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 1.本書首次係統地對我國檔案文獻收集、整理的學術曆程進行瞭整理;
2.本書所選文章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既有對中央衙門檔案經驗的總結,也有對地方檔案整理的反思,既有對紙本檔案整理的總結,也有對檔案數字化的探討,對當下絕大多數檔案的整理工作具有啓發意義。
內容簡介
本輯《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為“學術史與方法論”專號。編纂工作始於201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曆史係舉辦的“明清契約文書國際暑期學校”,期間師生意識到目前的地方文獻整理雖方興未艾,但各地做法不一,亟需對過去的經驗與教訓進行總結。故本專號選瞭以下四類文章:(1)三篇概述20世紀上半葉中央衙門檔案整理方法的文章和兩篇分彆代錶60年代與80年代檔案整理方針的文章;(2)在地方檔案文獻收集、整理方麵具有開創性的文章;(3)以若乾典範性整理工作為基礎,帶有理論性、反思性或總結性的論文;(4)近年對地方檔案文獻整理方法的學術迴顧文章與揭示未來整理工作可能方嚮的展望性文章。希望藉此引起學界同仁的興趣,超YUE具體區域,在方法論層麵思考地方檔案整理的共性問題。
作者簡介
吳佩林,四川達縣人。曆史學博士,法學博士後。麯阜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孔府檔案研究中心主任。國傢“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纔,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傢暨“四個一批”人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國傢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清代南部縣衙檔案整理與研究”首席專傢。長期緻力於地方文獻的整理、研究與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嚮為區域史、法律史、中外關係史。齣版有《清代縣域民事糾紛與法律秩序考察》(中華書局,入選《國傢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清代南部縣衙檔案研究》(中華書局,閤著)等3部,在《曆史研究》《法學研究》《檔案學研究》等刊物發錶論文數十篇。
申斌,山東濟南人。先後在山東大學、大阪市立大學、中山大學獲得曆史學學士、文學碩士、曆史學碩士學位。曾擔任中山大學曆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助理,現為北京大學曆史係博士研究生。
內頁插圖
目錄
導言....................申斌吳佩林./.1
一、先行者與他山石
中國史料的整理.......陳垣./.3
《明末農民起義史料》序(節選)...........鄭天挺./.9
再述內閣大庫檔案之由來及其整理..........徐中舒./.18
清代曆史檔案分類立捲問題.......................張德澤./.63
清代檔案的特點和整理原則.......................秦國經./.71
二、篳路藍縷
地方文獻的搜集整理與使用..............杜定友./.81
清代淡新檔案整理序說.......................戴炎輝./.96
《颱灣公私藏古文書匯編》序................張偉仁./.103
徽州文書的分類....................周紹泉./.106
《徽州文書類目》前言(節選)............王鈺欣./.116
《閩南契約文書綜錄》編者的話............楊國楨./.121
三、典範工作的理論總結
清末颱灣之“淡新檔案”及其整理............吳密察./.127
民間文獻與田野調查:“清水江文書”整理研究的問題與方法論.....張應強/.148
文書整理的“兩尊重”原則.............劉伯山./.155
清代石倉文書的“在地”與“有機”分析...............蔣勤./.159
上海交通大學館藏地方曆史文獻的整理與數字化...趙思淵?湯萌./.176
四、迴顧與展望
明清民間文書收集整理的變遷、現狀與展望...楊培娜?申斌./.189
颱灣契約文書的搜集與分類(1898—2008)........塗豐恩./217
地方檔案整理嚮何處去
——基於清代地方檔案整理現狀的反思.........吳佩林./.264
鄭振滿談民間曆史文獻研究.........鄭振滿?方勇駿./.271
中國古文書學的曆史與現狀.............黃正建./.279
多重脈絡——數位檔案之問題與挑戰.......項潔?翁稷安./.287
附錄
明清檔案著錄細則.................../.325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已齣版目錄.........../.333
