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98年4月11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通报决定,将编号为6741的小行星以李元的名字命名。“李元星”的通报中说:“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文学普及工作者。在北京天文馆于1957年建成过程中,他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天文馆事业的带头人。他编著译校了包括天文学在内的50多种科学图书。他也曾不懈地为国内外科普出版工作作出有益的贡献。”
李元没上过大学,但他的名字却高挂太空,成为名副其实的“星”级人物。
他一生没做过“官”,却曾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领袖人物有过接触。
他心怀感恩,念念不忘科学前辈高鲁、竺可桢、张钰哲、陈遵妫、李珩。
他乐观豁达,一路欢歌,心中没有怨恨惆怅,只有无限苍穹。
李元说:“人活在世界上就是要快乐,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这一辈子就是喜欢天文,喜欢科普,爱好音乐和艺术。你不要看我这把年纪,80多岁了,我还要继续做呢,还有很多事没有完成呢!”
作者简介
李元(1925-),原名李杭。山西朔州人,出生于太原。自1948年起,先后在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从事天文观测和天文科普工作。1954年参与筹建北京天文馆,1957年建成,任宣传组长。1982年调入中国科普创作研究所任外国科普研究室主任。曾获“天文馆事业的先驱者”(1987)和“建国以来有特殊贡献的科普作家”称号(1990)。1998年太阳系第6741号小行星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命名为“李元星”。曾主编《大众天文》期刊,著有《到宇宙去旅行》等。
李大光(1951-),辽宁本溪人。大学本科学历。历任中国科普研究所外国科普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社科系科学传播专业教授、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执行组长。译有《魔鬼出没的世界》《未来的魅力》等。
陈曦(1983-),宁夏银川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传播学专业硕士。
目录
小序
引言
第1章 走上天文之路
家庭的影响
逃难与看星
18岁的中国天文学会永久会员
第2章 我的大学:紫金山天文台
图书管理员绘图员观测员
参加七科学团体联合年会
《科学世界》和“中国青年天文联谊会”
正式考入紫金山天文台
十科学团体联合年会
在上海迎接解放
大众天文社
第3章 在北京天文馆
北京天文馆的筹建与开幕
《到宇宙去旅行》
《天文爱好者》杂志的诞生
“文革”时期的北京天文馆
北京古观象台的接收和开放
第4章 在科普研究所
“文革”之后
调入中国科普研究所
引进国外优秀科普读物和开展国际交流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与《国家地理》
美国科普文化之旅
对日本科普工作的调研
第5章 名挂太空:中国科普人的骄傲
命名申报和批准的过程
做科普也有此殊荣
科普写作与科教影视
开拓“太空美术”事业
第6章 接待国家领导人
紫金山上聆听毛泽东“谈天”论古今
天文馆里陪同周恩来仰望星空
中南海里的科普座谈会
第7章 难忘岁月中的良师益友
科学前辈的引导
国内外的挚友
附录
后记
精彩书摘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李元访谈录》:
李: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9月平型关战役打响,后来太原吃紧,在那儿没法待了,必须离开。当时我有个叔父在长沙的银行工作,我们就想投奔他去,因为人生地不熟的毕竟有个照应。10月,我们举家南迁,先去石家庄,我记得坐的是最后一班平汉路的车,从石家庄到汉口,我们走了之后,石家庄就沦陷了。逃难的生活是很惊险的,就这样一路颠簸到了长沙。
在长沙待的8个月时间里,父亲赋闲在家,他和哥哥们就教我念古文,像《古文观止》《岳阳楼记》《滕王阁序》《赤壁赋》等,并让我背诵,我还喜欢读一些神话和童话故事。广泛的阅读,文学的熏陶,对于日后从事科普工作也是很有益的。
这让我想起了1960年前后的一段往事。诗人臧克家在广播里讲授古文赏析的内容时,曾讲到苏轼的《前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我也是偶然听他的节目,听到他解释这首词时说:“一会儿月亮出现在东山之上,徘徊在牛郎星和北斗星之间。”我听出一处小小的错误来,可能因为他是文学家,是诗人,对天文学知识了解不多,所以容易搞混淆。于是我就给臧克家写了封信,信中说:“您解释的都很美,但是有一处天文学知识上的错误,‘斗’不是北斗,月亮永远到不了北斗;‘牛’也不是牛郎星,月亮也不可能到达牛郎星。‘斗牛’指的是斗宿和牛宿,斗宿即现在的人马星座南斗六星那里,牛宿是在摩羯星座那里。”他收到信后,一两周后就回了信:“非常感谢你给我指出来问题,我不懂天文,你的更正很好。”后来他很快改正了,并在与广播节目配套的书中,我记得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活页文选》①也作了同样的修改。1962年,在北京天文馆召开中国天文学会的年会,我还在天文馆把该词中描述的内容为与会代表演示了一番:把星空打在穹幕上,介绍斗在哪里,牛在哪里,月亮怎样在斗牛之间运行。大家对此很感兴趣。
由于战事持续吃紧,我们就溯江而上,到了沙市、宜昌,后来在1938年六七月间,我们辗转到达重庆。重庆是抗战的首都,是比较稳固的大后方,相对比较安全,家里人考虑到与其长途奔波,不如暂且安顿下来,决定先待在重庆。那时候的重庆人才汇聚,不仅有国民党的,共产党的也多。
访:在重庆的生活会稍微好一些吧?
李:刚到重庆的时候只能投宿旅馆。后来旅居重庆的山西同乡一起商量说,干脆咱们在重庆办个学校吧,在旅馆里无所事事也不是个事儿。他们都认为我父亲很有名望,就推举他当校长,那个学校就取名为太原私立友仁中学。大家商量校址定在哪里,都在积极寻找,后来决定就设在山西会馆。那时的山西会馆实际上就是一座破庙,大家凑钱找了些工匠,把山西会馆的房间用木料稍加修葺,有了教室和宿舍,学校就那么盖起来了。
山西会馆坐落在重庆的两浮支路。重庆的两路口是很有名的,两路口附近有一条支路,这就是两浮支路,两浮支路上的遗爱祠就是山西会馆的旧址。学校设在了那里,老乡们推举我父亲为校长,因为同为山西人,还把时任行政院长、财政部长的孔祥熙(1880-1967)请出来担任董事长,这样一来学校的招牌不就硬了么。
……
前言/序言
口述历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成书方式,我有幸被选为《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的作者之一,但事前我从未想过。一天,当我被邀请参与写作这本口述历史时,我实在是缺少思想准备的。当我自觉和不自觉地匆忙踏上这部三套马车时,喘息未定,车轮已滚滚向前,一切就这样开始了。因此这本口述历史不可能那么完整和恰当,也可以说是一本内容并不平衡的作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所讲的都是事实。由于年已高迈,记忆未必准确,差错在所难免。感谢李大光老友和陈曦女士能不厌其烦、不辞劳累地和我合作才有今天的成果,并有待社会与读者的评说。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李元访谈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李元访谈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