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

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盧玆凡,李萌 著
圖書標籤:
  • 藥物基因組學
  • 基因組學
  • 藥物代謝
  • 個體化用藥
  • 精準醫學
  • 遺傳學
  • 藥物研發
  • 臨床藥理學
  • 生物標誌物
  • 基因檢測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科學齣版社
ISBN:9787030572684
版次:31
商品編碼:12362918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新生物學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5-01
頁數:256
字數:33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近年,隨著“精準醫學”的提齣,藥物基因組學發展加速,相關知識內容需求旺盛。《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的篇章安排和編寫內容廣泛性、難易程度,主要以藥學、生物學和醫學本科生的接受程度作為依據。整體篇章安排中,《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分為藥物基因組學的理論和藥物基因組學與臨床應用兩篇共12章。第一篇,在講解基因組學相關內容的基礎上,全麵闡述瞭藥物基因組學的核心理論;第二篇是藥物基因組學在臨床主要疾病的應用,主要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中樞係統疾病,每章內容包括藥物基因組學在疾病病因和疾病治療兩個方麵的應用;文末附錄有 PDA批準的藥物基因組學臨床應用目錄和我國試用指南。《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內容豐富,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目錄

目錄
第一篇 總論——藥物基因組學基礎理論與技術
第一章 概論 3
第一節 藥物基因組學的概念與研究內容 3
第二節 藥物基因組學的發展曆程 4
第三節 藥物基因組學與精準醫學新時代 6
第四節 藥物基因組學的未來趨勢 7
參考文獻 8
第二章 基因組多態性遺傳學基礎及多態性標記 9
第一節 基因組多態性遺傳學基礎 10
第二節 基因組多態性標記——單核苷酸多態性 24
參考文獻 35
第三章 藥物基因組學基本研究方法 36
第一節 基因研究技術 36
第二節 基於SNP 的藥物基因組學基本研究方法 58
參考文獻 75
第四章 藥物代謝酶及其遺傳變異 77
第一節 藥物體內代謝 77
第二節 藥物代謝酶 78
第三節 遺傳多態性對代謝酶及個體藥物應答的影響 81
參考文獻 86
第五章 藥物轉運體及其遺傳變異 88
第一節 藥物轉運與藥物轉運體 88
第二節 藥物轉運體的遺傳多態性對個體藥物應答的影響 92
參考文獻 94
第六章 藥物作用靶點及其遺傳變異 96
第一節 藥物作用靶點及受體概述 96
第二節 受體的遺傳多態性對藥物效應及個體藥物應答的影響 99
參考文獻 106
第二篇 各論——疾病藥物基因組學及應用
第七章 心血管係統疾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111
第一節 原發性高血壓的藥物基因組學 111
第二節 動脈粥樣硬化的遺傳變異與藥物基因組學 121
第三節 其他幾種心血管係統疾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134
參考文獻 138
第八章 腫瘤的藥物基因組學 140
第一節 腫瘤的特點與緻病機製 140
第二節 腫瘤個體化治療研究進展與應用 151
參考文獻 162
第九章 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器官移植的藥物基因組學 164
第一節 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基因組學 165
第二節 器官移植的藥物基因組學 175
參考文獻 180
第十章 2型糖尿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181
第一節 糖尿病發病機製與病因 181
第二節 糖尿病的治療及藥物反應標記 187
參考文獻 193
第十一章 中樞神經疾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195
第一節 精神障礙性疾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195
第二節 神經性疾病的藥物基因組學 207
第三節 血腦屏障的藥物基因組學 218
參考文獻 221
第十二章 藥物基因組學與藥物研發 223
參考文獻 232
附錄 233
藥物基因組學:解讀生命密碼,實現精準用藥 在現代醫學飛速發展的浪潮中,我們正逐步跨入一個前所未有的精準醫療時代。而驅動這一變革的核心力量,便是日新月異的藥物基因組學。它如同開啓生命密碼的鑰匙,引領我們深入理解個體遺傳差異如何影響藥物的反應,從而為每位患者量身定製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藥物基因組學,顧名思義,是將藥理學與基因組學相結閤的學科。它緻力於研究個體基因組變異(如單核苷酸多態性,SNP)與藥物治療效果(包括療效和毒副作用)之間的關係。長期以來,我們依賴於“一刀切”的治療模式,但這種模式往往忽略瞭人與人之間固有的遺傳差異。相同劑量的藥物,在不同患者身上可能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可能引發危及生命的嚴重不良反應。藥物基因組學正是要打破這種局限,通過揭示個體基因層麵的信息,預測藥物在特定患者體內的代謝、吸收、分布、靶點結閤以及清除等過程,從而實現個體化的藥物治療。 精準醫療的基石:基因檢測與個體化風險評估 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首先離不開基因檢測。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成本的不斷下降,基因檢測已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實驗室技術。通過采集患者的血液、唾液或其他體液樣本,我們可以解讀其DNA信息,識彆齣與藥物代謝酶、轉運蛋白、藥物靶點以及免疫係統相關的基因變異。 例如,CYP450酶係是人體內代謝許多常見藥物的關鍵酶。其中,CYP2D6、CYP2C9、CYP2C19等基因的多態性,會顯著影響藥物的代謝速度。有些患者攜帶“快速代謝”基因型,藥物在體內被迅速分解,療效可能不佳;而另一些患者則攜帶“慢代謝”基因型,藥物在體內蓄積,容易導緻毒副作用。瞭解這些基因型信息,醫生就可以根據患者的個體情況,調整藥物的劑量,甚至選擇替代藥物,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除瞭藥物代謝酶,與藥物轉運蛋白相關的基因變異也至關重要。例如,P-糖蛋白(P-gp)是一種重要的藥物外排泵,它將藥物從細胞內泵齣,影響藥物在靶組織中的濃度。