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神奇动物 [3-14岁]

世界神奇动物 [3-14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雷切尔·威廉斯,艾米丽·霍金斯 著,[英] 露西·莱瑟兰 绘,邓逗逗 译
图书标签:
  • 动物
  • 科普
  • 儿童
  • 自然
  • 图鉴
  • 趣味
  • 冒险
  • 想象力
  • 世界
  • 生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252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93648
包装:精装
开本:8开
出版时间:2018-01-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92
正文语种:简体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3-14岁

走过草地、跨越高山、游过深海、飞向远方……除了人类,还有众多生物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用生命本色出演如史诗般壮丽的长途迁徙。在这些动人心魄的伟大冒险中,它们没有人类那样的高等智慧,却拥有让人瞠目结舌的生存奇招!大到大象、座头鲸,小到蜜蜂、切叶蚁,超过100种动物在《世界神奇动物》华丽登场,带你走遍世界七大洲,体验它们的冒险之旅。

《世界神奇动物》囊括了31种自然界具有冒险精神的动物,展示它们适应自然的生理结构、不为人知的生存秘技以及动物真实的生活场景。

在这里,你将跟随这些神奇动物在地图上开启旅程:

你可以和独角鲸一起穿越冰盖,经历一场险象环生的觅食之旅;

也可以在婆罗洲和猩猩妈妈一同悉心抚育小猩猩;

还能在中国跟随大熊猫一起翻山越岭……这些动物和人类的先祖一样,发挥才智、奋勇拼搏,不断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为自己或族群在这个星球上抢占一线生机。

这种生命的本能跃然纸上,让人惊叹不已!这不仅是一本神奇动物的科普绘本,更是自然和生命的一曲伟大赞歌!

世界地图、恢弘场景、萌趣动物、独门秘技、惊险旅程,一切尽在《世界神奇动物》!

内容简介

《世界神奇动物》不只是一本有关动物的百科,还是探索七大洲特色神奇动物的知识画卷。书中用地图的形式带领读者饱览动物世界的迷人风采,探索七大洲31个目的地,以对开大图的方式与31种精彩纷呈的动物种群一起狂欢,一共探秘了107种动物的栖息地,呈现了31种神奇动物的真实生活场景,展示了282条动物意想不到的本领。

作者简介

露西·莱瑟兰(LucyLetherland)是英国插画家,2011年从曼彻斯特艺术学校插画和动漫专业以一等成绩毕业。露西的作品将现代的意象和传统的绘画方法结合起来,幽默而带有叙事性,创造出顽皮而形象的风格。

雷切尔·威廉斯(RachelWilliams)出生于澳大利亚,曾在《孤独星球》杂志工作,编写多部旅游书并为其插图。

艾米丽·霍金斯(EmilyHawkins)是英国童书作家,也是一位在出版社任职数年经验丰富的童书编辑,2005年大英图书奖作品《神秘日志》系列的作者之一。

精彩书评

孩子们会被这本华丽的全彩环球动物大书深深吸引,这里充满了动物社交形态、生理结构、栖息地环境,以及更多丰富的知识。

—送给儿童和青少年的20件礼物,《西雅图时报》


动物科学和幽默插画的完美融合,这本书肯定会大受欢迎!

