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

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旭功,陈钊,荆龙,李双江 著
图书标签:
  • 绘画
  • 素描
  • 头像
  • 五官
  • 漫画
  • 教程
  • 入门
  • 技法
  • 艺术
  • 零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80972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2563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1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为此我们专门策划了针对五官刻画的这套系列书——《从零起步学画五官》,这个套系一共分为5本。每一本都是一个专题的讲解,从石膏到写实,对于喜爱绘画却毫无基础的读者而言,从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绘制技法。
本书共分为3个部分。第1部分主要讲解了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绘画工具和人物骨骼及肌肉结构的介绍;从第2部分开始即进入了石膏人像的写生训练,该部分分别以石膏五官的切面体与石膏五官为绘制对象,从正面角度、四分之三侧面角度和侧面角度细致且有条理地讲解了头像的表现技法,包含结构表现、体积表现和质感表现;第3部分则从不同角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形状等方面详细讲解了写实头像的绘制技法。

内容简介

素描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它也是美术教学中重要的基础造型训练课程,为此我们专门策划了介绍五官画法的系列书——《从零起步学画五官》,该系列一共5本,每一本都是一个专题的讲解,从石膏到写实。对于喜爱绘画却毫无基础的读者而言,可以通过这套书从零起步,快速掌握五官的绘制技法。
本书共分为3部分。Part 1主要讲解了绘画的基础知识,包括绘画工具和人体头部骨骼及肌肉结构的介绍;Part 2为人物五官的素描训练,分别以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为绘制对象,从结构表现、体积表现和质感表现三个方面细致且有条理地讲解了它们的绘画技法;Part 3则讲解了各年龄段人物头像的素描训练。
本书讲解清晰,案例丰富,不仅适合素描初学者以及广大绘画爱好者阅读,也可以作为相关美术培训机构的教材。

作者简介

白旭功,毕业于黑龙江三江美术学院,2014年留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至今。
2008年全国设计“大师奖”美术作品获奖 优秀奖。
2009年第十六届“天池杯”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金奖。
2010年“凤凰杯”第三届全国美术与艺术大赛荣获银奖。
2013年教育部高职高专艺术类“金教鞭”课程获银奖。
2014年陶溪川杯第十七届全国设计“大师奖”铜奖。
2015年全国高校艺术美育个人教育成果一等奖。

陈钊,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考前专业通过中央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具有十年教学经验。

荆龙,毕业于四川美院,毕业以后一直从事美术教学,有多年教学经验。

李双江,央美油画专业毕业,从事美术教育10年。一直潜心研究美术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素描绘画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培养了大批的杰出学员。

内页插图

目录

Part 1 绘画基础知识 04
常用的绘画工具 04
铅笔 04
纸笔 05
素描纸 06
辅助工具 06

人体头部骨骼和肌肉结构 07


Part 2 五官的素描训练 11
石膏鼻子切面体—掌握鼻子的体块结构 10
正面角度 10
结构表现 11
体积表现 14
质感表现 16

四分之三侧面角度 17
结构表现 18
体积表现 19
质感表现 21
侧面角度 24
结构表现 25
体积表现 27
质感表现 29
不同角度的素描训练 31

石膏鼻子
眼睛11
结构表现 12
体积表现 15
质感表现 18
鼻子21
结构表现 22
体积表现 25
质感表现 28
嘴巴 31
结构表现 31
体积表现 35
质感表现 37
耳朵 39
结构表现 40
体积表现 43
质感表现 46


