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稱: | 抱樸子內篇+外篇(上下)(精)/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 開本: | 32開 |
| 作者: | 譯者:張鬆輝//張景 | 頁數: | 1155 |
| 定價: | 82+46 | 齣版時間: | 2013-04-01 |
| ISBN號: | 9787101091922 9787101080742 | 印刷時間: | 2013-04-01 |
| 齣版社: | 中華書局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叢書名:抱樸子內篇 | 齣版時間:2011-10-01 |
| 齣版社:中華書局 | 印刷時間:2014-06-01 |
| 作 者:譯者:張鬆輝 | 頁數: |
| I S B N:9787101080742 | 版次:1 |
| 定價:46.00 | 印次:1 |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 叢書名:抱樸子外篇 | 齣版時間:2013-04-01 |
| 齣版社:中華書局 | 印刷時間:2013-04-01 |
| 作 者:譯者:張鬆輝 | 頁數:1155 |
| I S B N:9787101080742 | 版次:1 |
| 定價:82.00 | 印次:1 |
| 包裝:精裝 | 開本:32開 |
前言
暢玄捲一
論仙捲二
對俗捲三
金丹捲四
至理捲五
微旨捲六
塞難捲七
釋滯捲八
道意捲九
明本捲十
仙藥捲十一
辨問捲十二
極言捲十三
勤求捲十四
雜應捲十五
黃白捲十六
登涉捲十七
地真捲十八
遐覽捲十九
祛惑捲二十
上冊
前言
嘉遁捲一
逸民捲二
勖學捲三
崇教捲四
君道捲五
臣節捲六
良規捲七
時難捲八
官理捲九
務正捲十
貴賢捲十一
任能捲十二
欽士捲十三
用刑捲十四
審舉捲十五
交際捲十六
備闕捲十七
擢纔捲十八
任命捲十九
名實捲二十
清鑒捲二十一
行品捲二十二
弭訟捲二十三
酒誡捲二十四
疾謬捲二十五
下冊
譏惑捲二十六
刺驕捲二十七
百裏捲二十八
接疏捲二十九
鈞世捲三十
省煩捲三十一
尚博捲三十二
漢過捲三十三
吳失捲三十四
守塔捲三十五
安貧捲三十六
仁明捲三十七
博喻捲三十八
廣譬捲三十九
辭義捲四十
循本捲四十一
應嘲捲四十二
喻蔽捲四十三
百傢捲四十四
文行捲四十五
正郭捲四十六
彈禰捲四十七
詰鮑捲四十八
知止捲四十九
窮達捲五十
重言捲五十一
自敘捲五十二
《抱樸子內篇》
於是問者大笑曰①:“夫有始者必有卒②,有存者必有亡。故三、五、丘、旦之聖③,棄、疾、良、平之智 ④,端、嬰、隨、酈之辯⑤,賁、育、五丁之勇⑥,而鹹死者⑦,人理之常然⑧,必至之大端也⑨。徒聞有先霜而枯瘁⑩,當夏而凋青,含穗而不秀[11],未實 而萎零[12],未聞有享於萬年之壽、久視不已之期者矣[13]。故古人學不求仙,言不語怪[14],杜彼異端[15],守此自然,推龜鶴於彆類 [16],以死生為朝暮也。夫苦心約己,以行無益之事;鏤冰雕朽[17],終無必成之功。未若攄匡世之策[18],招當年之隆祉[19],使紫青重紆 [20],玄牡龍躊[21],華轂易步趍22,鼎餗代耒耜[23],不亦美哉?每思詩人《甫田》之刺[24],深惟仲尼‘皆死’之證[25],無為握無形 之風26,捕難執之影,索不可得之物,行必不到之路。棄榮華而涉苦睏,釋甚易而攻至難,有似喪者之逐遊女[27],必有兩失之悔[28];單、張之信偏見 [29],將速內外之禍也[30]。夫班、狄不能削瓦石為芒針[31],歐冶不能鑄鉛锡為乾將[32]。故不可為者,雖鬼神不能為也;不可成者,雖天地不 能成也。世間亦安得奇方,能使當老者復少,而應死者反生哉?而吾子乃欲延蟪蛄之命[33],令有曆紀之壽[34];養朝菌之榮[35],使纍晦朔之積 [36],不亦謬乎[37]?願加九思[38],不遠迷復焉[39]。”
【注釋】
①大笑:認為誇大不實而笑。敦煌本作“大而笑之”。
②卒:終結。
③三、五、丘、旦:都是古代的聖人。三,指三皇。傳說中的。說法不一,一說指天皇、地皇、人皇,一說指伏羲、神農、黃帝。五,指五帝。傳說中的帝 王。說法不一,一說指伏羲、神農、黃帝、堯、舜。丘,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旦,周公姬旦。為周武王之弟,輔佐周武王滅商後,又輔佐周武王之子周成王, 為周朝開國功臣。
④棄、疾、良、平:都是古代有智慧的人。棄,又叫後稷,周人的祖先。據說他善於耕種莊稼,在堯、舜時期做過農官。疾,又叫樗裏子,戰國時期秦惠王的弟弟,滑稽聰慧,人稱“智囊”。良,指張良,秦漢時謀士,輔佐劉邦成就帝業。平,指陳平,秦漢時謀士輔佐劉邦成就帝業。
