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美术学博士文丛》是关于介绍宋代银饰饰品与民俗文化关联研究的一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宋代金银饰品及宋代民俗文化,对唐及元明饰品文化亦有所涉及。书中引用大量图片资料,作具体涉及案例分析,生动详实。
《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美术学博士文丛》特色在于书中将研究重点放在民俗学角度,切入研究宋代金银饰品的类别、形制、纹样、工艺、生产经营模式、文化内涵及生存方式。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宋代金银饰品的类别与样式
1.1 发饰的类别与样式
1.1.1 簪
1.1.2 钗
1.1.3 发冠
1.1.4 步摇
1.1.5 梳背
1.2 耳饰的类别与样式
1.2.1 鱼钩形
1.2.2 月牙形
1.2.3 长叶形
1.2.4 花卉果实形
1.2.5 几何形、动物形
1.2.6 动物、人物、植物组合形
1.3 腕饰、指饰的类别与形制
1.3.1 钏镯
1.3.2 指环
1.4 带饰、帔坠、佩饰、项饰的类别与样式
1.4.1 带饰
1.4.2 帔坠
1.4.3 佩饰
1.4.4 项饰
1.5 其他金银饰品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宋代民俗环境与金银饰品的繁盛
2.1 竞侈崇奢及服饰的日新月异之风
2.1.1 竞侈崇奢之风
2.1.2 服饰的日新月异之风
2.2 厚嫁厚葬之风中的金银饰品
2.2.1 婚姻观念及婚俗活动中的金银饰品
2.2.2 厚葬之风的盛行及陪葬金银饰品的特点
2.3 狎妓风俗中金银饰品的参与
2.3.1 宋代妓业的繁盛及妓女对金银饰品的需求
2.3.2 金银饰品与文人士大夫狎妓风俗
2.4 裹足习俗对女子妆饰的影响
2.4.1 裹足、弓鞋与步态
2.4.2 裹足与女性审美观、妆饰的变化
2.5 其他民俗活动的影响
2.5.1 育子风俗
2.5.2 布施风俗
2.5.3 物品交换风俗
2.5.4 元宵节妆饰风俗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宋代金银饰品纹样与民俗文化
3.1 宋代金银饰品的纹样题材及表现手法
3.2 反映宋代民俗事项的纹样
3.2.1 “一年景”“花卉插瓶纹”与簪花、插花习俗
3.2.2 “龟游荷叶纹”与祝寿习俗
3.2.3 “对蝶纹”“孟家蝉”与“元宵闹蛾”
3.2.4 “婴戏纹”与娱乐习俗
3.2.5 “童子执荷”“莲花生子”与七夕“摩喉罗”
3.3 金银饰品纹样体现出的民俗审美心理
3.3.1 对民族本位文化的认同与强固
3.3.2 雅俗共赏的新视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金银饰品工艺与民间金银细金工艺
4.1 宋代民间金银细金工艺类别及其对饰品样式、装饰风格的影响
4.1.1 精简致用造物观的体现——饰品的成型工艺
4.1.2 构思精巧、科学合理——饰品的组合工艺
4.1.3 朴素与华美并重——饰品的装饰及修整工艺
4.2 宋代民间金银细工发展的特征与方向
4.2.1 空心、高浮雕凸花工艺的盛行及原因
4.2.2 分工的细化及与其他材料、工艺相结合
4.3 宋元明民间金银细金工艺的传承与演变
4.3.1 元明民间金银细金业的发展概况
4.3.2 宋代民间金银细金工艺在元明的延续与演变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宋代金银饰品的生产经营与物质生产民俗
5.1 手工业发展及管理制度对金银饰品制造业的影响
5.1.1 手工业艺人身份地位的提高
5.1.2 官营部门雇工的来源及雇值
5.1.3 个体工匠身份及个体金银匠人的收入
5.1.4 金银出产量及矿坑的管理
5.2 私营金银饰品作坊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商业贸易风俗
5.2.1 “聚集式”“前店后作”及“行”“作”
5.2.2 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
5.2.3 铭文与金银店铺产品信誉维护及宣传风俗
5.3 金银饰品技艺的传承方式与工匠民俗
5.3.1 师徒传承
5.3.2 家族传承
5.3.3 行会中技艺的交流与传播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宋代金银饰品使用、流传方式呈现的民俗特性
6.1 金银饰品使用方式的情感表达与心理暗示性
6.1.1 女性个人情感的领略与传达
6.1.2 男女相思、爱恋之情的物质载体
6.1.3 谢意的表达
6.1.4 节日辟邪求吉的象征
6.2 服饰礼仪风俗中金银饰品佩戴的阶层性
6.2.1 不同阶层金银饰品的材质及样式规定
6.2.2 最能体现阶层性特点的几种金银饰品
6.3 金银饰品类别与样式传播的地域性与扩布性
6.3.1 南北地区金银饰品出土数量、簪钗样式的差异及原因
6.3.2 几种在南北地区均流行的饰品
6.3.3 辽夏金与周边少数民族金银饰品佩戴风俗及其影响
6.4 金银饰品类别与样式流传的稳定性与变异性:以宋元明女子发饰为例
6.4.1 宋代女子发饰在元明的传承与演变
6.4.2 宋元几种流行的簪钗在明代消失的原因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宋元明金银饰品设计案例分析
7.1 凤形簪钗设计
7.1.1 唐宋元明凤形簪钗实物资料整理
