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 我們要再一次讓曆史裸奔!
? 解鎖被禁錮的記憶,揭開被封印的往事
? 在積灰的故紙堆中重拾無人傳授的知識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軍事篇”“國事篇”“傢事篇”“名媛篇”“名士篇”“名著篇”“題外篇”,從多種角度、各個層麵入手,發掘被掩蓋的曆史,撣去附著在真相上的塵埃。本書延續前三部的寫作風格,輕鬆寫史,趣味解讀,堅持碎片化的寫作形式,是為閱讀時間有限的曆史愛好者量身打造的通俗曆史作品。但同時,本書提齣的不少曆史事實與看法也是頗耐人尋味,啓人深思,具有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
作者簡介
憶江南:原名張恒濤,1975年生於山東夏津。非著名曆史學者,酷愛文學,工作之餘筆耕不輟,著有《曆史老師沒教過的曆史》等暢銷曆史作品,另已有百餘篇文章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傢講壇》《北京青年報》《齊魯晚報》《揚子晚報》等報刊發錶。
目錄
軍事篇
■ 濛恬不隻是名將/003
■ 楚霸王身邊的“五虎將”/005
■ 劉邦手下也有“楊傢將”/009
■ 白帝其實一點也不美/012
■ 斬華雄戰呂布的原來是他/015
■ 最後一支黃巾軍/017
■ 火燒赤壁的六個小秘密/020
■ 蜀國滅亡與諸葛亮無關/026
■ 謝玄:並非主要靠運氣/028
■ 陳子昂經曆的那場慘烈戰爭/032
■ 興緻與性命/035
■ 孫承宗:不應忘卻的抗清英雄/038
國事篇
■ 第二個齊桓公/043
■ 趙盾的可貴之處/046
■ 爭強好勝害死人/047
■ 趙佗:百歲皇帝的人生傳奇/051
■ 秀纔造反,三年即成
——光武帝劉秀的成功之道/055
■ 成也《隆中對》,敗也《隆中對》
——諸葛亮《隆中對》的疏漏之處/060
■ 吳質其人/063
■ 拓跋珪:搬起石頭砸瞭自己的腦袋/066
■ 徐有功:他更應該被後人銘記/070
■ 唐玄宗是怎樣淪為昏君的/072
■ 宋高宗:其實我也恨秦檜/076
■ 一句話要瞭自己的命/078
■ 獨一無二的明孝宗/081
■ 不說話的隆慶帝/084
■ 沾瞭兒子大光的皇帝們/087
傢事篇
■ 曆史上的另一對伯夷叔齊/093
■ 秦惠文王和他的兒子們/094
■ 秦始皇其實不叫嬴政/098
■ 不疑:漢朝最受歡迎的名字/100
■ 一部三國仨曹節/104
■ 那些和廚子有關的中國往事/106
■ 不一般的喬國老和吳國太/110
■ 他還是步瞭父親的後塵/111
■ 鍾毓:一句話救瞭幾傢人/116
■ 陳季常:誰說我是“妻管嚴”/119
■ 到底誰是超級“妻管嚴”/122
■ 誰殺死瞭方孝孺的父親/124
■ 魯迅的母親瞭不起/127
名媛篇
■ 趣話“四大女名醫”/133
■ 李波小妹:花木蘭時代的扈三娘/135
■ 章要兒:笑中其實都是淚/138
■ 唐玄宗的“洋貴妃”/142
■ 大唐王朝的“宋氏三姐妹”/144
■ 曆史上的扈三娘和她的哥哥/148
■ 孟皇後:大宋中興背後的那個奇女子/152
■ 萬貴妃:那個比皇帝大十七歲的變態女人/156
■ 葉赫老女:她引發瞭中國的特洛伊戰爭/161
名士篇
■ 季劄:不愛江山愛青山/169
■ 孔子和韓國的神秘關係/171
■ 究竟誰是左丘明/173
■ 直不疑:不辯解的花美男/175
■ 曹操殺害楊修的第一原因/176
■ 蔣乾原來是帥哥/181
■ 謝朓:生死時刻他做齣瞭怎樣的抉擇/183
■ “初唐四傑”的另一個閃光點/186
■ 賀知章:最幸運的大詩人/190
■ 大書法傢李邕之死/192
■ 韓愈、張籍:小老師和大學生/195
■ 白居易與元稹到底有多好/199
■ 四起四落的寇準/202
■ 歐陽修其實很幽默/205
■ 這一次大雁傳書難道是真的/208
名著篇
■ 《三國演義》中的時間差/215
■ 曹操欣賞關羽的另一個原因/218
■ 他們三個沒有那麼“菜”/220
■ 周倉:三國虛構人物No.1/223
■ 他們其實活得好好的/224
■ 司馬懿報仇,十年不晚/226
■ 長沙本來無戰事/229
■ 梁山好漢官幾品/230
■ 浪子燕青的原型竟然是他?/234
題外篇
■ 上古八姓今何在/241
■ 黃帝、炎帝、蚩尤究竟是什麼關係/244
■ 神秘的公元前475年/246
■ 楊柳其實是一種樹/248
■ 也說“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250
■ 四川原來是個郡/251
■ 那條被忽視的大河/254
■ 海昏侯的火鍋宴上涮什麼/256
■ 王維《鳥鳴澗》之謎/258
■ 沙門島傳奇
——從梁山好漢到八仙過海/260
■ 布魯剋林大橋傳奇/262
精彩書摘
《曆史老師沒教過的曆史4》:
濛恬不隻是名將
廉頗、王翦、白起、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其中秦國、趙國各占兩名;如果評選“大秦四大名將”,筆者以為入選的將會是王翦、白起、濛恬和章邯。其中,最與眾不同的應屬濛恬,因為他不隻是一位名將,而且是有藝術範兒十足的傳奇。
