某种隐秘的连接?例如,日本在战前如何将这种对“樱花之美”的崇拜,上升到对生命价值的特殊解读,甚至将其与为国捐躯的“壮烈”相联系?这本书会不会通过对艺术、文学、甚至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进行剖析,来揭示美的意识是如何被政治意识形态所操纵,从而形成一种服务于军国主义的独特话语体系?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例证,而不是空泛的论调,比如某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如何描绘“武士道”精神与美的关系的,或是某些视觉艺术如何将战争的残酷描绘成一种崇高的牺牲。我对于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一直深感着迷,尤其是当它能够揭示历史深处不为人知的运作机制时。
评分读到【中商原版】[台版]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大贯惠美子/联经/日本这个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关于美学与历史的思考。我一直认为,美是一种非常主观且容易被环境影响的东西,而“军国主义”则是一种极端化的政治思潮。将两者并列,并且用“扭曲”一词来形容,无疑是在暗示一种危险的联系。我迫切地想知道,作者大贯惠美子是如何将日本特有的“美的意识”,例如对樱花的崇拜,与军国主义的扩张和侵略行为联系起来的。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在战前日本,艺术家、作家、甚至是普通民众,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将他们对美的追求,转化为对军事力量的崇拜,或者对牺牲的赞美?我设想,书中可能会剖析一些被认为是“美”的艺术品或文学作品,是如何被重新解读,或者其创作初衷是如何被政治力量所利用,从而服务于军国主义的宣传。例如,是否会探讨一些歌颂“武士道”精神的作品,在被军国主义化后,是如何变得更加激进和非人道的?我对于这种能够揭示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政治逻辑的分析方法非常感兴趣,因为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能走向多么极端的方向。
评分对于《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这个书名,我个人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感共鸣。我一直觉得,任何一种极致的审美追求,如果脱离了人性的关怀和理性的审视,都可能走向危险的境地。而“军国主义”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个体价值的漠视和对和平的破坏。将这两者放在一起,无疑是一个极具冲击力的命题。我所好奇的是,作者大贯惠美子是如何界定她所说的“美的意识”的?它是否仅仅指代日本传统文化中对樱花的喜爱,还是更广泛地涵盖了日本人对某些形式、色彩、甚至生活方式的偏好?而这种“美的意识”又是如何一步步被“扭曲”,并最终服务于那个扩张和侵略的时代?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或文化现象作为例证,来支持作者的论点。比如,是否会分析一些战时宣传画,是如何利用樱花或类似的意象来鼓动士兵的英勇无畏?或者,是否会探讨当时教育体系中,如何将对“纯洁”、“短暂”之美的欣赏,与对国家忠诚和牺牲精神联系起来?我尤其想了解,这种“美的意识”在被军国主义裹挟后,对日本国民的个体认知和情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是否在某种程度上,让一部分人对战争的残酷产生了麻木,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美的完成”?这种研究视角,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意识形态是如何渗透到文化的最细微之处,并最终影响一个国家的走向。
评分《被扭曲的樱花─美的意识与军国主义》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历史和文化领域一个非常重要议题的兴趣:意识形态如何渗透和重塑人们的审美感知。我一直对日本文化抱有浓厚的好奇,特别是那些能够揭示其深层结构的学术著作。樱花在日本文化中象征着短暂、绚烂的美,但同时,这种对短暂之美的沉醉,是否也与某种愿意迅速凋零、为宏大叙事献身的精神内核有所关联?我非常期待书中能深入探讨,在军国主义盛行的年代,日本社会是如何将这种对“樱花式”短暂之美的欣赏,与对国家、对战争的“献身”联系起来的。这本书会不会通过分析当时的教育体系、大众媒体,甚至是一些艺术作品,来展示这种“美的意识”是如何被“扭曲”和“利用”的?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具体阐述这种联系的,例如,是否会提及一些宣传口号,将士兵的牺牲描绘成如同樱花般短暂却又辉煌的凋零?或者,是否会分析一些文学作品,是如何将对美好事物的短暂性,与为国捐躯的“崇高”意义相互嫁接的?对我而言,理解这种文化符号被政治化的过程,是认识历史、理解社会心态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美的意识”如何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被异化为服务于非和平目的的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