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斯坦利·L.恩格尔曼,罗伯特·E.高尔曼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史
  • 美国经济史
  • 殖民地时期
  • 剑桥大学出版社
  • 历史
  • 学术著作
  • 经济发展
  • 北美殖民地
  • 社会经济史
  • 政治经济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27696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289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8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我们对美国经济史的认识有了一个显著的飞跃。这部分归功于经济史学科本身的发展,尤其是由于统计和分析方法的创新对 “新经济史”的贡献;部分归功于社会史、劳工史和政治史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剑桥美国经济史》既全面讨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新成果和进展情况,同时又对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经济变迁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本书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史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也是经济学与历史学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必读之作,更是扩展读者视野、深刻理解美国全方位崛起过程的借鉴之作。
本书第一卷(殖民地时期)的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美洲土著人、非洲人、欧洲人在美洲的早期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影响了19世纪以后美国的经济史。第二部分分析了北美北部殖民地、南部殖民地和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社会经济状况。第三部分包括了经济史研究的传统领域:人口和经济发展问题、重商主义政策以及宪政等问题。

作者简介

斯坦利· L. 恩格尔曼(Stanley L. Engerman)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的John H. Munro经济学教授及历史学教授。

罗伯特·E. 高尔曼(Robert E. Gallman)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Kenan经济学及历史学教授。

目录

第1章 欧洲人和非洲人到来之前至美国内战时期美洲土著人的历史概况 // 001
第 1节 土生土长的北美土著人 // 002
第 2节 16世纪的北美大陆 // 010
第 3节 美洲土著人与欧洲殖民地时代的到来(1600—1660) // 015
第 4节 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与美洲土著人的战略(1660—1715) // 023
第 5节 美洲土著人与欧洲人争夺霸权的斗争(1715—1763) // 030
第 6节 美洲土著人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兴起(1763—1815) // 038
第 7节 美洲土著人与美国的扩张(1815—1865) // 046

第2章 美洲殖民地的非洲背景 // 055
第1节 地理背景 // 055
第2节 政治与社会分化 // 060
第3节 经济组织 // 063
第4节 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关系的动态发展变化 // 065
第5节 生产经济 // 069
第6节 商业经济 // 075
第7节 欧洲与非洲的贸易 // 079
第8节 奴隶贸易 // 083
第9节 奴隶贸易的影响 // 089
第 10节 从非洲到美洲 // 092

第3章 美洲殖民地的欧洲背景 // 095
第1节 欧洲源头在何种意义上对北美殖民地发挥影响 // 095
第2节 经济制度 // 112
第3节 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 // 129
第4节 殖民地对宗主国的逆向影响 // 132
结 论 // 134

第4章 北美殖民地的建立与发展: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发展 // 136
第1节 殖民地的机构组织及其制度 // 136
第2节 劳动力市场制度 // 152
第3节 人口增长与劳动力 // 166
第4节 经济的发展 // 185
注 释 // 199

第5章 北美北部殖民地的经济与社会(1600—1775) // 202
第1节 边疆经济 // 205
第2节 农业经济 // 211
第3节 海港经济 // 220
第4节 公共制度与经济 // 229
结 论 // 236
注 释 // 237

第6章 北美殖民地南方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 240
第1节 美国独立战争前夕的南方地区 // 240
第2节 烟草与切萨皮克地区的经济增长 // 251
第3节 大米和低地农村地区的兴起 // 262
第4节 边远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 // 275
结 论 // 281
注 释 // 283

第7章 英属西印度群岛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 287
第1节 蔗糖生产和奴隶制 // 290
第2节 奴隶解放后奴隶制和经济的调整 // 318
注 释 // 322

第8章 英国重商主义政策和北美殖民地 // 328
注 释 // 348

第9章 美国独立战争、宪法与新国家的形成 // 355
第1节 美国独立战争 // 355
第2节 关键历史时期 // 363
第3节 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 // 373
第4节 早期国家主义时期 // 378
注 释 // 389

