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中公教育为2018年参加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的考生奉上内容丰富、使用方便的复习资料!
考生需要、实用为先的编写理念,帮助考生合理、有效地进行考前复习!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中公版)》汇集中公教育教师招聘考试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仔细研究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要求,梳理考试涉及的考点内容,以精练语言和图表呈现考查的重点内容,配以历年真题和知识拓展等辅助栏目,帮助考生构建知识框架,读懂真题,了解如何分析、解答相关试题,更好地投入到备考。
为了回馈广大考生对中公教育的支持,本书还配有中公移动自习室,其中的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相信这些线上助考资料能够开阔考生复习思路,增强复习效果。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全书共设下面五大部分:
一、前言:考生通过其中的内容可以快速了解有关本书主要板块的相关信息,方便复习活动开展。
二、备考指导:其中的考情分析、题型解读、备考策略帮助考生明确真题考查的具体信息。
三、正文内容:正文部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新课程理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学(教案)设计”六大部分和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的课程标准。每一部分在精华内容的基础上,放置拓展类的模块,如考题再现、知识拓展、备考锦囊。每章内容介绍完毕后,牛刀小试中的检测试题方便考生检测本章的学习效果。
四、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帮助考生了解相关辅导课程的基本信息。
五、中公移动自习室:核心考点经过精挑细选,聚焦考试重难点内容;在线题库可以帮助考生进行模拟演练;考友圈方便考生间互动答疑;丰富视频资料任考生根据需要观看。
目录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2)
思维导图(2)
考点梳理(2)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0)
牛刀小试(19)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21)
思维导图(21)
考点梳理(21)
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21)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23)
第三节教育与文化(24)
第四节教育与科学技术(26)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27)
牛刀小试(28)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30)
思维导图(30)
考点梳理(30)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概述(30)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33)
第三节教育的个体功能(36)
牛刀小试(38)
第四章教育目的(40)
思维导图(40)
考点梳理(40)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40)
第二节我国的教育目的(44)
牛刀小试(48)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49)
思维导图(49)
考点梳理(49)
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49)
第二节我国的学制(52)
牛刀小试(55)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57)
思维导图(57)
考点梳理(57)
第一节教师(57)
第二节学生(64)
第三节师生关系(67)
牛刀小试(70)
第七章课程(72)
思维导图(72)
考点梳理(72)
第一节课程概述(72)
第二节课程目标(77)
第三节课程设计(79)
第四节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81)
第五节课程资源(85)
牛刀小试(87)
第八章教学(89)
思维导图(89)
考点梳理(90)
第一节教学概述(90)
第二节教学过程(92)
第三节教学原则(94)
第四节教学方法(98)
第五节教学组织形式(103)
第六节教学评价(106)
第七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10)
牛刀小试(113)
第九章德育(116)
思维导图(116)
考点梳理(116)
第一节德育概述(116)
第二节德育内容(118)
第三节德育过程(119)
第四节德育原则(122)
第五节德育的途径与方法(125)
附录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129)
牛刀小试(134)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136)
思维导图(136)
考点梳理(136)
第一节班主任工作概述(136)
第二节班级与班级管理(143)
第三节良好班集体的培养(147)
牛刀小试(149)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152)
思维导图(152)
考点梳理(152)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152)
第二节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54)
牛刀小试(155)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157)
思维导图(157)
考点梳理(157)
第一节认知(157)
第二节认知发展理论(179)
第三节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182)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184)
牛刀小试(186)
第三章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190)
思维导图(190)
考点梳理(190)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190)
第二节意志(195)
牛刀小试(199)
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201)
思维导图(201)
考点梳理(201)
第一节需要与兴趣(201)
第二节能力(204)
第三节人格(209)
牛刀小试(215)
第五章学习与学习理论(218)
思维导图(218)
考点梳理(218)
第一节学习概述(218)
第二节行为-联结主义学习理论(220)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226)
第四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30)
第五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33)
牛刀小试(234)
第六章学习心理(237)
思维导图(237)
考点梳理(237)
第一节学习动机(237)
第二节学习策略(246)
第三节学习迁移(254)
第四节知识的学习(258)
第五节技能的形成(266)
第六节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培养(271)
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278)
牛刀小试(283)
第七章教学心理(287)
思维导图(287)
考点梳理(287)
第一节教学设计(287)
第二节课堂管理(292)
牛刀小试(300)
第八章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302)
思维导图(302)
考点梳理(302)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论(302)
第二节学生心理辅导(306)
牛刀小试(316)
思维导图(320)
考点梳理(320)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20)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29)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34)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339)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44)
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47)
牛刀小试(352)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理念(356)
思维导图(356)
考点梳理(356)
牛刀小试(358)
第二章新课程带来的变革(360)
思维导图(360)
考点梳理(360)
第一节教育观念的变革(360)
第二节学习方式的变革(363)
