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括:春秋公羊传 定价56
春秋穀梁传 定价58
左传全三册 定价170
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左传全三册(精)
定价:170元
作者:郭丹、程小青、李彬源 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01088335
字数:1100000
页码:246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1.“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为全本。所收书目是经史子集中极为经典的著作,约请业内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
2.采用纸面精装。全套书的装帧设计雅正,精致大方。
3.定价适合,方便广大读者购买收藏。
内容提要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极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约请《左传》研究专家撰稿,广泛借鉴古今研究成果,注释丰富清晰、译文流畅优美,适宜各层次读者研读。
基本信息
书名:春秋穀梁传
定价:58元
作者:徐正英,邹皓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1011196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后续更新中。。。
目录
前言
隐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桓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十三年
十四年
十五年
十六年
十七年
十八年
庄公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五年
六年
七年
八年
九年
十年
十一年
十二年
……
闵公
僖公
文公
宣公
成公
襄公
昭公
定公
哀公
内容提要
徐正英、邹皓译注的《春秋穀梁传(精)》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榖梁传疏》,为清人阮元《十三经注疏》所收录。《春秋穀梁传(精)》在西汉宣帝时曾经盛*一时,是研究先秦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基本信息
书名:春秋公羊传
定价:56元
作者:黄铭,曾亦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10111880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暂无相关内容,后续更新中。。。
目录
前言
隐公
桓公第二
庄公第三
闵公第四
僖公第五
文公第六
宣公第七
成公第八
襄公第九
昭公第十一
定公第十一
哀公第十二
内容提要
黄铭、曾亦译注的《春秋公羊传》为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讫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而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公羊传》的作者旧题是战国时齐人公羊高,他受学于孔子弟子子夏,后来成为传《春秋》的三大家之一。公羊学大盛于西汉,历代注疏研究均不乏其人,名家有董仲舒,何休,清代常州学派与康有为等。本次出版我们约请公羊学研究*名学者上海同济大学曾亦教授对全书进行详尽注释与翻译。顾及义例阐发与普及串讲两个层面,是《春秋公羊传》的较好普及读本。
对于每一个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思想的读书人来说,《春秋》及其三传都是绕不开的经典。《春秋》原文的简洁凝练,蕴含着极深的政治智慧,但同时,它的晦涩难懂也让许多读者望而却步。我曾多次尝试阅读,但总是难以深入,总觉得隔靴搔痒。幸好,我终于找到了这套中华书局的版本,这套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解了我一直以来的困惑。它不仅仅是将《左传》、《谷梁传》、《公羊传》三部传记汇集一堂,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全本全注全译”的服务,这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喜欢《左传》部分的详尽叙述,它将《春秋》原文简略的记述,扩展成了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人物形象鲜明,事件前因后果清晰可见。而《谷梁传》和《公羊传》的注释和翻译,则让我对《春秋》的“微言大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们以不同的视角,解读了《春秋》字里行间的褒贬之意,让我看到了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智慧。这套书的翻译语言流畅自然,注释清晰明了,让我能够毫无障碍地沉浸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之中。
评分我一直认为,想要真正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离不开对《春秋》及其三传的深入研读。但实话讲,原文的阅读难度确实不小,古文功底稍有不足,就很容易望而却步。我之前也尝试过阅读其他版本的《春秋》,但总感觉差了点什么,要么是注释不够详细,要么是翻译过于生硬,无法真正传达原文的意境。直到我发现了这套中华书局的正版《春秋三传》,我的阅读体验才得到了质的飞跃。这套书最让我惊喜的是其“全注全译”的特点,它不仅仅是将原文翻译成白话文,更重要的是,它对原文中的每一个重要词汇、每一处典故都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并且对《左传》、《谷梁传》、《公羊传》三者的核心思想和解读逻辑进行了梳理。我尤其喜欢《左传》部分,它用非常生动的叙事,将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一一呈现,读起来就像在看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大戏。而《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解读,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春秋》“寓褒贬于曲笔”的写作手法,以及其中蕴含的政治智慧。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学习《春秋》及其三传是我绕不开的一环。然而,市面上流传的许多版本,要么是过于学术化,注释晦涩难懂,要么就是过于简化,失去了原文的韵味和深度。这套中华书局的版本,可以说是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它的装帧精美,纸张的触感也很好,作为一件可以长期珍藏的书籍,它无疑是合格的。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将《左传》、《谷梁传》、《公羊传》分别编纂,并配以全本的全注全译,这对于我们这些想深入学习的读者来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曾经尝试过只看《左传》,但总觉得缺少了《谷梁》、《公羊》在政治哲学上的深度解读。而这套书,将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我能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春秋》的精髓。其中的注释,不仅解释了字词,更梳理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甚至还引用了大量其他史料来佐证,这一点让我非常满意。它让我在阅读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古代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决策颇感兴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思想爆发、文化碰撞的时代,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形态发生剧烈变革的时期。《春秋》及其三传,无疑是理解这一时期的重要窗口。但老实说,古文的艰深确实是许多入门者的拦路虎,即便我自认有一些古文基础,也常常在阅读原文时感到力不从心,理解起来断断续续,总觉得意犹未尽。这套《春秋三传》的出现,简直是我期待已久的福音。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原文,而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注译,将那些晦涩的词汇、典故、以及一些政治性的隐喻,都一一加以解释,使得原本如同一本密码本的《春秋》,变得通俗易懂,甚至可以说是跃然纸上。我尤其欣赏其对《左传》部分详尽的考证和史料补充,很多时候,一个事件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政治博弈,通过这些注释,我才恍然大悟。而《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解读,更是让我看到了不同学派对《春秋》“微言大义”的不同理解和侧重,这本身就是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让我得以窥探古人如何解读历史,如何传承思想。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在历史领域摸爬滚打的爱好者,对于《春秋》这部儒家经典,我一直有着复杂的情感。它并非一部简单的史书,更像是一面照妖镜,折射出那个波澜壮阔、群雄逐鹿的时代,也暗藏着春秋大义的微言大义。然而,单凭《春秋》原文,其晦涩的语言和简略的记述,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每每读来,总觉得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会其精髓。直到我入手了这套中华书局的版本,才仿佛拨开迷雾,看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左传》的铺陈叙事,将原本散落的史料串联成跌宕起伏的故事,人物的言行、事件的来龙去脉,都变得生动形象。而《谷梁传》和《公羊传》的解读,则进一步深化了我对《春秋》“褒贬”之义的理解,原来字字句句都蕴藏着作者的政治立场和道德判断,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是一种极其高明且富有风险的写作手法。这套书的注释和翻译,功不可没,它们如同忠实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文字的迷宫,理解那些失传已久的典章制度、人物关系和历史典故。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一些关键战役和外交事件的详尽解析,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当时各诸侯国的兴衰更替,以及周天子权威的衰落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