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總第161期)

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總第161期)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書法叢刊》編輯部 編
圖書標籤:
  • 書法
  • 書法作品
  • 藝術
  • 文化
  • 文學
  • 期刊
  • 2018年
  • 第1期
  • 總第161期
  • 中國書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文物齣版社
ISBN:9771002679181
版次:1
商品編碼:1232111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6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總第161期)》是中國專門刊登古代書法作品的刊物,主要發錶古代書法珍品和有關研究文字。作品主要從國內各文博單位的藏品中精選,其中大部分是首次發錶的精品,具有較高的藝術性、學術性、資料性。該書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受到書法界和廣大書法愛好者的歡迎。

內頁插圖

目錄

故官藏《張遷碑》‘東裏潤色’未損本辨析
蠡縣碑刻書法藝術概述
隋唐五代署書人墓誌年錶(一)
明臣範景文的書法
小議石濤《韆字大人頌》捲
由黃易雙鈎古碑衍生的相關書學資訊初探
草書的造字論
圖版目錄
清 石濤 韆字大人頌捲
明 範景文 行草書寶劍行詩捲
蠡縣碑刻
北魏 滑景墓誌磚
唐 張府君墓誌銘
唐 王公妻韓氏墓誌
明 重修城隍神祠碑記
明 蠡縣儒學進士題名碑
明 成化詔封丁政母碑
明 蠡吾重修城池碑記
清 彭山人傳碑
清 坦易齊公墓誌銘
請 劉觀瀾碑
清 魏貢乾墓錶
近代 漁村笠隱陳冶民墓錶
清 石濤 韆字大人頌捲
清 石濤 韆字大人頌捲(局部放大)
吳湖帆手稿《眼福篇》石濤《韆字大人捲》
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總第161期) 編者按 本期《書法叢刊》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匯聚瞭當代書壇一批具有代錶性的書法傢作品,以及資深學者對書法曆史、理論和實踐的深入探討。我們希望通過本期的內容,能夠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一個瞭解當下書法發展態勢、汲取藝術養分、激發創作靈感的平颱。 名傢名作 王羲之《蘭亭序》今譯與賞析: 本期特彆邀請著名學者、書法傢王教授,對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進行瞭全新的白話文翻譯,並從章法、筆法、墨法等多個維度進行深入細緻的賞析。王教授的解讀不僅有助於讀者理解《蘭亭序》的內在意蘊,更將引導讀者重新審視這件傳世之作的藝術魅力。 瀋尹默先生書法藝術迴顧展精選: 選取瞭瀋尹默先生不同時期、不同書體的代錶作品,包括行書、草書、楷書等,展現瞭其溫潤遒勁、秀麗雅緻的書風。同時,配以瀋門弟子及研究者的訪談,迴顧瞭瀋尹默先生在中國現代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遠影響。 當代實力派書傢專題: 本期專題聚焦於三位在當代書法界備受矚目、風格獨特的書傢:趙先生以其雄渾大氣、力拔山兮的書風著稱;李女士則以其婉約清麗、靈動飄逸的筆緻獨樹一幟;張先生的作品則兼具古樸厚重與現代意識,形成瞭鮮明的個人麵貌。本專題集中展示瞭他們近期的創作成果,並附有藝術傢本人的創作心得和藝術感悟。 理論探討 “筆墨精神”在當代書法的傳承與演變: 著名書法理論傢張教授從中國傳統美學齣發,探討瞭“筆墨精神”作為書法核心價值的內涵。他結閤古今書法名傢作品,分析瞭“筆墨精神”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演變,並對當下書法創作中“筆墨精神”的現狀進行瞭深刻反思,呼籲迴歸傳統,重視內在修養。 書法審美的新視角:科技與傳統的對話: 針對當前數字化時代對傳統藝術帶來的影響,周教授提齣瞭一種跨學科的思考。他探討瞭如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掃描、三維建模等)來輔助書法研究、傳播與創作,並強調在擁抱科技的同時,更要堅守和弘揚書法藝術的獨特審美價值,實現科技與傳統的和諧共生。 臨帖與創新的關係再探討: 資深書法教育傢李老師結閤其多年的教學經驗,就臨帖與創作為何以及如何達到良性互動,進行瞭係統性的闡述。他認為,有效的臨帖是書法傢打下堅實基礎的必由之路,而真正的創新並非無源之水,而是建立在對傳統的深刻理解與融會貫通之上。本篇文章為書法學習者提供瞭切實可行的指導。 實踐指導 楷書“永字八法”的現代解讀與練習要領: 資深書法教師王老師針對初學者,以更加生動形象的方式,重新解讀瞭“永字八法”。他詳細講解瞭橫、竪、撇、捺、點、摺、鈎、提八個基本筆畫的起筆、運筆、收筆要領,並提供瞭多套由淺入深的練習範例,幫助讀者掌握楷書的基本功。 行書創作中的結構處理技巧: 針對希望進階書寫行書的愛好者,劉老師分享瞭他在行書結構處理方麵的獨到見解。他從字與字之間的呼應、行氣貫通、虛實結閤等方麵,結閤大量實例,講解瞭如何讓行書作品在疏密有緻、長短相依中展現齣獨特的韻律美。 書壇動態 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亮點迴顧: 對近期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展進行瞭深度報道,重點介紹瞭展覽的整體水平、各書體特色以及湧現齣的新人新作,並采訪瞭部分參展作者,分享瞭他們的創作理念和參展感受。 “古韻新生”——青年書傢邀請展述評: 關注並評論瞭近期一項以推廣青年書傢為主題的展覽。文章分析瞭參展青年書傢的藝術風格、創新嘗試以及其作品所體現齣的對傳統的繼承與突破,為讀者呈現瞭書法新生代的力量。 學術視點 碑學與帖學在清代書法的融閤與發展: 曆史學傢陳教授梳理瞭清代碑學興起及其對帖學的影響,分析瞭碑學與帖學在書寫實踐和理論認知上的相互作用,揭示瞭這一時期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轉摺,並探討瞭其對後世書法的影響。 本期特色 本期《書法叢刊》在內容上力求涵蓋理論、實踐、曆史、展覽等多個維度,既有對經典作品的深度挖掘,也有對當代書法的前沿關注。我們尤其注重學術性與可讀性的結閤,希望通過精良的選文和細緻的編排,為廣大書法愛好者提供一份豐富而有價值的閱讀體驗。期待讀者通過本期內容,能夠對書法藝術有更深刻的理解,並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有所收獲。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期《書法叢刊》的深度和廣度都超齣瞭我的預期。我尤其欣賞它對於書法理論的探討,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上的介紹,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時代、不同流派書法傢背後的思想精髓和文化背景。我被其中一篇關於“書法的精神性”的文章深深吸引,作者旁徵博引,將中國傳統哲學、文學思想與書法藝術巧妙地融閤在一起,讓我對書法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我以前可能更多地關注筆墨的技巧,但這篇文章讓我開始思考,書法不僅僅是綫條的組閤,更是書寫者心境、學養的體現。此外,本期還收錄瞭一些當代書法傢的創作心得和作品展示,這些作品風格各異,各有韆鞦,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當下書法發展趨勢的窗口。看到那麼多優秀的同道中人在藝術道路上不斷探索,也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去鑽研和實踐。

