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一本简洁、实用,而又相对全面、系统的X线诊断手册,由经验丰富的临床X线专家编写,适用于各级医院影像科及临床科室的工作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供影像初学者、实习生、规培医师及进修医师使用。
本书包括总论、骨关节系统、胸部、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内容,介绍了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及典型病例的X线诊断,以典型图片,重要的临床、病理及X线影像表现要点的形式编写,并辅以重要的鉴别诊断。
杨华,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副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邹利光,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放射诊断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章?总论…………………………… 1
一、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及特性…………… 1
二、X线基本检查方法……………………… 1
三、X线图像特点…………………………… 3
四、X线图像诊断原则……………………… 3
五、X线图像诊断方法……………………… 4
第二章?骨关节系统…………………… 6
一、骨关节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6
二、骨关节系统X线解剖…………………… 7
(一)骨的发育…………………………………… 7
(二)骨的结构…………………………………… 7
(三)四肢关节…………………………………… 7
(四)脊柱………………………………………… 8
(五)骨龄测定…………………………………… 9
三、骨骼基本病变及X线表现……………… 10
(一)骨质疏松……………………………………10
(二)骨质软化……………………………………10
(三)骨质破坏……………………………………10
(四)骨质增生……………………………………11
(五)骨膜增生……………………………………12
(六)钙化…… ………………………………………12
(七)骨质坏死……………………………………13
(八)矿物质沉积…………………………………14
(九)软组织改变…………………………………14
四、关节基本病变… ………………………… 15
(一)关节肿胀……………………………………15
(二)关节破坏……………………………………16
(三)关节退行性改变……………………………16
(四)关节强直……………………………………17
(五)关节脱位……………………………………17
五、骨关节外伤… …………………………… 18
(一)骨折、脱位概述……………………………18
(二)青枝骨折……………………………………18
(三)病理性骨折…………………………………18
六、慢性关节疾病… ………………………… 19
(一)退行性骨关节炎……………………………19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21
(三)痛风性关节炎………………………………22
(四)强直性脊柱炎………………………………24
(五)滑膜骨软骨瘤病……………………………25
七、骨关节感染性疾病… ……………………27
(一)急性骨髓炎…………………………………27
(二)慢性骨髓炎…………………………………29
(三)化脓性关节炎………………………………30
(四)关节结核……………………………………32
八、骨坏死及骨软骨病… ……………………33
(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3
(二)骨梗死………………………………………35
九、常见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 ……………36
(一)骨样骨瘤……………………………………36
(二)骨肉瘤………………………………………38
(三)骨软骨瘤??…………………………………39
(四)软骨瘤………………………………………40
(五)骨巨细胞瘤…………………………………41
(六)尤因肉瘤……………………………………43
(七)多发性骨髓瘤………………………………45
(八)单一性骨囊肿………………………………46
(九)动脉瘤性骨囊肿……………………………47
(十)非骨化性纤维瘤……………………………49
(十一)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0
十、骨关节营养、代谢、血液性疾病… …… 51
(一)佝偻病………………………………………51
(二)血友病性关节炎……………………………53
十一、脊柱病变… ……………………………54
(一)退行性改变…………………………………54
(二)脊柱结核……………………………………55
(三)椎体血管瘤…………………………………57
(四)致密性骨炎…………………………………58
第三章?胸部……………………………60
一、胸部的X线检查方法……………………60
二、胸部正常X线解剖………………………60
(一)胸廓…………………………………………60
(二)纵隔…………………………………………61
(三)膈……………………………………………61
(四)胸膜…………………………………………61
(五)气管、支气管………………………………61
(六)肺……………………………………………62
三、肺部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65
(一)渗出、实变…………………………………65
(二)肺不张………………………………………65
(三)空洞、空腔…………………………………65
(四)结节、肿块…………………………………67
四、支气管病变… ……………………………67
(一)异物…………………………………………67
(二)支气管扩张…………………………………69
五、肺部炎症… ………………………………70
(一)支气管肺炎…………………………………70
(二)大叶性肺炎…………………………………71
(三)肺脓肿………………………………………73
(四)血行播散型肺结核…………………………74
(五)继发性肺结核………………………………76
六、间质性病变… ……………………………78
(一)尘肺…………………………………………78
(二)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80
七、肺循环障碍… …………………………… 81
肺水肿………………………………………………81
