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每一位小寶寶的爸爸媽媽都應該看一看、學一學,並且掌握一定的寶寶按摩手法!
寶寶少生病,媽媽少擔心!寶寶生病瞭,當父母的你是否會手足無措?大病小病都要去醫院排隊嗎?
寶寶生病瞭,爸爸媽媽恨不能替他(她)承受疾病帶來的病痛,著急上火沒辦法的時候就需要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處理寶寶的突發狀況,現在可以試著用按摩的手法來幫助寶寶緩解病痛並盡快恢復健康。結閤中醫理論,標本兼治,用按摩的方法治療寶寶常見疾病,效果顯著!
《小兒按摩不生病掌中查》從治療已病入手,給爸爸媽媽講解瞭如何用按摩的方法幫助孩子擺脫疾病的睏擾、恢復健康身體。書中還有示範照片,清晰明瞭;同時,這些按摩對於寶寶來說也會是一種放鬆和享受,促進親子間的交流。書中還附有二維碼,掃一掃快速看視頻,簡單易學,讓爸爸媽媽不再為取穴煩惱。
內容簡介
小兒經絡推拿有著悠久的曆史,是一種療效好、無痛苦、無不良反應的綠色療法,具有簡單、速效、廉價、易於接受等特點。中醫認為,孩子五髒六腑沒有受到汙染,很乾淨,恢復能力較強,並且孩子皮膚薄嫩,經絡穴位錶淺、敏感,在臨床治療時隻要把這些經絡髒腑激活,就能達到強身健體、抵禦疾病的目的。如果父母學會小兒推拿操作,不僅可以給孩子保健、預防及治療疾病,還能通過推推按按增進親子感情,也是一種不錯的親子交流法。
本書講解瞭小兒推拿基本知識、常用穴位、小兒實用保健推拿法、多種常見病癥的推拿手法及食療方法,深入淺齣地教會父母用自己的雙手為小兒緩解病痛,即使沒有醫學專業背景和相關知識儲備的傢長也能一學就會,一看就懂。書中還配有真人圖片及二維碼,父母隻需按圖索驥,掃碼看視頻,簡單又明瞭,解決瞭找穴不準或操作不當的睏擾,父母可結閤小兒的自身情況隨證加減穴位,緩解孩子病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本套掌中寶係列叢書采用64開的小開本,非常方便讀者攜帶、使用。本書針對小孩的常見病痛,指導大傢利用精準的穴位按摩來緩解和治療小孩齣現的病痛,並介紹瞭一些必須瞭解的基礎養生保健的知識。本書的步驟圖解詳細到位,每個療法還配有二維碼,使讀者能通過高清視頻演示輕鬆掌握要點和技巧,讓您在傢也能為寶寶改善身體不適癥狀。對兒童日常的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較大的幫助。
作者簡介
臧俊岐,1942年生,河南開封人。主任中醫師,著名針灸學傢。曆任開封市針灸學會會長,開封市醫藥科技委員會委員,開封市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中醫評審委員會委員。業醫50餘年,醫術精湛,乃我國針灸界“溫和派”代錶人物。多次被邀請齣國應診和講學。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市科技攻關。“重鑄宋代天聖針灸銅人的研究”等七項科研課題分彆獲部、省、市級科技成果奬,“重鑄的針灸銅人”填補瞭世界空白。曾赴俄羅斯、贊比亞、法國、英國、剛果(金)等國進行醫療和學術交流。榮獲衛生部授予的“全國援外優秀醫療隊員稱號。在國內外發錶學術論文50餘篇,獨著、閤著有《針灸醫學驗集》《中國灸法集粹》《經絡全書》《中醫療法全書》《中國灸法全書》《圖解黃帝內經》等50餘部專著。其個人辭條被載入《中國當代中醫名人誌》等多部辭典。
內頁插圖
目錄
PART1“手”護小兒健康,按摩先行
瞭解寶寶年齡分期,看護更細心 / 002
寶寶生理病理特點,媽媽早知道 / 008
從6個方麵瞭解寶寶的體格生長規律 / 011
望聞問切診查疾病先兆 / 015
育兒誤區,你知道多少 / 024
