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蘇精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5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9596
版次:1
商品編碼:12367990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8-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00
字數:6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編輯推薦

1.運用450餘萬字的一手西文檔案材料,呈現十九世紀來華各教會基督教傳教士,引介西式鑄字印刷中文圖書的具體過程,包括他們工作上的各種努力和生活中的諸多細節,大輪廓勾勒與小細節描畫相得益彰,嚴謹翔實且鮮明生動。

2.作者通過中西文獻對比和細緻的資料爬梳,完整建構瞭十九世紀初開始的六十餘年間,從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到傳教士所創立經營的七個西式中文印刷機構的曆程,視野開闊,氣勢恢宏,深入推進瞭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齣版史的研究。

3. 這是一部描繪文化轉型細節的長捲,是研究近代中國西式齣版印刷從落地到成熟過程的精細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及瞭解近代中國文化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力作。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現代化大工業生産浪潮席捲全球,齣版印刷業也無可避免地被捲入其中。十九世紀初,隨著中國國門被漸次打開,綿延兩韆年的中國文化傳統,包括中國的雕版印書業,不得不麵對並經受全球現代化大勢的挑戰,開啓嚮近代文化的轉型。中國文化從傳統轉嚮近代,圖書印刷方式的革命是個拐點。

本書主要探討瞭十九世紀從1807年至1873年的六十餘年間,各教會基督教傳教士通過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嘗試引介西式金屬鑄字印刷中文圖書,並最終試驗成功的過程,也即支撐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引發新知爆炸、推動文化轉型的物質基礎及其發展史。

通過全書十二章內容,對七個傳教士建立經營的中文圖書印刷機構和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建立發展的精細研究,作者勾勒一副十九世紀西式印刷逐步登陸中國並漸次展開、至發展成熟的完整而清晰的全景圖。這是一部描繪文化轉型細節的曆史長捲,是一部研究近代中國西式齣版印刷從落地到成熟的精細之作,更是一部研究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近代中國文化從傳統嚮現代轉型的力作。


作者簡介

蘇精,1946年生,英國倫敦大學圖書館係哲學博士,颱灣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以基督教傳教士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專著有《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林則徐看見的世界:<澳門新聞紙>的原文與譯文》《基督教與新加坡華人1819-1846》《上帝的人馬: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的作為》《中國,開門!——馬禮遜及相關人物研究》《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清季同文館及其師生》《近代藏書三十傢》等。


精彩書評

周振鶴(復旦大學特聘資深教授):中國近代印刷業的技術更新,基督教傳教士功不可沒。近代石印與鉛印技術都由西方傳入,將中國原來的雕闆印刷與各種活字印刷的風頭蓋過。蘇精先生長期緻力於從馬禮遜以來的新教傳教士印刷事業的研究,先前已經齣版過《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一書,重在討論倫敦會傳教士的印刷齣版成績,此書則是他的新研究成果,從倫敦會、美部會延伸到長老會的印刷事業。此書的資料基礎不隻是一般齣版年報,而是深入地爬梳瞭大量的檔案材料,尤其是其新手抄譯的數百萬字的傳教士書信手稿,因而糾正瞭不少前人的誤解。其中關於上海美華書館的研究尤獲我心。愛書人往往想知道書是怎麼印成的,這本書正可讓你知道十九世紀一段真實的印刷史。(《南方都市報》2015年1月14日)

鄒振環(復旦大學教授):研究齣版史,難的是從印刷文化的角度展開,從印刷技術的變化和影響加以分析,進而研究這種變化對學術、社會、文化等方麵産生的後果,這就需要作者具有社會學、科技史、文化史等多學科的知識準備。蘇精早年在圖書館積纍瞭豐富的圖書目錄學的知識,後又係統接受過西方印刷史和書籍史的訓練,並積纍瞭深厚的基督教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知識。正是因為有這些重要的學術準備,纔能使他在《鑄以代刻》這一精細之作中為我們勾勒齣西方印刷術自西徂東和活字印刷技術由南而北轉移的清晰畫麵。(《書城》2016年11期)


目錄

代序:中國圖書齣版的“典範轉移”(鄒振環)

自 序

導 言

第一章 從木刻到活字——馬禮遜的轉變

 緒 論

 第一節 馬禮遜與木刻印刷

 第二節 從木刻到西式活字

 第三節 逆境中的新嘗試

 結 語

第二章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澳門印刷所

 緒 論

 第一節 設立與沿革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技術與工匠

 第四節 産品與作者

  第五節 傳播與重要性

 結 語

第三章 麥都思及其巴達維亞印刷所

 緒 論

 第一節 麥都思東來背景與初期工作

 第二節 在巴達維亞的處境

 第三節 印刷技術與産品

 第四節 分發流通與反應

 結 語

第四章 中文聖經第一次修訂與爭議

 緒 論

 第一節 修訂緣起與開始

 第二節 麥都思:馬禮遜挑選的繼承人?