與P-gp相關的基因(如ABCB1)的變異,可能導緻藥物吸收不足或過度蓄積,影響療效和安全性。 破譯療效密碼:靶嚮治療的突破性進展 在腫瘤治療領域,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更是帶來瞭革命性的突破。許多癌癥的發生和發展與特定的基因突變密切相關,而許多靶嚮藥物正是針對這些特定的基因突變設計的。通過對腫瘤組織進行基因檢測,我們可以識彆齣驅動腫瘤生長的“驅動基因”,並選擇能夠精準抑製這些驅動基因活性的靶嚮藥物。 例如,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變是一個重要的預測因子。攜帶EGFR突變的患者,通常對EGFR抑製劑(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反應良好。而ALK基因融閤陽性的肺癌患者,則對ALK抑製劑(如剋唑替尼)治療效果顯著。藥物基因組學使得我們能夠告彆“經驗性”的治療,進入“分子靶嚮”的精準時代,極大地提高瞭腫瘤治療的療效,同時降低瞭對正常細胞的損傷。 降低風險,保障安全:藥物不良反應的預測與規避 藥物不良反應(ADR)是導緻醫療成本增加、治療中斷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藥物基因組學為預測和規避藥物不良反應提供瞭有力的工具。許多藥物不良反應與特定的基因型密切相關。 以抗凝藥物華法林為例,其劑量調整一直是一個難題,容易齣現齣血或血栓的風險。研究發現,VKORC1和CYP2C9基因的多態性是影響華法林療效和安全性的關鍵因素。通過檢測患者的VKORC1和CYP2C9基因型,可以更精確地預測患者對華法林的反應,從而在起始治療時就製定齣個體化的劑量方案,顯著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又如,一些抗精神病藥物可能引起QTc間期延長,增加發生緻命性心律失常的風險。某些基因(如KCNQ1、KCNH2、SCN5A)的變異會增加這種風險。通過基因檢測,可以識彆齣高風險人群,並在使用這些藥物時給予特彆的警惕,或者選擇其他安全性更高的藥物。 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領域拓展 藥物基因組學的應用範圍正在不斷拓展,涵蓋瞭臨床醫學的各個領域: 心血管疾病: 預測他汀類降脂藥物的療效和副作用,指導抗血小闆藥物(如氯吡格雷)的選擇和劑量調整。 感染性疾病: 預測抗病毒藥物(如HIV藥物)和抗生素的療效和不良反應。 精神疾病: 預測抗抑鬱藥、抗精神病藥的療效和潛在的副作用,如激越、鎮靜等。 免疫係統疾病: 指導免疫抑製劑的劑量,減少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和治療相關副作用。 疼痛管理: 預測阿片類止痛藥的療效和成癮風險。 挑戰與未來展望 盡管藥物基因組學展現齣巨大的潛力,但其在臨床的廣泛應用仍麵臨一些挑戰。 首先,基因檢測的普及性和可及性有待提高。雖然成本在下降,但仍需進一步普及,讓更多醫生和患者瞭解其價值。 其次,檢測結果的解讀和整閤需要專業知識。基因檢測結果並非孤立的,需要結閤患者的臨床信息、生活方式、環境因素等多方麵因素進行綜閤分析,這需要專業的技術團隊和完善的數據庫支持。 再者,藥物基因組學相關指南和臨床實踐的標準化也需要進一步完善。如何將基因檢測結果有效地轉化為臨床決策,需要更清晰、更具操作性的指導原則。 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研究的深入,這些挑戰正在逐步被剋服。未來,藥物基因組學將更加深入地融入臨床實踐,成為實現“因人施治”精準醫療的強大驅動力。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解讀生命密碼,藥物基因組學將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對抗疾病,提高生活質量,開啓一個更加健康美好的未來。 藥物基因組學不僅僅是一門科學,更是一種全新的醫療理念。它強調個體化的重要性,將患者置於治療的核心位置,通過科學的方法,為每一個人找到最適閤的藥物,最精準的治療方案。這不僅是對生命的尊重,更是對醫學進步的追求。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個剛步入醫藥行業的初級從業者,對藥物基因組學這個新興領域既充滿憧憬又感到一絲迷茫。在日常工作中,我經常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藥物,也時常會遇到患者對藥物反應不一的情況,這讓我深刻地體會到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性。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我希望它能夠係統地介紹藥物基因組學的基本概念、核心技術以及在臨床實踐中的應用。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學習到如何解讀基因檢測報告,如何根據患者的基因信息來選擇最閤適的藥物和劑量,以及如何規避潛在的藥物不良反應。這本書的知識,我相信不僅能幫助我提升專業技能,更能讓我更好地服務於患者,為他們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醫療服務。它就像一本寶貴的工具書,將伴隨我在職業生涯中不斷成長和進步。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專業,淡藍色的背景搭配深邃的文字,給人一種嚴謹治學的印象。我是一名對生物醫學領域充滿好奇的普通讀者,在瀏覽書店時,被這本書的標題深深吸引。我並非專業的醫藥人士,但“藥物基因組學”這個詞匯本身就充滿瞭神秘感和未來感,讓我不禁聯想到基因與藥物之間可能存在的復雜而深刻的聯係。我設想這本書會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我們每個人獨特的基因組成如何影響著我們對不同藥物的反應,從而為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治療鋪平道路。我期待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那些看似高深的科學原理,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有時候同樣的藥物對不同的人會産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甚至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這本書的齣版,在我看來,預示著醫學領域正在經曆一場靜默而深刻的革命,從“一刀切”的治療模式嚮“量體裁衣”的精準醫療邁進,而藥物基因組學無疑是這場革命的核心驅動力之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打開我的視野,讓我對未來醫療的可能性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即使我無法完全理解書中的每一個技術細節,但能夠觸摸到藥物基因組學所描繪的那個更加安全、高效的醫療圖景,就已經是一種寶貴的體驗瞭。

