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李秀珍 等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6-28

商品介绍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04931
版次:1
商品编码:12241726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字数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内容简介

  自16世纪大航海时代起一次次错失全球化机会的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积极热烈地拥抱全球化,迎来国运之巨变。但崛起之路并非坦途,全球化本身亦并非坐等中国“分享”国际社会福利,相反,还可能意味着全球问题和全球发展议程新挑战。那么,今日中国的发展身处何种环境,面临哪些议题,又该采取何等对策?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作者身立学术前沿,大处聚焦周边环境、气候政治和全球治理,小处着笔从台湾主体意识构建的视角看两岸关系、从东北亚和东南亚热点看中国的周边安全、从新兴议题气候政治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从新多边主义视野下的全球治理看中国的战略选择。作者经缜密思考,研墨成文,按内容之不同分列“环境篇”、“议题篇”和“对策篇”,以飨读者,更求与同行切磋、砥砺。

作者简介

  李秀珍,博士,学术兴趣在于中国周边外交,赵斌博士执着于气候政治的研究,金新博士擅长东亚地区的国际问题,朱旭博士的优势在于全球治理方面,万翔博士一直在中西交流史上用功颇多。五位中青年学者同根多枝,合分有序,是一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学术团队。

目录

上篇 环境篇
丝绸之路与西方古代观念中的中国
中国东北亚安全威胁评估
21世纪初中国东亚海洋安全环境
东盟区域安全治理:模式、历程与前景

中篇 议题篇
自反性与气候政治:一种批判理论的诠释
大国国际形象与气候政治参与:一项研究议程
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群体化的形成机制
——集体身份理论视角
新兴大国气候政治的变化机制
——以中国和印度为比较案例

下篇 对策篇
“台湾主体意识”构建过程及对策研究
东北亚区域安全机制建构与中国策略
中国东亚海洋安全战略刍议
中国一东盟安全治理:模式、困境与出路
群体化: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路径选择
新多边主义视野下的全球治理与中国的战略选择

后记

精彩书摘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东盟区域安全治理不是恒定不变的静态模式,而是不断发展演进的动态系统。对于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研究,不仅需要静态的结构与功能分析,还需要动态的进程分析。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其演进轨迹,对诠释现实模式与预测未来走向而言是必要且有益的。
  (一)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始自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讫于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1967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及马来西亚五国组建东盟,区域安全治理开始萌芽并逐步形成。一方面,出现了一些应对和解决区域安全问题的协调行为。如1970年5月,东盟五国召开了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地区会议,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等非东盟国家与会,会议就结束印支冲突发出提议;1971年,“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宣布共管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并决定组织合作机构,负责海峡的航行安全问题”①。这些成为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初步实践。
  另一方面,东盟的制度化程度逐渐有所提高,外长会议形成固定机制,东盟秘书处等常设机构也相继成立。其他一些制度性安排特别是区域安全规范亦相继出现。1971年11月,东盟五国通过了《东南亚和平自由中立区宣言》,决定使东盟成为“和平、自由、中立区”。1976年2月,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和《东盟协调一致宣言》(即《巴厘第一协调宣言》),前者成为东盟处理国家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后者在政治方面亦强调团结精神与和平途径。这些条约和宣言为东盟区域安全治理创造了制度条件。在这些制度机制和实践行为的基础上,东盟区域安全治理基本形成。
  (二)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初步发展阶段
  从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之后,直至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之前,东盟区域安全治理得到了初步发展。首先,安全事务的区域协调与协商不断加强。如1980年在新加坡召开了东南亚地区安全、发展和稳定会议,1991年在曼谷召开了东南亚地区安全合作会议等。这一时期安全事务的协调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方面,它和平解决了成员国间的部分领土与领海争端。如1977年东盟第二届首脑会议上,菲律宾宣布放弃对马来西亚沙巴的主权要求,使长期、影响区域安全的菲、马领土争端得以终结。另一方面,它使东盟在应对共同威胁时能够开展有效合作。如在1978年底越南出兵柬埔寨之后,东盟各国从1979年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多次举行外长特别会议,协调在柬埔寨问题上的立场,一致要求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并在越、泰两国发生冲突时共同谴责越南对泰国的侵略。
  其次,涵盖东盟与区域外国家的一些长期的安全协商与合作机制相继形成。1992年东盟第四次首脑会议为扩大与外界的安全对话,把东盟与对话伙伴国外长会议作为讨论地区安全的固定机制;1994年东盟地区论坛首次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此后东盟地区论坛成为长期有效运行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在区域安全治理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
  最后,这一时期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第二轨道机制得到较大发展。1987年,亚太圆桌会议成立;1988年,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1993年,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成立。这些第二轨道对话与协商机制开始在东盟区域安全治理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