八、肺部肿瘤… ………………………………83
(一)肺错构瘤……………………………………83
(二)中央型肺癌…………………………………84
(三)周围型肺癌…………………………………86
(四)肺转移瘤……………………………………87
九、纵隔病变… ………………………………89
(一)纵隔的分区及解剖…………………………89
(二)胸腺瘤………………………………………90
(三)淋巴瘤………………………………………91
十、胸膜(腔)病变… ………………………93
(一)气胸…………………………………………93
(二)胸腔游离积液………………………………94
(三)胸腔包裹积液………………………………95
(四)胸膜增厚、粘连、钙化……………………97
十一、乳腺… …………………………………98
(一)乳腺X线检查方法及正常X线表现…………98
(二)乳腺增生………………………………… 100
(三)乳腺纤维腺瘤…………………………… 101
(四)乳腺癌…………………………………… 102
第四章??循环系统?………………… 104
一、循环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104
二、循环系统正常X线解剖……………… 105
(一)胸部后前位片…………………………… 105
(二)胸部右前斜位片………………………… 105
(三)胸部左前斜位片………………………… 108
(四)胸部侧位片……………………………… 109
(五)冠状动脉解剖及冠状动脉造影………… 111
三、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12
(一)心脏增大………………………………… 112
(二)二尖瓣型心脏…………………………… 112
(三)主动脉型心脏…………………………… 112
(四)普大型心脏……………………………… 113
(五)肺充血…………………………………… 113
(六)肺瘀血…………………………………… 114
(七)肺血减少………………………………… 114
(八)肺动脉高压……………………………… 115
四、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16
(一)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116
(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18
(三)高血压性心脏病………………………… 119
(四)心包积液………………………………… 120
(五)房间隔缺损……………………………… 121
(六)室间隔缺损……………………………… 122
(七)动脉导管未闭…………………………… 124
(八)法洛四联症……………………………… 125
第五章??消化系统?………………… 127
一、消化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127
二、消化系统正常X线解剖……………… 128
(一)腹部平片………………………………… 128
(二)消化道造影……………………………… 129
(三)T管造影… ……………………………… 136
三、消化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138
(一)管腔的改变……………………………… 138
(二)龛影……………………………………… 140
(三)憩室……………………………………… 140
(四)充盈缺损………………………………… 140
(五)黏膜改变………………………………… 141
四、消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43
(一)胃肠道穿孔……………………………… 143
(二)肠梗阻…………………………………… 144
(三)肠套叠…………………………………… 145
(四)食管异物………………………………… 146
(五)反流性食管炎…………………………… 147
(六)贲门失弛缓症…………………………… 148
(七)食管静脉曲张…………………………… 149
(八)食管裂孔疝……………………………… 150
(九)食管平滑肌瘤…………………………… 151
(十)食管癌…………………………………… 153
(十一)慢性胃炎……………………………… 154
(十二)胃溃疡………………………………… 155
(十三)胃癌…………………………………… 157
(十四)十二指肠溃疡………………………… 159
(十五)十二指肠憩室………………………… 160
(十六)十二指肠癌…………………………… 162
(十七)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163
(十八)小肠结核……………………………… 164
(十九)克罗恩病……………………………… 166
(二十)溃疡性结肠炎………………………… 167
(二十一)结肠癌……………………………… 168
第六章??泌尿生殖系统?…………… 171
一、泌尿生殖系统的X线检查方法……… 171
二、泌尿生殖系统的正常X线解剖……… 172
(一)腹部平片(KUB)……………………… 172
(二)静脉肾盂造影(IVP)… ……………… 172
(三)子宫输卵管造影………………………… 172
三、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173
(一)重复肾盂输尿管畸形…………………… 173
(二)肾结石…………………………………… 175
(三)肾结核…………………………………… 176
(四)多囊肾…………………………………… 176
(五)肾盂癌…………………………………… 178
(六)输尿管结石……………………………… 178
(七)膀胱结石………………………………… 179
(八)输卵管炎………………………………… 180
(九)盆腔炎…………………………………… 182
