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常识,通过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3个板块,对我们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商赔偿、消费理财、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方面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使我们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
宪法篇 保障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无敌法王
平等权
公民住宅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权与人身自由权
宗教信仰自由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通信自由权
妇女权益保护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公民的基本义务
民法通则篇 民事权益民事活动
公民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
监护
合伙与法人
人身权
民事责任
诉讼时效
婚姻家庭篇 为家撑起保护伞
结婚
婚姻的无效与可撤销
离婚
父母与子女关系
夫妻间财产关系
遗产继承篇 指点迷津
遗产
法定继承
遗嘱继承
遗赠
合同篇 理智交易警惕陷阱
合同的订立与效力
合同履行中的纠纷
合同的撤销、解除与终止
违约责任
借款贷款
融资租赁
建设工程
物权篇 私有财产不容侵犯
物权的设立与变更
房屋权益
所有权
业主权益
共有
建设用地使用权
宅基地使用权
抵押担保
质押担保
劳动保障篇 维护你的职场权益
应聘中的权益
劳动合同的签订与效力
劳动合同的履行
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试用、见习
薪酬待遇与休息休假
女职工与未成年工保护
违约金与经济补偿金
损害赔偿篇 捍卫权益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
医疗事故赔偿
工伤鉴定及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
刑事篇 趋利避害远离雷区
犯罪与刑罚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诉讼篇 教你怎样打官司
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
知识产权篇 保护我们的无形产权
商标
专利
著作权
房产车产篇 安居乐业
购房签约
交房收房
房屋贷款与抵押
房屋产权与登记
物业纠纷
房屋拆迁
车的购买与维修
应聘中的权益
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当告知哪些内容
【案例】
2008 年11 月,李某参加了一次招聘会,之后有一家公司通知李某面试。在面试过程中,该公司详细介绍了自己的发展历程,以及公司的企业文化。当李某问到工作地点及劳动报酬时,公司负责人称:“不确定,只要成为公司的员工就要服从分配,报酬问题根据工作业绩及个人表
现来定。”听完之后李某很迷惑。请问: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应当告知哪些内容?
【法律解析】
用人单位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致使劳动者在应聘时不能全面了解信息,这样在履行劳动合同时就会出现纠纷,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如实告知义务包括两部分:一是法定告知内容;二是劳动者要求了解的与工作相关的内容。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第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公司录用新员工时能否收取风险抵押金
【案例】
阿俊高中毕业后和朋友去某公司应聘,公司却提出要收取1000 元风险抵押金。公司招聘人员同时还告诉阿俊,不愿意交风险抵押金就不录用。阿俊想知道,这种收取风险抵押金的行为合法吗?
【法律解析】
企业在招录员工与之签劳动合同的时候不能收取风险抵押金等。本案中,阿俊应聘的公司要求阿俊交纳风险抵押金,否则就不录用,这实际上是对劳动者一种变相的要挟、强迫。不仅违背了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的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而且也违反了不得收取任何形式财物的法律、法规。
【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职前培训是否应认为是劳动关系的建立
【案例】
蔡某和朋友一起应聘到一家工厂工作。在上岗前,工厂要对新员工进行为期2 个月的培训。工厂主管跟蔡某他们说,培训期间不算正式工作,每个月只发给他们400 元生活费。培训期满后,工厂按照蔡某他们在培训期间的表现,决定是否聘用他们。蔡某想知道,工厂主管的说法有法律依据吗?
【法律解析】
工厂主管的说法没有法律依据,因为自蔡某他们参加培训的第一天起即与工厂建立了劳动关系。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法条链接】
《劳动法》第三条 第一款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七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
法律常识是我们必知的,跟日常生活、工作和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是我们应该且必须具备的基本常识。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懂法”,我们才能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是违法的、哪些权利是受保护的、哪些责任是必须承担的,从而规范行为,明白生活,理智处世,合法维权。
在法治时代,法律常识是大众生活的“日常必需品”,因为法律已经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衣食住行、理财消费、生老病死、教育就业、创业投资、借贷租赁、写作发明、邻里关系,无不处在法律的规范之下;男女老少、官商工农、开车族、蜗居族,每个人的言语、行为都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懂法,便眼明心亮,能洞察社会上的大事小情,懂得规避风险,在涉及各类纠纷时依法维护切身利益,在社会中生活得游刃有余。当你帮他人照看的物品丢失,你需要赔偿时;当你好心把钱借给邻居,几年后却被邻居告知这钱不用再还时,你是否大吃一惊?是否感到有理无处诉?……如果你不掌握人生必备的法律常识,你终将为自己的无知埋单。
不懂法律常识,会在工作、生活中埋下很多隐患,甚至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官员不懂法,则玩忽职守,贪污受贿;老板不懂法,则经营风险陡增,企业前途断送;企业员工不懂法,则自身权益得不到保障;青少年不懂法,则容易莽撞行事,酿成悲剧……不懂法就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渊,小则丧失钱物,大则危及生命安全;不懂法也可能会让我们掉入他人设置的陷阱,越过合法行为的边界,受到法律制裁。我们常说“不知者不为过”,但情容法不容,一旦触及法律,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免责的依据和理由,因为法院宣判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总之,懂法,才能增强法律意识,才能守法用法,以法护身;不懂法,则法律意识淡薄,容易以身触法,害己害人。一段普法三字经说得好:“不懂法,害处大;如盲人,骑瞎马;学法规,长知识;心明亮,走天下。”对于处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人而言,不但应学习法律常识,还应像18 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法理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所说的那样,让法律的力量跟随着我们,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时刻约束并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法律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
