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全新的教育理念。否定传统中式教育中的“穷养儿富养女”的概念,强调家庭教育应该精神上引导,而不是物质上满足。
2.取材真实案例。本书案例全部来自海马爸爸跟踪服务的真实案例,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尽相同,但烦恼都是相似的,在案例中也许能找到你和孩子的影子。
3.案例深入剖析,带入感强。用真实的案例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优秀的孩子是源于内心的独立和自信,而不是父母的严防死守。
4.即问即答的排版模式,让家长看书的同时更能感同身受。要学会塑造孩子的精神气质,包括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
5.提出核心命题。爱在左,管教在右。海马爸爸亲自传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精英教育,培养孩子的各方面综合素质。
内容简介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应该从小吃苦。吃苦不吃苦,其实背后是价值观的问题。过去,生活环境相对穷困,需要强调节俭。如今时代变了,我们的观念也应该跟着改变。
本书提倡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不再一味地强调让孩子吃苦,而是重在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出类拔萃的气质。海马爸爸亲自传授经验,教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精英教育,培养您的孩子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作者简介
海马爸爸(任二林),河北迁安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HNMA认证催眠治疗师,青少年人生规划、成功学导师。终身致力于青少年素质教育人生规划研究。
2001年带着儿子成功地完成了徒步走长城的壮举。2004年出版《父子驴友》中国本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图书。2005年开始创办“青少年素质教育夏令营”教育培训。2008年担任奥运火炬手。2009年儿子任自耕被美国一所公立大学奖学金录取。2011年9月正式注册“海马爸爸”教育品牌商标。2013年创建海马爸爸青少年精英培训基地。2014年陆续出版发行海马爸爸金典家教系列。2015年推出《妈妈课堂》公开课。
目录
PART 1
让家教成为一种精神陪伴
“穷养儿富养女”一直被传统的中式教育视为“金科玉律”,然而这种做法既不现实,也不科学,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个物质上的概念,而是精神上的引导和陪伴。教养孩子,是物质上不去苛求,精神上多多益善,富其眼界,穷其意志。
第01 课 你的教育观念要更新了 / 2
第02 课 家教从礼貌开始 / 7
第03 课 娃娃要独立 / 12
第04 课 经济头脑从小培养 / 16
第05 课 帮孩子把大梦想分解成小目标/ 21
PART 2
学霸是放养出来的
优秀是源自于内心的独立和自信,而不是父母的严防死守,重复的说教和冷酷的棍棒消磨的不仅是孩子的意志,更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密关系。天高海阔,任其自由翱翔,这广阔的天地才是孩子最终的归属。
第06 课 神奇的心理暗示 / 28
第07 课 思考比行动重要 / 32
第08 课 和孩子一起玩 / 38
第09 课 方法对了,学渣也可以逆袭 / 45
第10 课 走出温室,哪怕要经历风雨 / 50
PART 3
塑造孩子的精神气质
在过去,贵族一直是作为一个阶层而存在,人们一边痛恨着他的奢侈,一边向往着他视荣誉高于生命的人格。今天,我们倡导“精英教育”,正是要取其精华,学习他们的“贵族精神”,即文化的教养、社会的担当、自由的灵魂,三者缺一不可。
第11 课 金山高不如书海深 / 56
第12 课 修饰外表不如充实内在 / 61
第13 课 不要吝啬你的称赞 / 65
第14 课 博物馆奇妙之旅 / 69
第15 课 恰当的艺术启蒙 / 75
PART 4
善良是一种修养
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说过:“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决定我们成为不同的人,是土狼还是狮子王?孩子最初是通过父母了解这个世界的,如果你放在他眼前的是鲜花,那么他看到的也会是美好。
第16 课 对每个人心存感恩 / 82
第17 课 对每件事负责到底 / 89
第18 课 让分享成为一种习惯 / 95
第19 课 善待这个世界 / 101
第20 课 拒绝也是一种智慧 / 106
PART 5
情商决定人气
学校教育重在增长孩子的知识,提高智商,如此一来,发展情商的任务就更多地落在了家庭教育上。家长的目光不应停留在孩子的分数上,助长应试教育,而应该在他的能力上,他需要更多的经历。
第21 课 魅力源于自信 / 114
第22 课 有一种尊重叫平视 / 120
第23 课 自控力是训练出来的 / 126
第24 课 应变是一种生存能力 / 132
第25 课 经得起赞美,受得了挫折 / 137
PART 6
精英也要接地气
