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我们为何不快乐?怎么才能收获快乐?本书讲述融合佛法心要与科学原理的快乐之道。
★本书上市即荣登《纽约时报》、诚品、金石堂、博客来等畅销排行榜,同时被翻译成chao过 20种不同的语言。
★作者明就仁波切是当代深具国际影响力的禅修大师,被《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报道:科学证明他是“世界上*快乐的人”。
★《情商》作者丹尼尔?戈尔曼、影视演员李连杰、梁朝伟、曾志伟等联袂推荐
★心的禅定与修持,不仅是走出苦痛、绝望迷宫的指引,更是面对生活难题、享受快乐人生的锁钥!
内容简介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时代周刊》杂志誉为“世界上*快乐的人”。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开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作者简介咏给·明就仁波切 (Yongey Mingyur Rinpoche) 当代禅修大师、心灵导师,被《时代周刊》《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世界上zui快乐的人”。
1976年生于尼泊尔,父亲是20世纪禅修大师祖古·乌金仁波切。他从小患有恐慌症,13岁借由禅修克服恐慌症,17岁被指派为闭关房上师。他经常以幽默的方式,坦然分享自己的困境。自1998年起,他开始全球巡回教学,给予数千人开示与指导,并广泛与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摇滚歌手、电影明星等各阶层人士接触和交谈。
所著《世界上zui快乐的人》不仅荣登《纽约时报》、台湾及香港等地畅销榜,还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帮助了无数对心灵修炼感兴趣的人,步上快乐的修持之道。
目 录di一部我们为何不快乐1
di一章旅程的起点 // 3
如果有任何能够因应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可能就是佛教了。
心的交会 // 6
传承的重要性 // 8
会见我心 // 14
来自西方的亮光 // 17
di二章内在的交响乐 // 21
许多“组件”的聚集,产生了车乘的概念。
脑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25
三脑一体 // 30
不见踪影的总指挥 // 35
正 念 // 38
di三章chao越心,chao越脑 // 42
了悟心,即是佛。
本然心 // 43
本然的寂静 // 46
深入了解你的本然心 // 49
心、生物现象或两者兼备? // 51
做你自己 // 53
di四章空 性 // 57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胜义谛与世俗谛 // 61
空性的禅修练习 // 66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经验 // 68
可能性所带来的自由 // 74
di五章感知的相对性 // 77
心的本质本自清净,完全chao越语言文字、概念和思维。
互为缘起 // 7
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 // 82
不确定性原理的恩赐 // 86
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事件的来龙去脉 // 87
时间的蛮横 // 89
无 常 // 95
di六章天赋明性 // 98
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
本具的觉性 // 99
照亮黑暗 // 103
显相与幻相 // 105
明空一体 // 107
di七章悲 心 // 111
无尽的慈悲自然地涌向被自我幻相所囚禁的一切有情众生。
关于悲心的生物学说 // 112
“认同”彼此的“不同” // 114
di八章我们为何不快乐? // 118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情绪化的身体 // 121
性格特质与暂时的情绪状态 // 122
制约因素 // 124
烦 恼 // 125
烦恼或契机 // 133
di二部安住自心的方法137
di九章找到平衡点 // 139
无攀执地安住。
智慧与方便 // 141
身体的姿势 // 143
心的体态 // 147
di十章单纯地安住 // 149
无论发生了什么,都自然地看着它的本质。
无所缘的禅修 // 150
di十一章安住在对境上 // 155
一心专注某个特定对境,以此安住自心。
感知对境之门 // 156
有所缘的禅修 // 157
其他有用的助缘 // 170
di十二章善用念头和情绪 // 173
把渴望抛诸脑后,将贪着从根断除!
善用你的念头 // 177
不愉快的念头 // 184
善用你的情绪 // 185
di十三章慈 悲 // 190
以开阔、慈爱的心看待所有的人。
慈心与悲心的意义 // 191
循序渐进慢慢来 // 194
di一阶段修习 // 197
di二阶段修习 // 207
di三阶段修习 // 209
di十四章修持的方法、时间与地点 // 214
清净坚定的信心需要循序渐进地建立。
选择zui适合自己的方式 // 215
时间短,次数多 // 217
非正式禅修 // 222
随时,随地 // 225
结 论 // 227
di三部快乐的心 健康的身229
di十五章问题与可能性 // 231
一开始,我们的心无法长久保持稳定,也无法长时间安住。然而,只要坚忍不拔并持之以恒地禅修,心的平静和稳定性就会逐渐开展。
禅修的次di // 234
体验并非开悟 // 240
di十六章从内在做起 // 245
证悟之道只有一条:从内在做起。
只求生存或更求发展 // 246
指挥脑 // 247
悲心之果 // 253
di十七章快乐的生物学 // 259
要从内心深处生起对因果法则的确信。
接受自己的潜能 // 260
快乐的心,健康的身 // 263
关于快乐的生物学说 // 266
认证空性的利益 // 267
di十八章向前迈进 // 272
要仔细思考拥有珍贵人身的好处。
寻找上师 // 275
选择快乐 // 276
我们为何不快乐?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倾向于做无益的事。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了义炬》
我在二十几个国家巡回讲学近十年之久,见识过许多怪异和奇妙的事,也听过很多怪异和奇妙的故事。有些是人们在我公开授课时提出的,有些则是在个人咨询时发生的。不过,zui让我感到惊讶的是,物质生活充裕的人所经历的痛苦程度,竟然跟物质生活贫乏的人相差无几。虽然他们的痛苦方式在某些方面跟我在印度与尼泊尔通常见到的有所不同,但痛苦的强度却明显可以感觉得到。
我开始意识到生活在富裕环境的人们这么不快乐,是在头几次拜访西方国家,友人带我参观当地的观光地标时。shouci看到帝国大厦或艾菲尔铁塔的时候,这些设计师的才华,以及建筑工作人员之间高度的团队合作与决心,让我不禁为之动容。但是当我们到达观景台时,我却发现视野所及之处都被铁丝网环绕,四周也都有警卫在巡逻。我问友人为什么会有这些铁丝网和警卫。他们告诉我,安全警戒是为了预防有人从这里跳楼自杀。这真是令人感到悲哀极了,因为,能建造如此雄伟建筑的社会,竟然需要采取如此严厉的措施,以防止人们以这么美丽的纪念性建筑作为自杀工具。
安全警戒并没有影响我对这些美丽建筑和建筑技术的欣赏,但是参访这些地方几次之后,我终于开始明白这些安全警戒跟我观察到的其他现象之间的关联性。虽然人们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文明中,也常面带微笑,但是,他们眼中却不时流露出不满,甚至是绝望。在我的公开或私人谈话中,人们也总绕着“如何变得更好、更强”或“如何克服‘自我憎恶’”之类的问题打转。
到过的地方愈多,我就愈清楚看到,生活在高科技、高物质成就社会里的人跟生活在落后地区的人一样,也经历着痛苦、焦虑、寂寞、孤独和绝望等感受。有好几年时间,我在公开授课和私人谈话中,都会主动提出一些深入的问题以了解状况。这些交谈使我体会到,当外
在或物质发展的速度chao前于内在知识的发展时,人们承受着强烈的心理矛盾冲击,却苦于没有解决烦恼的方法;而丰富的物质享受也相对地带来了各种外在的干扰源,使我们跟内在世界失去了联系。
举例来说,想一想有多少人总是拼命地在寻求刺激感?他们多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