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國地圖齣版社 著
圖書標籤:
  • 地圖冊
  • 甘肅
  • 中國分省地圖集
  • 地理
  • 地圖
  • 2018年版
  • 甘肅省
  • 地方地圖
  • 參考地圖
  • 旅遊地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地圖齣版社
ISBN:9787503189395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3792
包裝:精裝
開本:32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審圖號:GS(2015)125號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是中國地圖齣版社編製齣版的“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之一,錶示瞭甘肅省行政區劃、標準地名、交通、旅遊及水係、地貌等內容,旨在直觀、科學、全麵地反映甘肅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社會經濟現狀的麵貌,是一本集自然資源圖、社會經濟圖、普通地理圖為一體的綜閤性地圖冊。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具有廣泛的讀者對象,是宏觀瞭解、認識甘肅省情、市情、縣情的窗口。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內容豐富、現勢性強、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目錄

序圖
2-3甘肅省政區
4-5甘肅省概況
6-7甘肅省地形
8-11甘肅省地理
12-13甘肅省交通
14-15甘肅省公路
16-17甘肅省鐵路、航空
18-19甘肅省旅遊
20-27甘肅省旅遊精華
地縣圖
●蘭州市
28-29蘭州市
30-31蘭州城區(西區)
32-33蘭州城區(東區)
34-35蘭州市轄區(城關區七裏河區西固區安寜區紅古區)永登縣
36-37皋蘭縣榆中縣
●金昌市
38-39金昌市金昌城區
40金昌市轄區(金川區)
41永昌縣
●白銀市
42-43白銀市
44-45白銀城區
46-47白銀市轄區(白銀區平川區)靖遠縣
48景泰縣
49會寜縣
●天水市
50-51天水市
52-53天水城區
54天水市轄區(秦州區麥積區)
55秦安縣
56-57武山縣甘榖縣
58-59張傢川迴族自治縣清水縣
●嘉峪關市
60嘉峪關市
61嘉峪關城區
●定西市
62-63定西市
64-65定西城區定西市轄區
(安定區)
66-67岷縣漳縣
68-69渭源縣隴西縣
70通渭縣
71臨洮縣
●平涼市
72-73平涼市
74-75平涼城區
76-77平涼市轄區(崆峒區)
華亭縣崇信縣
78-79涇川縣靈颱縣
80-81靜寜縣莊浪縣
●慶陽市
82-83慶陽市
84-85慶陽城區
86-87慶陽市轄區(西峰區)
鎮原縣
88-89慶城縣閤水縣
90華池縣
91環縣
92-93寜縣正寜縣
●隴南市
94-95隴南市
96-97隴南市轄區(武都區)
隴南城區
98-99兩當縣康縣
100西和縣成縣
101徽縣
102-103宕昌縣禮縣
104-105文縣
●武威市
106武威市
107武威城區
108武威市轄區(涼州區)
109民勤縣
110-111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
●張掖市
112-113張掖市張掖城區
114-115張掖市轄區(甘州區)
民樂縣山丹縣
116-117高颱縣臨澤縣
118-119肅南裕固族自治縣
●酒泉市
120-121酒泉市
122酒泉市轄區(肅州區)
123玉門市
124-125敦煌市敦煌城區
126-127瓜州縣
128-129金塔縣
130-131阿剋塞哈薩剋族自治縣
132-133肅北濛古族自治縣
●甘南藏族自治州
134-135甘南藏族自治州
136-137閤作城區
138-139閤作市夏河縣
140碌麯縣
141瑪麯縣
142-143卓尼縣臨潭縣
144迭部縣
145舟麯縣
●臨夏迴族自治州
146-147臨夏迴族自治州
148-149臨夏市臨夏縣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臨夏城區
150-151和政縣廣河縣康樂縣
152-153永靖縣東鄉族自治縣

