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篇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2 白娘子遇许仙——一见钟情 / 3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 4 比干宰相——无心 / 6 伯乐的儿子相马——按图索骥 / 7 C篇 蔡伯喈哭董卓——各有各的悲情 / 10 蔡桓公患病——讳疾忌医 / 11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 12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 13 陈世美犯法——包办 / 16 程咬金的本事——三斧头的硬功夫 / 19 程咬金做皇帝——不耐烦 / 20 楚霸王被困——四面楚歌 / 21 楚河汉界——一清二楚 / 22 淳于尊享富贵——南柯一梦 / 23 D篇 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 / 26 得陇望蜀——贪心不足 / 27 东施效颦——愚蠢可笑 / 28 东吴杀关公——害人反害己 / 29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 30 窦尔敦盗马——嫁祸于人 / 33 F篇 范进中举——喜疯了 / 36 飞蛾扑火——无怨无悔 / 37 苻坚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 38 G篇 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 42 公子重耳拾破烂——饱不忘饥 / 43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 45 管鲍之交——各为其主 / 47 关公战秦琼——乱了朝代 / 48 管宁割席——断交 / 49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 / 50 关云长单刀赴会——有胆有魄 / 51 关云长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 / 53 H篇 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 / 56 寒山寺的钟——懊恼来 / 57 韩湘子出家——一去不回 / 58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 59 韩信打赵国——背水一战 / 60 和尚戴着道士帽——闷瞪僧 / 62 狐狸引着老虎走——狐假虎威 / 63 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 64 华佗开药方——手到病除 / 65 黄飞虎反五关——西岐(稀奇) / 66 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 / 68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 69 J篇 击鼓骂曹——当场指责 / 72 贾宝玉的通灵玉——命根子 / 73 贾宝玉结婚——不是心上人 / 75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 76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像 / 77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 78 焦赞与杨排风比武——处处挨打 / 79 急时抱佛脚——来不及 / 80 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 81 晋国借路攻北虢——唇亡齿寒 / 83 晋襄公放败将——纵虎归山 / 84 K篇 孔子拜师——不耻下问 / 88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 89 孔明给周瑜看病——自有妙方 / 90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 91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 92 孔明拜斗——自知要死了 / 93 孔子论弟子——一分为二 / 94 匡衡凿壁——借光 / 95 L篇 浪里白条斗李逵——以长攻短 / 98 老黄忠下天荡山——一扫而平 / 99 李逵骂宋江——过后赔不是 / 100 李义府为人——笑里藏刀 / 102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 103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 104 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 / 107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 108 刘阿斗——扶不起 / 110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 113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 114 刘姥姥坐席——净出洋相 / 116 梁红玉击鼓——贤内助 / 118 梁山上的军师——吴(无)用 / 120 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相依 / 121 六月飞雪花——怪事 / 122 娄阿鼠问卦——做贼心虚 / 123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 125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 127 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 / 129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 130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 131 吕布戏貂婵——上了别人的当 / 132 吕太后的筵席——不是好吃的 / 135 螺蛳壳嵌肉——恩爱夫妻 / 136 M篇 马陷小商河——有去无回 / 140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 141 煤山上的崇祯皇帝——挂起来了 / 142 孟尝君的门客——鸡鸣狗盗 / 143 孟良杀焦赞——自家人害自家人 / 144 孟良摔葫芦——散伙 / 145 孟母三迁——望子成材 / 146 猛张飞战马超——不相上下 / 148 猛张飞到了长坂桥——两眼圆睁, 大喝大吼 / 149 猛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 151 N篇 南郭先生吹竽——滥竽充数 / 154 哪吒出世——怪胎 / 155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 157 牛郎会织女——后会有期 / 159 P篇 庞统做知县——大材小用 / 164 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 / 168 Q篇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 172 骑驴扛布袋——弄巧成拙 / 174 齐桓公进迷谷——全靠老马识途 / 176 气死周瑜去吊孝——虚情假意 / 178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 181 黔驴的技能——就那么一蹄子 / 182 秦桧杀岳飞——罪名莫须有 / 183 秦琼的黄骠马——来头不小 / 185 秦琼的杀手锏——家传 / 186 S篇 塞翁失马——因祸得福 / 