 第三節 聚會廣州、澳門進行修訂

 第四節 修訂後的爭議

 第五節 餘波蕩漾

 結 語

第五章 初期的墨海書館(1843—1847)

 緒 論

 第一節 從巴達維亞到上海

 第二節 建立上海布道站

 第三節 初創墨海書館

 第四節 管理與經費

  第五節 工匠與技術

 第六節 産品與作者

 第七節 流通與影響

 結 語

第六章 偉烈亞力與墨海書館

 緒 論

 第一節 偉烈亞力來華的背景與經過

 第二節 偉烈亞力在墨海書館的地位與角色

 第三節 偉烈亞力離開墨海書館的經過

 第四節 墨海書館的結束

 結 語

第七章 香港英華書院(1843—1873)

 緒 論

 第一節 建立經過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産品與傳播

 第五節 齣售的原因與經過

 結 語

第八章 美國長老會中文印刷齣版的開端

 緒 論

 第一節 關鍵性的人物

 第二節 中文活字的問題

  第三節 印工人選的難題

 第四節 想象與實際的落差

 結 語

第九章 澳門華英校書房(1844—1845)

 緒 論

 第一節 印刷所的建立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産品與産量

 第五節 成果與反應

 結 語

第十章 寜波華花聖經書房(1845—1860)

 緒 論

 第一節 遷移寜波與沿革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産品與傳播

 結 語

第十一章 華花聖經書房遷移上海的經過

 緒 論

 第一節 初期的遷移討論

 第二節 再度討論與決定遷移

 第三節 決定遷移後的爭議

  第四節 準備遷移

 結 語

第十二章 薑彆利與上海美華書館

 緒 論

 第一節 館址與館捨

 第二節 管理與經費

 第三節 工匠與技術

 第四節 産品與傳播

 結 語

錶格目錄

圖片目錄

引用檔案縮寫錶

參考書目

人名索引

書刊名及主題索引


精彩書摘

偉烈亞力在墨海書館的地位與角色

偉烈亞力抵達上海,不僅是他個人生涯新階段的開始,也是墨海書館新時期的開始,因為他帶來的滾筒印刷機使得墨海書館進入機器生産的時代,這同時又是中文傳教書刊以至所有中文印刷齣版進入機器生産時代的開端。或許就是此種開曆史先河的象徵性,加上偉烈亞力後來緻力譯印西學書刊的緣故,讓迄今關於他和墨海書館的論述者,幾乎沒有例外地都抬高瞭偉烈亞力在墨海書館工作期間的地位與角色,甚至錯誤地說麥都思隻是草創瞭墨海書館,而“真正的專業性工作”(real professional work)直到偉烈亞力到上海後纔開始等等。

就在1846年10月偉烈亞力應徵傳教士的同一個月稍前,倫敦會秘書梯德曼在發給麥都思和雒魏林的一封信中,已明確界定瞭未來的墨海書館主任的身份地位:“這名印工將以本會付薪職員的身份派齣,同時將在你們的指令之下(acting under your instructions)從事和他的部門有關的布道站任何工作。”其次,在偉烈亞力啓程前,倫敦會的理事會給予一封工作指示(letter of instructions),交代一些工作與現實生活的重要事宜,內容包含他在上海布道站的地位和其他傳教士的關係、薪水與其他待遇等等。由於偉烈亞力並非傳教士,不能和傳教士相提並論,理事會給偉烈亞力的工作指示規定,他從屬於所有傳教士組成的站務委員會(mission committee)之下,必須聽從委員會的決定行事;同時他的單身年薪150英鎊,也低於單身傳教士的200英鎊,而且每位傳教士都各自直接嚮倫敦會支領薪水,他卻每次得嚮站務委員會申請轉發纔行。這些規定清楚地顯示,身為墨海書館主任的偉烈亞力在布道站的地位低於傳教士。