Part 3 真人头像的素描训练 49
男孩 49
结构表现 50
体积表现 52
质感表现 55
女孩 59
结构表现 60
体积表现 62
质感表现 64
男青年 67
结构表现 68
体积表现 70
质感表现 72
女青年 75
结构表现 76
体积表现 78
质感表现 80
中年男性 83
结构表现 84
体积表现 86
质感表现 89
中年女性 92
结构表现 93
体积表现 95
质感表现 96
老年男性 99
结构表现 100
体积表现 102
质感表现 104
老年女性 106
结构表现 107
体积表现 109
质感表现 111
《神形兼备:面部动态与结构速写精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的面部结构与动态速写教程,旨在帮助读者突破传统静态描绘的局限,掌握捕捉人物面部神韵与生命力的核心技巧。我们不仅仅关注五官的独立形态,更强调它们在面部骨骼、肌肉结构基础上的整体关联与动态变化。通过对头部解剖学的理解,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光影的流转、情绪的传递,以及不同角度下人物面容的真实呈现。 第一章:面部骨骼与肌肉的基石——为何理解解剖至关重要 头部骨骼的立体构成: 详细解析颅骨、颧骨、颌骨等关键骨骼的形态与相互关系。理解头骨的球形基础、面部的“V”字形结构,以及它们如何定义脸型的基本轮廓。我们会探讨额骨、顶骨、枕骨等支撑起头颅的坚固框架,以及它们在不同角度下如何影响光影和透视。 面部肌肉的表情肌与咀嚼肌: 深入剖析覆盖在骨骼之上的表情肌群,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皱眉肌、颧大肌等。理解它们如何通过收缩和舒张,牵动皮肤,形成丰富多样的面部表情。同时,我们也学习咀嚼肌(如咬肌、颞肌)对下颌形状和面部体积的影响。 骨骼与肌肉的联动: 强调骨骼结构如何为肌肉提供附着点和运动轨迹,以及肌肉的收缩如何改变骨骼的视觉轮廓。例如,颧骨的突出程度如何影响脸颊的体积感,下颌骨的走向如何决定侧脸的硬朗或柔和。 解剖学在速写中的应用: 并非要求读者成为解剖学专家,而是要理解这些基本结构对于塑造体积感、理解透视变化、准确描绘五官位置与变形的指导意义。解剖学是赋予画作真实感和生命力的根基。 第二章:绘制脸型的智慧——从正面到侧面的空间转换 头部的基本形状: 将复杂的头部简化为易于掌握的几何体,如球体、椭球体,并在此基础上叠加方块或锥体来定义下颌。学习如何通过不同角度观察和描绘这些基本形体,为后续绘制五官打下基础。 正面脸型的特征与变化: 分析圆形、方形、椭圆形、长形等不同脸型的骨骼与肌肉特点,以及它们在整体轮廓上的表现。理解发际线、眉骨、鼻梁、嘴唇、下巴等在正面视图中的基本比例与相对位置。 侧面脸型的透视与结构: 深入解析侧面的头部结构,理解鼻子的突出、嘴唇的前倾、下巴的后缩、颧骨的侧面走向。重点讲解侧面视角下,头部各个部分的透视关系如何影响其形态。 四分之三视角下的奥秘: 学习如何在正面与侧面之间进行平滑过渡,掌握四分之三视角下头部体积的判断与描绘。理解一侧的面部结构如何被遮挡,另一侧的结构如何被强调。 练习方法: 提供大量不同角度的头部线稿练习,引导读者通过对基本形体的刻画,逐步深入到具体的骨骼和肌肉结构。 第三章:眼睛的灵魂之窗——结构、神态与情绪的传递 眼睛的立体结构: 讲解眼球的球形基础、眼睑(上眼睑、下眼睑)的包裹方式、内眼角与外眼角的形态。理解眼球的突出度、眼睑的厚度如何影响眼睛的立体感。 虹膜、瞳孔与眼白的绘制: 掌握不同光线条件下,虹膜和瞳孔的深浅变化、反光点的位置与大小。理解眼白并非完全白色,以及其在眼球转动时的形态变化。 眼部肌肉对表情的影响: 重点分析眼轮匝肌的收缩如何形成眼角的皱纹(鱼尾纹),眉骨下方的肌肉如何影响眉毛的形态和高低。 眼神的绘制: 学习如何通过眼球的倾斜、瞳孔的大小、眼睑的开合程度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如喜悦、悲伤、惊讶、愤怒、疑惑等。 眼部速写技巧: 强调快速捕捉眼睛的整体神韵,通过线条的疏密、粗细来表现眼睑的层次和光影。 第四章:鼻子的塑造与情绪的承载——从正面到侧面的体积感 鼻子的骨骼与软骨结构: 解析鼻骨(鼻梁)的走向、鼻翼软骨、鼻尖软骨的形态。