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是关于文化力量的形成机制、作用机理和社会影响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主要分析了文化的静态表征、动态表征、能量表征、差异表征,提出的文化范畴论、文化边界论、文化符号论和文化动力论等问题,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的叙事方式及话语转换,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力思想与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科技动力思想与当下的科学技术创新、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思想与当下精神力量的表达。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有助于加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解,提高文化自觉和价值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增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作者简介
孟宪平,河南沈丘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兼及政治学中的制度建设问题。先后主持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分别是:“转型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机制研究”(08BKS055)、“非制度化生存的负面效应及其治理研究”(10BZZ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常态化研究”(13BKS075);主持完成1项全国博士后面上基金项目和4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在《光明日报》、《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或摘编转载15篇。著有《以人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领导干部能力研究》、《领导干部心理问题特别调查与解读》等著作。获得省部级以上学术奖励5项。
目录
绪论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理路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概念解说
第一节 文化的起源及其常见概说形式
第二节 文化的认识维度和解释向度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表征及其存在形式
第四节 文化的精神格调和社会文明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学理基础及立论方式
第一节 文化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文化符号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表征
第三节 文化边界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力量的防御功能
第四节 文化力量与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自信品质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的叙事场景及其当代中国的话语转换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结构和叙事基础
第二节 第二国际时期文化动力思想叙事的变异及批判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文化动力思想叙事及其实践
第四节 当代中国文化动力思想的话语转换及叙事方式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力量的解析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表达要求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作用途径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力量的发挥及意识形态建设使命
第五节 主流意识形态力量贯彻中存在的偏差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科技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科学技术力量的一般描述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异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力量及其实践
第四节 网络时代的技术力量与人的未来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动力思想的基本观点
第二节 精神力量的时代境遇与文化自信
第三节 民族精神的力量与文化自信
第四节 精神力量的表达与文化自信
第五节 精神力量的价值取向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六节 精神力量的实践路向——以对《共产党宣言》的学、思、行为例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文艺动力论与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
第一节 文艺力量的社会功能
第二节 文艺力量的积聚与文化遗产的价值积淀
第三节 文艺力量的性质及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第四节 文艺粗鄙化的消极影响及治理思路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批判性阐释与当代中国的宗教政策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虚幻性的阐释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社会性的阐释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对宗教文化力量的暂驻性的阐释
第四节 宗教文化力量的畸变与民族自决权异化
第五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政策及其实践
第九章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述略
第一节 意识形态力量的多样化解释
第二节 大众文化力量的多元化形式
第三节 技术力量与理性力量的多重变奏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观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之比较方法
结语 文化不是乌托邦文明托起中国梦
第一节 乌托邦的想象:虚幻的还是真实的
第二节 乌托邦的内容: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第三节 乌托邦的维度:有界的还是无界的
第四节 在现实与未来之间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一、“创造说”:人类创造成果的总和
文化的创造性表现在很多方面,是在创造主体和创造对象的相互结合中产生的,也是人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一种方式。创造性文化活动可以分为物质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以及理论创新活动,它的每一类活动都有自己的主导性方法并在总体上取决于人的认识、愿望和能力。因此,文化是我们个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网,是使我们在社会和国家内生活在一起的图像和抽象,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
西方社会中,把文化视为人的活动的观点,源于欧洲社会中的“个性”意识。这种观点认为,文化是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精神,后来又演化为哲学意义上的“活动”。与此相反的观点是否认文化活动是人的本质,他们从理性分析转入非理性研究,叔本华、尼采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派持有此说。新康德主义者试图重新审视上述问题,卡西勒的文化象征结构说和胡塞尔的“生命世界”,是注重文化的人际因素的代表。韦伯的观点具有折中倾向,他一方面承认“活动”对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推崇其他因素对价值观的作用。实际上,影响文化的因素包括人们生存和活动的社会环境,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成果,人的力量和能力,社会、民族和文明的发展程度,历史发展的水平。可见,文化活动有自己的特质及其所引起的迷误。当人以自主性活动进行创造时,人与自然的贴近和疏离同时存在,二者在主体客体化及客体主体化过程中变得复杂化了,当人界定行为的界限时,也意味着在某一方面的秩序有可能变得僵化。因此,文化活动所引起的迷误,表现为主客体相互关系上的悖论以及认识的眼界和局限性。早期为生活而创造的文化常常带有认识的局限性和对未来预见性的不足,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家思想中有不少这样的述说。由于“道”经常飘忽不定,其伴随的文化意念也比较虚幻,在一些人心中,词语如淙淙泉水,行为就像飞鸟在天,学习就如捕风捉影,认知无疑痴人说梦。神学所评价的文化世界是没有边际的,它用所谓的心灵对话构建出来,也用心灵选择自己的生活之道。对这种文化迷误,恩格斯认为:“现代的自然研究不同于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也不同于阿拉伯人的非常重要的、但是零散的并且大部分都无果而终的发现,它是唯一得到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自然研究——现代的自然研究同整个近代史一样,发端于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这个时代,我们德国人根据我们当时所遭遇的民族不幸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而意大利人则称之为16世纪,但这些名称没有一个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①那个时期的文化思维并不是完全接近事实的,它在很多时候,“从歪曲的、片面的、错误的前提出发,循着错误的、弯曲的、不可靠的道路行进,往往当正确的东西碰到鼻子尖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它(普利斯特列233)”②。视而不见、觉而不察造成的麻木态度使人难以深入到文化本质之中。
……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马克思主义文化动力思想及其实践研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