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申論》公務員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應試者的備考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在備考階段,適用而精當的輔導資料是必不可少的。這本2019中公版《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申論》就為您的備考之路指明瞭方嚮。
本書內容科學、體係完備,緻力於幫助考生實現以下四個學習目標:一是瞭解申論是什麼、考什麼;二是掌握試題怎麼考、如何做;三是學會理論怎麼用、用得好;四是明晰考試重難點、能學透。悉心指導考生備考上海申論考試,為您科學備考、提升申論作答水平提供瞭有力支撐。
購書享有移動自習室:
核心考點輕鬆學+在綫題庫任意練+考友圈答疑解惑+視頻直播免費看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9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申論》是由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團隊在深入研究上海考試大綱和曆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編寫而成,共分為考試綜述、答題思維、題型解析、知識積纍四篇。涵蓋申論大綱能力解讀、上海考情分析、申論作答流程、典型真題精講、政策解讀與應用實例、熱點主題解讀等內容,並且分章詳細講解瞭歸納概括題、綜閤分析題、提齣對策題和文章論述題四大題型的作答方法,有針對性地為考生呈現各類題型的作答框架和解題技巧。本書理論深刻透徹、方法技巧實用,幫助考生提高自身學習能力、提齣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錶達能力等,為取得理想的申論成績夯實基礎。
目錄
第一章申論考試常識(2)
第一節申論考試大綱(2)
一、申論考試大綱摘要(2)
二、大綱能力解讀(2)
第二節申論試捲構成(4)
一、題本(4)
二、答題卡(5)
三、草稿紙(5)
第二章上海考情分析(6)
第一節申論主題分析(6)
一、多領域交叉(6)
二、重政治建設(7)
三、顯本地特色(7)
第二節上海真題分析(7)
一、真題整體考查趨勢(7)
二、四大題型考查特點(8)
第一章申論核心原則(18)
一、一個中心(18)
二、三大原則(19)
三、六個標準(23)
第二章申論作答流程(27)
第一節閱讀題乾,審清題意(27)
一、審題五大要素(27)
二、關鍵詞分析法(29)
第二節閱讀材料,提煉要點(30)
一、閱讀材料(30)
二、提煉要點(39)
第三節加工要點,組織答案(43)
一、閤並要點(43)
二、結構加工(44)
三、語言加工(49)
四、字數加工(50)
第一章歸納概括題(52)
第一節題型概述(52)
一、題型分類(52)
二、作答基本要求(54)
第二節作答方法及真題點撥(58)
一、歸納概括基礎題型(58)
二、歸納概括創新題型(61)
第三節實戰特訓(69)
第二章綜閤分析題(74)
第一節題型概述(74)
一、題型分類(74)
二、作答基本要求(76)
第二節作答方法及真題點撥(79)
一、詞句理解闡釋(79)
二、啓示型分析(84)
三、評論型分析(88)
四、關係型分析(91)
第三節實戰特訓(94)
第三章提齣對策題(99)
第一節題型概述(99)
一、題型分類(99)
二、作答基本要求(100)
第二節作答方法及真題點撥(103)
一、單一型對策題(103)
二、復閤型對策題(109)
第三節實戰特訓(112)
第四章文章論述題(119)
第一節題型概述(119)
一、題型分類(119)
二、作答基本要求(121)
第二節文章寫作六大要素(127)
一、立意(127)
二、標題(132)
三、開頭(135)
四、布局(140)
五、論證(149)
六、結尾(158)
第三節妙用修辭(161)
第四節實戰特訓(164)
第一章理論政策解讀(170)
第一節黨的十九大報告政策解讀與應用實例(170)
一、政策解讀(170)
二、應用實例(178)
第二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政策解讀與
應用實例(183)
一、政策解讀(183)
二、應用實例(190)
第二章熱點主題解讀(195)
熱點主題一作風建設(195)
一、時事鏈接(195)
二、主流聲音(195)
三、熱點透析(196)
四、命題預測(197)
五、寫作素材(198)
熱點主題二分享經濟(198)
一、時事鏈接(198)
二、主流聲音(199)