理解鼻子的立体结构是多块软骨相互连接、支撑而成。 鼻孔的形体与透视: 重点讲解鼻孔的形状并非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以及在不同角度下鼻孔的透视变化。 鼻部的光影表现: 分析鼻梁、鼻尖、鼻翼、鼻孔下方等区域的光影关系,理解鼻子体积感的形成。 鼻子的表情变化: 简要分析一些简单的鼻部表情,如鼻翼的翕动。 鼻部速写技巧: 强调鼻梁的线条走向、鼻翼的弧度以及鼻孔的深浅变化,快速建立鼻子的立体感。 第五章:嘴巴的万种风情——语言的出口与情感的载体 嘴唇的结构与形态: 讲解上唇(人中、唇峰、唇弓)与下唇的特点,以及它们连接处的嘴角。理解嘴唇的厚薄、圆润度如何影响面部表情。 口腔的内部结构(简述): 简单介绍牙齿和舌头对嘴唇形态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在张嘴的情况下。 嘴唇的肌肉运动与表情: 深入分析口轮匝肌的收缩如何引起嘴唇的各种变化,如微笑、嘟嘴、咬唇、惊讶等。 嘴部光影与体积: 讲解嘴唇表面的光泽、阴影,以及嘴唇的起伏如何产生体积感。 嘴部速写技巧: 强调嘴唇线条的流畅性,嘴角处的转折,以及通过明暗对比来表现嘴唇的立体感。 第六章:耳朵的立体空间——侧脸的画龙点睛之笔 耳朵的骨骼与软骨结构: 解析耳廓(耳轮、耳垂、耳舟、对耳轮等)的复杂起伏和褶皱。理解耳朵的立体形态。 耳朵在头部的比例与位置: 讲解耳朵通常位于眼睛和鼻子之间,以及其与头部的连接方式。 耳朵的光影与体积: 分析耳朵内部褶皱的光影变化,以及其在侧脸上的体积表现。 耳朵的速写技巧: 强调快速勾勒出耳朵的轮廓和主要结构线,通过几笔暗部来暗示其立体感。 第七章:面部整体的动态与比例——速写的核心理念 黄金分割与三庭五眼: 回顾经典的东方与西方面部比例理论,理解其在构图中的指导意义。 头部的倾斜与转动: 讲解头部倾斜、转动时,各部分比例和透视如何发生变化。学习通过“中心线”、“地平线”来辅助判断。 面部动态的观察方法: 强调在速写中,要捕捉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态,而非机械地套用比例。关注“神”的传递。 速写中的简化与取舍: 学习在短时间内,抓住面部最关键的特征,舍弃不必要的细节,用简洁的线条和块面来表现。 练习与创作: 提供丰富的速写案例,涵盖不同年龄、性别、表情、角度的人物面部,引导读者进行模仿与创作。 第八章:光影的游戏——塑造面部立体感的利器 光源的判断与分析: 学习判断光线的方向、强弱、冷暖,以及它们如何影响面部的明暗分布。 明暗交界线与投影: 深入解析鼻梁、颧骨、下巴等突出部分的明暗交界线,以及面部产生的投影。 体积感与光影的配合: 强调没有光影就没有立体感,通过对明暗关系的准确把握,来塑造面部的体积感和深度。 不同光源下的面部表现: 探讨顶光、侧光、逆光、散光等不同光源下,面部光影的变化规律。 光影速写技巧: 学习用线条的疏密、涂抹的轻重来表现光影层次,快速建立面部的体积感。 第九章:材质与细节的魅力——让你的画作更具表现力 皮肤的质感表现: 探讨不同年龄、性别、肤色下皮肤的细腻或粗糙质感。 毛发的绘制(眉毛、睫毛、发际线): 学习如何用简洁的线条或笔触来表现眉毛、睫毛的走向和浓密感,以及发际线的边缘处理。 嘴唇的光泽与纹理: 表现嘴唇的光泽感,以及唇纹的细腻刻画。 老年人面部的皱纹: 深入分析皱纹的走向、深浅,以及它们如何勾勒出人物的人生经历。 细节的取舍与整体的和谐: 强调在速写中,要注意细节的刻画,但不能喧宾夺主,要服从于整体的造型和神韵。 第十章:实战演练——综合应用与风格探索 不同表情下的五官速写: 针对喜、怒、哀、乐、惊、恐等典型表情,进行五官的组合速写练习。 人物头像速写挑战: 综合运用前述章节的知识,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光照下的完整头像速写练习。 风格探索与个人化: 鼓励读者在掌握基本技法的基础上,尝试不同的线条表现方式,发展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风格。 素材收集与灵感来源: 指导读者如何从现实生活、照片、艺术作品中收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 本书特色: 强调解剖学原理,但以实用速写为导向: 避开枯燥的理论,将解剖学知识转化为直接的绘画技巧。 