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 IT项目管理丛书系列书籍之一,对 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进行了详实的研究,并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得该书通俗易懂,每个章节的案例可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 IT项目管理的学生和从业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针对 IT项目特征及其管理的特殊性,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 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 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框架体系。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及学习参考书,也适合政府机构或行业相关人员学习提升 IT、软件或信息化知识管理水平。
刘仲刚,男,1974年6月生。1992年,考入南京大学大地海洋科学系。1996年,到海图出版社工作。2008年,获理学博士学位。现在江苏省水利厅从事水利科技项目管理和水利信息化工作。
目录:
上篇IT项目采购管理
第1章IT项目采购管理概述
1.1IT项目采购管理内涵与目的
1.2IT项目采购管理现状
1.3IT项目采购方式与类型
1.4IT项目采购管理主要内容
第2章IT项目采购管理过程
2.1采购计划编制
2.2招标计划编制
2.3询价
2.4供方选择
2.5IT项目合同管理与合同收尾
2.6案例
第3章IT项目采购招投标
3.1招标原则与分类
3.2IT项目招标与投标程序
3.3IT项目标准招标文件
3.4案例
第4章IT项目采购成本管理
4.1IT项目采购成本构成
4.2IT项目采购成本估算
4.3IT项目采购成本控制
4.4IT项目采购计价类型
4.5案例
下篇IT项目合同管理
第5章IT项目合同管理概述
5.1IT项目合同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5.2IT项目法律体系
5.3IT项目合同结构与类型
5.4IT项目合同一般内容
5.5IT项目合同管理主要问题
第6章合同法的基本知识
6.1IT项目合同与合同法
6.2IT项目合同订立
6.3IT项目合同效力
6.4IT项目合同履行
6.5IT项目合同变更、转让和解除
6.6IT项目合同违约责任
6.7案例
第7章IT项目合同前期准备
7.1IT项目合同策划
7.2IT项目合同分析
7.3IT项目合同谈判
7.4案例
第8章IT项目合同支付
8.1IT项目合同价款
8.2IT项目合同支付类型与支付程序
8.3IT项目合同解除
8.4案例
第9章IT项目合同变更与索赔
9.1IT项目合同变更
9.2IT项目合同索赔
9.3案例
第10章IT项目合同争议解决
10.1IT项目合同争议及其解决方式
10.2IT项目合同和解与调解
10.3IT项目合同评审
10.4IT项目合同仲裁
10.5IT项目合同诉讼
10.6IT项目合同DAB
10.7案例
第11章IT项目合同条款及合同条件
11.1IT项目合同条款
11.2IT项目合同条件
前言:
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IT项目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专业分工日益细化,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逐步实施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同时,也对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比传统项目,IT项目在其应用领域、管理模式、复杂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需要采取系统科学的理论去研究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为此,本书针对IT项目特征及其管理的特殊性,借鉴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初步建立了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框架体系。
目前,在系统集成、软件开发、通信工程、网站建设中,IT项目目标控制的一些称谓还不统一,包括客户、用户、委托人、集成商、开发商、承包人、投标商等不同的称谓,为了避免混淆,本书采用以下称谓:业主、设计人、承包人、监理人、咨询方、供货人、总承包人、分包人等。在涉及IT项目采购时,采用招标人、投标人、中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IT项目分为订单IT项目(在合同环境下生产的IT项目)、非订单IT项目(在非合同环境下生产的IT项目)。
本书适合于政府机构、行业主管部门中负责信息化建设和IT项目规划的有关管理人员、实施人员、监理人员、咨询人员、采购及招投标人员、合同管理人员;IT企业负责项目(系统集成项目、软件开发项目、网站建设项目、通信工程项目等)的高层管理者、项目总监、信息总监、技术总监、项目经理、技术经理、产品经理、部门经理和项目组骨干等人员;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教师及学生;IT项目服务业、金融投资、通信、商业智能、交通智能、教育、文化等行业IT部门的IT项目管理人员;有志学习IT、软件或信息化知识和提升管理水平,拓展职业生涯和优势的相关人员。同时,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的教材及学习参考书。
全书共11章,分别为:第1章IT项目采购管理概述、第2章IT项目采购管理过程、第3章IT项目采购招投标、第4章IT项目采购成本管理、第5章IT项目合同管理概述、第6章合同法的基本知识、第7章IT项目合同前期准备、第8章IT项目合同支付、第9章IT项目合同变更与索赔、第10章IT项目合同争议解决、第11章IT项目合同条款及合同条件。
刘仲刚、赵颖萍负责撰写第1章、第2章与第5章,薛松、杨圣涛负责撰写第3章与第4章,刘仲刚、朱军、王西帅负责撰写第6章,解春艳、梁玉勤负责撰写第7章、第8章与第9章,刘仲刚、王沙沙负责撰写第10章与第11章,李晶、龚寻负责撰写各章案例。全书由刘仲刚、薛松和解春艳统稿,丰景春教授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IT项目合同管理是IT项目管理的组成部分,相关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起步较晚,缺乏相关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上作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忽、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读者、专家、同行批评指正,对此表示不胜感激。同时,对书中和书后所列参考文献资料的作者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最近读了一本关于“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反而是其中关于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部分。书里花了非常大的篇幅来分析当前复杂的网络安全环境,以及企业在IT项目中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从外部的黑客攻击到内部的误操作,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可操作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比如如何设计安全的系统架构,如何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以及如何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数据隐私方面,书中详细解读了GDPR、CCPA等国际主流数据保护法规,并指导读者如何在IT项目中落地合规要求,例如如何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共享的各个环节确保用户隐私。