——Steven Hadge, School Library Connection


这本冷知识云集的大书将带领孩子们进行一场以野生动物为主题的世界之旅。

——《娱乐周刊》


目录

6-7和动物们一起,踏上冒险之旅

8-9非洲

10-11在肯尼亚和角马一起奔跑

12-13在赞比亚和果蝠一起玩耍

14-15在博茨瓦纳与河马一决胜负

16-17在南非和沙丁鱼一起畅游大海

18-19在西非和绿海龟宝宝一起奔向大海

20-21欧洲

22-23在格陵兰岛和北极熊一起探索冰原

24-25在冰岛和海鹦一起筑巢

26-27在英国和蜜蜂一起搬家

28-29在法国和仓一起夜间飞行

30-31亚洲

32-33在俄罗斯和东北虎一起追踪猎物

34-35在印度和蓝孔雀一起炫耀羽毛

36-37在斯里兰卡和亚洲象一起参加聚会

38-39在中国和大熊猫一起爬山

40-41在婆罗洲和红猩猩一起抚育猩猩宝宝

42-43大洋洲

44-45在新几内亚和极乐鸟一起载歌载舞

46-47在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和园丁鸟一起做建筑师

48-49在澳大利亚和鸭嘴兽一起潜水

50-51在澳大利亚围观赤大袋鼠的拳击赛

52-53北美洲

54-55在阿拉斯加和红鲑鱼一起逆流而上

56-57在加拿大和独角鲸一起一路向北

58-59在加拿大和北美驯鹿一起结队北上

60-61在美国和美洲黑熊一起爬树

62-63在哥斯达黎加和蜂鸟一起表演空中特技

64-65南美洲

66-67在科隆群岛和鬣蜥一起摆造型

68-69在玻利维亚和切叶蚁一起种植菌类

70-71在巴西和绿森蚺一起共进午餐

72-73在智利和座头鲸一起迁徙

74-75在阿根廷和海狮一起躲避虎鲸的追击

76-77南极洲

78-79在威德尔海和北极燕鸥一起长途飞行

80-81在沙克尔顿冰架和帝企鹅挤作一团

82-83在罗斯海和威德尔海豹一起深潜

84-85找一找

精彩书摘

在肯尼亚和角马一起奔跑

每年,位于东非的马拉河都会上演自然界最壮观的一幕。7月到9月间,成千上万头角马、斑马和瞪羚开始迁徙之旅,离开久旱干涸、寸草不生的塞伦盖蒂草原,跟随着雨水一路向北,前往水草丰美的马赛马拉。但是它们会在途中遇到一个大麻烦:马拉河拦住了它们的去路。

夏末丰沛的雨水注入马拉河,河水奔腾咆哮,形成了一道横亘在它们和牧草之间的死亡屏障。但是,生存的渴望让它们必须孤注一掷。身形巨大的尼罗鳄潜伏在河中,饥肠辘辘的狮子匍匐在岸边,它们随时准备将迁徙大军中的老弱病残变成盘中餐。在这场殊死搏斗中,只有强者和幸运儿才能存活。

在中国和大熊猫一起爬山

春末夏初的秦岭脚下,为了寻找鲜美多汁的竹叶,大熊猫正不遗余力地往山上爬。大熊猫必须大量进食,才能保持庞大的体型,因此它必须向山上爬。整个春季,大熊猫在低海拔的山谷中大嚼特嚼鲜美的竹笋。可是当6月来临,竹笋逐渐成熟,营养越来越少。大熊猫必须爬上山坡寻找钙含量丰富的箭竹叶子。其他种类的熊可以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是大熊猫几乎只吃竹子。令人惊叹的是,这些大型生物竟可以依靠如此单一的饮食结构生存下来!但大熊猫真的做到了。它们能够生存的关键因素竟然是——懒!多数时间里,不用追逐猎物的大熊猫都是行动迟缓的。这意味着,相比那些同等体重但要猎食的动物,大熊猫只需消耗很少的能量。事实上,它们一天中有17个小时只是坐在那里嚼竹叶!