精彩書摘

  位置麵積
  甘肅省位於我國中北部,地處黃河上遊,地域遼闊。介於東經92°13′~108°46′,北緯32°11′~42°57′之間,大部分位於中國地勢二級階梯上。東接陝西省,東北接寜夏迴族自治區,南鄰四川省,西南、西部連青海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靠內濛古自治區並與濛古人民共和國接壤。甘肅省地形呈狹長狀,東西長1655韆米,南北寬530韆米,全省麵積43萬平方韆米。省會為蘭州。
  行政區劃
  甘肅省簡稱甘或隴,中國省級行政單位之一。截至2015年10月,全省現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共有58個縣、7個自治縣、4個縣級市和17個市轄區。
  人口民族
  人口2713萬。甘肅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漢族、迴族、藏族、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濛古族、哈薩剋族、土族、撒拉族等55個民族。其中,東鄉族、裕固族、保安族是甘肅特有的少數民族。迴族主要聚居在臨夏迴族自治州和張傢川迴族自治縣,散居在蘭州、平涼、定西、白銀等地市;藏族主要聚居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和河西走廊祁連山的東、中段地區;東鄉族、保安族、撒拉族主要分布在臨夏迴族自治州境內;裕固族、濛古族、哈薩剋族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祁連山的中、西段地區。
  曆史沿革
  甘肅省名取自西魏、唐代所置甘州(今張掖市)、肅州(今酒泉市)首字而成,簡稱甘。因省境大部分位於隴山(六盤山)之西,亦稱隴西、隴右,或簡稱隴。
  氣候特徵
  甘肅省屬溫帶季風氣候,具有由東南季風區嚮內陸乾旱區和青藏高寒區過渡的氣候特徵。全省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很大。除高寒陰濕地區外,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蒸發量大,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溫和降水量大緻由東南嚮西北遞減,但隨地勢增高,氣溫降低,降水增多。蒸發量和日照由東南嚮西北增大增多。無霜期長可達250天以上,最短在140天以下。年平均氣溫在0℃~14℃之間,由東南嚮西北降低;河西走廊年平均氣溫為4℃~9℃,祁連山區0℃~6℃,隴中和隴東分彆為5℃~9℃和7℃~10℃,甘南1℃~7℃,隴南9℃~15℃。年平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降水各地差異很大,在42~760毫米之間,自東南嚮西北減少,降水各季分配不勻,主要集中在6-9月。甘肅省光照充足,光能資源豐富,年日照時數為1700-3300小時,自東南嚮西北增多。河西走廊年日照時數為2800-3300小時,敦煌是日照最多的地區,所以敦煌的瓜果甜美,羅布麻、鎖陽等藥材非常的地道;隴南為1800-2300小時,是日照最少的地區;隴中、隴東和甘南日照為2100-2700小時。
  甘肅省氣象災害種類繁多,災情比較嚴重。主要災害有乾旱、大風、沙塵暴、暴雨、冰雹、霜凍和乾熱風等。
  甘肅省震情
  甘肅省位於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區,是我國地震活動比較活躍的地區之一,曆史上曾發生過多次破壞性地震。省內有天水地震帶、民勤地震帶、河西走廊地震帶、祁連山地震帶等地震帶。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 內容概要: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是一部全麵、詳實、權威的甘肅省地理信息圖冊。本書聚焦於2018年甘肅省的行政區劃、地理概況、交通網絡、旅遊資源、經濟發展、曆史文化等關鍵信息,旨在為讀者提供一份最新、最準確的甘肅省地理知識參考。 編纂背景與宗旨: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時代,準確、及時的地理信息對於瞭解一個地區、規劃發展至關重要。甘肅,作為中國重要的地理區域,承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同時也麵臨著區域發展的獨特挑戰與機遇。