图文并茂,步骤清晰: 大量精美的示范图例,从结构到表现,步步为营。 注重动态与神韵: 训练读者捕捉人物瞬间的神态与生命力,而非死板的临摹。 提供大量练习素材: 帮助读者在实践中巩固所学,提升绘画能力。 适用人群: 绘画初学者、希望提升人物头像造型能力的爱好者、动漫从业者、插画师等。 《神形兼备:面部动态与结构速写精讲》将带领你踏上一段探索面部奥秘的精彩旅程,让你从“画形”到“传神”,真正掌握绘制富有生命力的人像的秘诀。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二次元风格的人物头像创作有浓厚兴趣的爱好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同时满足我写实基础和风格化表现的教程。《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在我的绘画旅途中,无疑是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它并没有刻意去迎合某种特定的绘画风格,而是以非常扎实的写实基础为出发点,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地基。书中对五官的结构、比例、解剖学的讲解,让我对人脸的立体构成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在讲解眼睛的部分,书中不仅分析了眼球的球体感,还细致地描绘了眼睑的厚度和层次,以及如何通过眼神的描绘来传递人物的情感。我发现,原来我以前画的眼睛之所以显得呆板,是因为忽略了眼睑的体积感和眼球的微妙转折。通过书中提供的各种不同情绪、不同状态下的眼睛范例,我学会了如何捕捉眼睛的神韵,画出带有生命力的眼神。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在讲解完五官的写实基础后,还触及了如何将这些写实元素进行风格化处理。它并没有给出固定的模板,而是鼓励读者在理解基础后,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大胆的尝试。这对于我想要将写实基础融入到我的二次元创作中,是非常宝贵的指导。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画人物最致命的弱点就是鼻子,总是画不好,要么显得太长,要么太短,要么就是没有立体感。所以,当我看到《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买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停留在教你如何画出眼睛、鼻子、嘴巴的“形状”,而是深入剖析了每个五官的结构、比例以及在不同角度下的形态变化。书中对鼻子的讲解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地拆解了鼻子的骨骼和软骨结构,然后根据这些结构讲解了鼻梁、鼻头、鼻翼的体积感和明暗变化。我以前画鼻子总是画不好,是因为我只看到了它表面的轮廓,而这本书让我理解了鼻子的“内在”。书中提供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光照下的鼻子范例,以及作者亲手绘制的示范,都极具参考价值。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反复练习画鼻子,终于能够画出一些有立体感、有真实感的鼻子了,这让我信心大增。不仅是鼻子,书中对眼睛、嘴巴、耳朵的讲解也同样精彩,它教我如何捕捉眼睛的神韵,如何画出自然的嘴部曲线,以及如何让耳朵在面部中显得协调。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科学,从解剖学角度出发,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五官的构成,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