关节退行性改变指关节软骨变性坏死,逐渐被纤维组织所替代。X线表现为骨性关节面模糊、毛糙,关节组成骨骨质增生、骨赘形成,关节面下囊变,关节间隙变窄。多见于老年人,常见于脊柱、膝关节、髋关节,为生理性组织退变的表现。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老医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X线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黑白片,到现在各种数字化成像技术,我算是亲身经历了这一切。虽然我已经退休了,但我依然对医学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也一直关注着医学领域的新发展。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现代化的内容和精美的设计所吸引。虽然我不再在一线工作,但我依然能够感受到这本书在现代X线判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X线知识,也融入了许多新的影像学理念和技术,这让我这个老学究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X线判读的“思维方式”的引导,它不仅仅告诉你“看到什么”,更告诉你“如何思考”,如何从影像学上找到蛛丝马迹,最终做出准确的判断。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对年轻医生的指导上,对于像我一样希望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老医生来说,也是一本难得的佳作。它让我感受到,医学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而这本书,就是我继续探索医学海洋的一艘新舰船。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非常出色,这一点可能很多人都会忽略,但对于一本需要频繁查阅的书籍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首先,它的开本大小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不会显得过于拥挤。其次,纸张的质量也很好,印刷清晰,图片和文字都不会出现模糊的情况。我特别喜欢它在图片展示方面所下的功夫,每一张X线片都标注清晰,关键的部位也有箭头或者文字提示,这使得我在对照文字理解的时候,能够非常快速地找到对应的地方。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划分也非常合理,每一个章节都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部位或者疾病类型,让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或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去查阅。我尝试过在临床中,遇到一个棘手的病例,然后迅速在书中找到相关的章节,发现书中提供的鉴别诊断和分析思路,真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你需要的时候,随时为你提供指导和帮助。
评分我是一名放射科的住院医师,每天的工作就是与X线片打交道。在学习和工作中,我总会遇到一些影像学上的“硬骨头”,比如一些非常隐匿的病灶,或者是一些少见但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这时候,我就会翻阅各种教科书和期刊,但很多时候,它们都显得过于学术化,或者不够系统,很难迅速找到我想要的信息。而这本书,给了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罗列X线征象,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这些征象背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变化。这让我不仅仅停留在“认识”X线片,而是能够“理解”X线片。更让我惊喜的是,它还特别强调了X线判读中的一些“陷阱”和“要点”,这些经验性的总结,对于我们这种刚开始独立判读的医生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尝试着将书中的一些判读思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发现不仅提高了我的诊断准确率,也让我更有信心去面对那些复杂的病例。这本书的逻辑性也非常强,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X线判读体系。
评分这本书我断断续续看了有半个多月了,真的可以说是相见恨晚。作为一个临床一线的小医生,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病例,尤其是影像学方面的判读,总觉得力不从心。虽然上学的时候也学过,但那是理论,到了实际工作中,各种细微的差别,各种不常见的表现,都会让人头疼。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它的优点太多了,首先就是内容的全面性,虽然我没有深入研究到每一个细节,但从我平时最常接触的骨科、胸部、腹部等影像学来看,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常见的疾病和表现。而且,最关键的是,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结合了大量的临床实例,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对比,让你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疾病的影像学特征。这种“所见即所得”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也让我对那些晦涩难懂的影像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它的语言风格也比较通俗易懂,没有太多专业术语的滥用,即使是一些初学者,也能够比较轻松地理解。这本书简直就是我们这类基层医生的福音,强烈推荐!
评分我是一名内科的进修医生,虽然我的主要工作不是直接判读X线片,但在临床工作中,理解和分析X线报告,并结合影像学结果来指导患者的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以前,我总是依赖于放射科医生的报告,但有时候,报告的描述会比较简略,或者会出现一些我不太理解的术语。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现状。它用一种非常清晰易懂的方式,解释了X线片上的各种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可能意味着什么。我最喜欢它在“鉴别诊断”部分的处理方式,它会列出多种可能的诊断,然后详细分析每一种诊断的可能性,以及如何通过其他的检查来进一步确诊。这种严谨的逻辑和周全的思考,让我对疾病的认识更加立体和全面。我曾经因为对某个X线表现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延误了患者的治疗,这本书的出现,让我避免了类似的错误。它帮助我搭建了一个跨学科的知识桥梁,让我能够更好地与放射科医生沟通,也更准确地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