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是一部西方近現代社會理論的批判史,涵蓋瞭從18世紀直至當前的英、法、德、美等國的社會理論。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作者從學科和思想脈絡的“史前史”入手,特彆是盧梭、康德和黑格爾等人的思想,討論瞭社會理論的一些基本特徵與假設。其主要特色在於,作者根據主要理論傢的意圖及其深處的社會、政治和文化環境來解釋社會理論和知行曆史。
目錄
導言
第一章 啓濛與懷疑
英國的經驗主義與法國的理性主義;哲人:自然的、正當的、善好的;人的地位問題:孟德斯鳩與盧梭
第二章 心智決定的曆史
一部自然的、理論的曆史:蘇格蘭人;康德關於人的地位的解決方案;赫爾德的拓展與康德的反對;被批駁的反對意見:浪漫主義;曆史中的理性:黑格爾
第三章 人決定的曆史
所謂改頭換麵的黑格爾;創造一部必然的曆史:馬剋思
第四章 規律決定的曆史Ⅰ
大革命之後的法國;一種實證主義的解決方案:聖西門與孔德;英國與功利主義;一種實證主義的承諾:約翰.斯圖亞特.密爾
第五章 規律決定的曆史Ⅱ
一種特定的進化解決方案:斯賓塞;英格蘭:守持與改革;利他主義的進化:霍布豪斯
第六章 規律決定的曆史Ⅲ
1871年之後的法國;個人主義、團結與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理性化:塗爾乾
第七章 意誌決定的曆史
1871年之後的德意誌;物質主義(matcrialism)與精神;理解帝國:馬剋斯.韋伯
第八章 讓人睏惑的曆史
1918年之後的歐洲;英格蘭:關於進步的常識;法蘭西:一個消逝的中心;德意誌:從共和國倒退
第九章 為人忽視的曆史
美國:真空中的自由主義;為奴隸製與百萬富翁辯護;實用主義改革與實用主義社會學;科學與體係:芝加哥與哈佛
第十章 未定的曆史
1945年之後的歐洲;法國:存在、虛無、黨派與第五共和國;德國:逝去的主導地位與批判理論;美國思想的解體;英格蘭:常理不再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譯者說明
精彩書摘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
雖然一直以來,諸如此類的解釋都不可避免地是以各種僞裝的形式齣現,但這種概念轉換的完成遠早於我們今天稱之為啓濛的那個時代,我們也很容易理解,當時的知識界遭受瞭巨大的壓力,這正是文藝復興時代的特徵。這種壓力是來自更清楚地瞭解自然的需要,而且它促使人們從依賴信仰逐漸轉變為依賴理性與經驗。教會意識到瞭人們的迫切需要,但有意思的是,伽利略等人反倒沒有意識到。伽利略努力調和自己的發現與後中世紀的教會認可的框架,似乎沒有充足的神學理由可以證明,這就一定不可能或基本不可能。隻要有強大的意誌,任何一個神學傢都可以證明,就顯示上帝神跡和證明上帝而言,哥白尼的體係比托勒密的體係更是神跡,而伽利略的工作幫助哥白尼體係取代瞭托勒密的體係。教會的敵意更多是來自所謂的認識論政治。長期以來,教會都宣稱,唯有它有特權知道根本的神聖終極因,但教會清晰地認識到,另一種可供選擇的製度——科學,嚴重動搖瞭它的宣稱,通過我們現在直接稱為自然主義的方法來描述自然,科學就能夠彰顯自然中的神意。這是教會無法容忍的。
因此,大體而言,理解歐洲啓濛運動特徵的起源與內容不是很難。首先,人們強化瞭理性作為瞭解自然法則的方法這一長久以來的主張。第二,既然人們一直都認為,自然本身不是一個完全的形而上學王國,但至少錶麵上是一個物理王國,既然現在對自然的研究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所以人們就可以,並認為應該,更關注有助於理解物理現象的方法。正因為如此,人們堅持藉助經驗和實驗補充已經充分驗證的理性力量。
很明顯,在中世紀到18世紀一步一步的知識演進過程中,並沒有什麼東西必然意味著挑戰宗教信仰,盡管如此,在過去的兩百年裏,人們還是形成瞭一種約定俗成的看法,認為18世紀是理性戰勝信仰、經驗戰勝直覺的時代,其實這主要歸功於19世紀初期浪漫派的過度反應,下文還要進一步討論之。他們的反應即使不是錯的,也有誤導性。當然,在18世紀,教會的權威在社會、政治、道德事務以及知識等諸領域都受到瞭直接的挑戰。然而,我們不應該把這一情況與信仰相混淆,而教會一直混淆二者。事實上,而且頗為諷刺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歐洲內部的宗教和政治傳統的差異造成瞭歐洲啓濛運動的不同思潮。這些差異對18世紀以來的社會思想史至關重要。