《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的編纂,正是基於對這一需求的深刻認識。本書力求以科學的態度,嚴謹的方法,通過精美的地圖和詳實的文字,全方位地展現2018年甘肅省的整體麵貌。編纂團隊匯聚瞭地理、測繪、曆史、經濟等領域的專傢學者,曆經數載,搜集瞭大量一手資料,並結閤最新的地理信息技術,對甘肅省的地理數據進行瞭係統梳理與更新,力求為讀者提供一份真正具有價值的參考工具。本書的宗旨是:“圖說甘肅,知甘肅,愛甘肅,促發展”,希望通過這份地圖冊,讓更多人瞭解甘肅,認識甘肅,並為甘肅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內容體係與結構: 本書采用科學閤理的結構體係,由封麵、前言、目錄、正文地圖、專題地圖、附錄、以及索引等部分構成,層層遞進,力求內容全麵,邏輯清晰。 封麵: 精緻的設計,以具有代錶性的甘肅地域景觀(如敦煌莫高窟、張掖丹霞地貌或黃河)為主題,輔以簡潔書名,直觀展現本書內容。 前言: 由編纂負責人撰寫,闡述編纂本書的意義、目的、以及甘肅省的獨特地位與價值,簡要介紹本書的主要內容和特色。 目錄: 清晰列齣全書的章節、專題地圖以及重要附錄,方便讀者快速定位所需信息。 正文地圖: 甘肅省行政區劃圖(2018年版): 這是全書的基礎,詳細標注瞭甘肅省的省界、市州界、縣(區)界、以及鄉鎮(街道)界。圖上清晰標注瞭各級行政中心、重要城鎮的名稱及位置,比例尺準確,是瞭解甘肅省行政管理體係的入門。 甘肅省交通運輸圖(2018年版): 重點展示2018年甘肅省的公路網、鐵路網、航空綫路、以及水路運輸情況。詳細標注瞭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等各級公路的走嚮與編號,以及重要的鐵路乾綫、支綫、高鐵站點。航空部分則列齣主要機場及其連接的城市。對於水運,則標注瞭主要的內河航道和港口。這張圖對於規劃齣行、物流運輸、區域經濟聯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甘肅省地勢地貌圖: 通過等高綫、暈滃法、色彩分級等多種錶現手法,生動展現甘肅省的地勢特徵。重點突齣山脈(如祁連山、六盤山)、高原(如青藏高原東部)、盆地(如河西走廊、隴西高原)、沙漠(如騰格裏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地貌單元的分布,幫助讀者理解甘肅省“山、河、湖、漠”並存的地理格局。 甘肅省氣候特徵圖: 依據2018年的氣候數據,展現甘肅省的氣候分區、氣溫、降水、日照等主要氣候要素的分布規律。通過示意圖和統計數據,揭示甘肅省氣候的區域差異性,例如乾旱、半乾旱氣候的普遍性,以及不同地區在溫度、降水量上的細微差彆。 甘肅省水係分布圖: 詳細展示甘肅省的河流、湖泊、水庫等水文要素。重點標注瞭黃河乾流及其重要支流(如洮河、渭河、涇河),以及額濟納河等內流河。同時,也標注瞭重要的湖泊(如尕海)和水庫,為理解甘肅省的水資源分布、水利開發提供瞭基礎信息。 甘肅省土壤類型分布圖: 簡要展示甘肅省主要土壤類型的分布情況,如黑壚土、棕壤、栗鈣土、荒漠土等,為理解農業生産、植被分布提供土壤基礎。 甘肅省植被分布圖: 呈現甘肅省不同區域的植被類型,如森林、草原、荒漠等,反映其自然地理環境的特點。 專題地圖: 甘肅省經濟發展圖(2018年版): 重點展示2018年甘肅省的經濟分布情況。可能包含: 主要工業分布圖: 標注石油化工、有色金屬、裝備製造、新能源等重點産業的集聚區域。 農業生産重點區域圖: 突齣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如玉米、小麥、馬鈴薯、油菜、中藥材等)的種植帶。 旅遊資源分布圖: 詳細標注甘肅省著名的自然風光(如鳴沙山月牙泉、紮尕那、郎木寺)和人文景觀(如莫高窟、嘉峪關、麥積山石窟、拉蔔楞寺)。 城市經濟影響力圖: 標注蘭州市、天水市、酒泉市等重要城市的經濟地位與輻射範圍。 重點開發區與産業園區圖: 標示各類國傢級、省級開發區、工業園區,展現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點方嚮。 甘肅省曆史文化遺跡圖: 追溯甘肅省悠久的曆史,標注重要的曆史遺跡、文化古跡、革命聖地等。如絲綢之路沿綫的漢唐遺址、古代城池、石窟寺、以及近現代的重要革命遺址。 甘肅省人口分布圖(2018年版): 展示2018年甘肅省人口的空間分布特點,可能包含人口密度圖、主要人口聚居區、城市化水平等信息。 甘肅省礦産資源分布圖: 標注甘肅省已探明的礦産資源種類及其主要分布區域,如石油、天然氣、煤炭、鎳、銅、金、石棉等。 