前言/序言

  自16世纪初全球化发轫,一波又一波大潮涌动,主动踏浪者耸立潮头,赚得盆满钵满,志得意满;被动无奈者,遭殖民瓜分之厄运,满是伤痕。本在中古世纪处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进入16世纪大航海时代后,一次次被甩开,即便在1840年被外人以武力强开国门后,命运依然坎坷颠簸。幸20世纪80年代后,国人一改往日之貌,积极且热烈地拥抱全球化,国运随之大为改观,甚令世界侧目。然,崛起之路并非坦途,不同时期临不同环境,面不同问题,自然需采不同之对策。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中青年学者李秀珍、赵斌、金新、朱旭、万翔,怀爱国、忧国、报国之心,从学者之视角,以学术之形式,分别从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面临的议题、采取的对策阐述了他们的真知灼见。
  在“环境篇”,结合近年来喜忧交织的热点问题“一带一路”战略和东北亚、东亚安全,万翔和金新提出了他们的观点。万翔的《丝绸之路与西方古代观念中的中国》一文回顾了近代西方学者提出“丝绸之路”概念的历史,以及古代希腊罗马作家透过丝绸之路对遥远的“丝绸之国”中国的认识;指出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周边国家和西方世界交流的重要途径,更是古代中国文明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和独立性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发展的分析,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终将使中国重现富强与繁荣,是21世纪中国崛起的重要战略。从地缘政治学的视角看,东北亚及东亚地区对中国的安全至关重要,如何评估中国在东北亚的安全威胁和东亚的海洋安全环境,金新的《中国东北亚安全威胁评估》和《21世纪初中国东亚海洋安全环境》的观点是,虽然近年来东北亚地区安全形势出现一系列新动态,但地区安全结构的基本特性并未发生质变。美国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之下继续实施战略重心东移,是中国东北亚安全利益面临的根本挑战。间或升温的中日钓鱼岛争端,对中国东北亚安全利益构成了直接挑战。依旧严峻的朝鲜半岛局势,则是中国东北亚安全利益的间接挑战。而21世纪初的东亚海洋安全环境延续着“冷战”结束以来的霸权秩序模式,当前东亚海域的单极霸权具有非完全性,中、俄、朝大陆势力与美、日、韩的海洋势力的隐形对抗和美、中、俄间的大国战略互动,制衡着美国的海上霸权。在霸权秩序模式之下,东亚海洋安全秩序的有序程度并不高,秩序状态大致处于低度有序层次。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东亚海洋安全领域摩擦、冲突与对抗频发,海洋安全形势出现显著的趋紧迹象。
  谈及中国发展的周边环境,东南亚地区不能不提,金新的《东盟区域安全治理:模式、历程与前景》以安全治理的理论范式关注了东盟的区域安全治理问题。东盟区域安全治理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的结构,包含内外两个部分的机制框架,具有安全保障和冲突管理两大功能。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国家利益的冲突、战略互信的缺失和区域制度的不足成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是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未来走向。对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运行,中国须制定合理的因应之策。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逆水行舟: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议题及对策 [Sail Against the Current:Striving for China's Peaceful Development]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