輕輕地撫觸,讓寶寶健康成長 / 030
準備充分,自信動手 / 033
按摩適應證和禁忌證 / 037
小兒按摩的調養原則 / 039
按摩前得學會為孩子取穴 / 042
圖解基礎按摩手法 / 045
PART2聰明父母的選擇,讓寶寶贏在起跑綫
身體部位按摩養生操 / 052
小兒四季按摩調養 / 060
小兒健腦手操 / 068
PART3 按摩輕鬆取穴,效果不打摺
頭麵頸項部按摩常用穴位
百會——升陽舉陷、益氣固脫 / 072
四神聰——益智補腦、安神止痛 / 073
囟門——祛風定驚、益智健腦 / 074
天庭 ——寜神醒腦、降逆平喘/ 075
天心——疏風解錶、鎮驚安神 / 076
太陽——寜神醒腦、祛風止痛/ 077
風府——散熱吸濕、通關開竅/ 078
風池——發汗解錶、祛風散寒/ 079
耳後高骨——疏風解錶、安神止痛 / 080
天門——解錶發汗、明目止痛 / 081
坎宮——疏風解錶、清熱止痛 / 082
印堂——清頭明目、通鼻開竅 / 083
睛明——降濁除濕、明目定神 / 084
魚腰——鎮驚安神、疏風通絡 / 085
絲竹空——降濁除濕、明目止痛 / 086
承泣——明目定神、舒經活絡 / 087
聽宮——聰耳開竅、祛風止痛 / 088
山根——醒目定神、通絡開竅 / 089
準頭——疏風解錶、清熱止痛 / 090
延年——疏風解錶、開關通竅 / 091
迎香——祛風通竅、治鼻炎 / 092
人中——醒神開竅、解痙通脈 / 093
頰車——祛風清熱、消炎止痛 / 094
承漿——生津斂液、舒筋活絡 / 095
軀乾部按摩常用穴位
天突 ——降逆止嘔、理氣平喘/ 096
膻中——理氣止痛、生津增液 / 097
脅肋——順氣化痰、降氣消積 / 098
中脘——健脾養胃、降逆利水 / 099
神闕——溫陽散寒、消食導滯 / 100
天樞——消食導滯、祛風止痛 / 101
氣海——益氣助陽、消食導滯 / 102
肚角——理氣消滯、止瀉止痛 / 103
關元——培補元氣、泄濁通淋 / 104
腹——健脾和胃、理氣消食 / 105
肩井——改善肩部肌肉僵硬 / 106
大椎——清熱解錶、祛風止咳 / 107
風門——解錶通絡、止咳平喘 / 108
天宗——生發陽氣、預防近視 / 109
肺俞——疏風解錶、宣肺止咳 / 110
心俞——安神益智、疏肝解鬱 / 111
肝俞——疏肝理氣、通絡明目 / 112
脾俞——健脾和胃、祛濕止瀉 / 113
腎俞——改善腎髒血液循環 / 114
命門——激發生命之源 / 115
腰陽關——經絡通暢陽氣足 / 116
八髎——溫補下元、調理腸道 / 117
長強——通調督脈、和胃助運/ 118
七節骨——溫陽止瀉、泄熱通便 / 119
上肢部按摩常用穴位
麯池——解錶退熱、宣肺止咳 / 120
三關——溫陽散寒、發汗解錶 / 121
六腑——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122
天河水——清熱解錶、瀉火除煩 / 123
膊陽池——解錶利尿、調理腸道 / 124
外關——補陽益氣、消腫止痛 / 125
內關——寜心安神、理氣鎮痛 / 126
肺經——宣肺理氣、清熱止咳 / 127
脾經——健脾養胃、消積導滯 / 128
心經——養心安神、清熱除煩 / 129
肝經——熄風鎮驚、養心安神 / 130
大腸經——清利腸腑、消食導滯 / 131
腎經——補腎益腦治遺尿 / 132
胃經——和胃降逆瀉胃火 / 133
小腸經——溫補下焦治遺尿 / 134
總筋——散結止痙、清熱利尿/ 135
一窩風——溫中行氣止痹痛 / 136
大橫紋——行滯消食治腹脹 / 137
小橫紋——清熱散結治口瘡 / 138
四橫紋——退熱除煩散瘀結 / 139
掌小橫紋——寬胸宣肺、化痰止咳 / 140
內勞宮——清熱除煩定心神 / 141
外勞宮——溫陽散寒治感冒 / 142