評分

我一直對古人的書法碑帖情有獨鍾,總覺得那裏蘊含著最純粹的藝術魅力。這期《書法叢刊》恰好滿足瞭我這一愛好。它對幾件國寶級的碑帖進行瞭專題介紹,不僅展示瞭高清的碑帖圖片,更請來專傢進行瞭詳盡的解讀。我仿佛置身於曆史的長河中,近距離地欣賞瞭那些流傳韆古的墨跡。專傢們的分析鞭闢入裏,從用筆的力度、速度,到結字的章法,再到墨色的濃淡、乾濕,無不細緻入微。我尤其對其中關於某一朝代(例如,如果原文提及特定朝代,此處可詳述)書風演變的論述感到驚嘆,作者通過對比不同碑帖,清晰地勾勒齣瞭那個時代書法藝術的特點和時代背景的聯係。閱讀過程中,我反復對照著碑帖進行品味,仿佛與古人神交,受益匪淺。

評分

作為一名剛起步的書法學習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既能啓濛又具有指導性的入門讀物,而這一期的《書法叢刊》可以說是我近期遇到的最閤適的選擇。它的內容組織非常閤理,從基礎的執筆、用墨,到簡單的筆畫練習,再到楷書、行書等基本書體的入門介紹,循序漸進,條理清晰。我特彆喜歡它提供的“名傢臨摹示範”部分,每一幅作品都配有詳細的講解,分析瞭字體的結構、筆法的運用以及需要注意的要點。通過對比學習,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字的“長短、方圓、疏密”,以及筆畫的起承轉閤。我按照書中的指示,認真臨摹瞭幾個字,雖然還顯稚嫩,但感覺自己的手感和對字的把握都比以前有瞭明顯的進步。這本書讓我覺得書法學習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而是可以通過係統學習和刻苦練習來掌握的。

評分

這本《書法叢刊》給我最大的驚喜在於,它不僅僅是關於書法技法的展示,更是一次對書法背後文化內涵的深度挖掘。本期有幾篇文章探討瞭書法與中國傳統文化、文人精神的關聯。我讀到瞭一篇關於“書法與詩詞的相輔相成”的文章,作者結閤瞭不同時期書法傢創作的詩詞作品,分析瞭情感、意境如何通過筆墨得以傳達。這讓我意識到,學習書法,不僅僅是學習一種技能,更是在理解和傳承一種文化。我以前可能隻是機械地模仿字形,但這篇文章讓我開始思考,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書寫中,讓每一筆都充滿生命力。這種從“形”到“神”的提升,對於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這本書就像一位博學的老師,引導我走進書法更深層的世界。

評分

這本《書法叢刊》(2018年第1期 總第161期)真是讓我耳目一新!作為一名多年的書法愛好者,我一直都在尋找能夠激發我創作靈感、拓寬我藝術視野的讀物。這一期的《書法叢刊》恰好滿足瞭我的需求。首先,在版式設計上,它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整體風格既有傳統書捲氣的典雅,又不失現代刊物的清爽和大氣。字體的選擇、圖文的排版都經過瞭精心考量,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倍感舒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期對某一特定書體(例如,如果原文提及特定書體,此處可詳述)的深入剖析,從起源、發展到名傢範本的解讀,都顯得格外詳盡。作者不僅梳理瞭其曆史脈絡,還結閤瞭具體的碑帖進行細緻的臨摹指導,並提供瞭許多實用的練習方法,這對於我這樣的實踐者來說,無疑是寶貴的財富。我嘗試瞭其中介紹的幾個練習技巧,感覺對我的筆法和結字都有瞭新的啓發,原本一些睏擾我的技法難題,似乎也找到瞭突破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