三、熱點透析(199)
四、命題預測(201)
五、寫作素材(201)
熱點主題三人工智能(202)
一、時事鏈接(202)
二、主流聲音(203)
三、熱點透析(203)
四、命題預測(205)
五、寫作素材(205)
熱點主題四文化自信(206)
一、時事鏈接(206)
二、主流聲音(207)
三、熱點透析(207)
四、命題預測(209)
五、寫作素材(209)
熱點主題五公共文化服務(210)
一、時事鏈接(210)
二、主流聲音(210)
三、熱點透析(211)
四、命題預測(213)
五、寫作素材(213)
熱點主題六創新社會治理(214)
一、時事鏈接(214)
二、主流聲音(214)
三、熱點透析(215)
四、命題預測(217)
五、寫作素材(217)
熱點主題七城市公共空間(218)
一、時事鏈接(218)
二、主流聲音(218)
三、熱點透析(219)
四、命題預測(221)
五、寫作素材(221)
熱點主題八安全生産(222)
一、時事鏈接(222)
二、主流聲音(222)
三、熱點透析(223)
四、命題預測(225)
五、寫作素材(226)
熱點主題九健康中國(227)
一、時事鏈接(227)
二、主流聲音(227)
三、熱點透析(228)
四、命題預測(230)
五、寫作素材(230)
熱點主題十綠色發展(231)
一、時事鏈接(231)
二、主流聲音(231)
三、熱點透析(232)
四、命題預測(234)
五、寫作素材(234)
個性輔導係列——申論批改(235)
精彩書摘
——第一篇——考試綜述
第一節申論考試大綱
申論是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它以給定資料為載體,測查考生是否具備從事機關工作的基本能力。對於命題日益嚴謹、科學的上海公考來說,申論備考是有章可循的。
一、申論考試大綱摘要
大綱——申論考試命題的導嚮,是考生復習備考的權威依據,考生可依照考試大綱的具體要求製訂復習計劃,有針對性地備考。
上海市201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申論部分摘要
上海市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主要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為客觀性試題,申論為主觀性試題,對大多數考生而言,申論作答難度較高。
上海市公務員考試單獨發布大綱,為報考者提供瞭有效參考。與2017年相比,2018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大綱申論部分一字未變,考試時限仍是150分鍾,滿分仍是100分,考查的仍是四大能力。結閤曆年真題會發現,上海市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已經趨於穩定和成熟。
二、大綱能力解讀
大綱依舊強調“《申論》主要測查報考人員從事公務員職業應當具備的綜閤能力。《申論》材料通常涉及特定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測查內容包括閱讀理解能力、綜閤分析能力、提齣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錶達能力等”,可見申論仍是能力與素質並重的考試。文案工作所需的四大能力是公務員從事機關工作不可或缺的,考生備考時首先要對這些能力進行深入理解。
(一)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作答各類題型的基本能力。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應達到如下要求:
第一,準確理解。即在通讀題目的基礎上,準確理解相關資料所反映的內容,不但要能理解詞句的錶麵含義,更重要的是要能對其指代含義、隱喻含義、引申含義等理解到位和無誤,從而把握問題錶象下的本質。
第二,二次概括。即在完成對要點的基本概括後,對要點分類歸納,從而讓答案更有條理性。隨著申論考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閱讀理解能力的考查難度也在與日俱增,考生如果不能掌握二次概括的能力,就難以準確概括齣答案。
(二)綜閤分析能力
綜閤分析能力是體現考生邏輯思維的重要能力,主要通過綜閤分析題進行考查。綜閤分析題靈活多變,作答難度較大。考生應該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觀點明確。即按照題乾要求,閱讀相關資料,把握資料反映的主要問題、矛盾焦點等,以及政府工作人員、專傢學者等對相關問題的看法,由此得齣認識,在作答時將觀點明確錶達齣來。
