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宋代金銀飾品與民俗文化/美術學博士文叢》是關於介紹宋代銀飾飾品與民俗文化關聯研究的一本書,內容主要涉及宋代金銀飾品及宋代民俗文化,對唐及元明飾品文化亦有所涉及。書中引用大量圖片資料,作具體涉及案例分析,生動詳實。
《宋代金銀飾品與民俗文化/美術學博士文叢》特色在於書中將研究重點放在民俗學角度,切入研究宋代金銀飾品的類彆、形製、紋樣、工藝、生産經營模式、文化內涵及生存方式。
內頁插圖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宋代金銀飾品的類彆與樣式
1.1 發飾的類彆與樣式
1.1.1 簪
1.1.2 釵
1.1.3 發冠
1.1.4 步搖
1.1.5 梳背
1.2 耳飾的類彆與樣式
1.2.1 魚鈎形
1.2.2 月牙形
1.2.3 長葉形
1.2.4 花卉果實形
1.2.5 幾何形、動物形
1.2.6 動物、人物、植物組閤形
1.3 腕飾、指飾的類彆與形製
1.3.1 釧鐲
1.3.2 指環
1.4 帶飾、帔墜、佩飾、項飾的類彆與樣式
1.4.1 帶飾
1.4.2 帔墜
1.4.3 佩飾
1.4.4 項飾
1.5 其他金銀飾品
1.6 本章小結
第二章 宋代民俗環境與金銀飾品的繁盛
2.1 競侈崇奢及服飾的日新月異之風
2.1.1 競侈崇奢之風
2.1.2 服飾的日新月異之風
2.2 厚嫁厚葬之風中的金銀飾品
2.2.1 婚姻觀念及婚俗活動中的金銀飾品
2.2.2 厚葬之風的盛行及陪葬金銀飾品的特點
2.3 狎妓風俗中金銀飾品的參與
2.3.1 宋代妓業的繁盛及妓女對金銀飾品的需求
2.3.2 金銀飾品與文人士大夫狎妓風俗
2.4 裹足習俗對女子妝飾的影響
2.4.1 裹足、弓鞋與步態
2.4.2 裹足與女性審美觀、妝飾的變化
2.5 其他民俗活動的影響
2.5.1 育子風俗
2.5.2 布施風俗
2.5.3 物品交換風俗
2.5.4 元宵節妝飾風俗
2.6 本章小結
第三章 宋代金銀飾品紋樣與民俗文化
3.1 宋代金銀飾品的紋樣題材及錶現手法
3.2 反映宋代民俗事項的紋樣
3.2.1 “一年景”“花卉插瓶紋”與簪花、插花習俗
3.2.2 “龜遊荷葉紋”與祝壽習俗
3.2.3 “對蝶紋”“孟傢蟬”與“元宵鬧蛾”
3.2.4 “嬰戲紋”與娛樂習俗
3.2.5 “童子執荷”“蓮花生子”與七夕“摩喉羅”
3.3 金銀飾品紋樣體現齣的民俗審美心理
3.3.1 對民族本位文化的認同與強固
3.3.2 雅俗共賞的新視界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宋代金銀飾品工藝與民間金銀細金工藝
4.1 宋代民間金銀細金工藝類彆及其對飾品樣式、裝飾風格的影響
4.1.1 精簡緻用造物觀的體現——飾品的成型工藝
4.1.2 構思精巧、科學閤理——飾品的組閤工藝
4.1.3 樸素與華美並重——飾品的裝飾及修整工藝
4.2 宋代民間金銀細工發展的特徵與方嚮
4.2.1 空心、高浮雕凸花工藝的盛行及原因
4.2.2 分工的細化及與其他材料、工藝相結閤
4.3 宋元明民間金銀細金工藝的傳承與演變
4.3.1 元明民間金銀細金業的發展概況
4.3.2 宋代民間金銀細金工藝在元明的延續與演變
4.4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宋代金銀飾品的生産經營與物質生産民俗
5.1 手工業發展及管理製度對金銀飾品製造業的影響
5.1.1 手工業藝人身份地位的提高
5.1.2 官營部門雇工的來源及雇值
5.1.3 個體工匠身份及個體金銀匠人的收入
5.1.4 金銀齣産量及礦坑的管理
5.2 私營金銀飾品作坊的生産經營方式與商業貿易風俗
5.2.1 “聚集式”“前店後作”及“行”“作”
5.2.2 生産經營方式的多樣性
5.2.3 銘文與金銀店鋪産品信譽維護及宣傳風俗
5.3 金銀飾品技藝的傳承方式與工匠民俗
5.3.1 師徒傳承
5.3.2 傢族傳承
5.3.3 行會中技藝的交流與傳播
5.4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宋代金銀飾品使用、流傳方式呈現的民俗特性
6.1 金銀飾品使用方式的情感錶達與心理暗示性
6.1.1 女性個人情感的領略與傳達
6.1.2 男女相思、愛戀之情的物質載體
6.1.3 謝意的錶達
6.1.4 節日闢邪求吉的象徵
6.2 服飾禮儀風俗中金銀飾品佩戴的階層性
6.2.1 不同階層金銀飾品的材質及樣式規定
6.2.2 最能體現階層性特點的幾種金銀飾品
6.3 金銀飾品類彆與樣式傳播的地域性與擴布性
6.3.1 南北地區金銀飾品齣土數量、簪釵樣式的差異及原因
6.3.2 幾種在南北地區均流行的飾品
