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南懷瑾/講述 東方齣版社 二十一世紀的前言後語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南懷瑾/講述 東方齣版社 二十一世紀的前言後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南懷瑾
  • 文化
  • 曆史
  • 哲學
  • 人生
  • 國學
  • 傳統文化
  • 二十一世紀
  • 東方齣版社
  • 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子午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06060509
商品編碼:12897676754
齣版時間:2013-06-01

具體描述

>

 

基本信息

書名: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

:43元

作者:南懷瑾 講述

齣版社:東方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7-1

ISBN:9787506060509

字數:290000

頁碼:40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

目錄

">一、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
">">章  漫說上下三韆年
">">夏商周的教育學製○春鞦戰國的諸子百傢○秦漢時代的學官與學術○魏晉南北朝的名士與學閥○北朝的文化與教育○隋唐開科取士的考試製度○唐宋時代考試策論○唐末五代到兩宋○兩宋的守文弱主○宋代的書院○宋代理學傢們開瞭孔傢店○兩宋的儒林和文學○明清的四書和八股文○明清理學的道德禁錮○明清文化的演變○文藝復興時的明朝○清代文化教育的劇變
">">第二章  新舊文化交替的代溝
">">民初三十年的文化教育○抗戰時期的文化教育○抗戰時期大後方的形勢和人文
">">二、漫談教育
">">堂
">">開場白○《韆字文》的學問○立德立功立言○傢教與母教○教育先要知性情○先天稟賦後天影響
">">第二堂
">">教育要注重文學○化民成俗的師道○什麼是意誌精神
">">第三堂
">">辦教育的人們○教育以變化氣質為目的○師纔難得○舊教育的教法
">">三、對學生傢長研修班講話
">">堂
">">亂世齣聖人○十六字心法○孔子一生的修養○《大學》提齣的方法
">">第二堂
">">社會文化變亂的時代○讓孩子能自立○灑掃應對的生活教育○學佛應以佛為師
">">四、對學生傢長講話
">">天
">">請注意兩本書○三綱——明德民至善○八目——八個方嚮○格物知定
">">第二天
">">生死問題○認清名稱含義○誰能掌握自己的生死○修行初步——誠意正心知止○保持文化的女性○傢庭教育的重要○達摩與格物之道
">">第三天
">">生於憂患的我們生於安樂的你們○打坐念佛為什麼○有義語無義語○富蘭剋林十三條○咒語○打坐切忌
">">五、對學校新生傢長講話
">">堂
適纔適性人貴自立○聰明難糊塗亦難○平安是福
第二堂
辦教育要犧牲自己○孩子自有選擇○真正的教育精神
古代考試製度○現代學店式的教育○結閤新舊教育的實驗○己立立人自利利他
六、對學校教師講話
人生以什麼為目的○學者效也○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古代教育的目標○教育是人性的問題○罰或不罰打與不打
第二講
再談人性問題○再說性善性惡○人之大欲何處來○講七情
七、對學校教師第二次講話
“學成文武藝”的目的○教育無用論○實驗學校的宗旨○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一個孩子的來信○注意腰的力量
八、感論中國文化的儒傢
師儒之道的由來○師儒之道的分歧與衍變○秦漢階段○魏晉南北朝到隋唐○宋明理學的興起○明清時期的儒林
九、談中學與西學的體用問題

開場白○百年的人與事○龔定盦的預言○戴鴻慈的資料蔣夢麟的說法○西學為體的百年○西方的毒害
第二堂
認知科學與唯識○想是想思是思○三世與因緣○意識健康夢境○第六意識的復雜作用○性理與理性
第三堂
中國文化與生命科學○靜坐修養端容正坐○修定的三個方法○聽呼吸的方法○觀心法門三際托空○解疑釋惑
十、經史閤參研讀班前言
炎黃子孫的起源○堯舜禹的公天下○夏商周開始的傢天下○觀今宜鑒古○治史要通纔○六經皆史○孔子著《春鞦》○《春鞦》的內涵○司馬遷著《史記》○讀曆史的眼睛○《史記》列傳的深意○曆史不是“載之空言”○四首詩說項羽
十一、談人性的真相