第二,理據結閤。理,就是理論和政策,考生須恰當地運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理論和政策,對給定材料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據,就是論證說理所要使用的論據。考生在作答綜閤分析題時,要恰當運用給定材料提供的各種案例、數據,準確作齣分析和論證。
(三)提齣和解決問題能力
提齣和解決問題能力,即要求考生具備從復雜資料中抽絲剝繭發現問題,繼而提齣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提齣和解決問題能力實際上包括對提齣問題和解決問題兩個方麵的考查。
提齣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重要前提。隻有發現問題所在,對問題進行準確界定,提齣的對策纔能更有針對性,從而確保對策的有效性。考生要善於從事實中發現問題,善於從觀點中概括問題,否則就無從提齣解決方案,問題界定不準確,對策的針對性和可行性就會大打摺扣。
解決問題能力應掌握的要求:
第一,角度正確。解決問題時,考生要明確自身立場,一般題乾未明確說明時,均應從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會如何著手解決問題。如果題乾明確限定身份,考生便須按照題乾要求轉換身份,提齣解決方案。
第二,對策具體。申論考試切忌使用對策模闆,或提齣“假、大、空”一類令閱捲者深惡痛絕的對策,一定要保證對策切閤實際、具體可行。
(四)文字錶達能力
文字錶達能力最能體現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務必重視對該能力的訓練。
第一,簡潔流暢。由於申論考試有嚴格的字數要求,考生必須保證用語簡潔,這不僅能節省作答字數,也可以嚮閱捲者展現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把控能力。在文章論述題中大多會齣現“語言暢達”或“語言流暢”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當地組織語言,保證作答語句的通暢。
第二,規範生動。規範指考生應避免使用口語、網絡用語,而應使用書麵語,機關常用語、慣用語,以符閤大綱要求。在規範的基礎上,考生應恰當使用修辭手法、引用名言警句、列舉典型事例,為作答增添文采。
第二節申論試捲構成
公務員考試申論試捲通常由題本、答題卡、草稿紙三部分構成。
一、題本
題本由考生須知、給定資料和申論要求三部分組成。
(一)考生須知
注意事項即提示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主要列齣考試中的硬性要求。
【示例】
考生須知
1.申論考試與傳統的作文考試不同,是分析駕馭材料的能力與錶達能力並重的考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鍾,作答110分鍾。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按照後麵提齣的“答題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題卡指定位置。
4.答題時請認準題號,避免答錯位置影響考試成績。
5.作答時必須使用鋼筆或圓珠筆,在答題卡有效區域內作答,超齣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嚴禁摺疊申論答題卡!(2018·上海·考生須知)
【分析】
上述須知提醒考生要注意三點內容:
第一,作答時限為150分鍾,其中閱讀材料40分鍾,作答110分鍾。
第二,作答時必須使用鋼筆或圓珠筆。
第三,在答題卡有效區域內作答。
(二)給定資料
給定資料是整個試捲中所占篇幅最大的部分。申論試捲一般會給齣若乾則材料,每則材料通常都會圍繞此次申論考試的主題,從不同的角度分彆進行闡述。每則材料的字數不等,段落數量也不固定,有的材料由若乾自然段組成,字數較多,有的則可能隻有一段,字數相對較少。另外,每則材料均以序號標明次序,屬於一個意群,基本上都是在說明一個問題。從近幾年上海市公務員申論科目的考試情況來看,給定資料的字數一般在八韆字左右,材料則數不定,少則六則,多則十幾則。
1.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實現我國政府職能轉變、構建良好政府與社會關係、實現社會治理創新的重要措施……
2.近年來,群眾健身熱情空前高漲,公共體育服務需求迅速增長……
3.北京市朝陽區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們,已經跟皮影戲傳人周師傅學習瞭2年……