小天心——鎮驚安神止抽搐 / 143
外八卦——寬胸理氣、通滯散結 / 144
內八卦——寬胸利膈、降氣平喘 / 145
闆門——健脾和胃治腹脹 / 146
少商——宣肺解鬱、清熱止嘔 / 147
二馬——順氣散結、利水通淋 / 148
閤榖——鎮靜止痛、通經活絡 / 149
下肢部按摩常用穴位
箕門——清熱利尿治水瀉 / 150
百蟲窩——疏通經絡止抽搐 / 151
陰陵泉——健脾理氣、通經活絡 / 152
陽陵泉——清熱利濕、舒筋通絡 / 153
委中——疏通經絡、熄風止痙 / 154
足三裏——通絡導滯治腹瀉 / 155
前承山——熄風定驚、行氣通絡 / 156
後承山——通經活絡止抽搐 / 157
上巨虛——通經活絡調腸胃 / 158
豐隆——化痰平喘和胃氣 / 159
三陰交——通經活絡、調和氣血 / 160
昆侖——散熱化氣、通經活絡 / 161
解溪——補氣益血、強筋健骨/ 162
僕參——舒筋活絡、安神定誌 / 163
湧泉——散熱生氣治失眠 / 164
PART4愛的撫觸,小兒更健康
小兒感冒——速效治療不吃苦藥 / 166
小兒咳嗽——止痰化咳見效快 / 170
小兒發熱——清熱退燒有妙招 / 174
小兒扁桃體炎——溫陽散寒止頭痛 / 178
小兒咽炎——清熱利咽療效佳 / 182
小兒哮喘——呼吸平緩不喘息 / 186
小兒手足口病——緩解不適有妙招 / 190
小兒口瘡——消炎鎮痛吃飯香 / 193
小兒夜啼——寶寶舒心,父母放心 / 197
小兒厭食——調理氣血食欲好 / 201
小兒流鼻血——疏肝解鬱止血快 / 204
小兒消化不良——飲食均衡胃口佳 / 208
小兒腹瀉——改善腸胃少泄瀉 / 212
小兒便秘——排齣毒素身體好 / 215
小兒疳積——排除疳積吃飯香/ 219
小兒流涎——健脾益氣麵色佳 / 223
小兒遺尿——補中益氣睡眠好 / 226
小兒盜汗——益氣養陰心腎安 / 230
小兒濕疹——祛除濕邪治頑疾 / 234
小兒近視眼——疏通經絡視力好 / 237
小兒失眠——緩解焦慮睡眠足 / 241
小兒牙痛——清熱祛火消腫痛 / 244
小兒肥胖——瘦身降脂身體好 / 248
小兒鼻炎——溫肺散寒效果好 / 251
小兒落枕——舒經止痛正筋骨 / 255
小兒百日咳——平衡經穴呼吸暢 / 258
小兒痱子——清心泄熱祛煩躁 / 262
小兒維生素A缺乏癥 ——均衡營養體質好 / 265
小兒貧血——氣血旺盛精神好 / 268
小兒暑熱——清熱解暑解煩憂 / 271
精彩書摘
寶寶生理病理特點,媽媽早知道
小兒從初生到成年,處於不斷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其身體的各種組織器官、各種生理功能都處於尚未成熟狀態,隨著年齡的增加,纔逐漸趨於完善。瞭解這些獨特的生理、病理特點,對於掌握指導兒童保健,防病治病,有著重要的意義。
生理特點
髒腑嬌嫩,形氣未充
釋義:五髒六腑稚嫩柔弱而不成熟,四肢百骸、肌肉筋骨、精血津液等形體結構以及肺氣、脾氣等身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活動相對不足,以肺、脾、腎最為突齣。
特點:稚陰稚陽,即身體柔嫩、經脈未盛、氣血未充、神氣怯懦、脾胃薄弱、腎氣未滿、精氣未足、筋骨未堅,陰長而陽充,互相生長。
生機勃勃,發育迅速
釋義:小兒在發育過程中,無論是體格、智力,還是髒腑功能,均不斷趨嚮完善和成熟,年齡越小,生長發育的速度也越快,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嚮榮。
特點:純陽,即正常小兒是有陽無陰或陽亢陰虧的盛陽之體,生機旺盛,蓬勃發展,對水榖精細物質的需求更為迫切。
病理特點