第三节课程组织的变革(364)
牛刀小试(370)
思维导图(372)
考点梳理(372)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知识(372)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374)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376)
第四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377)
牛刀小试(380)
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382)
思维导图(382)
考点梳理(382)
第一节教学设计概述(382)
第二节教案设计(396)
牛刀小试(399)
第二章教学(教案)设计精选(400)
思维导图(400)
考点梳理(400)
第一节语文教学(教案)经典案例(400)
第二节数学教学(教案)经典案例(402)
第三节英语教学(教案)经典案例(408)
附录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节选)(413)
附录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节选)(425)
附录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节选)(447)
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体系(465)
中公教育·全国分部一览表(466)
精彩书摘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在西方,education一词由拉丁语educare而来,前缀“e”有“出”的意思,意为“引出、导出”。
(二)教育的定义
在现代,我们根据教育外延的大小,将教育的定义分为不同层次。
1.广义的教育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广义的教育是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就出现的教育活动,它可能是无组织的、自发的、零散的,也可能是有组织的、自觉的、系统的。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发展的活动。学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的产生。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二)受教育者(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指接受教育的人,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
(三)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这三个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第一,教育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教育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
第二,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的过程。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既不会制造工具、自觉地改造自然,没有什么改造自然的经验,也没有语言借以传授经验,因而不可能产生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自觉地去支配世界、改造世界,将改造世界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产生教育活动。
第三,在教育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
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四、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的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内容见表1-1-1)
表1-1-1教育功能的类型
五、教育的起源学说(内容见表1-1-2)
表1-1-2教育的起源学说
六、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教育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中进行的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从生产劳动和“原始礼仪”中分离出来,教育活动是在生产过程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没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和专门的教育人员,由年长一代对年轻一代随时随地进行。
2.教育没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是公有的,因此决定了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教育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此时期的教育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生产劳动服务。一致的教育目的,也决定了平等的教育权利。
3.教育水平低下
人类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积累的经验很少,所传递的是以生产劳动技能和社会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直接经验,教育内容很简单。教育方法也很单一,只限于动作示范、观察模仿、口耳相传和耳濡目染等。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1.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内容见表1-1-3)
表1-1-3我国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古代东西方教育的共同特征: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古代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如官吏、牧师、骑士、君子等,另一方面是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宗教、道德或政治的教化。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任用等方面。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①道统性。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②专制性。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③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刻板,让学生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④象征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经典、教义的教育处于社会较高的地位,习得实用知识的教育处于社会较低的地位。
(5)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学校产生的条件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以及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大量积累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进行教育的工具和内容,以及进行文字教学和传授知识的社会需要.
(4)国家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官吏和知识分子。
2.古代社会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的教育(内容见表1-1-4)
表1-1-4古代中国的教育
(2)古代西方的教育(内容见表1-1-5)。
表1-1-5古代西方的教育
(续表)
(三)近代社会的教育
16世纪末至19世纪末,世界进入近代社会。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教育国家化——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化——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3)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
(4)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中公版·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公版·2018吉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教育专业基础一本通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