濛恬所屬的濛氏傢族三代都是秦國名將,他的祖父濛驁攻無不剋、戰無不勝,曾經先後拿下韓、趙、魏三國的一百座城池;他的父親濛武人如其名,和名將王翦聯手攻楚,兩次大破楚軍,逼得項燕(項羽的祖父)兵敗自殺,楚王束手就擒,最終滅掉瞭楚國。
濛恬是伴隨著大秦帝國成長起來的一代名將,大秦帝國橫空齣世的前夕,他被當時還是秦王的贏政封為將軍,擔負起瞭平定齊國的曆史重任。
根據現存有關濛恬的曆史資料,他的祖父濛驁是齊國人,籍貫是如今的山東省濛陰縣,但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待商榷的。在春鞦戰國的絕大部分時間裏,濛陰是屬於魯國的,在地圖上,它明顯位於齊長城(齊魯兩國的分界綫)之南,即使齊國在戰國末期攻占瞭濛陰,那麼濛恬傢族也是被迫做瞭齊國的百姓,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齊國人,而且很可能濛恬的祖父濛驁就是在濛陰被齊國占領時纔背井離鄉西行避難來到秦國的。另外,從濛恬的性格和後來的言行看,如果齊國是他們傢族的故國所在,他是不會去那兒攻城略地的。
假如筆者所言是曆史事實,那麼濛恬攻齊就非背國之行,而是復仇之舉。
公元前221年,濛恬和名將王賁(王翦之子)聯手嚮齊國發起進攻,一路勢如破竹,高歌猛進,很快就兵臨齊都臨淄城下,齊王建獻城投降。至此,六國盡滅,秦國一統天下,曆史從戰國時期進入秦朝時代。濛恬因為滅齊之功而官拜內史,成瞭秦始皇身邊的股肱之臣,內史乃是大秦帝國都城鹹陽的一把手。
秦始皇展開統一六國之戰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匈奴趁機占領瞭原屬趙國的河套地區,威脅著鹹陽的戰略安全。始皇帝在經過六年的充分準備後,於公元前215年嚮匈奴宣戰,此次用兵的主將就是濛恬。濛恬率領三十萬精銳秦軍,一次次大破匈奴騎兵,很快將敵人趕到黃河以北,成功奪迴瞭黃河大拐彎以南的失地。隨後,濛恬乘勝追擊,渡過黃河收復瞭河套平原,並且在那裏建立郡縣,發展經濟,為長期抵禦匈奴侵擾做準備。此後的歲月裏,濛恬多次大敗匈奴,威震匈奴各部,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因為生活在短命的暴秦時代,能徵善戰、戰功卓著的濛恬很遺憾地錯失瞭“戰神”的稱號,但他卻意外地收獲瞭另外兩個“男神感”十足的名號:一個是筆神,一個是箏神。
眾所周知,毛筆是中華五韆年文化中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一個元素,可是很少有人瞭解名將濛恬與毛筆之間密切而神秘的特殊關係。
大概是公元前223年前後,濛恬在駐軍中山地區(今河北定州一帶)時,偶然發現瞭更好的製作毛筆的方法,從而為毛筆的發展做齣瞭重大貢獻。濛恬怎樣改進製筆技術已經不見於曆史記載,這無疑是一個遺憾,但正是這個遺憾成就瞭各地不同的關於濛恬造筆的優美傳說:定州人民說濛恬用兔毫造齣瞭中國第一支毛筆,湖州百姓說濛恬曾與他的夫人蔔香蓮在湖州善璉用羊毫製筆,並把穿村而過的小河命名為濛溪。
現存最早的毛筆是在湖南和河南的楚墓中發掘齣的戰國中期的毛筆,而在湖北雲夢睡虎地齣土的秦朝毛筆明顯比前者要高一個檔次,和現在的毛筆幾無二緻,這應該就是濛恬改進製筆方法後的新産品。
毛筆是書法繪畫的第一工具,而書畫與琴棋並稱為“文人四藝”,有趣的是,不但書畫與武將濛恬密不可分,四藝之首的琴也與名將濛恬淵源頗深。
琴瑟箏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們之間的區彆主要在於器形和弦的數量,具體來說,琴長匣形,有五弦、七弦,古琴“男神”嵇康詩中有“手揮五弦,目送歸鴻”之句;瑟亦長匣形,有五十弦,大詩人李商隱《錦瑟》一詩的首句即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築呈筒形,有十三弦,與眾不同之處是用竹打擊齣聲而非以手彈撥,荊軻西行刺秦時,高漸離在易水河畔就是擊築為他送行的,後來高漸離猛擊秦王為荊軻報仇用的也是築這種樂器;箏原為筒形,後變為長匣形,在弦的數量上也比較靈活,最早為五弦,後增至十二弦,公元3世紀又改為十三弦,其後又經曆瞭十五弦、十六弦的演變過程,直到現在流行的二十一弦。
關於濛恬與箏之關係的最早記載來自東漢應劭撰寫的《風俗通》,原文如下:“僅按《禮樂記》,(箏)五弦築身也。今並涼二州箏形如瑟,不知誰所改作也。或日濛恬所造。”由此可見,很可能是在駐守並州、涼州等邊地時,濛恬在公務之餘齣於興趣改進瞭箏身的形狀,增加瞭箏弦的數目,從而“無心插柳柳成蔭”,在音樂史上贏得瞭“箏神”的美譽。
……
曆史老師沒教過的曆史4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曆史老師沒教過的曆史4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