家长们习惯将孩子的任务分为“学习”和“其他”。看到孩子在学习,家长很高兴;看到孩子在做其他,家长就开始担心了,这就造成孩子“高分低能”。精英教育不是好高骛远,我们既要培养孩子出众的才能,同时也不能让孩子离生活太远。
第26 课 傲慢与偏见 / 146
第27 课 从孤僻走向合群 / 153
第28 课 家务活人人有份 / 160
第29 课 建立家族文化 / 165
PART 7
爱在左,管教在右
父母之于子女,首先是抚养,其次才是教育。家庭教育从来不是父母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所以你爱孩子,就要让他感受到,花时间更要花心思陪伴孩子成长;管教孩子,就要让他信服,跟孩子讲道理而不是讲权威。
第30 课 父母角色扮演 / 172
第31 课 树立父母权威 / 178
第32 课 了解你的孩子 / 185
第33 课 用沟通拉近距离 / 191
第34 课 陪伴不仅是花时间 / 197
前言/序言
书写人生
就在这本书截稿之际,我回东北老家串门。老家在一座小城市。小时候我生活在山区,一直向往大城市的生活,那里灯火辉煌,时尚前卫。如今老家大变样了,大表姐家的孙子都长大到了我小时候的那个年龄。
正值暑假,孩子的父母忙于工作,长期把孩子留在奶奶家看护。外面下着大雨,孩子跑出去趟水玩耍,没多大工夫就跑回来了,不大一会儿又说我出去再玩会儿。我感觉到孩子很寂寞孤单,顺便问了一句:为什么不能多玩会儿呢?他说奶奶不让。是的,一般隔代父母看护孩子,尤其是城市,又是下雨天,爷爷奶奶担心孩子安全还怕着凉,是不会让他出去独自玩的,再加上爷爷奶奶年近六十又没有太多精力陪护孩子,只好把孩子死死地拴在家里。我对这孩子甚是同情又理解,我说带你去吃汉堡包吧。孩子连忙说我不去,我不吃。我想这大概就是家长平时管教很严导致的,就说:“我饿了,又不知道哪里有,你带我去好吗?”孩子说:“真的吗?”我说:“嗯。”孩子快速地穿上他刚刚脱下的小雨衣,还给我找了一把伞,拽着我的手冲出楼门闯进大雨中,他不停地跺着脚激起水花,还拐着弯趟水深的地方,玩得很过瘾。我们一大一小在急匆匆的行人缝隙里穿行,在狭窄的胡同里拐了几个弯,最后通过一段昏暗的地下通道,来到地上左拐便是一家麦当劳。
叫餐后,我悄悄观察着孩子的吃相,他咬了两口汉堡就推到了一边说不好吃, 吸了一口奶茶说像汤药,鸡腿倒是吃得很香,还学会了蘸着酱吃,嘴里食物还没嚼完,就急着卷裤脚说回家吧,我笑了笑对他说:“吃饱了? 那就把桌面收拾一下吧!”孩子迟疑了一下,也没有反驳,小手利索地收拾起来,把桌面擦得非常干净,还把地上的碎屑也捡了。我又跟他说:“吃剩下的打包带回家好吗?”他立即跑到吧台要了纸袋,还非常仔细地按大小顺序把食物打包。收拾完,孩子主动把盛垃圾的托盘端到吧台。服务生无不惊讶地看着我们,也许从来没有人这样做过,纷纷夸孩子懂事、有教养。孩子显得很开心,看到外面雨越下越大,询问我能不能打车回去。我说:“来的时候钻地下通道时我们走错了路,要不要再试一次看你回去能不能走对方向?”“能!”孩子信心满满,领着我一路顺畅到家。孩子的外在素养不仅仅是华丽的包装,更在于内在素质的支撑,更多行为上的举止来自于微小习惯的养成,日积月累便成为了一种品质,一种人格。
我经常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17 世纪美国有一个富翁叫福勒,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时常告诉他,我们不应该这么穷,不要说贫穷是上帝的旨意,我们也不能怨天尤人,贫穷是因为你爸爸从未有过改变的欲望,因为家族中每一个人都胸无大志。这些话深深刺痛着福勒的心,他每天都想着母亲说过的话,他要改变家族的命运。他勤奋学习,不断寻找着成功的方法,最终,他找到了。后来福勒在多次受邀演讲中说道:“虽然我不能成为贵族的后代,但我可以成为贵族的祖先。”是的,你的家族是否赐予你荣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为家族赢得荣耀,你是否有不甘于现状的雄心抱负,你是否有成为精英的强烈欲望!
我并非出身豪贵之家,但是我想把我的孩子培养成为精英,所以在儿子十岁的时候,我带着他踏上了祖国的万里长城。我们走在长城的每一步、翻过的每一座高山、趟过的每一条河流、经过的每一个村庄、看到的每一次日出,都在往他小小的身体里不断地注入能量,蓄势待发。儿子十二岁时写徒步长城日志并出版图书,十七岁时被选为北京奥运火炬手,十九岁时被美国一所学校奖学金录取,二十五岁时担任公司CEO,这一份份荣耀接踵而来,实至名归。
我提出精英教育,并不是说投入大量的资本去维持一个外在的表象,而是提升孩子内在的修养,与物质无关。远足、博闻、高瞻远瞩;即使生活贫苦依然过得精致讲究:家里一定要有一张书桌和一个书柜,书柜里的书已经泛黄但仍纤尘不染,书桌上一定要摊开一本正在读的书和一支随时写字的笔;即便生活优越也要有自理能力,从小就要有见识和经历;风度翩翩,气度不凡;有过必改,言出必践;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永远有东山再起的信心和勇气。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待完成的书,外表是父母给的,内容却是自己写的。你想让孩子写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在这里,我想教你帮助孩子写一本与人生共进的有尊严、有格调、有辉煌的经典畅销书。
海马爸爸于北京
2017年9 月
培养孩子成为精英的34堂必修课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培养孩子成为精英的34堂必修课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