評分

坦白說,我拿到這本書純粹是齣於一種“盲盒”式的好奇心,並沒有對它寄予太高的期望。我通常閱讀的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小說或者曆史讀物,對於這種聽起來就非常“硬核”的專業書籍,我一直有些望而卻步。但是,當我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被它的內容所震撼瞭。雖然我對書中的許多專業術語感到陌生,但作者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將原本枯燥的科學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我仿佛看到一個又一個病人,因為找到瞭適閤自己的藥物而擺脫瞭病痛的摺磨,也看到瞭一些因為誤用藥物而遭受不幸的悲劇。這本書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基因不僅僅是決定我們外貌和性格的藍圖,它更是影響我們健康和生命的關鍵因素。藥物基因組學,這個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領域,原來蘊含著如此巨大的力量,它能夠幫助醫生更準確地預測藥物療效,規避潛在的風險,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療方案。讀完這本書,我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啓發,它讓我對生命有瞭更深的敬畏,對醫學科學有瞭更深的理解,也對未來醫療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

最近讀瞭許多關於健康和醫學的書籍,大部分都停留在比較基礎的層麵,而《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這本則讓我眼前一亮。從書名就能感受到它蘊含著深刻的科學內涵,我猜測這本書並不是簡單地科普,而是會深入探討基因信息如何直接影響我們身體對藥物的反應機製。我想象中,書中會詳細闡述不同的基因變異如何導緻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速度、作用靶點或者毒副作用發生改變,以及科學傢們是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設計齣更具針對性的藥物。我對於書中可能涉及到的“萬能藥”的反思,以及如何避免“無效治療”和“過度治療”等話題特彆感興趣。雖然我對其中的某些生物化學細節可能無法完全理解,但光是理解“我的基因決定瞭哪種藥物對我最有效”這個概念,就已經足夠令人興奮瞭。這本書的齣現,似乎預示著我們正從一個相對粗放的醫療時代,邁嚮一個更加精細化、個體化的醫療未來,而藥物基因組學正是開啓這個未來的關鍵鑰匙。

評分

作為一名對科研前沿充滿好奇的研究生,我最近一直在關注精準醫療領域的發展。當我在網上看到《藥物基因組學理論與應用》這本書時,立刻被它的標題所吸引。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理論知識的學術著作,更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應用指南。我猜想,書中一定詳細介紹瞭藥物基因組學在不同疾病治療領域的應用案例,例如癌癥、心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並且會深入探討如何將基因組學技術與臨床實踐相結閤,以實現個體化用藥。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豐富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幫助我更好地理解藥物基因組學的研究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同時,我也希望這本書能夠分享一些成功的藥物基因組學應用案例,以及在實際應用中遇到的挑戰和解決方案,這將對我未來的學術研究和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總而言之,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帶來新的知識和啓發,幫助我在藥物基因組學領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