作为一名对写实肖像绘画充满热情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突破瓶颈的教程。市面上充斥着各种绘画书籍,但很多都过于理论化,或者技巧过于高深,对于我这种希望从基础扎实学起的人来说,往往难以消化。偶然间,《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进入了我的视野。它的标题虽然直接,但内容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对五官“综合”的讲解方式,它并没有将五官孤立地分开讲解,而是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在整个面部结构中的位置关系。作者非常细致地分析了鼻子、嘴巴、耳朵等器官如何与眼睛相互呼应,以及它们在不同脸型、不同角度下的变化。例如,在讲解嘴巴的形状时,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画出上下唇的线条,而是深入分析了嘴唇的厚度、嘴角的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唇部的起伏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中关于“光影”的讲解,它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光线照射在五官上产生的明暗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光影来塑造五官的立体感。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写实案例,并且逐一分析了光线的来源、受光面、背光面、投影等关键点,这让我对光影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去练习,起初画出来的鼻子显得扁平,但通过学习书中关于鼻梁、鼻翼、鼻孔的结构和光影处理,我逐渐能够画出富有立体感和真实感的鼻子。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具有启发性,它鼓励读者去思考,去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评分

作为一名对人物肖像绘画有着执着追求的爱好者,我一直在苦苦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地、深入地讲解五官画法的教程。在翻阅了无数书籍后,《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以其详实的内容和精妙的讲解,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综合”二字,它并不是将五官孤立地讲解,而是将它们置于整个面部结构之中,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协调统一。书中对脸部骨骼和肌肉的分析,让我对五官的形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耳朵的时候,书中并没有简单地描绘耳朵的外形,而是分析了耳朵的软骨结构,以及它在面部中的位置和角度,这让我能够画出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的耳朵。我以前画耳朵总觉得很别扭,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终于能够将耳朵画得自然、协调了。此外,书中对光影的运用也非常到位,它详细地阐述了光线在五官上产生的明暗变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光影来塑造五官的立体感和体积感。

