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对日本文化一直抱有好感,但又苦于缺乏深入了解的中文读者,这本《定本和⽇⾊事典》简直是填补了我的一大空白。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带着我穿越时空,细细品味那些隐藏在日本传统美学深处的色彩秘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茜色”和“臙脂色”的描述。书中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它们的RGB值或者CMYK值,而是详细讲述了它们是如何从植物中提取而来,它们在传统节日庆典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所象征的热情、活力和生命力。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穿着传统和服、在祭典中挥洒汗水的舞者,那种鲜活而又充满感染力的色彩,现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巧妙,不是杂乱无章地堆砌信息,而是有逻辑地将相似的颜色分组,或者按照季节、用途来展开叙述。每次翻开,总能发现新的惊喜,总能被其中蕴含的哲学和美学深深打动。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可以如此丰富和多元。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对日本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却又缺乏系统知识的读者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日本的传统节日和节气很感兴趣,而《定本和⽇⾊事典》则将这些知识与色彩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花鸟风月》系列中的色彩,比如“藤色”和“山吹色”,书中都给予了详细的解释,让我明白了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花朵或植物的颜色,更承载着特定的季节意义和文化象征。我记得书中提到“藤色”在春天盛开的紫藤花时,那种淡雅、浪漫而又略带忧郁的美感,瞬间将我带入了日本的春日风情。而“山吹色”则让我联想到了秋天金黄色的落叶,那种温暖、明亮却又带着些许寂寥的意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没有使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娓娓道来的方式,向读者讲述这些色彩背后的故事。这让我觉得,学习文化知识,也可以是一件如此有趣和令人愉悦的事情。
评分定本和の色事典 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色彩认知的新世界!作为一名曾经对色彩只是“好看”或者“不好看”的模糊概念的普通读者,阅读《定本和の色事典》之后,我才真正体会到日本传统色彩的细腻与深刻。书中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色彩名称,更重要的是它将每一种颜色都赋予了文化、历史和情感的内涵。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介绍的是“浅葱色”,它不仅仅是一种蓝绿色,书中详细阐述了这种颜色在江户时代武士阶层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如何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传递出不同的情绪。读到这里,我仿佛能看到古时人们穿着浅葱色衣衫,在樱花盛开的春天,或是枫叶染红的秋天,那种淡雅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还有“枯草色”,这个名字听起来有些萧索,但书中却描绘了它在秋日阳光下,那种沉静、内敛,却又蕴含着生命轮回之美的意境。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颜色不只是视觉的刺激,更是心灵的触动,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我会在今后的穿搭、家居布置,甚至是在创作时,都更加有意识地去运用这些富有故事的色彩,让生活也增添一份属于“和”的风雅。
评分阅读《定本和⽇⾊事典》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宁静且充满启迪的体验。我一直以来都对日本的禅意美学情有独钟,而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色彩在其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书中对“白茶色”和“鼠色”的解读,让我体会到了日本传统审美中对于“侘寂”之美的追求。它并没有将这些颜色描述成单调或乏味的,而是赋予了它们一种“无色胜有色”的意境。我能感受到,这些颜色并非因为匮乏而显现,而是经过了极致的沉淀和洗炼,它们内敛、沉静,却又蕴含着时间留下的痕迹和生命力的低语。书中还穿插了一些与这些颜色相关的诗句、俳句,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人是如何将生活的情感与自然的色彩融为一体的。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也变得更加平和,对世界的感知也更加细腻。我开始留意生活中的各种微小色彩,它们都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对我们这种常年在设计行业工作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我们一直在寻找能够赋予作品更深层次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灵感来源,《定本和⽇⾊事典》恰恰满足了我们的需求。以往我们对于日式美学的理解,可能更多停留在庭院、器物或者建筑的形态上,却很少深入到色彩这个最基础的构成元素。这本书却把这些原本分散的、零碎的色彩信息,系统地梳理出来,并且以一种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给我们。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群青色”和“群绿色”的讲解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介绍了这两种颜色在颜料上的历史发展,还深入分析了它们在浮世绘、传统染织品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它们所传达出的宁静、深邃、自然的意境。这让我们在进行视觉设计时,能够更精准地把握色彩的情感表达,避免流于表面化的“日式风格”。这本书就像一本宝藏,不断地激发我们的创作热情,让我们在色彩的运用上,能够达到更高的艺术水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