⑤端、嬰、隨、酈(li):都是古代善於言談的人。端,春鞦衛國人,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子弟子,有口纔。嬰,春鞦時齊國的大夫,姓晏名嬰,字平仲,善於辭令。隨,隨何,漢初的辯士,曾為劉邦勸說黥布叛楚歸漢。酈,酈食其,漢初的辯士,常為劉邦遊說其他諸侯。
⑥賁(ben)、育、五丁:都是古代的勇士。賁,孟賁,戰國時期的勇士,據說能拔掉活牛的角。育,夏育,周代有勇力的人。五丁,傳說中秦惠王時蜀地的五位大力士。
⑦鹹:都。
⑧常然:永遠如此。
⑨大端:當依敦煌本作“大歸”。大歸,終歸宿。
⑩徒:隻。先霜:下霜之前。枯瘁:枯萎。
……
《抱樸子內篇》與《外篇》同為東晉葛洪撰述。作者認為道本儒末,《內篇》屬道傢,《外篇》屬儒傢。《內篇》論證神仙的存在、論述金丹和仙藥的製作方法及應 用、方術的學習應用、道教書籍;是對戰國以來、直至漢代的神仙思想和煉丹養生方術所作的的總結,為魏晉神仙道教奠定理論基礎的道教經典。此 次,我們約請業內專傢張鬆輝,以清孫星衍平津館校勘本《抱樸子內篇》為底本,參校其他版本,精心解題、注釋、翻譯,以饗讀者。
| 作者簡介 | |
| 金嶽霖(1895-1984),字龍蓀,祖籍浙江諸暨,齣生於湖南長沙。的哲學傢、邏輯學傢。北京清華學堂畢業,後留學美國。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政治學,獲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在英、德、法等國留學和從事研究工作,1925年迴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曆任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係主任、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係主任。 |
第三段: 這套《抱樸子》給我帶來的震撼,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思想碰撞。葛洪,這位集方士、道士、文學傢、思想傢於一身的奇纔,在他的筆下,將個人對生命永恒的追求與對現實社會的關懷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內篇》所呈現的“抱樸”精神,不僅僅是對某種養生術的推崇,更是一種迴歸本真、追求超然的人生哲學。他詳細記載的各種煉丹、服食、養生方法,雖然對於現代人來說具有一定的神秘感,但其背後蘊含的對自然物質的認識,對人體機能的觀察,以及對精神修養的重視,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丹道”的論述感到好奇,那不僅僅是物質的化學反應,更是一種精神的升華,一種對宇宙奧秘的探尋。而《外篇》則展現瞭葛洪更為現實和廣闊的一麵。他對當時社會存在的各種弊病的批判,對官場腐敗、世風日下的憂慮,以及他提齣的“兼濟天下”的理想,都體現瞭他作為一位士大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讀《外篇》,我看到瞭一個智者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世界中,如何保持清醒的頭腦,如何思考人生和社會的根本問題。這套書的中華書局版本,無疑是經過精心校勘和注釋的,為我們提供瞭可靠的閱讀文本,讓我能夠更順暢地進入葛洪所構建的思想世界。
評分第五段: 這套《抱樸子》給我的閱讀體驗是極其豐富和多維度的。葛洪,這位東晉時期的思想巨匠,通過《內篇》和《外篇》,為我們展現瞭他那包羅萬象的思想體係。《內篇》中關於“神仙方術”的記載,與其說是求取長生,不如說是對生命潛能的極緻探索。從煉丹服食的細節,到導引吐納的技巧,再到對宇宙萬物相互關係的理解,無不體現齣古人對自然界和人體奧秘的敬畏與好奇。我從中看到的,不僅僅是古老的養生秘籍,更是一種對於生命價值的深刻思考,一種對超越凡俗的渴望。而《外篇》則將這份探索的精神,延伸到瞭更為廣闊的社會舞颱。葛洪對當時社會風氣、政治體製、文學藝術的犀利評論,都展現瞭他作為一位傑齣知識分子的獨立思考和人文關懷。他提齣的諸多觀點,時至今日仍具有現實意義。讀《外篇》,我能感受到他那顆憂國憂民的心,以及他對理想社會的追求。這套中華書局齣版的《抱樸子》,在裝幀設計和內容質量上都屬上乘,其精到的注釋和考證,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便利性和深度,讓我能夠更準確地理解葛洪的思想精髓,也讓我為中國古代豐富的養生文化和哲學思想感到由衷的自豪。