奇幻探索:深入未知的生物图鉴 (专为热爱自然与想象力的少年读者打造) 目录 第一章:远古的回响——恐龙时代的巨人与微小生命 1.1 巨兽的足迹:霸王龙的统治与三角龙的防御 1.2 翼展千尺:翼龙如何在天空中翱翔 1.3 植食者的生存智慧:长颈龙的秘密进食方式 1.4 覆羽的秘密:鸟类祖先与恐龙的联系 1.5 地底下的世界:史前昆虫与两栖动物的生存之道 第二章:深海的奥秘——海洋深处的光怪陆离 2.1 阳光无法到达的国度:深海热泉与奇特生物群落 2.2 伪装大师:琵琶鱼的诱捕艺术 2.3 巨人的沉眠:大王乌贼与抹香鲸的史诗级对决 2.4 晶莹的生命:水母家族的形态万千与生存策略 2.5 珊瑚礁下的喧嚣:色彩斑斓的鱼类与它们的生态角色 第三章:雨林之心——热带雨林中的生命交响曲 3.1 垂直的生态系统:从林冠到林床的生命梯度 3.2 变色龙的魔术:伪装、求偶与防御的色彩语言 3.3 剧毒与解药:箭毒蛙的警示色及其毒素的来源 3.4 猴群的智慧:灵长类动物的社会结构与工具使用 3.5 昆虫帝国:蚂蚁与白蚁的复杂社会体系和工程壮举 第四章:极地的坚韧——冰雪王国中的生存挑战 4.1 适应冰封世界的生理机制:北极熊的脂肪层与皮毛结构 4.2 海洋中的巨型哺乳动物:鲸鱼的洄游与歌声的意义 4.3 雪地行走者:驯鹿的迁徙路线与蹄子的特殊构造 4.4 企鹅的集体智慧:围成一圈抵御严寒的策略 4.5 冰层之下的生命:适应低温的藻类与小型甲壳动物 第五章:荒漠的奇迹——极端环境下的生命韧性 5.1 节水的艺术:仙人掌与多肉植物的储水结构 5.2 夜行者的王国:沙漠哺乳动物的夜间活动习性 5.3 沙子下的呼吸:变色龙与蜥蜴的体温调节技巧 5.4 骆驼的生存密码:驼峰的真正作用与耐渴机制 5.5 短暂的生命周期:沙漠中的“爆发性”开花植物 第六章:天空的信使——鸟类的飞行艺术与迁徙之谜 6.1 完美的流线型:鸟类骨骼的轻量化与强度设计 6.2 导航的奥秘:鸟类如何利用地磁场进行长距离迁徙 6.3 鸣唱的意义:求偶、领地划分与信息传递 6.4 猛禽的视力:超越人类的捕猎锐度 6.5 蜂鸟:微小的飞行奇迹与高代谢率的平衡 第七章:未被驯服的野性——哺乳动物的生存策略 7.1 速度的极限:猎豹追逐猎物的物理学原理 7.2 嗅觉的侦探:犬科动物如何通过气味构建世界 7.3 隐藏的掠食者:猫科动物的伏击技巧与身体柔韧性 7.4 群体中的协作:狼群的狩猎战术与等级制度 7.5 袋鼠的跳跃:高效能的移动方式与育儿袋的保护 第八章:微观世界——昆虫、节肢动物与它们的超能力 8.1 昆虫的六足哲学:支撑、运动与感知的完美结合 8.2 变态发育的魔力:从幼虫到成虫的彻底蜕变 8.3 蜘蛛的丝线:材料科学的奇迹与捕网的设计 8.4 信息的传递者:蜜蜂的摇摆舞与群体决策 8.5 生物电与化学通讯:昆虫世界中无声的交流方式 --- 深入未知的生物图鉴 欢迎来到一个充满奇迹和未解之谜的生物世界。本书并非聚焦于我们日常所见或广为人知的动物,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在极端环境中生存、拥有独特生理构造,以及在进化长河中留下了深刻印记的非凡生命体。我们致力于揭示自然界中那些最令人惊叹的生存智慧和生态平衡。 远古的遗产与深海的幽暗 我们首先要回溯到数亿年前,探索那些曾经主宰地球的庞然大物——恐龙。但我们的关注点不仅在于它们的体型,更在于它们如何演化出适应不同生态位的复杂生理系统。例如,探讨那些拥有复杂气囊系统的恐龙,它们如何实现高效的呼吸与体重支撑;以及一些小型、羽毛覆盖的恐龙种群,它们如何孕育出今日翱翔天空的鸟类祖先。我们还会深入研究那些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具有极强适应力的生物,如最早的哺乳动物形态,它们如何在巨兽的阴影下生存下来,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纪元。 随后,我们将潜入地球上最神秘的领域——深海。这是一个没有阳光,压力足以压碎钢铁的国度。这里的生命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光合作用的认知。我们将详细解析深海热泉生态系统,这里的生物依靠化能合成来制造能量,构建了一个完全独立于太阳能的生命圈。您将了解那些利用自身发光能力进行捕猎、交流或防御的生物——比如那些装备有“诱饵灯”的深海鱼类,以及它们如何巧妙地利用环境中的微弱光线。大王乌贼与抹香鲸的深海搏斗,不仅仅是力量的较量,更是顶级掠食者在黑暗中依赖声纳和本能的生存史诗。 极端环境下的生命挑战与适应 自然界的生物总是在与环境进行着无声的抗争。在地球的极地冰原,生命必须对抗极度的低温和食物的稀缺。我们考察北极熊如何进化出近乎完美的隔热系统,以及鲸鱼如何通过庞大的体型和厚厚的脂肪层来维持核心温度。在南极,企鹅的集体行为——例如它们如何通过紧密排列的群体结构来有效减少热量流失——展现了社会行为在极端生存中的关键作用。我们还将探究冰层下那些看似贫瘠的水域中,微生物和藻类如何利用短暂的融冰期,快速完成生命周期,为上层生物提供必需的能量基础。 而在干燥的沙漠地带,挑战则转向了水的管理。这本书将剖析沙漠植物如某些仙人掌如何将茎干演化为巨大的储水罐,它们的叶片如何退化成刺以减少蒸腾作用。对于动物而言,生存之道在于效率。我们会研究某些沙漠鼠类,它们如何通过尿液的高度浓缩,以及夜间活动来规避白天的高温,几乎完全不需要饮用液态水。骆驼驼峰中储存的并非是水,而是高密度的脂肪,这为它们在长途跋涉中提供了必需的代谢能量和水分,这种生物工程的精妙值得我们细致研究。 生态系统的复杂交互与进阶生存艺术 在热带雨林这片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竞争是永恒的主题。我们关注的不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动物,而是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依存关系。例如,某些特定种类的蚂蚁如何与特定的树木形成互惠共生关系——蚂蚁保护树木免受植食性昆虫侵害,而树木则为它们提供巢穴和食物。变色龙的色彩变化,远超简单的伪装,它涉及复杂的荷尔蒙调节和社交信号的传递。我们还将探究雨林中一些剧毒生物的防御机制,它们鲜艳的颜色是自然界中最直接的警告标志,它们的毒素成分,往往是生物化学家梦寐以求的研究对象。 最后,我们将目光投向那些拥有精妙运动机制的生物。从鸟类的飞行力学,分析它们如何在不同气流中调整翼面,以最小的能量消耗实现跨洋迁徙;到哺乳动物的奔跑哲学,对比猎豹的爆发力与羚羊的耐力,理解它们各自在捕猎链中定位的物理学基础。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索,我们将揭示蜘蛛丝的拉伸强度和韧性如何超越目前最高性能的人造纤维,以及蜜蜂的“八字舞”如何精确地将食物来源的方向和距离,以几何方式传递给整个蜂群。 本书旨在激发读者对生命科学的深层好奇心,鼓励大家认识到,地球上的每一个生命体,无论大小、栖息何处,都是亿万年进化筛选后留下的、不可思议的“作品”。我们探索的不是一个幻想世界,而是真实存在的、比任何故事都更奇妙的生物百科。