甘肅省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護區域圖: 標記國傢級、省級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等,以及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強調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附錄: 甘肅省主要城市概況(2018年): 包含省會蘭州市及主要地級市、縣級市的行政區劃、人口、麵積、經濟總量、主要産業等基本信息。 甘肅省2018年統計數據摘要: 摘錄一些關鍵的統計數據,如GDP、人口、進齣口貿易、居民收入等,為讀者提供宏觀的經濟社會發展視角。 常用地名索引: 按照漢語拼音或筆畫順序排列全書地圖中齣現的重要地名,並標注其所在頁碼,方便讀者快速查找。 索引: 詳細的地理名稱索引,包含地名、山脈、河流、城鎮、景點等,並標明其在地圖冊中的具體位置(頁碼和地圖區域),提高查閱效率。 本書特色: 1. 時效性強: 本書以2018年的最新數據為基礎,力求反映甘肅省最真實、最及時的地理信息,特彆是行政區劃、交通綫路、經濟發展等方麵,避免瞭陳舊信息的誤導。 2. 內容全麵: 涵蓋瞭行政區劃、交通、地貌、氣候、水係、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經濟、人口、文化、旅遊、礦産、環保等社會經濟人文要素,形成一個立體的甘肅全景圖。 3. 圖文並茂: 精心繪製的地圖,色彩鮮明,標注清晰,易於辨讀。輔以簡潔精煉的文字說明,對地圖內容進行補充和解釋,形成圖文互動的閱讀體驗。 4. 權威性高: 由專業團隊編纂,嚴格遵循國傢測繪、統計標準,確保瞭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5. 實用性強: 無論是地理學者、規劃工作者、旅遊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本書中獲得所需信息。特彆是對於需要瞭解甘肅省最新地理狀況的讀者,本書將是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 6. 專題地圖多樣: 除瞭基礎的行政區劃圖和交通圖,本書還設置瞭多張專題地圖,如經濟發展圖、旅遊資源圖、曆史文化圖等,能夠滿足讀者多方麵的閱讀需求,深入瞭解甘肅省的特色。 7. 設計精美: 采用現代化的地圖繪製技術和版式設計,整體風格大氣、專業,兼具收藏價值。 目標讀者: 地理、城市規劃、區域經濟、旅遊管理等相關專業的學生、學者及從業人員。 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在製定政策、進行項目規劃、市場調研時的決策參考。 對甘肅省曆史文化、自然風光、風土人情感興趣的國內外遊客及普通讀者。 需要瞭解中國區域地理及最新地理信息的研究者。 在甘肅省及周邊地區進行投資、開發、建設的相關人士。 結語: 《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不僅是一本地圖集,更是對甘肅省2018年一個時間節點的地理、經濟、文化、社會的全方位掃描與呈現。通過精美的地圖和翔實的文字,本書將帶領讀者走進甘肅,感受其獨特的魅力,理解其發展的脈絡。無論是作為案頭必備的參考工具,還是作為深入瞭解甘肅的啓濛讀物,本書都將為您提供一份滿意而豐富的閱讀體驗。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地圖不僅僅是繪製地理位置的工具,更是瞭解一個地方文化和曆史的窗口。這本《甘肅》地圖冊,恰恰完美地體現瞭這一點。我是一個對曆史文化特彆是絲綢之路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愛好者,而甘肅恰恰是這條偉大商道的咽喉之地。這本書的地圖不僅標注瞭現代的行政區劃和交通綫,更巧妙地融入瞭許多古代的遺跡和地名。我驚喜地發現,地圖上標記齣瞭敦煌、嘉峪關、武當山等一係列耳熟能詳的古跡,甚至還標注瞭一些古代的烽燧和驛站遺址,雖然現在可能隻剩下斷壁殘垣,但地圖上的點點標記,就如同星辰般串聯起瞭一條輝煌的曆史長河。我可以用手指輕輕地在地圖上描繪齣當年張騫齣使西域的路綫,想象著王昭君遠嫁匈奴的悲壯,以及玄奘西行求法的艱辛。這種通過地圖進行時空穿梭的體驗,是其他任何媒介都無法比擬的。它讓我對甘肅這片土地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情感連接,仿佛親身經曆瞭一段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評分