6.3.3 遼夏金與周邊少數民族金銀飾品佩戴風俗及其影響
6.4 金銀飾品類彆與樣式流傳的穩定性與變異性:以宋元明女子發飾為例
6.4.1 宋代女子發飾在元明的傳承與演變
6.4.2 宋元幾種流行的簪釵在明代消失的原因
6.5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宋元明金銀飾品設計案例分析
7.1 鳳形簪釵設計
7.1.1 唐宋元明鳳形簪釵實物資料整理
7.1.2 唐宋鳳形簪釵設計比較分析
7.1.3 元代鳳形簪釵設計
7.1.4 關於“鳳銜珠”的寓意
7.1.5 結語
7.2 插梳設計
7.2.1 唐宋元明插梳實物資料整理
7.2.2 唐宋插梳設計比較分析
7.2.3 結語
7.3 銀妝具設計
7.3.1 宋代金銀妝具類彆及形製設計分析
7.3.2 銀妝具的尺寸設計分析
7.3.3 銀妝具的紋飾設計
7.3.4 結語
7.4 耳挖簪設計
7.4.1 耳挖簪的溯源
7.4.2 宋元明耳挖簪的形製演變
7.4.3 耳挖簪與采耳習俗
7.4.4 結語
7.5 明代金銀“三事兒”設計
7.5.1 明代金銀事件兒的設計美學
7.5.2 明代金銀“三事兒”的文化內涵
7.5.3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齣自墓葬的宋代金銀飾品考古發現一覽錶
附錄2:齣自窖藏的宋代金銀飾品考古發現一覽錶
附錄3:齣自地宮的宋代金銀飾品考古發現一覽錶
附錄4:宋代金飾品類彆比例情況錶
附錄5:宋代銀飾品類彆比例情況錶
附錄6:宋代鎏金銀飾品類彆比例情況錶
後記
前言/序言
黃金與白銀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之一,金銀天生的魅力,加上人類工藝的精雕細琢,使之具有瞭財富和藝術的雙重價值,成為人們競相追逐的目標。金銀飾品物件雖小,卻與人貼身相伴,是人們彰顯魅力與身份的最佳裝飾品,是時代風尚的指嚮標。因此,一部金銀飾品的研究史,是對一個時期生産力發展水平、物質文化及審美思想多方麵曆史風貌的反映。
宋代商品經濟迅速發展,金銀飾品開始由皇傢貴族走嚮普通平民,平民化是宋代金銀飾品的重要時代特徵。與前代相比,宋代金銀飾品在類彆及樣式上都發生瞭變化,審美風尚的更迭是影響金銀飾品類彆與樣式變化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製造工藝也對器物造型及裝飾産生著直接的影響。宋代民俗環境為金銀飾品提供瞭廣闊的生存與發展空間,社會奢侈之風盛行,人們在服飾上追求標新立異促使金銀飾品需求量的增加,同時金銀飾品也更多地參與到婚嫁、喪葬、育子、布施、人際交往、節日慶祝等風俗活動中。裹足在宋代開始成為一種風尚,由此導緻女性審美及生活方式的變化也間接地推動瞭金銀飾品的繁盛。金銀飾品作為各類民俗活動的參與者,其紋樣題材及圖式安排上最突齣的特點就是呈現齣本土化風格,富有濃鬱的生活氣息,並與民俗信仰、民俗事項相結閤.體現瞭雅俗共賞的民俗審美特點。宋代民間金銀製造業發達,目前所發現的宋代金銀飾品很大一部分都是齣自民間金銀匠人之手,這些金銀飾品紋飾華美,工藝細緻精巧,充分顯示瞭宋代民間金銀匠人的聰明纔智,也為元明時期民間金銀細金工藝的進一步發展作瞭良好的鋪墊,在發展過程中,宋代民間金銀工藝還注重與其他材料、工藝相結閤,充分發揮齣金銀工藝的特性與優點。宋代金銀飾品的生産與經營必須依托於當時的物質生産大背景,由於較好的手工業發展體製,私營金銀器飾作坊走嚮良性發展的道路,其生産與經營方式十分多樣化,産品銘文的錶現方式顯示齣當時的商品宣傳風俗,金銀技藝的傳承方式又體現齣工匠風俗。金銀飾品的存在意義不僅僅是因為能夠裝扮容貌、彰顯身份財富,還在於其豐富的情感錶達性及心理暗示性,除此之外,金銀飾品的使用、佩戴還具有階層性、地域性及擴布性特點,其類彆與樣式在流傳過程中具有穩定性與變異性的特點,而這些都是民俗具有的基本特性,由此可見,宋代金銀飾品與民俗文化之間存在著韆絲萬縷的關聯。
本書在實物考證、圖像及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從民俗學的角度齣發,詮釋宋代金銀飾品的樣式、紋飾及工藝,並探討由金銀飾品所反映的宋代各個層麵的民俗現象以及其呈現齣來的民俗特性,展示宋代金銀飾品及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與曆史價值。
宋代金銀飾品與民俗文化/美術學博士文叢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宋代金銀飾品與民俗文化/美術學博士文叢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