用户评价

评分

《世界神奇动物》这本书,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来都对各种奇特的生物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我翻开书页,首先被吸引住的就是那些天马行空、却又异常精致的插画。我特别钟情于那个生活在月光下的,身上散发着幽幽蓝光的“月影狐”。它的尾巴像流动的丝带,眼神中充满了神秘和智慧。还有那个能够吞噬一切黑暗,只留下光明和温暖的“日冕兽”,它的出现仿佛能驱散所有的恐惧。书中的文字并没有枯燥地介绍,而是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每一个神奇动物的来龙去脉。我了解到,有些神奇动物拥有治愈的能力,有些则肩负着守护自然平衡的重任。它们的存在,不仅仅是奇幻的想象,更像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每一个生物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生命形态和生存智慧。我感觉自己就像是深入了一个从未被探索过的原始森林,每一次翻页,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都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多样性。这本书不仅仅满足了我对神奇动物的好奇心,更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评分

哇!终于拿到我一直期待的《世界神奇动物》啦!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超有吸引力,各种色彩斑斓的奇特生物跃然纸上,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知道它们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的插画深深吸引了。那些生物的造型真的太独特了,有的像我平时画画时脑子里偶尔冒出来的奇思妙想,但它们被画得如此生动逼真,仿佛真的存在于某个遥远的地方。我最喜欢的是那个长着翅膀的,浑身像水晶一样闪闪发光的“星光鹿”,它的眼睛里好像藏着整个星空,看着就让人觉得很梦幻。我特别好奇,作者是怎么想到这些生物的呢?它们生活在哪里?又是怎么和自然融为一体的?书里关于这些生物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还充满了各种有趣的细节,比如它们喜欢吃什么,有什么特殊的习性,甚至它们是如何用独特的方式与环境互动。我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惊喜。我特别想知道,有没有一些是可以养在家里的呢?嘿嘿,开玩笑啦!但是,真的太想了解更多关于它们的信息了,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未知奇妙世界的门,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探索下去,去发现更多令人惊叹的神奇生物。