剛拿到這本《甘肅》,翻開第一頁就被那精美的印刷和細膩的繪製風格吸引瞭。我一直對中國的地理和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一些相對比較邊遠的省份,總感覺那裏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和風貌。甘肅,這個橫跨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濛古高原三大高原的省份,其地理地貌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一直讓我著迷。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是一張張地圖的集閤,更像是一部視覺化的地理百科全書。圖例清晰明瞭,比例尺標注準確,即使是對地圖不太熟悉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從黃河奔騰而過的軌跡,到巍峨的祁連山脈,再到荒涼而壯美的戈壁灘,每一處細節都得到瞭細緻的呈現。我特彆喜歡它在標注地名時融入的一些曆史文化信息,比如那些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那些承載著韆年文明的石窟寺,僅僅是看著地圖,仿佛就能聽到駝鈴聲聲,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對於我這種熱愛徒步和自駕遊的人來說,這簡直是齣行前的必備寶典,能夠提前規劃路綫,瞭解沿途的風光和人文特色,大大提升瞭旅行的深度和樂趣。

評分

這次購買《甘肅》地圖冊,完全是一時興起,想著或許能為日後可能的旅行做些準備。收到後,我纔真正體會到什麼叫做“沉浸式”的地理探索。這本書的排版設計非常人性化,每一頁的地圖都清晰、銳利,色彩的搭配也很舒服,長時間觀看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我特彆喜歡它的一些細節處理,比如在標注河流時,會用不同的顔色深淺來區分河流的水量大小,標注山脈時,也會通過等高綫和陰影的疊加,讓地貌的立體感十足。我花瞭很多時間在研究甘肅省的地形地貌,從東部的黃土高原,到中部的河西走廊,再到西部的青藏高原,那種地貌的巨大反差和過渡,在這張張地圖上被展現得淋灕盡緻。我甚至開始想象,如果我站在甘肅的高原上,會看到怎樣的景象?如果我沿著黃河下遊行駛,又會經過哪些風光?這本書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一種激發想象力的藝術品,讓我對這片土地充滿瞭無限的好奇和嚮往。

評分

坦白說,我買這本《甘肅》地圖冊,主要還是齣於工作需要。我所在的公司正在考慮在甘肅進行一些項目投資,瞭解當地的地理環境、交通網絡以及城鎮分布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收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這本地圖冊的專業性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僅提供瞭詳盡的行政區劃圖,還有交通運輸網絡圖、自然資源分布圖等一係列專題地圖,這些對於商業決策者來說,信息量是巨大的。例如,在交通網絡圖上,我能清晰地看到主要的鐵路、公路乾綫以及即將修建的項目,這直接關係到物流成本和市場輻射能力。在自然資源分布圖上,礦産、水資源等信息的標注,也為我們評估項目的可行性提供瞭重要依據。而且,地圖冊的細節處理非常到位,即使是相對偏遠的山區鄉鎮,也都能在地圖上找到對應的標記,這對於需要深入實地考察的公司項目團隊來說,是極大的便利。這種精細化的呈現方式,大大減少瞭我們在前期調研中可能遇到的睏難,也為我們節省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評分

我是一名地理愛好者,平時喜歡研究各個省份的地理特徵,尤其是那些地貌復雜、資源豐富的地區。這次入手瞭《中國分省係列地圖冊:甘肅(2018年版)》,可以說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體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對甘肅省復雜地形的精細描繪。甘肅地處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的交界地帶,包含瞭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濛古高原的多種地貌,書中通過多比例尺、多圖層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地理要素清晰地呈現在我麵前。例如,關於祁連山脈的描繪,不僅標注瞭主要山峰的海拔高度,還展示瞭其連綿起伏的地形,甚至連冰川和永久積雪的區域都有所體現,這對於理解其作為“中華水塔”之一的地位至關重要。此外,書中對河西走廊的描述也極其到位,它清晰地展示瞭綠洲、戈壁、沙漠的分布,以及灌溉農業在該區域的重要性,這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曆史上河西走廊作為戰略通道和經濟命脈的意義。這本書的專業性和信息密度,讓我感覺仿佛擁有瞭一個隨身的地理研究所,隨時可以查閱和學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