190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做 / 193 佘太君挂帅——马到成功 / 194 佘太君要彩礼——没啥要啥 / 196 司马遇文君——一见钟情 / 199 司马懿破八阵图——不懂装懂 / 200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202 死诸葛吓跑活仲达——生不如死 / 203 宋襄公用兵的教训——对敌人不能讲仁慈 / 205 苏东坡遇到了王安石——强中自有强中手 / 208 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 210 孙悟空听见了紧箍咒——头疼 / 212 孙二娘开店——进不得 / 213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 215 孙猴子坐天下——毛手毛脚 / 217 孙猴子被压在五行山下——不得翻身 / 219 孙庞斗智——你死我活 / 221 孙悟空碰着如来佛——跳不出手心 / 223 孙悟空被封了个弼马温——不知官大官小 / 224 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 / 225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 / 226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越炼越结实 / 228 孙悟空守桃园——自食其果 / 230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心腹之患 / 232 申公豹的嘴——搬弄是非 / 235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 236 水牛的嘴巴——叫不响了 / 238 T篇 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242 泰山上的神——多而全 / 244 唐僧肉——惹怪物起心 / 246 唐僧上西天——一心取经 / 247 螳螂捉知了——要防后头 / 248 唐太宗的人镜——魏征 / 249 唐太宗唱花脸——丑角沾光 / 251 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是什么药 / 253 田父弃玉——不识货 / 255 童子拜观音——收住了身 / 257 驮盐驴子过河——想轻松 / 258 W篇 王宝钏爱上叫花子——有远见 / 262 王恭坐草垫——别无长物 / 264 王伦当梁山寨主——安不得人 / 265 王母娘娘摆蟠桃宴——聚精会神 / 266 王羲之看鹅——渐渐消磨 / 268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 270 王佐断臂——留一手 / 272 闻太师回朝——脸上贴金 / 274 吴刚砍桂树——没完没了 / 275 武松打虎——艺高胆大 / 277 伍子胥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 / 279 五张羊皮赎百里奚——麻痹了楚成王 / 281 X篇 蟋蟀斗公鸡——各有一技之长 / 286 瞎子摸象——各说各有理 / 288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289 小鬼遇钟馗——有死无生 / 291 萧何月下追韩信——爱才 / 293 卸甲山的松树——一边歪 / 295 徐策跑城——头昏眼花 / 297 徐德言买半镜——破镜重圆 / 299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 301 许褚战马超——赤膊上阵 / 303 薛仁贵的行头——白跑(袍) / 305 Y篇 晏子使楚——不辱使命 / 308 杨家将出征——男女老少齐上阵 / 310 羊角插进篱笆里——伸头容易回头难 / 312 杨志卖刀——无人识货 / 314 杨五郎削发——半路出家 / 316 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 318 殷洪上了太极图——灰飞烟灭 / 320 依样画葫芦——毫无新意 / 322 优孟扮相国——装得真像 / 324 尉迟恭双纳二女——黑白分明 / 326 愚公的家——开门见山 / 328 俞伯牙不遇钟子期——不弹(谈)喽 / 330 Z篇 宰相肚里撑船——度(肚)量大 / 335 灶王爷上天——有一句说一句 / 336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 338 张飞和曹操打哑谜——你猜你的,我猜我的 / 340 张飞戒酒——明天 / 342 张勋复辟——痴心妄想 / 344 赵括徒读兵书——纸上谈兵 / 345 赵巧儿送灯台——一去不回来 / 347 昭君娘娘和番——出色(塞) / 349 郑庄公挖地道——不到黄泉不相见 / 351 中山狼出了书袋子——凶相毕露 / 353 周幽王点烽火台——千金一笑 / 355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357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 359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其味 / 360 猪八戒生孩子——难住猴哥了 / 361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都不是人 / 362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心狠手辣 / 363
我一直以来都对民俗文化、特别是那些根植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语言现象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这本书时,我的好奇心立刻就被勾起来了。拿到书后,我发现它并不是简单地罗列各种歇后语,而是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形成原因、传播途径以及其所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书中的很多章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作者对于“麻秆打狼,两头受气”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辛勤劳作却收效甚微的无奈与辛酸。书中大量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被巧妙地融入了对歇后语的分析中,使得整个阅读过程既有知识性,又不乏趣味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人文关怀,他不仅仅是在解读语言,更是在解读生活,解读那些曾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深切地体会到,歇后语是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一种生活态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坦白说,我一开始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去阅读,以为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语言学著作,充斥着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理论分析。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我就被书中那种独特的叙事方式所吸引。作者并没有上来就讲枯燥的理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将我带入到那些古老的汉语情境之中。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猫哭耗子,假慈悲”的章节,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解释这个歇后语的意思,而是深入探讨了猫和老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这个歇后语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洞察力。书中的语言充满诗意,即使在分析最寻常的歇后语时,也能读出一种独特的韵味。作者的文笔非常老练,他善于运用比喻、类比等手法,将抽象的文化概念具象化,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承载了中国人民的智慧、情感和生活经验,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绝佳窗口。