評分第四段: 當我拿到這套《抱樸子》時,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東晉葛洪,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傳奇色彩。而《抱樸子》,更是他思想的精華所在。閱讀《內篇》,我被其中對煉丹術、養生術的詳細描述所深深吸引。葛洪並非僅僅是羅列方術,他試圖構建一個完整的體係,將長生不老建立在對自然規律的深刻理解和對人體生命的精微觀察之上。書中所提及的各種藥物、器皿、操作流程,都充滿瞭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雖然很多內容在科學上可能難以解釋,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對生命能量的探索,對身體健康的極緻追求,卻依然能夠引發我們對於健康與生命的深度思考。更讓我驚喜的是,《外篇》的內容同樣精彩。它並沒有局限於道傢養生,而是深入探討瞭當時的政治、社會、文化、文學等諸多領域。葛洪的論述,觀點鮮明,邏輯清晰,既有對現實問題的深刻反思,也有對未來發展的積極建言。讀《外篇》,我仿佛在與一位古代的智者進行對話,感受他那超越時代的見識和洞察力。這套中華書局的版本,紙質優良,印刷清晰,編校嚴謹,無疑為我提供瞭一次絕佳的閱讀體驗,讓我能夠沉浸在這部偉大的著作之中,汲取其中寶貴的思想養分。
評分第二段: 翻開這套《抱樸子》,最先吸引我的是其厚重的曆史感和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葛洪,一個在中國思想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名字,他所著的《抱樸子》早已不是單純的道傢典籍,而是承載著那個時代文人心靈深處最真實的渴望與思考。尤其是《內篇》,讀起來宛如一部古代版的“煉金術士秘籍”,但其內涵遠不止於此。它探討的“神仙方術”,不僅僅是追求肉體的永生,更是一種對生命本質的追問,對超越凡俗的嚮往。葛洪對於各種草藥、礦物的藥性分析,對於煉丹過程的描述,雖然充滿瞭神秘色彩,但其背後體現的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樸素認知和探索精神。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細節,感受到作者嚴謹的態度和對知識的渴求。而《外篇》則將目光投嚮瞭更為廣闊的社會領域,無論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批評,還是對文學、史學、天文、地理等方麵的論述,都展現瞭葛洪博學多纔的一麵。他對於人情世故的洞察,對於治國理政的思考,對於文學創作的見解,都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瞭解古代中國知識分子精神世界的重要窗口。中華書局的版本,其精良的裝幀和清晰的注釋,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普通讀者也能領略這位古代智者的深邃思想。
評分第一段: 這套《抱樸子》的齣現,無疑是給所有對中國古代哲學、養生學乃至民間信仰感興趣的讀者帶來瞭福音。東晉葛洪,這位身處亂世卻心懷濟世理想的道傢巨匠,用他畢生的心血,在《內篇》中為我們描繪瞭一個追求長生不老、羽化登仙的宏偉圖景。他不僅係統地闡述瞭煉丹、服食、導引等具體的養生術,更重要的是,他將這些實踐與道傢的宇宙觀、倫理觀緊密結閤,展現瞭一種獨特的人生哲學。讀《內篇》,我仿佛能穿越韆年的時光,親身感受到當時文人墨客在追求超凡脫俗時那種既虔誠又充滿探索精神的心態。書中對各種丹藥的配方、製作過程的細緻描述,雖然今天看來可能帶有時代的局限性,但其背後所蘊含的對自然物質的深入觀察和大膽假設,足以令人驚嘆。而《外篇》則更多地聚焦於現實世界的政治、社會、文學等方方麵麵,葛洪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筆鋒,對當時社會的種種弊端進行瞭批判,也提齣瞭自己的治國方略和人生建言。這種將個人修為與社會責任相結閤的理念,在古代文人中尤為可貴。閱讀《外篇》,我不僅學習瞭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文學評論,更看到瞭一個智者在動蕩年代的清醒與擔當。這套書的紙質和排版都極具收藏價值,中華書局一貫的嚴謹和品質,在這套書上得到瞭充分體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