因此,在偉烈亞力到職以後,墨海書館的經營管理分成決策與執行兩個層級:前者由倫敦會上海站實際領導人及站務委員會的主席兼司庫麥都思繼續掌握全局,並通過站務委員會決定印什麼書和如何印法,再交付偉烈亞力具體執行;偉烈亞力負責管理工人與采購保管原料器材等。也就是說,偉烈亞力是在麥都思與站務委員會之下的墨海書館事務性主管。

墨海書館分成兩個管理層級的新模式,運作上相當順利,尤其當時麥都思正專注於修訂中文聖經,並為此陷入長達數年和美國傳教士針鋒相對、爭論不已的睏境中,偉烈亞力在墨海書館的日常事務上為麥都思分勞,減輕瞭麥都思不少的工作負擔。不料,新模式經過兩年的運作,到1849年時偉烈亞力不僅強烈挑戰麥都思的領導權威,甚至以一人對抗上海站所有傳教士,形成布道站的一個大問題。

問題的起因是偉烈亞力的薪水。倫敦會規定單身傳教士結婚後,年薪增加100英鎊,偉烈亞力來華前已先和曾在南非傳教七年的韓森(Mary Hanson)訂婚,韓森在1848年8月到達上海後與偉烈亞力成婚,偉烈亞力即請求增加年薪100英鎊。但是,擔任司庫的麥都思認為,理事會給偉烈亞力的單身年薪比傳教士少瞭四分之一,結婚後增加的數目也應按此比例由100英鎊減為75英鎊,即年薪225英鎊,而非偉烈亞力希望的250英鎊。而且由於倫敦會從當年起刪減所有新進傳教士薪水的緣故,麥都思進一步錶示,如果按照新規定行事,偉烈亞力婚後的年薪甚至隻能有200英鎊而已。站務委員會討論後決議報請理事會裁定偉烈亞力婚後的年薪。

麥都思的主張讓偉烈亞力大為不滿,因而在1849年2月初的站務委員會議中抨擊麥都思“蠻橫又無情”(unchristian and unkind),又指控傳教士施敦力約翰(John Stronach)稍前和自己談論此事時“齣言不遜”(used vile language)。其他傳教士一麵嚮偉烈亞力說明,麥都思是本於司庫的職責而有如上的建議,一麵要偉烈亞力舉證施敦力的不當言詞,否則必須為自己的粗暴用語嚮兩人道歉。偉烈亞力一概拒絕,並且不顧其他弟兄的規勸,憤而從委員會議退席。

......

前言/序言

自  序

能夠完成自己退休十年來的第四本書,內心真是充滿瞭感恩與感懷。

本書的內容是基督教傳教士自1807年來華至1873年為止,六十餘年間引介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中文的過程,以及他們創立與經營西式中文印刷所的活動。早自1970年代後期,我就對這樣的主題感興趣,當時熱衷撰寫近代藏書傢故實,連帶對中國書如何從傳統的木刻綫裝變成西式的活字平裝頗為好奇,不過也隻約略知道這種轉變和傳教士密切相關而已。那時候的我絕對想不到,傳教士三個字後來竟會在我的心頭和筆下徘徊不去,以至於今。

我在1992年辭去圖書館的工作,負笈英國學習西方目錄學與齣版史,似乎很自然地選擇以傳教士麥都思和墨海書館為題撰寫碩士論文,由於隻有一學期的撰寫時間,還得同時兼顧上課、書麵作業與印刷實習,而就讀的裏茲大學和麥都思手稿所在的倫敦距離又遠,往返不便,結果我雖然初次接觸瞭傳教士的第一手史料,也隻是淺嘗輒止。

沒想到英國歸來後我卻找不到工作,迫不得已之下孤注一擲,賣瞭棲身的小房在1994年初怏怏再赴倫敦大學攻讀博士,並以倫敦傳教會的中文印刷事業為研究主題。三年期間,無日不為自己年近半百竟前途茫然而惶惑,又深覺既已入傳教士史料寶山豈能空返,於是為瞭忘憂解愁,也為償多年宿願,埋首拼命抄錄傳教士的書信手稿,成為一個落寞的過河卒子在異鄉苦讀中唯一的遣懷之舉。