译后记 // 391


剑桥系列世界经济史:一部跨越世纪的经济图景 《剑桥系列世界经济史》 并非单一的学术著作,而是一个宏大而详尽的系列丛书,旨在为读者描绘一幅跨越数千年、囊括全球主要文明和经济体演进的壮丽史诗。它以其严谨的考证、前沿的学术观点以及对不同历史时期经济范式的深入剖析,成为全球经济史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参考。本系列丛书的特点在于其广博的覆盖面和对复杂经济现象的细致梳理,它关注的焦点在于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创新的驱动力、制度的形成与瓦解,以及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相互影响。 本套书系并非仅仅关注某个特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全球视野下的经济发展框架。它深入探讨了从古典时代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到中世纪的商业复兴与行会制度,再到近代早期重商主义的兴起,以及工业革命带来的深刻社会转型等一系列关键议题。 跨越时空的经济脉络梳理 本系列丛书的结构清晰,每一卷都聚焦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或地理区域,力求对该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扫描。 早期人类的经济基础: 丛书开篇部分,会详细探讨人类早期社会(如史前时期和古典文明早期)的资源获取方式、劳动力组织和财富积累的初始形态。它不会将重点局限于已有的成熟国家经济,而是追溯农业起源、定居生活对生产力的根本性改变,以及早期贸易网络的萌芽。例如,在分析美索不达米亚或古埃及的经济时,重点会放在灌溉技术、神庙/王室对剩余产品的集中控制、以及早期度量衡和债务关系的建立上。 古典与中世纪的经济转型: 这一部分深入剖析了古典帝国(如罗马)的经济结构——奴隶劳动的作用、广域贸易的复杂性(如地中海贸易体系)、以及财政系统的运作。随后,重点转移到中世纪欧洲和亚洲的经济形态。在欧洲,对庄园制度的经济逻辑、城市手工业的兴起、行会制度对生产效率和质量的约束与保护,以及早期金融工具(如汇票)的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于拜占庭、伊斯兰黄金时代以及宋代中国的经济成就,丛书也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讨论了其在农业技术、货币制度和官营手工业方面的创新,以及它们如何构建了当时世界的财富中心。 全球化与商业革命的先声: 随着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丛书的叙事进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此阶段的重点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济,而是跨洋贸易对全球商品流动、价格体系和权力结构产生的颠覆性影响。它详细分析了白银的全球循环(特别是美洲白银对欧亚经济的影响)、商业公司的运作模式、早期殖民地经济的建立(关注其资源掠夺和单一作物种植的经济结构),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催生了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丛书对重商主义思潮的理解,也并非停留在简单的贸易保护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国家权力与商业扩张如何相互依存、共同塑造经济政策。 技术、制度与工业化的前夜: 丛书的后半部分通常会聚焦于“大分流”的酝酿期。它会细致地考察科学知识与实用技术的结合过程,例如在纺织业、采矿业和冶金技术上的渐进式改进。同时,对制度经济学的考量贯穿始终,包括产权的界定与保护、法律体系对契约执行的影响,以及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场统一化方面的作用。它会探讨为什么某些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而其他地区则长期停滞于前工业时代的增长模式,这涉及到对人口压力、资源禀赋、以及社会组织效率的综合评估。 强调分析的深度与广度 《剑桥系列世界经济史》的学术价值在于其坚持使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解释历史现象,但同时避免陷入过度简化的模型。它承认历史情境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 例如,在讨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它会引用马尔萨斯理论,但会结合历史证据修正其在不同技术背景下的适用性;在分析技术变革时,它不仅关注“发明”本身,更关注“采纳”和“扩散”的社会和经济障碍。 此外,丛书在地理覆盖上也力求平衡,避免了西方中心论的叙事倾向。它花费大量篇幅来研究亚洲(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在18世纪的经济体量和复杂性)、中东的贸易网络以及拉丁美洲在殖民体系中的经济角色。这种多中心的视角,使得读者得以全面理解世界经济体在不同历史节点上相互联系、相互塑造的复杂动态。 简而言之,本系列丛书提供的是一幅宏大的、由无数细微经济事件编织而成的世界经济演化图景,它不偏执于任何单一的解释路径,而是通过扎实的史料和精妙的分析,展现经济活动的普遍规律与历史特殊性。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的过程,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这本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引人入胜的叙事风格,让我对早期美国经济的认知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分析殖民地经济时,并没有简单地将它视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将其置于全球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书中对于殖民地与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探讨,特别是英国的重商主义政策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制约与促进作用,让我对殖民地经济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书中对殖民地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差异的精妙分析,也让我认识到,所谓的“殖民地经济”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和区域性特征。从北方的渔业、林业,到中部的多样化农业,再到南方的烟草、稻米种植,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经济优势和发展模式。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演进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