评分

在我看来,画好头像的关键在于掌握好五官的比例和动态,而《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书中对五官的讲解,不仅仅是描绘出它们的形状,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五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在整个面部结构中的位置。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比例”的讲解,它通过各种辅助线和测量方法,让我能够准确地把握眼睛、鼻子、嘴巴在脸上的位置和大小关系。这对于我来说,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的一个大问题。以前我画出来的头像,总感觉五官之间不协调,但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画出更具比例感、更和谐的五官了。此外,书中还触及了五官的“动态”刻画,它教我如何去捕捉人物在不同情绪下的五官变化,比如开心时的眉眼弯弯,悲伤时的嘴角下垂等等。这让我能够画出更有生命力、更有表现力的头像。

评分

我一直对绘画抱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学习方法,总是在一些基础的细节上卡壳,尤其是在人物的五官刻画上,总觉得生硬、不自然。在网上冲浪时,偶然看到了《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被它直观的书名吸引了,心想这不正是我苦苦寻找的教材吗?拿到书后,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的编排非常用心,从最基础的五官结构、比例开始讲解,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每个部分在脸部上的作用和表现方式。它并没有上来就讲如何画出惊为天人的肖像,而是非常扎实地从点、线、面入手,让我这个绘画新手也能看懂,并且能跟着练习。比如,在讲解眼睛的时候,书中不仅分析了眼眶、眼球、瞳孔、虹膜、眼睑等各个组成部分,还详细地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在不同光照下的明暗变化。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表情的五官范例,并且标注了关键的结构线和辅助线,这对于我这种“手残党”来说,简直是福音。我按照书中的步骤,一点点地临摹,起初画出来的眼睛总显得呆板无神,但在反复揣摩书中的讲解和范例后,慢慢地我能画出一些带有神采的眼睛了,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这本书的讲解逻辑清晰,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太多生涩的术语,即使是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也能快速上手。而且,书中还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如何捕捉五官的细微之处,而不是机械地照搬。这一点对我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我以前画画总是在“画”,而这本书让我开始学会“观察”和“理解”。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过不少绘画书,很多都是看了一两章就束之高阁了,因为要么讲得太枯燥,要么太难懂,或者就是内容太 superficial,根本学不到实质性的东西。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是,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得非常有条理,它从最基础的骨骼和肌肉结构开始,详细地讲解了构成我们脸部各个部分的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很多绘画教程都忽略了这一点,导致画出来的五官显得“飘”,没有根基。书中对于每一部分的讲解都非常细致,例如在画眼睛的时候,它不仅仅讲解了眼球的球体感,还详细阐述了眼睑的厚度、眼角的变化、以及睫毛的走向。而且,书中还提供了很多不同风格的眼睛范例,从写实到略带风格化的,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学习和尝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动态”的讲解,它教我如何去捕捉人物在不同情绪下的五官变化,比如开心的笑容、惊讶的表情、悲伤的神情,这些都通过五官的细微变化来体现,而这本书就教会了我如何去描绘这些细微之处。通过按照书中的练习,我发现自己画出来的嘴巴不再是简单的两条线,而是有了更自然的曲线和体积感。而且,书中还强调了“整体感”,告诉我们如何将各个五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面部。

评分

我一直认为,想要画好人物头像,就必须先画好五官,而想要画好五官,就必须理解它们背后的结构和原理。在众多绘画教程中,《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以其严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书中对五官的讲解,并非停留在表面的轮廓描绘,而是深入到骨骼和肌肉的层面,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五官的立体构成。例如,在讲解鼻子的时候,书中详细地分析了鼻骨和软骨的形态,以及它们在面部中的位置和比例,这让我能够画出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的鼻子。我以前画鼻子总是画不好,感觉很平面,但通过学习这本书,我终于能够理解鼻子的体积感是如何产生的,并且能够运用光影来强化这种体积感。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表情”的刻画,它教我如何通过五官的细微变化来传递人物的情绪,比如微笑时嘴角上扬的弧度,惊讶时眉毛的挑起等等。

评分

我一直认为,画头像最难的就是细节,尤其是五官的细节,稍微一点处理不好,整个头像的质感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看到《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的标题吸引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可以说是我绘画道路上的一次“解惑”。它并没有上来就讲多么高深的技巧,而是从最基础的结构开始,一步步地引导你理解五官的构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嘴巴的讲解,它详细地分析了嘴唇的厚度、唇纹的走向、以及嘴角的变化,让我能够画出更具表现力的嘴巴。以前我画嘴巴总是显得很平,没有立体感,通过学习这本书,我终于能够画出自然、饱满的嘴唇了。书中提供的各种不同角度、不同表情的嘴部范例,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而且,书中还非常强调“表情”的刻画,它教我如何通过五官的细微变化来传递人物的情绪,比如微笑时的嘴角上扬,惊讶时的嘴巴微张等等。这一点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因为我希望我的头像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形象,更能传递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评分

我一直觉得,画头像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捕捉人物的“神韵”,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五官的精准刻画。在寻觅过程中,《从零起步学画五官 头像综合》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多样的范例,彻底改变了我对五官绘画的认知。书中对眼睛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教授如何画出眼球、瞳孔、虹膜的形状,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眼睑的厚度、眼角的弧度、以及睫毛的走向如何影响眼睛的整体神态。通过大量的不同角度、不同眼神的眼睛范例,我学会了如何捕捉眼睛的“光”,如何让眼睛看起来富有生命力。我以前画出来的眼睛总显得空洞无神,但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够画出更具传神、更有故事感的眼睛了。此外,书中对鼻子和嘴巴的讲解也同样精彩。它详细地分析了鼻子的结构和光影变化,以及嘴唇的厚度和唇纹的走向,让我能够画出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的鼻子和嘴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