1997年初我趕在坐吃山空之前僥幸學成迴颱,得以任教大學,也開始瞭以傳教士為主軸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雖然無法再與傳教士的手稿真跡朝夕相對,但透過縮微膠捲或膠片繼續在他們的字裏行間探索尋思,成為我這些年來的生活寫照。到2010年為止,我先後抄錄瞭兩百六十餘萬字的傳教士書信手稿,也發錶瞭一些相關論著,而傳教士的印刷齣版活動正是這些書信和論著中的重要部分。

迴顧二十年來自己探討傳教士印刷齣版活動的經驗,先是以倫敦會為對象,後來擴及美部會,還是不夠寬廣周延,因為導緻西式活字取代木刻印刷的要角,或者說十九世紀初中期在華從事中文印刷的主要傳教會,還有始終堅持以西式活字印刷的美國長老會,要瞭解中國圖書生産技術轉變的過程和全景,長老會是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2011年12月,我決定進行長老會中文印刷的研究,並和以往探討倫敦會和美部會一樣,從抄錄整理長老會的手稿檔案著手,先以大約六個月時間,從縮微膠捲奮力抄錄瞭四十五萬字左右的書信內容,再從長老會中文印刷事業的起源開始,依序探討其傳教士在澳門、寜波和上海三地的印刷與鑄字工作,直到1869年為止,寫成五篇論文,再加上近年所寫以倫敦會為主的七篇論文,構成本書的十二篇內容,其中的十篇是第一次齣版。本書和我在2000年齣版的《馬禮遜與中文印刷齣版》一書主題相同,但範圍內容有彆,將近本書篇幅一半的長老會部分是前書沒有的,以倫敦會為主的部分也盡量避免重復,但願兩書閤起來能構建西方印刷術來華比較完整與清晰的一幅圖像,而不是我又一次禍棗災梨的鬍亂塗鴉。

西式活字取代木刻是一項似小而實不小的改變。十九世紀以前,中國人主要以木刻印刷圖書,這是韆餘年來中國圖書文化的重要特徵與技術基礎。但木刻印刷卻在十九世紀內遭遇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的挑戰,並且就在同一個世紀內被普遍地取而代之。西式活字印刷進一步引發圖書文化的一連串變動,例如圖書的麵貌從此改變,綫裝書的各項特點逐漸消失不見,連綫裝都改為平裝或精裝瞭;再如圖書的齣版傳播有瞭新的模式,而圖書的典藏保存從過去的封麵朝上平放在架上,變成直立在書架上,書脊朝外並印上書名作者等。雖不能說這些變化都直接來自西式活字取代木刻的緣故,但印刷生産方法的改變是近代中國圖書文化最先發生變化的一個環節。如此說來,研究十九世紀中文印刷技術的變局或新局,或許不是沒意義的餖飣之事瞭。

從2010年的年中開始,本書的寫作經過約三年半纔得以完成,其中的前兩年我還在清華大學人文社會中心擔任約聘研究員,承濛中心主任黃一農院士提供優越的環境讓我得以專心研究和寫作,同時人社中心亞洲季風計劃曆史組召集人徐光颱教授也經常關注我的研究情況,都讓我由衷感念。近一年多來,我離開瞭清華人社中心在傢寫作,其間曾應上海復旦大學曆史係高晞教授與鄒振環教授之邀,在2013年5月前往復旦進行相關的學術報告與交流,並實地探訪瞭當年長老會美華書館的幾處舊址,又承中國近現代新聞齣版博物館(籌)林麗成女士邀約,與高晞教授、鄒振環教授、馮錦榮教授及高明博士等,前往寜波考察長老會華花聖經書房與布道站等舊址,藉與書麵史料互相印證,實在是收獲豐富的一趟學術之旅。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鄭炯文館長及“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圖書館慨然同意我復製他們的珍藏圖片,增加本書的光采,我十分感念。我也要謝謝賴芊卉小姐一直幫忙解決電腦方麵的許多問題,讓我得以順利寫作,並謝謝颱大齣版中心嚴嘉雲小姐耐心仔細地看稿編輯,使得本書終能齣版問世。

從最初約略知道傳教士引進西式活字印刷術至今,已經荏苒過瞭三十多年光陰,我慶幸自己終於有機會寫成本書,並期待學者方傢對本書的指教。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腳踏實地,書籍史,印刷史,閱讀史。

評分

一發劵就控製不住,買買買

評分

腳踏實地,書籍史,印刷史,閱讀史。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不錯的印刷史研究,值得入手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一發劵就控製不住,買買買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鑄以代刻:十九世紀中文印刷變局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