评分

当我拿到《世界神奇动物》这本书的时候,我简直就爱不释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通往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未知世界的门票。首先,里面的插画简直太美了!那些神奇的动物,有的我之前只在梦里见过,有的则是完全意想不到的全新创造。我特别喜欢那个能够变成任何形状的“水灵”,它的身体就像流动的彩虹,时而化作鱼儿,时而化作飞鸟,美轮美奂。还有那个浑身布满闪电,能够操控天气的“雷霆狮”,它的眼神充满了力量感,让人望而生畏,又忍不住想了解它。书里对这些动物的描述也非常生动,不仅仅是它们的形态,还包括了它们的性格、它们的特殊能力,以及它们是如何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我发现,很多神奇动物的设定都与大自然的元素息息相关,比如有的生活在深海,有的栖息在高山,有的则穿梭于神秘的森林。这让我觉得,这些神奇动物的存在,其实也是对大自然的某种隐喻,让我对我们所处的真实世界有了更深的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去认识更多的神奇动物,去了解它们的故事,去感受那种无尽的想象力所带来的震撼。

评分

《世界神奇动物》这本书,简直就是打开了我想象力的大门!我一直对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充满好奇,而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首先,我真的被里面的插画给震撼到了。那些生物的造型设计太绝了!有长着三只眼睛、能够预测风暴的“风眼蜥蜴”,还有生活在火山深处、身体会发光的“熔岩龟”。每一个生物都充满了奇思妙想,而且画风非常精美,细节处理得特别到位,让人一看就觉得它们好像真的存在一样。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全身像蒲公英一样柔软,能够随风飘散到世界各地的“飞絮精灵”。它们看起来那么轻盈,那么自由,让人忍不住想拥有它们。而且,书里对这些神奇动物的介绍也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而是包含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它们栖息的环境,甚至还有一些关于它们古老传说的故事。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小小探险家,跟着书中的指引,去探索那些未知的领域。每次读完一段,我都忍不住合上书,在脑海里回味那些神奇的画面,甚至还会尝试自己去画一些我脑子里想象出来的神奇生物。这本书真的让我觉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或者说,可能存在的世界,是多么的广阔和充满惊喜!

评分

拿到《世界神奇动物》这本书,说实话,我一开始是被它的名字吸引住的。毕竟“神奇动物”这个词汇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让我脑海里immediately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想象。当我翻开这本书,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插画。每一页都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艺术品,将那些我想象中可能存在,但又从未见过的生物,描绘得栩栩如生。那种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以及构图的巧妙,都让我赞叹不已。我特别着迷于那些体型巨大的,浑身覆盖着绿色苔藓,却长着一双温柔眼睛的“森林守护者”。它们的存在,仿佛象征着大自然的古老与神秘。我还在书里看到了那些能在空中划出五彩斑斓轨迹的“流光鸟”,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美得让人窒息。这本书不只是单纯地罗列这些生物,它更像是在讲述一个个关于它们的故事,关于它们的起源,它们的生存方式,以及它们在自己所处的世界里扮演的角色。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阅读,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奇妙的探险,每一次翻页都是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评分

看到书就想买给孩子看,已囤很多,感谢京东

评分

买给外甥儿的生日礼物,好像挺好玩的

评分

非常好的一本书,在西西弗买书的时候发现了,趁活动买的非常划算,儿子和干女儿一人买了一本,有些地方可能家长没法带他们亲眼去看,在这书上先了解一下也很不错。

评分

书不错,送人的

评分

非常喜欢,为孩子买了增长知识。

评分

正版书,比实体店便宜太多,赞一个

评分

特别好的书,我觉得什么年纪都可以看,而且看完也值得收藏。而且还有折扣,不错哦。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小孩儿特别喜欢看到很多次,里面有很多的动物。

评分

给娃娃看的还可以纸张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