书中还探讨了在云环境下的数据安全挑战,以及如何选择安全的云服务提供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如何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安全文化的内容,强调了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的重要性。尽管书名是关于采购和合同,但这些信息安全和数据隐私的内容,对于任何与IT项目打交道的从业者都至关重要,也让我对IT项目中的隐性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觉像是在阅读一本网络安全和合规的专业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是“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但我发现其中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协作的部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书中深入分析了IT项目团队的构成、角色职责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人员配置。它详细探讨了如何识别项目所需的技能,如何招聘和培训合适的IT人才,以及如何激励和管理项目团队成员。书中还重点强调了团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提供了许多关于如何建立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如何解决团队冲突,以及如何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实用方法。我尤其注意到书中关于领导力在IT项目中的作用的论述,以及如何培养项目经理成为有效的领导者。它还探讨了如何利用一些团队协作工具来提升项目效率。尽管书中也触及了与项目管理相关的技术和流程,但总体而言,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构建和管理高效IT项目团队的指南,侧重于“人”的因素,而非纯粹的流程或技术。对于那些希望提升团队效能,建立强大IT项目团队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这部分内容会非常有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是“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但是读完之后,我感觉它在很多方面都像是在讲述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书中有大段的篇幅详细阐述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全的IT治理框架,从战略层面分析了企业如何将IT投资与整体业务目标相结合,以及如何设立有效的IT决策委员会。书中对风险管理在IT项目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项目风险,书中列举了许多现实场景下的案例,包括数据泄露、系统瘫痪、技术过时等,并给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我还注意到书中花了不少篇幅在讨论如何提升IT部门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建设,包括如何吸引和留住顶尖IT人才,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以及如何培养跨部门协作能力。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关于项目管理方法论的比较和选择指南,比如敏捷开发、瀑布模型等,但这些内容似乎更多地集中在项目执行的内部管理,而不是外部的采购流程。总体而言,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企业IT战略规划、治理和内部管理的高阶指南,对于期望深入了解IT采购细节的读者来说,可能会觉得内容有所偏差,更侧重于宏观的管理和战略层面的思考。
评分翻开这本名为“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书,我立刻被其中关于数字化转型和技术趋势的分析深深吸引。书中对当前以及未来几年内可能影响IT项目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并深入探讨了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企业运营模式和IT项目的设计思路。它不仅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原理,更重要的是分析了它们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和潜在的价值,以及企业如何通过引入这些技术来提升竞争力。书中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讨论了如何构建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IT团队,如何鼓励技术创新,以及如何将新技术融入到现有的IT基础设施中。它强调了持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技术评估和选型的指导。尽管书中提到了一些与项目执行相关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但整体上感觉更像是一本关于IT技术前沿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趋势报告,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数字化未来。对于那些希望了解技术如何驱动业务发展,以及如何在项目中拥抱新兴技术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可能远超其书名所暗示的范畴。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一本关于“IT项目采购与合同管理”的书,但其中让我颇感意外的是,书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在探讨如何建立和优化企业内部的IT服务管理体系。书中详细阐述了ITIL等国际通用的IT服务管理框架,从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到服务级别管理、配置管理等,都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它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指导,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稳定、可靠的IT服务交付流程。书中还讨论了如何利用服务台工具来提升用户满意度,如何通过度量和报告来持续改进IT服务质量,以及如何进行容量规划和可用性管理。我注意到书中也提及了如何将IT服务管理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确保IT服务能够有效支撑业务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对于那些希望提升IT部门运营效率,规范IT服务流程,并最终实现IT价值最大化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这部分内容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它更像是一本关于IT服务运营和优化的实操手册,帮助企业构建一个响应迅速、性能卓越的IT服务支撑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