4.上海市是全國最早進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城市之一,1995年浦東新區社會發展局即委托某社會團體管理浦東新區L市民會館……
5.養老服務是政府為社會提供的具有代錶性的公共服務內容……
6.為解決人手不足問題,“城管外包”機製曾一度被認為是城市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創新之舉……
7.2016年6月,我國10個城市的公共服務公眾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從得分看,公眾對於所在城市的公共服務質量整體滿意度都在及格分以上,總體較好……(2017·上海·A類·給定資料節選)
【分析】
2017年上海公考申論A類給定資料圍繞“提升公共服務滿意度”展開,共7則,7500餘字。單則資料少則300多字,多則1900多字。
(三)申論要求
申論要求包含作答範圍、作答任務、作答條件和作答分值。
結閤給定資料,概括袁隆平、南仁東等科學傢剋服艱難睏苦,完成重大科學成果的共同原因。(20分)
要求:概括準確,條理清楚,語言精練,字數不超過300字。(2018·上海·A類·第一題)
【分析】
1.作答範圍:考生作答時選取要點的範圍。本題沒有明確給齣作答範圍,為此需要通讀給定資料來確定。
2.作答任務:考生在作答中需要完成的任務。本題的作答任務為“概括袁隆平、南仁東等科學傢剋服艱難睏苦,完成重大科學成果的共同原因”。
3.作答條件:內容、語言、格式以及字數上的要求。本題的作答條件為“概括準確,條理清楚,語言精練,字數不超過300字”。
4.作答分值:題目分值。本題的分值為“20分”。
二、答題卡
答題卡作為考生落實答案的載體,是考生書寫答案的地方。一般來講,申論考試對考生作答字數的控製十分嚴格,除文章論述題提供瞭多餘的格子之外,其他試題提供的格子都與作答要求中的字數相同。另外,考生必須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並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作答,保持捲麵的整潔和乾淨。
申論:洞察公考,精準答題的製勝之道 一、 考試解析:深入理解申論的本質與考察目標 2019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科目作為衡量考生綜閤分析能力、文字錶達能力、貫徹執行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關卡,其考察重點與趨勢至關重要。本指南旨在為您撥開迷霧,深入解析申論科目的核心要義。 申論並非簡單的文字遊戲,它是一項高度綜閤的素質測試。其根本在於考察考生能否準確理解和把握給定材料中所蘊含的社會現象、政策信息、民生問題等,並在此基礎上,運用規範、嚴謹的語言,提齣切實可行的分析意見、解決方案或政策建議。考生需要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能夠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提煉齣關鍵點;需要具備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夠將零散的信息進行梳理、整閤,形成條理清晰的論述;更需要具備齣色的文字功底,能夠將思想觀點用精準、生動的語言錶達齣來,打動閱捲者。 2019年上海市公務員考試申論,尤其注重對考生以下幾個方麵能力的考察: 政策理解與應用能力: 考生需要對國傢和地方的重大方針政策有深入的理解,並能將其與給定材料中的具體情境相結閤,分析政策的落地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嚮。這要求考生不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理解政策背後的邏輯和意圖。 社會問題分析能力: 申論材料往往聚焦當下社會熱點、難點問題,如環境保護、民生保障、城市發展、基層治理等。考生需要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剖析問題産生的根源、影響範圍以及潛在的危害,並提齣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的解決思路。 文字錶達與論證能力: 申論的最終落腳點在於文字錶達。考生需要能夠根據不同的題型要求,采用不同的文體和錶達方式,如概括、分析、評論、建議等,並能夠運用事實論據、理論論據對自己的觀點進行有力支撐,使論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據。 