前言/序言
一、緣起
本輯《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為“學術史與方法論”專號。收集、整理地方檔案文獻是目前學界和地方政府極為關注的課題,已經産生瞭很多重要的文獻整理和研究成果,並且有繼續繁榮擴大的趨勢。如果從1947年戴炎輝先生著手整理淡新檔案開始算起,我國地方檔案文獻的收集整理已經走過瞭七十年;如果從19世紀末日本殖民者在颱灣為進行土地調查和私法調查而收集民間契字開始計算,則已將近一百二十年;如果不局限於檔案文書,廣義的地方文獻收集則更是我國一個悠久的傳統,僅以匯集刊刻地方文獻而論,就已經有四百餘年的曆史瞭。值此地方檔案文獻整理蓬勃開展之際,為瞭促進我國地方檔案文獻整理水平及規範化的整體性提高,我們認為很有必要係統地迴顧我國檔案文獻收集、整理的學術曆程,從問題意識層麵重溫開創性工作的學術關懷,從方法論層麵探究典範性成果的經驗教訓。
因此,在本專輯中我們匯集若乾篇在檔案文獻整理學術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專論(有的是典範性整理成果的前言或凡例)以及當下關於檔案文獻整理方法與學術史的論文,希望藉此引起學界同仁興趣,超越具體區域,在方法論層麵思考地方檔案整理中的共性問題。
二、地方文獻的概念與收集地方文獻的傳統
文獻一詞齣於《論語》,根據硃熹的解釋,“文,典籍也。獻,賢者也”。馬端臨《文獻通考》對其意涵作瞭引申,“文”是經史、曆代會要及百傢傳記之書,而“獻”是臣僚奏疏、諸儒評論、名流燕談、稗官記錄。自此,文獻被限定為文字記載。地方文獻這一概念,有幾種不同的界定,一是指本地人的著述,如《江蘇藝文誌》;二是指以本地為記載對象的著作,如《江蘇地方文獻書目》,三是兼括前兩者,並將地方齣版物甚至地方藏書也囊括其中,如《山西文獻總目提要》。
南宋以降,地方誌修纂的傳統綿延不絕,為修誌而收集資料可以說是收集地方文獻傳統中最悠久的,而地方誌中的藝文誌、金石誌則是地方文獻書目和地方文獻匯刊的雛形。晚明時期開始,匯集刊刻本地士人著述的地方性叢書開始齣現。葉德輝認為“會萃鄉邦郡邑之書,都為叢刻,自明人《梓吳》一書始,樊維城《鹽邑誌林》繼之”c。《梓吳》今佚,明海鹽知縣樊維城主持編纂的《鹽邑誌林》刊刻於天啓三年(1623),匯集三國至明代海鹽曆代人士著述,“用張茲邑著記之盛”,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地方文獻叢書。此後經清、民國至今,各地編纂地方文獻目錄、刊印鄉邦文獻叢書的活動延綿不絕。在這個傳統下,地方文獻收集整理的主要目的在於保存本地曆史文化典籍。
隨著現代史學、社會科學的建立,另一個收集、整理地方文獻的傳統開始瞭。與前麵的地方文獻目錄、叢書的編纂不同,這是基於明確研究目的開展的史料收集活動,地方文獻的收集在保存史料的意義上獲得瞭新的展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地方檔案越來越受到重視。
三、地方檔案的概念與我國地方檔案的形成概況
檔案是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記錄,原始記錄性是其本質屬性。檔案的性質與其形成主體情況密切相關。從16世紀到19世紀初,隻有官府衙門係統稱得上大型復雜組織,非政府的檔案形成主體除瞭個人,主要組織形式有傢庭、宗族、村落、會社、店鋪商號、書院、戲班、寺廟等。因而保存下來的最大宗檔案自然是官府檔案,譬如宮中檔案、內閣大庫檔案、淡新檔案、寶坻檔案、巴縣檔案、南部縣檔案等。其他個人或組織的檔案若按照同一形成主體劃分,則較大宗隻有孔府檔案等極少數幾種,多數錶現為同一地域的眾多不同形成主體(個人、民間組織)留下的檔案,如颱灣文書、徽州文書、石倉文書、清水江文書等a。19世紀末開始,隨著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全麵變遷,政府部門愈益龐大,政府之外的大型復雜組織大量湧現。就政治領域而言,不但清政府係統中多齣瞭海關總稅務司這種半殖民地色彩的新型機構,還齣現瞭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這樣帶有殖民政權色彩的行政機構,而且政黨作為新的政治組織形式登上曆史舞颱。就經濟領域而言,不但錢莊、銀號、票號等傳統組織業務更加復雜,更重要的是齣現瞭銀行、洋行、大型工礦企業、商會商團等新型組織在文化領域,天主教及基督教教會、大學、醫院、圖書館、博物館、報社、文化教育宗教社團等文化機構層齣不窮。相應地,這也帶來瞭檔案文獻形成主體的多樣化和檔案文書類型、內容的復雜化,而電報、打字、印刷等技術變遷改變著檔案的物質形態。地方檔案主要指在本地形成的一切檔案,其形成主體是本地居民個人或駐本地組織;廣義上還可以包括不在本地形成,但是內容涉及本地的檔案。
(節略)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地方檔案與文獻研究(第三輯)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