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釋義:由於小兒髒腑嬌嫩,患病時邪氣囂張而壯熱,且因小兒神氣怯弱,故邪易深入,且小兒得病之後,有變化迅速的特點,其寒熱虛實,容易相互轉化或同時齣現。
特點: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即小兒一旦患病,邪氣易實而正氣易虛,同時由於“稚陰未長”,故易呈陰傷陽亢,錶現熱的證候,而由於“稚陽未充”,身體脆弱,尚有容易呈陽虛衰脫的一麵,而錶現齣陰寒的證候。
髒氣清靈,易趨健康
釋義:由於小兒生機勃勃、活力充沛,所以小兒患病雖有傳變迅速、病情易轉惡化的一麵,但由於髒氣清靈、病因單純等特點,因而在患病之後,如能恰當及時治療和護理,病情易好轉。
特點:隨撥隨應,即身體較為容易恢復健康。
從6個方麵瞭解寶寶的體格生長規律
體重
體重是衡量體格生長的重要指標,也是反映小兒營養狀況最易獲得的靈敏指標。小兒體重的增加不是等速的,年齡越小,增加速度越快。齣生最初的6個月呈現第一個生長高峰,尤其是前3個月;後半年起逐漸減
慢,此後穩步增加。齣生後前3個月每月增加700~800剋,4~6個月每月體重增加500~600剋,故前半年每月增加600~800剋,後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400剋。齣生後第二年全年增加2.5韆剋左右,2歲至青春期前每年體重穩步增加約2韆剋。
為方便臨床應用,可按公式粗略會計體重:
6個月齡嬰兒體重=齣生時體重+(月齡×0.7)
7~12月齡嬰兒體重=齣生體重+(月齡×0.5)
2~12歲兒童體重=年齡×2+7(或8)
身高
身高受種族、遺傳、營養、內分泌、運動和疾病等因素影響,短期的病癥和營養狀況對身高的影響並不顯著,但是與長期營養狀況關係密切。身高的增長規律與體重相似,年齡愈小增長愈快,齣生時身高(長)平均為50cm,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約為25cm,第二年身長增長速度減慢,平均每年增長10cm左右,即2歲時身長約85cm。2歲以後身高平均每年增長5~7cm,2~12歲身高的估算公式為:年齡×7+70cm。
頭圍
頭圍的大小與腦的發育密切相關。神經係統,特彆是人腦的發育在齣生後的兩年內最快,5歲時腦的大小和重量已經接近成人水平。頭圍也有相應的改變,齣生時頭圍相對較大,約為34cm,1歲以內增長較快,6個月時頭圍為44cm,1歲時頭圍為46cm,2歲時平均為48cm,到5歲時為50cm,15歲時為53~58cm,與成人相近。
胸圍
胸圍大小與肺和胸廓的發育有關。齣生時胸圍平均為32cm,比頭圍小1~2cm,1歲左右胸圍等於頭圍,1歲以後胸圍應逐漸超過頭圍,頭圍和胸圍的增長麯綫形成交叉。頭圍、胸圍增長綫的交叉時間與兒童的營養和胸廓發育有關,發育較差者頭圍、胸圍交叉時間延後。
前囟
前囟為額骨和頂骨形成的菱形間隙,前囟對邊中點長度在齣生時為1.5~2cm後隨顱骨發育而增加,6個月後逐漸骨化而變小,多數在1~1.5歲時閉閤。前囟早閉常見於頭小畸形,晚閉多見於佝僂病、腦積水或剋汀病。前囟是小窗口,它能直接反應許多疾病的早期體徵,前囟飽滿常見於各種原因的顱內壓增高,是嬰兒腦膜炎的體徵之一;囟門凹陷多見於脫水。
脊柱
新生兒的脊柱僅輕微後凸,當3個月抬頭時,齣現頸椎前凸,細微脊柱的第一彎麯;6個月後能坐,齣現第二彎麯,即胸部的脊柱後凸;到1歲時開始行走後齣現第三彎麯,即腰部的脊柱能前凸。至6~7歲時,被韌帶所固定形成生理彎麯,對保持身體平衡有利。坐、立、行姿不正及骨骼病變可引起脊柱發育異常或造成畸形。
望聞問切診查疾病先兆
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兒科疾病的診斷也是根據四診參閤的病史資料進行辨證,診斷為某一性質的證候的過程。同時,由於小兒自身的生理和病理特點,小兒的四診的運用又與大人的不同。
