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初级篇)》为初级篇,主要用于学前至小学一年级的舞蹈教学。《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初级篇)》主要介绍了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十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舞蹈常识,以及各民族舞蹈的典型特征,同时针对每个民族都收录了两段完整的舞蹈组合视频,并进行了详细讲解。
《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初级篇)》面向小学舞蹈教师以及从事舞蹈教学的培训机构,可作为低年级学生舞蹈教学的教材,同时对从事儿童舞蹈研究的学者以及喜爱舞蹈的家长也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杨敏,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舞蹈家协会理事、全国舞蹈审美教育联盟主席、新加坡国际舞蹈大赛评委、北京市“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客座教授、获“2016年中国舞蹈教育年度人物”。从事高校专业舞蹈教育三十年,并长期投身于中小学舞蹈教育事业,连续多年担任“北京市中小学舞蹈展演”“小荷风采”“荷花少年”以及“北京市大学生艺术节展演”等比赛评委。
代表著作:《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道具研究》《民族舞蹈技术技巧》《民族舞蹈技能训练——单元课示例》等。
代表奖项:获得六届“桃李杯”比赛贡献奖、园丁奖以及“十佳”奖项;获得四届新加坡“中国舞蹈国际大赛”教师指导奖及优秀教师指导奖等。
代表论文:《试论“舞蹈教育心理学”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的作用》《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及其服饰》《让陈露不再寂寞》《论民族舞蹈技术技巧训练课程在教学与创作中的价值》《论原生态民族舞蹈的艺术化及保护》《深化中小学舞蹈教育改革推动舞蹈专业教育模式创新》《关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等。
刘瑞娟,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任教于北京市第五十中学,从事中学舞蹈教育工作。代表论文有《浅析舞蹈教学的核心环节—一舞蹈动作教习》《一片蓝天一方乐土,孕育舞蹈花之蕊——浅谈我国中小学舞蹈教育》《浅析中小学舞蹈教材在教学中的核心价值》等。
林青,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学生活动管理中心一级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中小学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重点人文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舞蹈课》北京地区总协调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先进个人。代表论文有《舞蹈人人跳》《中小学传统舞蹈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等。
魏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现任教于北京大峪中学,从事中学舞蹈教育工作。代表作品《流泪的索玛花》获第十届桃李杯舞蹈比赛表演二等奖,《锦鸡炫美》获第八届荷花杯舞蹈比赛表演银奖。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蒙古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娜日呼勒》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会说话的阿赫图——肩》
第二章 藏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马兰谣》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上学啦》
第三章 维吾尔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娃哈哈》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一杯美酒》
第四章 朝鲜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小熊照镜子》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柳叶手儿拍》
第五章 傣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水中照影》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金孔雀轻轻跳》
第六章 彝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彝族娃娃真幸福》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喊月亮》
第七章 苗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欢乐苗寨》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小锦鸡》
第八章 土家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拍拍乐》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欢乐土家娃》
第九章 佤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荡秋千》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发梢儿甩甩》
第十章 汉族
第一节 民俗文化
第二节 舞蹈常识
第三节 小初级舞蹈教学
第四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丢手绢》
第五节 小中级舞蹈教学
第六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拉花》
第十一章 身体开发
第一节 常识介绍
第二节 舞蹈教学——认知身体
第三节 小初级特色组合——《种太阳》
第四节 舞蹈教学——唤醒身体
第五节 小中级特色组合——《虫儿飞》
后记
前言/序言
本教材主要介绍了小初级特色课例——民乐篇以及小中级特色课例——民俗篇。
一、小初级 特色课例——民乐篇
“乐”有三层含义。其一,“乐”指音乐。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门类。其二,“乐”,即欢乐、娱乐之意,是人的心理情感,也是人们表露于外的情态。其三,“乐”指乐器。乐器是指能够发出乐音,并能进行音乐艺术再创造的器具,一般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民乐篇侧重于介绍与民族文化相关“乐”的前两种含义,即音乐和情感。
舞蹈与音乐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正所谓有舞必有乐。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节奏性很强的旋律和各种各样乐器的伴奏,可以充分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展现出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多元性。任何民族的音乐,无论是庞大的交响乐、肃穆的宗教歌唱,还是简朴的乡村民歌和欢快的民族乐曲,都具有节奏。节奏的最大特点是周期性地有规律延续,强拍和弱拍的有机结合、不断地交替,两拍子、三拍子和四拍子等各有不同的强弱拍节,从而构成了音乐的不同风格。
在本教材中,小初级的教学对象设定为学龄前儿童至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在5~7岁之间,该篇特色之一就是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常识,其中包括民族音乐。学习舞蹈从学会听音乐开始,因此小初级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打基础,“音乐入手”“舞蹈形态贯穿”“乐舞一体”的初级三连贯,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小中级 特色课例——民俗篇
民俗泛指民间的风俗习惯,又称为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较为稳定的文化形式。民俗舞蹈能够表现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其中包括节庆、仪式舞蹈等,是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
本教材以民族文化为立足点,以舞蹈课例教材实现民族文化与少儿舞蹈的有机结合,通过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常识,学会多彩的民族文化礼仪,掌握更多的民族舞蹈技能。学习舞蹈从学会听音乐开始,了解民族文化从熟悉风俗习惯开始。民俗篇贯穿于小中级教学的整个特色课例之中,其舞蹈的组合编排与各民族的风俗相结合,动作设计突出民族元素的同时又充分尊重民族传统习惯,潜移默化地将各民族的民间文化输入到学生的知识库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立体,同时为第三等级“民风篇”的教学奠定基础。
本书以特色课例教学法的方式来重点讲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傣族、彝族、苗族、土家族、佤族、汉族这十个民族的“乐”“俗”与“舞”。
本书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请版权所有者与作者联系支付版权费用。
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初级篇)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特色教材(初级篇)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