人們通常認為,啓濛運動是法國的事情,英國已經在17世紀與政治革命一起完成瞭他們的知性革命,而其他民族,例如德意誌人,依然沉睡於教義之中,直到19世紀,德意誌人纔走齣瞭一條略有不同的道路,而且常常是對法國人的直接反應。德意誌人的反應是一種過度。顯然,牛頓和洛剋,這兩位英格蘭新知性激進主義的巨匠,給予瞭法國哲人(philosophes)巨大的啓發,而蘇格蘭的休謨與法國的盧梭也對康德産生瞭重要影響,並為18世紀末的德國唯心主義思潮指明瞭方嚮。但是休謨的懷疑主義足以證明一個事實,即,蘇格蘭人在18世紀並沒有止步不前,而且隻要我們不囫圇吞棗地麯解整個康德哲學,那就不會認為,康德反對啓濛運動的理想。德意誌人對法國人的理想熱情洋溢,他們起初認為,法國人的這些理想已經在1789年革命中實現瞭,這種熱情引發瞭後來德意誌的諸多事件,至少法國人的熱情是這些事件的導火索。盡管如此,英、法、德三國之間的差異還是十分明顯,而且這些差異需要解釋。
……
前言/序言
在本書中,我力圖重新揭示一些人的意圖,正是他們提齣瞭當前我們視為社會理論的東西。我希望能以這些意圖的本來麵目來理解它們。當然,我失敗瞭。原因之一,就如本納德·威廉姆斯①在他討論笛卡爾一書的開篇所言,即便一個人能夠用古樂器彈奏古樂麯,他也不能用古人的耳朵來聽。我們無法理解他人的觀點,因為他人的錶達方式總是或此或彼,或多或少與我們有所不同。轉譯無法避免這一問題。奎因②曾明言,轉譯是不確切的;隻有通過假定他人與我們自己擁有某些共同的興趣,具有某種心理學的或者是社會學的相似性,並通過人們所說的推己及人,我們纔有可能減少翻譯的不確切性。我們可以理解他人,並且隻有通過假設他人本身就在某方麵或某些方麵與我們類似,纔能理解他人。據說奎因在與其他人討論這一問題時,他們曾一緻認為,彆人的觀點“越荒唐或者越異類”,我們轉譯他人的觀點的“資格”越值得懷疑。當然,輕易同意奎因的這一看法可能有些倉促。但是,如果我們過於輕易地嘗試伽達默爾在《真理與方法》中倡導的“視域共融”(confusion of horizon),這也有礙於理解他人的觀點。唯有提齣觀點的人纔能以其本來的視角來理解它。我們自己的視角隻屬於我們自己。我們隻能預設是以他人本來的視角,而非我們自己的視角,來理解他人的觀點。
盡管如此,我還是希望尊重觀點的提齣者。對一種思想或一個論斷,我們不能期待或者不能立即期待“它對我們有什麼意義”;相反,我們能期待的是“對持有該思想或論點的人以及知道它的人來說,它是什麼意思,它可能意味著什麼”。不過,若說我們對“尊重”興緻盎然,那既是言重瞭,也是言輕瞭。如果尊重意味著崇敬,那是言重瞭。即使我們在古樂器上彈奏古音樂,我們也不必崇拜它,也就是喜歡而已。如果尊重意味著我們能夠避免麯解,那是言輕瞭;我們的個人興趣與事後聰明導緻瞭對他人觀點的麯解。其中一些麯解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局限於剩下的觀點,並從中選擇。可其他人未必如此。我們理解一個前人的論點的動機和意圖,有時甚至隻理解論點本身,是從理解論點的動機不是什麼開始的,是從它沒說什麼、當時可能說什麼,以及為瞭駁斥已有的觀點,現在應該怎麼說開始的。我們試圖發現作者與當時的聽眾可能不知道或者不可能知道的事情。顯然,在發現這些東西之後,我們就可以嘗試忘卻這個論點。我們可以轉而試著從作者本人當時感覺與思考這個論點的方式來理解他的感受與思想;並以作者可能認可的方式來描述它。我已經說過,這是不可能的,但即便有可能,也很難産生差異與距離所帶來的啓發。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 [Enlightenment & Despair:A History of Social Theory]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 [Enlightenment & Despair:A History of Social Theory]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 [Enlightenment & Despair:A History of Social Theory]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啓濛與絕望:一部社會理論史(第2版) [Enlightenment & Despair:A History of Social Theory]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