貫徹執行能力: 部分題目會要求考生扮演某一角色,例如基層公務員、政策製定者等,根據材料情境,撰寫具有實際操作性的通知、倡議書、工作方案等。這要求考生具備將政策精神轉化為具體行動的能力,能夠站在實際工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 掌握這些考察要點,是備考申論的第一步。本指南將在此基礎上,提供係統性的方法指導和實操訓練,幫助您全麵提升申論應試能力。 二、 材料解讀:抓住核心信息,構建邏輯框架 給定材料是申論考試的“血液”,是考生進行分析和論述的依據。如何高效、準確地解讀材料,直接關係到答題的質量。 1. 精讀與泛讀結閤: 首遍泛讀,把握整體: 快速通讀一遍所有給定材料,瞭解材料的主題、涉及的領域、基本的人物關係和事件脈絡,形成一個初步的整體印象。無需糾結於細節,重點在於瞭解材料的“全貌”。 細讀與勾畫,聚焦關鍵: 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進行逐一細讀。在閱讀過程中,運用鉛筆或高亮工具,標記齣以下關鍵信息: 核心觀點/論點: 材料作者或相關人物提齣的主要觀點、看法、判斷。 重要事實/數據: 能夠支撐觀點、反映問題的具體事例、統計數據、調查結果等。 問題/矛盾: 材料中揭示齣來的社會問題、政策難題、矛盾衝突等。 原因/影響: 問題産生的原因分析,以及其可能帶來的後果和影響。 對策/建議: 材料中提及的解決方案、改進措施、政策建議等。 關鍵人物/組織: 在事件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部門、機構。 時間/地點/背景: 瞭解事件發生的具體環境,有助於理解問題的癥結。 對照題乾,精確定位: 在對材料進行初步解讀後,仔細審讀每一道題的題乾。理解題乾的要求,明確答題的指嚮。然後,將題乾的要求與已經標記齣的關鍵信息進行對照,定位與題目直接相關的材料段落和信息點。 2. 梳理邏輯關係,構建“信息地圖”: 要素歸納: 將從材料中提取齣的關鍵信息,按照“是什麼(問題/現象)-為什麼(原因)-有什麼影響-怎麼辦(對策)”的邏輯框架進行歸納。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列錶等方式,將信息進行結構化處理,形成清晰的“信息地圖”。 關聯分析: 分析不同材料之間、同一材料內部不同信息點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並列、遞進、轉摺、因果等。例如,一項政策的實施(材料一)可能帶來瞭預期的效果(材料二),但同時也引發瞭新的問題(材料三)。理清這些關聯,有助於形成更全麵的認識。 提煉主題: 在梳理完信息後,嘗試提煉齣材料的主題句或核心思想。這有助於將零散的信息整閤為有機的整體,理解材料的深層含義。 3. 關注“字縫”裏的信息: 隱含信息: 有時,材料的真正含義並非直接給齣,而是隱藏在字裏行間。需要考生具備一定的“弦外之音”的理解能力,結閤上下文和常識進行推斷。 立場與態度: 注意材料的作者、引述人物的立場和態度,這有助於理解信息背後的意圖,避免被片麵信息誤導。 三、 題型精析與解題策略:化繁為簡,直擊要害 申論題目類型多樣,每種題型都有其獨特的考察目的和解題方法。熟練掌握各類題型的解題技巧,是提高得分率的關鍵。 1. 概括題: 考察點: 快速捕捉材料核心信息,準確、簡潔地概括齣某一方麵的內容。 解題策略: 明確概括對象: 仔細審題,確定需要概括的是“問題”、“原因”、“影響”、“建議”還是“措施”等。 定位信息源: 根據題乾要求,迴到材料中找到直接相關的句子、段落。 精煉與整閤: 將找到的零散信息進行提煉、整閤,去除重復、不重要的信息。使用概括性詞語,使錶達更簡潔。 注意錶述: 遵循“是什麼-為什麼-有什麼影響-怎麼辦”的邏輯,或者按照材料的順序進行概括。語言要規範、客觀,避免主觀臆斷。 字數控製: 嚴格按照題乾要求的字數進行限製。 2. 分析題: 考察點: 運用辯證思維,深入分析給定材料所反映的社會現象、政策問題,闡釋其原因、影響、本質等。 解題策略: 深入理解問題: 準確把握題乾要求分析的對象,理解其內涵和外延。 多角度分析: 從宏觀與微觀、國傢與個人、短期與長期、正麵與反麵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力求全麵。 結閤材料: 分析的論據必須來源於給定材料,不能脫離材料進行空泛的議論。 邏輯清晰: 分析的條理要清晰,可以使用“首先…其次…再次…”等連接詞,使分析層次分明。 觀點明確: 分析要有鮮明的觀點,並能通過事實和邏輯進行論證。 3. 應用題(如:通知、倡議書、宣傳稿、講話稿等): 考察點: 模擬公職人員角色,根據材料情境,撰寫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公文。 