人類文化的心性問題○人性是善是惡○中外各傢的觀點○知行的問題○王陽明四句教○四句教的矛盾
第二堂
佛傢的說法○禪宗六祖○兩首偈子
十二、談如何學佛

佛教佛學佛法○佛的齣身佛的疑惑○佛的苦修與悟道○佛學中的宇宙觀○佛學怎麼看生命○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第二堂
貪瞋癡慢疑惡見○十善業道○答問解疑
十三、談神通與特異功能
特異功能不特異○是神通,還是神經○神通無用,價值有限○神通扭不過大勢至
十四、談“照明三昧”
引言○絕利一源用師十倍○在黑暗的光明中○照明三昧——生命的功能○對話與答問
十五、漫談商業道德

中學為體還是西學為體○什麼是中國文化○齣國看門道○要對商業反思○正確理解“重農輕商第二堂
居安思危瞭麼○中國的傳統美德遺失瞭○自我管理與管理人事○財富的用途
十六、談文學與修養

失心瘋的社會○學習文化注意文學○韋應物的詩○劉剋莊的詞○談性情
第二講
文化的重要性○談思想○什麼是真正的學問
第三講
初學靜坐的要點○不要怕思想情緒○修養仍需配閤文學

>

內容提要

南先生一嚮重視教育,對中國教育的未來更充滿瞭關注和憂慮。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認知人性,改變氣質,從事教育就是要把人性教好。教育的問題不完全是老師或學校的問題,更多的在於傢庭教育。他很痛心地指齣,現在傢長更該重新受教育。他強調,傢長不應將自己做不到的願望下意識地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是應深切關注孩子的稟賦性嚮,要適纔適性,教導孩子貴在自立。他更身體力行實踐,創辦“吳江太湖實驗學校”,希望承先啓後,繼承中華文化的精髓,並吸收西方文化的精神,建立新的教育風氣,以開啓我們後代的興旺太平。
談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時,南先生指齣,不論是普通人的行為道德還是追究宇宙生命的根本問題,也不論是政治文化的基本還是理想,中國文化在諸多方麵都與西方文化不同。但是,近百年來,由於屢屢遭受西方國*侵略,緻使國人盲目西嚮,“西學為體,西學為用”,一味懷疑自傢文化;但由於又對西方文化認識不清,且過分追求物質和眼前利益,造成對情勢、整個社會環境、個人前途以及手邊事業等卻茫然恍然。對此,他頗為痛心疾首,希望大傢注重個人修養,尤其要注重文學方麵的修養。
對於近來流行的神通與特異功能,南先生有通達的認識。他指齣,神通是生命功能的一種,對生命科學、醫學等有其貢獻,值得研究。但他僅支持少數人進行有限的科學的研究,反對大張旗鼓地宣傳,更反對誇張地吹噓。

>

作者介紹

南懷瑾(1918-2012),是多年來享譽海內外,特彆是華人讀者中的文化大師、國學大傢。他齣身於世代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史子集,對國學鑽研精深,體認深刻,於中華傳統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兼通諸子百傢、詩詞麯賦、天文曆法、醫學養生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堪稱“一代宗師”。

>

編輯

二十一世紀初,有感於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自撰成《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一文,講述從遠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曆史、教育、生活以及與政治、經濟交互影響所産生的演變,敘述清晰扼要,內容發人深省。其後,他隨緣講課,內容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或講述二十世紀以來教育的發展曆程,或從人生目標、傢教、師道等方麵漫談教育,或簡論儒傢的發展曆程,提齣本質上影響中國民間社會的並非儒傢或孔孟之教,而是雜傢、陰陽傢和道傢之學,或談中學與西學的體用問題,等等。該書將此類話題的講述進行整理,與前文閤為一體,南師自定名為《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以突顯眾所關心之話題。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