评分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的阅读体验,就像是在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的带领下,深入探索一片未被驯服的新大陆。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其宏观视野与微观细节的完美结合。作者不仅展现了整个北美殖民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如商品贸易的扩张、工业萌芽的出现以及货币体系的建立,更聚焦于一些具体的经济活动,比如捕鲸业、制革业、造船业等,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土地分配和所有权制度的讨论印象深刻,这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书中对不同殖民地之间经济联系的描绘也十分生动,解释了它们是如何相互依存,又如何在竞争中发展。而且,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化习俗以及外部世界(如欧洲列强)的影响,使得整个经济图景更加立体和真实。它不像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充满了叙事性和分析性,让我能够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演变过程。这本书让我对“经济”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数字和图表,更是人类活动的集合,是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的反映。

评分

《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远不止于对历史事件的了解。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尤其被书中对殖民地时期人口流动及其对经济影响的细致描述所吸引。移民的涌入,不仅带来了劳动力,也带来了不同的技术、文化和商业模式,深刻地塑造了殖民地的经济面貌。同时,书中对不同社会阶层经济地位的分析也极其到位,从富裕的商人、大地主到普通的农夫、雇工,甚至是贫困的边缘人群,他们的经济生活状况都被清晰地呈现出来。书中对贸易网络,特别是跨大西洋贸易和殖民地内部贸易的细致描绘,让我对当时的商业活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那些远渡重洋的船只,载满着商品,也承载着梦想和风险。这本书让我体会到,经济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

评分

这本《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真的是一本让人爱不释手、越读越有味道的书。初拿到手时,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心想这肯定是一部大部头、学术性极强的作品。然而,翻开第一页,便被作者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叙事所征服。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将我拉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殖民地时代,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早期美国经济发展的脉络。从北美大陆上第一批定居者如何艰难地开垦土地,发展农作物,到他们如何与原住民进行贸易,再到奴隶制的兴起及其对经济结构的深远影响,每一个细节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种经济活动背后的驱动力、遇到的挑战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和政治后果。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于不同殖民地经济模式的对比分析,比如新英格兰的自给自足农业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巨大差异,以及它们各自所面临的独特机遇和困境。读完之后,我对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能理解为什么后来的美国经济会走上那样一条独特的道路。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史,更是一部关于人类适应、创造和发展的史诗,让人不禁对先辈们的智慧和毅力肃然起敬。

评分

翻阅《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一卷):殖民地时期》,总感觉像是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在艰苦条件下努力生活的先辈们进行心灵的交流。这本书在我的阅读清单中占据了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早期美国的形成。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经济理论时的清晰和易懂。书中关于财富积累、资本形成以及早期市场经济运作的论述,虽然涉及深刻的经济学原理,但通过大量的史料和案例,被阐释得非常生动,让即使是经济学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我从中了解到,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和曲折,包括来自母国的政策限制、殖民地内部的社会矛盾以及与周边势力之间的摩擦。书中对于早期工业化迹象的探讨,以及手工业在殖民地经济中的作用,都为我打开了新的认知。它让我明白,今天的美国经济繁荣,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无数代人的辛勤耕耘和智慧探索之上。这本书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