解題策略: 明確身份與目的: 確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單位、職務)以及撰寫公文的目的。 遵循格式要求: 嚴格按照所要求公文的規範格式進行撰寫,包括標題、稱謂、正文、落款等。 內容緊扣材料: 公文的內容要緊密結閤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和背景,並符閤公文的邏輯和語體要求。 語言得體: 使用規範、專業的公文語言,準確、簡潔、有力。 詳略得當: 根據公文的性質,突齣重點,詳略得當。 4. 議論題/對策題: 考察點: 結閤材料,提齣具有針對性、可行性、創新性的對策或建議,或就某一問題展開深入論述。 解題策略: 明確論點/對策方嚮: 根據題乾要求,確立鮮明的論點或對策的方嚮。 提煉核心要素: 從材料中提煉齣解決問題的關鍵要素,包括原因、目標、主體、方式、保障等。 結構化思考: 采用“總-分-總”或“提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結構。 對策的“SMART”原則: 提齣的對策要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相關(Relevant)、有時限(Time-bound)。 論證有力: 議論部分需要有充分的論據支撐,可以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數據,也可以結閤理論知識進行論述。 語言專業且富有說服力: 使用具有說服力的語言,錶達齣對問題的深刻理解和解決問題的信心。 四、 寫作技巧與語言錶達:讓你的文字閃光 申論的最終成果體現在捲麵之上,優美的文字和清晰的邏輯能夠為考生贏得更多分數。 1. 審題是關鍵: 任何一篇申論的寫作都始於對題乾的精準理解。要仔細分析題乾中的關鍵詞,明確考察要求、文體、字數限製等。 2. 謀篇布局,結構嚴謹: 總分總結構: 適用於大部分申論作文,即開頭提齣總論點,中間分層論述,結尾總結升華。 並列結構: 用於介紹多個並列的事項或觀點。 遞進結構: 用於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逐步揭示問題的本質。 清晰的段落劃分: 每段圍繞一個中心意思展開,段落之間邏輯連貫。 3. 遣詞造句,力求精準: 準確的詞匯: 選用恰當的詞語錶達思想,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詞匯。 多樣的句式: 靈活運用長短句、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等,使文章富有節奏感。 準確的專業術語: 在涉及政策、法律、社會學等領域時,使用規範的專業術語。 4. 論證有力,支撐觀點: 事實論據: 引用材料中的真實案例、數據、事件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道理論據: 引用名言警句、理論知識、普遍規律等來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層層遞進: 通過分析原因、闡述影響、提齣對策等方式,層層深入地論證自己的觀點。 5. 語言的“公職”色彩: 申論寫作要求語言規範、得體、大氣,體現齣公務員應有的嚴謹、理性、負責任的職業素養。避免口語化、網絡化、情緒化的錶達。 6. 捲麵整潔,書寫規範: 捲麵整潔、字跡清晰是給閱捲老師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基礎。 五、 備考建議:堅持不懈,循序漸進 1. 係統梳理理論知識: 關注時事政治,學習國傢宏觀政策,瞭解社會發展動態。 2. 反復練習,舉一反三: 勤做曆年真題,尤其是上海市的真題,熟悉考試形式和難度。 3. 模擬演練,掐時訓練: 按照考試要求,進行限時模擬訓練,培養考試節奏感。 4. 認真批改,總結反思: 每次練習後,認真對照參考答案,找齣自己的不足,分析錯誤原因,並進行針對性改進。 5. 廣泛閱讀,積纍素材: 閱讀高質量的時政評論、政策解讀、優秀範文,積纍寫作素材和錶達方式。 6. 保持積極心態: 申論備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自己的努力終將獲得迴報。 通過對申論考試的深入理解、材料的精準解讀、題型的有效破解以及寫作技巧的不斷提升,相信您一定能在2019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的申論科目中取得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