为了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日常必知必备的法律常识,《法律常识全知道》汇总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1000 多个法律常识,通过案例、法律解析、法条链接3 个板块,对我们在婚姻家庭、遗产继承、合同纠纷、物业纠纷、房屋买卖租赁、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赔偿、消费理财、著作发明、刑事犯罪、诉讼程序等方面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解答,使我们快速、便捷地找到法律上的解决办法,成功运用法律这一武器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个人、企业经营、家庭必备的法律工具书。
我一直觉得,发生纠纷的时候,报警、找律师就万事大吉了。但《法律常识全知道》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纠纷升级之前,通过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来避免矛盾,或者以更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我最近就遇到了一个邻里之间的小摩擦,因为噪音问题,双方都有点不愉快。以前我可能会直接打电话报警,但这本书里关于相邻权和相邻关系的内容,让我明白了在发生这类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沟通和协商。它提到了《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比如相邻建筑物、土地的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在行使权利时,不得妨碍相邻一方的正常使用。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收集证据的建议,比如记录噪音发生的时间、频率,甚至可以考虑安装噪音测试仪。这本书不仅讲了“是什么”,还讲了“怎么做”,让我觉得非常实用。它让我明白,法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其实都可以迎刃而解。
评分这本《法律常识全知道》真是太及时了!我最近遇到的一个房租纠纷,简直让我焦头烂额。房东突然说要涨租,而且没有任何书面通知,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劲,但又不太清楚具体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翻开这本书,正好有一章讲到了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和租客的权利。里面详细解释了租赁合同的构成要素,以及房东单方面涨租需要满足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它还列举了一些实际案例,让我看到别人是怎么应对类似情况的,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按照书里的建议,收集了之前的租金支付凭证,并且尝试和房东进行沟通,强调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通俗易懂,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哪怕是法律小白也能轻松理解。它就像一位贴心的法律顾问,随时在你身边提供指导。我甚至还发现了一些关于居住权保护的条款,这让我对自己的居住安全感大大提升。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懂点法律,就不会那么被动和害怕了。
评分之前我对知识产权这个概念,只停留在“抄袭是犯法的”这个层面。《法律常识全知道》这本书里关于知识产权的章节,真的打开了我新的视野。我发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事物,都涉及到知识产权,比如我创作的一些小文章,或者我设计的一些简单的logo,都可能受到保护。这本书详细介绍了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的区别和保护方式。它解释了如何进行著作权登记,如何注册商标,以及申请专利的流程。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讲到了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比如如何应对网络侵权,以及如何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这本书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让我一下子就能理解那些抽象的概念。它让我明白,即使是个人,也能够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这对于鼓励创新和创作非常有意义。我甚至开始思考,是不是可以把一些我个人的创作,通过法律手段获得更好的保护,这样既能防止被盗用,也能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评分不得不说,《法律常识全知道》这本书在“交通法规”这部分内容上,做得非常到位。我是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司机,虽然考过了驾照,但在实际驾驶过程中,对于很多交通标志、标线以及一些特殊的交通情况,还是感到有些模糊。这本书用了很多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比如各种交通标志的含义,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它还详细解释了超速、酒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并且引用了一些真实的交通案例,分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法律责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专门有一章讲到了交通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流程,包括如何保护现场、收集证据,以及如何与交警和保险公司沟通。这对于我们这些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以前总觉得,出了事故就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只要按照正确的流程来处理,很多事情会变得简单很多。它不仅让我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保障自己的出行安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一直以为“合同”离我生活很远,都是大公司、大项目才会打交道的东西。直到我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霸王条款”的讨论,才意识到我们平时签的很多合同,比如各种会员协议、服务合同,里面可能隐藏着一些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抱着好奇的心态,我找到了《法律常识全知道》这本书。这本书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合同法的基础知识,比如合同的成立、生效、履行,以及违约的后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列举了很多生活中常见的合同陷阱,比如在购买服务时,有些合同会约定“最终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其实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条款。书里还教了我们如何识别和规避这些陷阱,比如在签署合同前仔细阅读每一条,发现疑问要及时提出,甚至可以要求修改。它还提供了一些关于电子合同的注意事项,考虑到现在很多合同都是在线签署的。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对合同一无所知的小白了,至少在面对一些日常的合同签署时,多了一份警惕和判断力,这对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