7.1.2 唐宋凤形簪钗设计比较分析
7.1.3 元代凤形簪钗设计
7.1.4 关于“凤衔珠”的寓意
7.1.5 结语
7.2 插梳设计
7.2.1 唐宋元明插梳实物资料整理
7.2.2 唐宋插梳设计比较分析
7.2.3 结语
7.3 银妆具设计
7.3.1 宋代金银妆具类别及形制设计分析
7.3.2 银妆具的尺寸设计分析
7.3.3 银妆具的纹饰设计
7.3.4 结语
7.4 耳挖簪设计
7.4.1 耳挖簪的溯源
7.4.2 宋元明耳挖簪的形制演变
7.4.3 耳挖簪与采耳习俗
7.4.4 结语
7.5 明代金银“三事儿”设计
7.5.1 明代金银事件儿的设计美学
7.5.2 明代金银“三事儿”的文化内涵
7.5.3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出自墓葬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2:出自窖藏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3:出自地宫的宋代金银饰品考古发现一览表
附录4:宋代金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附录5:宋代银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附录6:宋代鎏金银饰品类别比例情况表
后记
前言/序言
黄金与白银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金银天生的魅力,加上人类工艺的精雕细琢,使之具有了财富和艺术的双重价值,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金银饰品物件虽小,却与人贴身相伴,是人们彰显魅力与身份的最佳装饰品,是时代风尚的指向标。因此,一部金银饰品的研究史,是对一个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物质文化及审美思想多方面历史风貌的反映。
宋代商品经济迅速发展,金银饰品开始由皇家贵族走向普通平民,平民化是宋代金银饰品的重要时代特征。与前代相比,宋代金银饰品在类别及样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审美风尚的更迭是影响金银饰品类别与样式变化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制造工艺也对器物造型及装饰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宋代民俗环境为金银饰品提供了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社会奢侈之风盛行,人们在服饰上追求标新立异促使金银饰品需求量的增加,同时金银饰品也更多地参与到婚嫁、丧葬、育子、布施、人际交往、节日庆祝等风俗活动中。裹足在宋代开始成为一种风尚,由此导致女性审美及生活方式的变化也间接地推动了金银饰品的繁盛。金银饰品作为各类民俗活动的参与者,其纹样题材及图式安排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呈现出本土化风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并与民俗信仰、民俗事项相结合.体现了雅俗共赏的民俗审美特点。宋代民间金银制造业发达,目前所发现的宋代金银饰品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民间金银匠人之手,这些金银饰品纹饰华美,工艺细致精巧,充分显示了宋代民间金银匠人的聪明才智,也为元明时期民间金银细金工艺的进一步发展作了良好的铺垫,在发展过程中,宋代民间金银工艺还注重与其他材料、工艺相结合,充分发挥出金银工艺的特性与优点。宋代金银饰品的生产与经营必须依托于当时的物质生产大背景,由于较好的手工业发展体制,私营金银器饰作坊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其生产与经营方式十分多样化,产品铭文的表现方式显示出当时的商品宣传风俗,金银技艺的传承方式又体现出工匠风俗。金银饰品的存在意义不仅仅是因为能够装扮容貌、彰显身份财富,还在于其丰富的情感表达性及心理暗示性,除此之外,金银饰品的使用、佩戴还具有阶层性、地域性及扩布性特点,其类别与样式在流传过程中具有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特点,而这些都是民俗具有的基本特性,由此可见,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本书在实物考证、图像及文献检索的基础上,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诠释宋代金银饰品的样式、纹饰及工艺,并探讨由金银饰品所反映的宋代各个层面的民俗现象以及其呈现出来的民俗特性,展示宋代金银饰品及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与历史价值。
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美术学博士文丛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美术学博士文丛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