望:望顔麵
顔部麵色是髒腑氣血盛衰的外部錶現,小兒麵色以紅潤而有光澤為正常,枯槁無華為不良。中醫望診的主要色澤以五色主病,即赤、青、黃、白、黑。
紅色
病因:多主熱證,氣血得熱則行,熱盛則血脈充盈而紅。
病癥:外感風熱為麵紅耳赤,咽痛;陰虛內熱為午後顴紅。
青色
病因:多為寒證、痛證、瘀血和驚風。
病癥:裏寒腹痛為麵色青白,愁眉苦臉;驚風或癲癇為麵青而晦暗,神昏抽搐。
黃色
病因:多屬體虛或脾胃濕滯。
病癥:脾胃失調為麵黃肌瘦,腹部膨脹;腸寄生蟲病為麵黃無華,伴有白斑。
白色
病因:多為寒證、虛證,為氣血不榮之候。
病癥:腎病為麵白且有水腫,即陽虛水泛;血虛為麵白無華,唇色淡白。
黑色
病因:多為腎陽虛衰,水飲不化,氣化不行,陰寒內盛,血失溫養,氣血不盛。
病癥:水飲證為目眶周圍色黑。
察指紋
指紋是指小兒示指虎口內側的橈側麵所顯露的一條脈絡,按指節可分為風關、氣關、命關三部分。在光綫充足的地方,一手捏住小兒示指,用另一手拇指橈側,從小兒示指段命關到風關,用力且適中地推幾下,指紋即顯露。
正常:淡紅略兼青,不浮不沉,隱現於風關之上。
病癥:浮沉分錶裏,紅紫辨寒熱,三關測輕重。
望五官
中醫認為,人體內五髒與外在的五官有著密切的關係,髒腑的病變往往反映在五官的變化上。因此,察看
五官,可以找到髒腑病變的痕跡。
眼睛:目為肝之竅
觀察部位:眼神、眼瞼、眼球、瞳孔、鞏膜、結膜。
正常:目光有神,光亮靈活,肝腎氣血充盈。
驚風:兩目呆滯或直視上竄。
病危:瞳孔縮小或不等或散大或無反應。
舌頭:舌為心之苗
觀察部位:舌體、舌質、舌苔。
正常:舌體淡紅潤澤,活動自如,舌苔薄白而乾濕適中。
氣血虛虧:舌質淡白。
氣滯血瘀:舌質發紫。
邪入營血:舌質紅絳。
嘴:脾開竅於口
觀察部位:口唇、牙齒、齒齦、口腔黏膜、咽喉。
正常:唇色淡紅潤澤,齒齦堅固,口中黏膜平滑。
血瘀:唇色青紫。
胃火上衝:齒齦紅腫。
鵝口瘡:滿口白屑。
鼻子:肺開竅於鼻
觀察部位:有無分泌物以及分泌物的形態、鼻子外觀。正常:鼻孔呼吸正常,無鼻涕外流,鼻孔濕潤。
感冒:鼻塞流清涕,為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鼻流黃濁涕,為外感風熱引起的感冒。
肺熱:鼻孔乾燥。
麻疹早期:兩頰黏膜有白色小點,周圍有紅暈。
?察二便
小兒大小便的變化對疾病診斷有一定意義,尤其是腹瀉的患兒。來看病時,傢長要帶一份新鮮的大便,給醫生看看,便於做化驗檢查。若發現尿有不正常時,就需帶一瓶清早的第一次尿,化驗檢查。
大便
正常:顔色黃而乾濕適中,新生兒和較小嬰兒的大便較稀薄。
內傷乳食:大便稀薄。
內有濕熱:大便燥結。
細菌性痢疾:大便赤白黏凍狀,為濕熱積滯。
小便
正常:尿色多清白或微黃。
疳證:小便混濁如米泔水,為飲食失調,脾胃虛寒,消化不佳。
黃疸:小便色深黃,為濕熱內蘊。
聞
聽聲音
包括聞聽小兒的啼哭、咳嗽、聲息、呼吸等聲音的變化,以及利用聽診器傾聽小兒的呼吸和心音。
啼哭聲:正常的小兒哭聲洪亮而長,並有淚意。
呼吸聲:正常的小兒呼吸均勻,節奏適中,無雜音,無阻礙。
咳嗽聲:正常的咳嗽聲音暢利,痰易咳齣。
語言聲:小兒語言正常的聲息應清晰響亮。
心音:3歲以下正常小兒的心率為每分鍾100次以上。
嗅氣味
嗅氣味包括通過嗅覺辨析口氣、嘔吐物和大小便的氣味等。
口:正常為無異味。
嘔吐物:嘔吐酸腐夾雜不消化的食物多為食積。
二便:大便酸臭而稀多為傷食。
問
由於嬰幼兒或者兒童對自我的感受錶達不是很清晰,同時對於自己的身體狀況瞭解不全麵,因此傢
掌中寶係列:掌中寶係列:小兒按摩不生病掌中查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掌中寶係列:掌中寶係列:小兒按摩不生病掌中查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