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新的历史条件的视角,对《资本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并应用于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李建平,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福建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黄茂兴,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常务副主任。
黄瑾,经济学博士、教授。现任职于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课题。
上编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论劳动价值理论的两种形态/李建平3
《资本论》抽象形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探索/李建平18
马克思《资本论》本体论思想探索及其启示/谭苑苑34
新自由主义市场拜物教批判/李建平46
资本拜物教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李瑞德71
对新自由主义及新帝国主义的深入分析和逻辑批判/黄茂兴81
新自由主义的三大悖论/黄瑾92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方法探析/黄瑾106
论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发展进程/黄瑾118
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分析/黄茂兴叶琪133
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黄茂兴叶琪陈洪昭……145
《资本论》生产过剩理论及其现实意义/钟洪亮164
马克思的劳动力产权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陈晓枫183
《资本论》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胡家勇李繁荣197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黄茂兴叶琪218
马克思小农经济理论与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的启示/罗正月241
下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三个重要理论问题/李建平255
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认识/卫兴华黄丽云263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新特征/李建平黄瑾277
认识和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层次的规律/李建平291
试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理论依据/李建平301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符合客观规律/李建平31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与当代中国经济学建设/石淑华316
中国崛起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大空间/陈清328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读/李繁荣334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思考/叶双瑜349
德国、日本“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分析和启示/蔡秀玲余熙358
民生财政导向下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研究/陈少晖朱珍374
资本逻辑与劳动伦理/吴宏洛386
创意经济:缘起、内涵与分析框架/陈伟雄张华荣396
论扩大文化消费与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陈凤娣408
中国特色城镇化:学术内涵、实践探索和理论认识/石淑华吕阳417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演变与农民土地权益/林卿431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前提、步骤及保障/戴双兴李建建456
中国村镇银行信用风险防范对策分析/祝健张传良465
区域虚拟科技园区的模式选择及效率探析/林子华黄新焕476
新常态下中国省域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研究/李军军488
影响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陈晓枫498
中国城镇化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升效应/邹文杰蔡鹏鸿508
守护绿水青山累积金山银山/叶双瑜519
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李建建马晓飞528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环境竞争力问题探析/黄茂兴高建设539
建立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生态服务机制/黎元生550
中国的绿色发展有制度优势/黄雯564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维度/王建华567
中国环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提升路径研究/林寿富579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及合作前景/李碧珍597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范围、时代特征和战略愿景/黄茂兴贾学凯……608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环境冲突和矛盾化解/叶琪623
四地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比较研究:共性、个性及着力点/王珍珍633
作为一名对经济学理论一直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最近有幸拜读了《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本书,着实让我眼前一亮。首先,这本书在理论深度上做得相当扎实,它并没有停留在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简单复述,而是将其置于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与创新。作者对于《资本论》中关于商品、货币、剩余价值等核心概念的解读,清晰而富有条理,对于初学者而言,无疑是一次极佳的入门体验。更重要的是,本书并没有将这些经典理论束之高阁,而是巧妙地将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深入剖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这些基本原理如何以新的形式和特点在中国大地焕发生机。它在解读理论的同时,大量引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案例,使得抽象的经济学原理变得鲜活而富有说服力,让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在于它对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与机遇的深刻洞察。作者并没有回避中国经济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环境污染、金融风险等等,而是尝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提出的解决之道。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论述,它不仅仅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分配模式的简单批判,更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的具有中国智慧的方案。书中对国有经济的定位、对资本的规范引导、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强调,都充满了深刻的战略思考。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亲历了其中的艰难探索与伟大变革,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建设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评分本书最吸引我之处在于它展现了理论的生命力以及中国经济学的独特性。《资本论》作为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思想的火花穿越时空,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作者在书中并非生搬硬套,而是辩证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精髓,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书中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等概念的阐释,让我看到了中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创新与自信。它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如何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经济体系。这种将普适性理论与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是我之前阅读同类书籍少见的。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著作。它并非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将抽象的概念与生动的现实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的论证逻辑严谨,语言表达也相当到位,既有学者的深度,又不失普通读者能够理解的清晰度。尤其是在探讨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时,书中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发展理念的阐述,让我对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它不仅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些改革,更让我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政治经济学并非只是过去的理论,而是依然能够为当下的经济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评分总而言之,《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部极具时代意义的著作。它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资本论》原著的理解,更能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书中对中国经济发展脉络的梳理,对关键经济问题的分析,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都具有相当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它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出台逻辑,以及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格局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于任何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规律,理解中国共产党经济执政理念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值得细细品读,它会带给你深刻的思考和豁然开朗的顿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