评分读完《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关于歇后语词典之类的书籍,可以用来查阅各种歇后语的解释,但实际上,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这本书的作者并非简单地呈现歇后语本身,而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质朴的语言片段,深入挖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我被书中对于“擀面杖吹火,一口气没气”的分析所深深吸引,作者并没有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将其与古代中国社会的能源利用、生活习惯以及人们的幽默感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极端简朴的生活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故事、社会背景介绍,以及作者个人的独到见解,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语言学和历史学之间的融会贯通,他能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来分析歇后语,但同时又保持了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地理解其中的奥妙。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歇后语,不再仅仅是陈旧的俗语,而是鲜活的、充满智慧的文化符号。
评分老实说,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对“歇后语”这个词的熟悉感,以为会是一本工具书,可以查阅各种歇后语的解释和用法。结果,它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这本书更像是一篇篇精雕细琢的文化散文,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或几个歇后语展开,但重点却放在了歇后语所折射出的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价值取向,甚至是一些古老的社会习俗。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停留于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联系了当时的宗教信仰、社会救助体系以及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感,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鲜活的古代中国。书中充斥着作者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有时甚至会跳出歇后语本身,去探讨一些更宏大的哲学命题,比如“因果报应”、“命运的无常”等等。这种写作风格,对于我这样一个习惯于接受直接信息的人来说,起初有些挑战,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被作者那种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论述方式所吸引。它不像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反而更像是一位学识渊博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分享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见解。这本书教会我,很多时候,理解一个事物,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去挖掘其内在的联系和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然而我拿到这本书后,却发现它跟我想象中的歇后语集锦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我看到了中国文字背后那丰富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我一直以来都对语言的起源和演变充满好奇,总觉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脉络。《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份求知欲。它没有直接罗列大量的歇后语,而是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歇后语的形成机制、语言特点以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背景。作者以一种极其细腻且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回古代社会,去体会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以及他们如何巧妙地运用隐喻和联想来表达思想。例如,书中对“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解析,不仅仅是解释了字面意思,更是挖掘了其背后所反映的商业行为、人际关系以及人们对自我价值认同的复杂心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语言分析上的严谨性,以及在文化解读上的广度和深度。它让我意识到,歇后语并非简单的俗语,而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一种体现。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汉语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不再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表层,而是能够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肌理。这本书,绝对是值得每一位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感兴趣的读者细细品读的。
评分¥28.80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46.00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
评分春节应景看着玩
评分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
评分不错??
评分京东神速
评分京东神速
评分文字上的中国:歇后语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